其他

【跳槽】为什么说跳槽加薪低于30%,等于在“降薪”?

2018-03-13 人神共奋 IT高管会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面试在跳槽中的作用,没你想的那么重要。




来源 | 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


降薪进名企,值吗?

曾经有人咨询:

最近有一个行业No.1的大公司的机会,我非常想尝试,但代价是薪水几乎没有增加,因为对方把我的职位降了一级。我到底要不要把握这个机会?

“要不要跳槽到大公司”,这个问题没什么讨论价值,有机会当然要试试;但如果把问题改一改——“要不要降薪跳槽到大公司”,这个问题就值得讨论了。

这个同学可能要说:我不是降薪,只是没有加薪而已。

这就是我首先要澄清的观念:跳槽没有30%以上的加薪,等于降薪。

为什么你成了“次品劳动力”

几个大学生在做课题研究时发现,本大学的自行车被盗率约为5%,这几个学生颇有经营头脑,发起了“校园保险项目”,自行车被盗险,保费为15%,按道理,这10%的差额就是利润。

但这个项目最终以亏损告终,为什么呢?因为前来投保要么是“马大哈”,要么本身就是骗保的,这些人自行车被盗比例远远超过5%,而那些安全意识强的学生才不会花这个冤枉钱呢。

投保者对保险条款和自己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而“保险公司”却对投保者一无所知,不骗你骗谁呢?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信息不对称”,这个领域被称为“信息经济学”,它研究的目的就是“怎么让信息更低成本的流动”“怎么防止被骗”“如何让人讲真话,如何让人信守承诺”,等等。

劳动力市场上的招聘就是一个典型的“信息不对称”的交易。

我记得我头一年招人的时候,研究了大量招聘话术,以判断应聘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能力,但到了第二年,我就只看学历、工作背景这些硬指标了。

我发现,在对方做了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在网上到处都是应聘技巧的年代,想要靠几十分钟的对话去判断一个人的能力,还不如看星座。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说法,你的学历、工作时间属于“公有信息”,你的专业能力、个人品质,属于“私有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最好的办法,就是只相信“公有信息”,而对“私有信息”打折。

为什么呢?举一个买二手车的例子。

在二手车买卖中,“外观、行驶里程、使用年限”属于可靠度很高的“公有信息”,代表了车的“公允价格”,“保养维修情况”属于只有卖车人才知道的“私有信息”,不管卖车的人吹得天花乱坠,买车人对此永远是怀疑的。

为了保护自己,买车人通常会假定对方在说谎,开出一个坏车的价格。这样,买到好车就赚了,买到坏车也不吃亏,这就是对“私有信息”打折。

同理,在招聘中,大公司知名度高,“工作经验”属于保值升值的“公有信息”,一般从大公司向小公司跳槽,都会在这一项上提升20%的薪水。

相反,不知名的小公司的“工作经验”就是“私有信息”,往大公司跳,用人方就要打折。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加薪幅度低于30%的跳槽等于降薪呢?这也跟信息不对称有关。

有经济学家建立过一个“次品劳动力”的模型。原理是这样的:一家公司,能力最强的人最容易跳槽,能力最差的人最容易被辞退,但跳槽和辞退是无法分辨的“私有信息”。

所以,履历表上的任何职业变动,特别是在一家公司呆不满两年,都要被奉行“有罪假定”的HR们怀疑是“次品劳动力”。

也就是说,你的这一次跳槽,会导致你在下一次跳槽时价值下降,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在这一次跳槽时,预先把薪水提上去。再加上跳槽面临的风险,达不到30%涨幅的跳槽,都是变相降薪。

这两个因素叠加,使得从小公司跳到知名公司的薪水常常是“名义持平、实际下降”。

那么,这种跳槽到底值不值得呢?我们还是要从“信息经济学”中寻找答案。

跳出“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还是从“二手车交易”说起:刚才说到买车人的心态,甭管好车坏车,一律当坏车出价。这么一来,拿好车的卖车人不干了:凭什么啊,我自己这么爱惜车,你上手就给我打八折?不卖了!

这么一来,二手市场上能交易的,就只有坏车了,时间一长,买车人也知道这儿没好车,但坏车也是分等级的,买车人只能把所有的坏车当成“更坏的车”出价。

这个“劣币驱逐良币”的逆向选择继续下去,就会导致二手市场的崩溃。所以,信息经济学家认为,只要有“信息不对称”,交易最终都无法进行。现实生活中,二手车市场还是活得好好的,这是因为有大量第三方评估机构在起作用,他们凭着专业经验,提供了车辆的实际使用情况和真正价值,把“私有信息”变成“公有信息”,这就是打破了“信息不对称”。

在招聘中,你想证明自己的价值,思路也是一样的,一定要把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变成有公信力的“公有信息”。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先来分析一个招聘中最“保值”的指标——学历。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鉴别人才?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大家都知道学历跟能力不能划等号,那为什么在招聘(特别是校招)中,名校学历是决定性的因素?

有一个经济学家叫斯宾塞,他在研究了劳动力市场后,提出了一个理论——教育信号传递,并因此获得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斯宾塞认为:大学教育对于劳动力市场而言,最主要的功能不是培养人才,而是鉴别人才,把人划成三五九等后,向用人市场传递价格。

和氏壁的故事大家听说过吧,教育就像和氏,把玉外面的石头敲碎,看看里面有没有玉,有的话,就打磨一下,最后贴上自己的品牌——“XX大学出品”。

这就是大公司校招时那么看中你是不是985、211的原因,不仅仅因为它们教育质量高,也是因为这些学校在招生时,已经帮你鉴别了人才。

在中国,起关键作用的是高考。这么多年,大家一直在吐槽高考的缺点,可它仍然无可取代。因为它再不靠谱,也比你通过面试判断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要靠谱吧?

事实上,三年高中,基本上是一个漫长的人才鉴别过程——无毅力的,淘汰;不够聪明的,淘汰……

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在本应放肆的青春期,把自己禁锢在书本的世界里;为什么别人上大学在玩,你却要继续辛苦,想通过考研换一所更好的学校? 

因为你要把“勤奋、高效率、高智商”等等代表个人能力的“私有信息”,转化为一个人人都能看得懂的“公有信息”——985、211的学历,去敲开另一个更重要的“公有信息”——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

把“私有信息”转变成“公有信息”,意味着“价值上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想要获得它,都需要付出代价。

高考,你付出了三年的时间;

二手车交易,要向第三方评估机构付费; 

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代价就是降薪。

但因为你的工作经验变成了更有价值有“公有信息”,而且,你还是机会把薪水恢复到正常水平,所以总体上 还是一个理性的选择 。

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用“降薪进入名企”的方式把“私有信息公有化”,就算你一年后能把薪水调到正常水平,成本也很高。其实在信息时代,总有一些更经济的办法,比如:

利用行业有影响力的交流机会,进入行业内人士的圈子,发出自己的观点

利用网上专业论坛、有影响力的平台,发表自己的文章

利用有影响力的行业平台,帮助别人解决问题

参加行业内有影响力的评比……

有人说,这不就是“混圈子”吗?不一样的,“混圈子”只能给你一张“门票”,无法证明你的能力。上面的方法都要求你去解决问题和发表观点,其核心都是把“自己的能力”转化成高知名度的“公有信息”。

政治学说:谁垄断了信息的阐释权,谁就掌握了权力;

经济学说:你能让信息有公信力,你就控制了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如果说信息就是财富,那么得到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利用信息不对称赚取利益,就像利用各种面试技巧,取得面试官的信任;

一种是让自己的能力“公有化”,利用信息透明化,来降低交易成本。

你喜欢哪一种呢?

延伸阅读:想跳槽吗?且慢,看完这篇再跳不迟

年关将至,职场同道们谈话免不了两个热词儿:年终奖和跳槽。本着 “改变能够改变的,适应不能改变的”职场大原则,我把年终奖这种领导和公司有绝对话语权的事情放在一边,着重讨论我们可以有决定权的跳槽问题,包括是否跳,什么时候跳,怎么跳等等。这其中,样样都是技术活儿。跳得好的,越跳越高,实现一个又一个的华丽转身;跳得差的,一跳栽一跟头,几年都恢复不了元气。

 

什么时候可以考虑跳槽?大前提是慎重考虑之后,包括问过自己以下几个问题之后:是否可以承受离开舒适区,是否可以去离开做熟而选择去做生,是否能够承受可能的错误抉择带来的后果,现在的公司是否真的“生无可恋”那么糟糕。


关于跳槽的激发因素,n个人可能给出n个答案。其实合并同类项,无非是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现东家不给力了,二是准东家更吸引人,或两者兼而有之。这两者很难绝对分清楚。很多时候是因为现东家不给力了,所以怎么看怎么觉得准东家更吸引人;或碰上个挺吸引人的准东家,回过头看现东家,怎么看都觉得不再给力了。这从道理上讲,挺像男女感情上的新欢旧爱的事儿。

 

先说现东家不给力了。这个“不给力”可以分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不给力。精神上不给力,就是没有激情了。行文至此,我想起了多年前有个艺术圈的名人对菲鹏离婚的评价,说菲之所以提出离婚是因为鹏再给不到她正能量了。且不说此评论是真是假,但婚姻必须双方能互给能量互相照亮才能长久,这话是有道理的。


职场何尝不是如此呢!员工和公司之间,必须得能持续彼此贡献,彼此获益,才能保持彼此的吸引力。如果有一天,一个有志的员工觉得从现在从事的工作中再学不到新的东西了,吸取不到新的能量了,便会生离职之心。


很多时候这种心生去意与TA的直线老板有关,我们常说,员工离开一家公司其实是离开TA的老板,若老板肚子里已无料,或不愿意给员工机会了,自然留不住优秀之士,于是有志之士开始到外面的世界找精彩。也难怪,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嘛!


▲  来自网络


物质上不给力比较容易理解,钱给得不到位呗!如果你发现你的全部薪酬(请注意不仅仅是工资,而是包括基本薪资,奖金,年终奖和任何可以折算成钱的实实在在的福利)明显低于其他公司和你资历相当的同道,或者你发现公司宁愿多花一万去招新人,也不愿意拿出五千来留你这个业绩不错的旧人的话(当然这需要你有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考虑离开。

 

再说准东家更吸引人这档子事儿。“吸引人”无非是明显的升职加薪,职责范围扩大,新的工作节奏更适合你的家庭需要,或者上升通道离你的职场目标更近。下面我们细细讲来。

 

1

跳槽去什么地方呢?


这是个系统工程,各种学问不少。


第一,人往高处走,新平台一定要明显比现平台好才值得考虑。


例如公司大了,管理的团队大了。汇报线升级了,职责范围扩了,曝光机会多了,职位级别高了等等,这些都算是平台变大了。这里说一说职位级别,这里面水分可以很大。大公司的经理调到小公司当总监其实就是平调,再者,从总公司总部经理级别调往分公司时往往级别上给到总监,却可能仅仅是平调,因为分公司的职称往往是虚高一级的“地方职称”,所以需要把职称的含金量找熟人搞清楚。


说到公司,行业里基本都有潜规则,公司按规模名气等分成一二三梯队,除非是明显升职,可以考虑从梯度高的公司跳去梯队低的公司,否则应该尽量秉承从低梯队往高梯队走的惯列,因为违背常理的跳动会引来未来职业发展路上的很多质疑,也许一个逆向移动,将会是条永远回不来的不归路。


经常有人诟病大公司的诸多弊端,例如官僚,例如做决定慢,例如派系斗争,例如沟通协调成本高。其实,大小公司各有利弊,大的公司贵在有规矩,小的公司赢在灵活性。我的建议是,在职业生涯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一段在大公司的工作经历,让自己识规矩,懂方圆,学习做决定的过程,见识规避风险的措施。


▲  Photo by Michał Parzuchowski on Unsplash


在大公司历练过之后,理解了程序、过程、规矩后,才有资格批评哪些程序是可以简化的,哪些过程是不需要的,所谓见过世面之后,才有资历指点江山。最常见的跳槽,包括从中小型公司跳到大公司的类似位置,这种算是鱼儿从小池塘游到大池塘,见识会更广,发展空间也许会更大;或者从大公司跳到中小公司升了职的位置,这种算是从大池塘的小鱼变成了小池塘的大鱼,往往曝光度,责权利,话语权都会大些。

 

第二,请负责任地替自己谈好价钱。


你需要知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这句话在薪酬谈判的问题上是个不争的事实。跳槽入新公司的这一次薪酬谈判,有可能是你未来待在这个公司最容易实现目标的一次谈判,用好它!掌握好市场行情,朝着你的同等资历的同道薪酬的中高端去谈。


钱是温暖可爱的,是可以缔造家庭幸福的,是可以帮你提气的,此时不谈,更待何时!至于现有的薪资,对方如果不坚持要的话,没必要主动透露。


▲  Photo by Alain Pham on Unsplash


可以反问对方:贵司认为我的资历值多少钱?如果对方公司规定出示现在薪酬证明,请把证明之外的可以折算成金钱的部分解释清楚,同时表明你的跳槽成本诸如通勤时间加长,出差增多,晚上应酬频率可能增加等等,希望对方考虑显著的增幅。在谈判的过程中,尽量不先露底,而是诚恳地向对方表明:我相信贵司一定了解市场行情,一定会诚心诚意给我一个公平的薪酬。如果他们给得不够高,你总是可以再谈。而如果你把自己的底交出去了,很可能将来会后悔。


第三,请把职业上升通道谈清楚。


跳槽从长远来看,是为了加速成长,加速实现职业目标。虽然在成长过程中,你自己的目标可能日后生变,但在此刻,你最要对得起的人是你自己,你需要让准东家准老板负责任地回答你,虽不是硬承诺,但有承诺总比没承诺强。

 

2

找好了下家,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第一,让你的直线领导最先知道你的离职决定。


这不仅体现了你的职业精神,还有几个好处:一是你若给足领导面子,TA也会给你面子。二是并不排除一种可能,当你把准东家的聘书亮出来的时候,你的领导有可能去想尽办法帮你特事特办,没准儿你不用动地方,照样也实现了升职加薪(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多见,是个超级技术活儿)。三是你给领导足够的时间思考下一步,这样TA的工作尽可能的减少损失,TA会感激你,短期长期都会。


第二,把工作尽量做到无缝对接。


请把手头的项目一五一十交接清楚,请把关键客户一一梳理成档,并就与关键客户的沟通与现东家老板达成共识。如有可能,请推荐接班人候选人。总之,你要诚心诚意地使你的离开对现东家的业务影响最小化。


第三,离开后,不泄密、不主动从原东家挖角。


即使下属想追随你而去,请暂时婉拒,给些时间让接你班的人成长直至能挑大梁后再议。总之,要让你的现东家老板在你走后全方位念着你的好。职业圈子是不大的,是会口口相传的,你的善举会为你赢得品牌,赢得口碑。


3

请允许我这个职场老司机送上几点奉劝


第一,除非待遇上有明显收获,不要做没有提升没有转换工作性质的纯粹平跳。


因为这会凭空滋生出很多疑问,是否你与现任老板处不来了?是否你在现公司犯了啥错误?是否因为你表现平平而在现公司没有发展前途了?你要花很多时间去解释,去圆场,而常识告诉我们,需要很多解释的事通常都有隐情。准东家都会有手握不定时炸弹的不安全感。

 

第二,不做职场“跳蚤”,避免频繁跳槽。


管理者在招聘员工时,对频繁跳槽的人通常有顾虑,甚至是深恶痛绝的。我们面试时经常听到的频跳的理由无非是,“我的前几次跳后发现不符合期望值”,这说明此人判断力是有问题的;或者“我想通过不断跳槽争得向上发展的机会”,这也许是事实,但招聘的老板也会想,这位同志会不会把这个岗位也当成跳板,翅膀稍硬,便会飞走。


所以,我建议在任何一个初级岗位,至少要干两年,任何中高级岗位至少要干三年。这样,你的每一步都留下了脚印,留下了可圈可点的亮点,忠诚度本身就是重要的个人品牌。


▲  Photo by rawpixel.com on Unsplash

 

第三,跳槽有风险,裸辞需谨慎。


除非万不得已,除非你非常不差钱,除非现有岗位你让你极端不开心,多一分钟你也不想待,或者遇到突发事件,否则不要裸辞。骑驴找马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稳妥办法。否则,下家总会有“你是否在原单位干不下去了”的疑虑。


第四,请时刻抱着感恩的心态。


我们生活在消费者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给钱的是顾客是上帝,这个逻辑在雇佣关系中同样适用。虽然你可以解雇上帝,等请你记得感谢你那曾经的衣食父母。


【服务】IT高管会和北虹桥商务区合作为您提供整个大上海最优惠的工商注册、办公场地、税收减免等服务!欢迎联系邮箱:caocy@yeah.net,微信号:15810819897


【残保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业务合作请加微信:15810819897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caocy@yeah.net,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