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自在地活着】为什么回国后我这么害怕变成“社会底层”

2018-03-16 孟常 IT高管会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来源:大家


从欧洲搬回来的第二年,我觉得自己得了抑郁症。


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朋友听了我的“病情自述”后调侃道,不就是创业失败吗?少给自己加戏。



创业失败十之八九,实属平常,我回国前就做足了心理建设,自己也并非被国内的创业热潮撩得脑门一热就决定要回国。


我在欧洲住了四年,不长也不短。


在欧洲的日子几乎是完美的,但在搬离欧洲前的最后半年里,我迫切地想要摆脱那种致命的舒适和可能性的匮乏;与此同时,国内的活力和复杂让我向往——不是流行段子里所谓“CEO、敲钟、白富美”的诱惑,而是看到国内有想法的朋友都在积极发表自己对世界的见解、实践在某个领域的判断或经验


那种一切流动着向前、复杂多变的时代氛围,欧洲没有。


经过理性地思考和分析,我带着几大箱行李回了国,开始新的冒险。



如今时隔两年后回望,我仍未后悔当初的决定,创业虽起伏跌宕,但我的确获得了在欧洲不可能经历的多元经验和复杂情绪。


那让我陷入焦虑、痛苦和不安的是什么呢?


是一种强烈的“陌生感”。


对这个充满活力和机会、却又价值单一和苍白的时代,我不能转过身去假装看不见,却也不能说服自己热情地起身拥抱它。


我卡住了。


回国后我变成了“少数派”


我一直自认为是在一个在价值观上“百毒不侵”的人。


经过十年间在不同国家、文化和群体里生活的经验,我已形成了对“我该如何生活”这个命题的基本观念和态度——彻底抛弃那种流水线式的“读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生子”的模式,过一种更主动、更开阔的生活,肩负起选择和行动的自由,也接受自由带来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


当然,我并非对上述各项“人生活动”抱持偏见,而是不认同它成为强势的、默认的“出厂设置”,进而绑架个体的自主意志——好像活得跟别人不一样就是某种残缺或失败。


我在欧洲时,身边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的确都活得开阔而主动:他们自由地探索和发展自我,享受创造、体验和分享的乐趣,也不放弃寻求公共层面的价值和意义。


他们中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也有30多岁的“中年人”,年龄只是数字,不存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所谓规范,而婚姻亦只是选项,并非人生的“标配”,一切都不应偏离那个终极的召唤:我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一切都是围绕“我”发生的,“我”可以自由地思考、决策、行动。


最重要的是,没人会来对你的人生指手画脚,品头论足。你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冷暖自知。


可一回国,这种“边界”消失了,身边出跳出无数嗡嗡作响的声音试图占领你的头脑、争夺对你生活意义的阐释权。


“看看身边还有像你这么大还不结婚的吗?”


“你去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经历,但又有什么用呢?我告诉你,在国内你要实际点,你在外面这几年已经错过很多上车的机会了。”


“你已经30岁了,快被95后淘汰了。”


“你怎么还在做媒体这么没钱途的事情啊……”


这些声音往往来自熟悉的亲人、朋友和社交圈。


我在国内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自己是个“少数派”,被外界一次次置入“框架”中去审视和评判(judge),虽不至于说价值观动摇,却也在精神上跟外界反复地对照、拉扯与冲突中,耗费掉了大量的心力和激情。


但在欧洲,完全不存在“跟外界对抗”、“守住自我”这些防守环节,一切都是打开式的,不管你做37岁的单身青年还是文学女博士,没人有兴趣评判。



我有时候在想,中国主流社会里那股强大的同化力量,究竟是因为“少数派”恐惧跟别人不一样而主动地“自我改造”,还是“多数派”担心少数“漏网之鱼”会消解主流标准的绝对正确性?


人们一边担心跟别人不一样,也一边劝诫身边的人从众。


国内的价值系统太单一


去年年末,坐在香港能俯瞰整个维多利亚港的酒吧里,我向一个在上海做风投的朋友请教,究竟什么叫“再不上车就来不及了”?


他同情地看了我一眼,说就是像你这样:最该在北上广买房的时候出了国,又先后错过了互联网创业最火热的时机和今年的区块链。


像我这位朋友一样,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似乎默认,所有人都是喜欢这个时代并积极拥抱风口的;如果你没顺利“上车”,只能是你能力或运气差,不会有别的原因。


换言之,你怎么可能对这一切无动于衷呢?


这让我想到在香港生活的经历。世界著名的金融之都里,纽约和伦敦都具备相当程度的多元性,或许只有香港,会将现代金融业摆在在如此核心的位置,因而其从业者也自然是整座城市社交生活中的精英和焦点。



在香港从事金融业的大陆人,无一例外都家境优良、出身名校,举手投足间精致里透着聪明。虽有不少人表现得谦逊和理性,但大多数人都庆幸自己身处这个城市最中心、最赚钱的行业,并因而充满优越感。似乎如果你没做金融,就是能力不够,否则的话,就是你有更赚钱更好的选择。


就像前段时间在微博上,有大V发表了一番“理科沙文主义”的言论,引起争议。


他认为绝大多数选择文科的人并非出于兴趣,而是由于“数理化学不明白”,因此文理科本质上是“智商筛选”。理科就业率高于文科是正常的,诗词歌赋这种文人情怀在这个时代充当不了生产力。


姑且不论这番言论是否充满偏见和逻辑漏洞,它的确颇具代表性地反映了主流社会根本性的实用主义和现世主义倾向,那就是了除了能够带来权力、金钱、社会地位的实际事务,世间没有什么超越性的价值值得追求,如审美、情感、体验、意义。


这种绝对、单一的价值系统,否认个体有自我定位、自我阐释的权利。


如果你能够挣得十分,就不应该只要五分,不要问代价是什么,不要计较开不开心;只要你跟我们不一样,你就像个怪物,会活得很惨。


一个香港建筑师朋友告诉我,之前在内地工作时经常被当做“盖房子的”,在甲方爸爸面前毫无职业尊严,他感叹说内地似乎没有对“专业主义”的尊重,不同职业之间有贵贱之分。


我苦笑着告诉他,当我在国内说自己是做媒体的,就会被问是不是做号的?有多少流量?


而在欧洲的沙龙聚会上,大家通常对艺术家、作家、学者、设计师、记者等职业颇有好感,因为这些似乎是需要创造力、“不是谁都能干”的一个行当。


当然,酷到没朋友的是DJ,最酷的则是平时做上班族、周末做DJ打碟的那些家伙。



我在欧洲时常聚在一起的朋友遍布各个行业,有做设计的、管理仓库的、在酒吧调酒的、开纹身店的、做程序员的、在公司做行政的,当然还有做金融的和无所事事的,没人关心对方在各自行业里的成就、前景和收入,大家都随意地聚在一起分享时间、见闻和笑话。


其实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着我们看来很“平庸”的工作——我必须承认,最初中国社会把我训练出来的“本能”起了作用:


“她这么可爱,却只是一个特殊儿童的幼教……”


“他这么聪明风趣,可居然只负责管理仓库……”


“他硕士都读完了,却跑去处理国际学生的宿舍申请……“


可他们都幽默聪明,活得开阔自由。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自己、还是身边的朋友和家人,都对他们正在从事的职业抱持着真挚的热情,都从中发现了无尽的价值和意义感——无论是利他、快乐、自由还是个人成长。


内心失衡,到底怪谁?


从数据来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中位数工资已经超过了东欧和除智利之外的拉美国家,接近了南欧国家。至少就我的个人观察而言,国内中产的收入已经超过、或至少不低于欧洲相应行业的工资水平了。


可当欧洲30岁上下的年轻人还在恋爱、换工作、旅行和探索自我时,国内的同龄人却终日活在焦虑和忧惧中,担心房子供不下去、换不了新车、孩子上不了名牌小学、职位有天被更年轻的世代或机器人取代。


在欧洲拿一两万(人民币)的月薪,无需依靠父母帮助,完全可以独自在城市里供一套小公寓居住(除了伦敦和巴黎)。但我的绝大多数欧洲朋友都没有买房,他们骑自行车或搭公共交通上下班,刚刚用上第一部智能手机,有些还在还学生贷款。



拿欧洲对比中国似乎不太公平。


一是平等主义在欧洲社会已经扎根,而对于社会达尔文主义来说,或许正是过度的平等主义造就了欧洲今日的沉闷和平庸。


二是各自的发展阶段不同,中国仍处在高度发展的上升期,阶层流动的空间仍在,人们有强烈的改变命运的动力,而欧洲社会的固化或多或少消磨了年轻世代的“奋斗意志”。


朋友就笑我太不接地气了:纹身师和DJ?在国内这就是社会底层啊!


成为底层会怎样呢?会被歧视、侮辱和践踏。


在欧洲,你大可选择做一个快乐自由的普通人;但在国内,连所谓中产精英们都有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生怕脚下一滑掉落了阶层。


这种内心的失衡或许可归因于现实情境,但也不可逃避自身的责任。


欧洲人本能地从“我”出发,崇尚参差多态的幸福路径,而国人的意义和幸福感似乎都仰赖于外界的认证和比较——“我”不是目的,而是被审视的对象;“过得好”不是一种内心的感受,而是能否跟大多数人一样,最好还能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我一位远房亲戚,夫妻二人在上海有两套房、刚换了新车、小孩进了市中心的公立幼儿园,月费200块。可他们仍纠结而不安地活着,比如好友去美国生了第二胎,比如是否刚把孩子送进月费一万的国际幼儿园—— 已经跟孩子无关了,纯粹是成人世界的“明争暗比”。我过得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比目光所及之处的“别人”好


这样的事例不在少数。很多人付诸于生活的努力已被“异化”,忘记了停下来喘口气,想想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


在此地,你尽可能多地攫取资源和优势,就意味着多了一分安全感。所有人都尽力表现出对这个时代的狂热,不管那来自焦虑还是兴奋;少有人还在谈论价值、美感和公义,因为这些在时代的叙事里毫无意义。


这一切令人沮丧。


我没打算回避现实,也对这时代那些有开拓性的创新感到振奋。我只是对那种狂热而单调、裹挟着大多数不假思考往前奔跑的情绪和价值保持警惕。


一个多元社会的可爱之处在于年轻导演胡波们能自由地创作,企业家们也能全力地创新,这些价值和生活之间并无高下贵贱之分,都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而不是一套价值彻底占据了其他价值生长和繁荣的空间。


我理解亲友的担心,他们担心我只凭喜好、不论未来的自由生活错过了时代的机会,而最终沦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而那可以想见是悲惨的。


但说到底,你多少岁结婚、买没买房子、创业成没成功、信奉什么样的理念,如果轻易就被外界影响的话,说明也没什么好值得坚持的了。


所有对时代热潮冷眼旁观、抗拒单一而霸道的价值体系的人,其实都面临着相似的挑战——无论是在30岁后仍然保持单身的姑娘、性少数群体,还是只想要自由而清醒地活着的人——他们寻求小共同体内部的安慰,不奢求改变潮水的方向,只力求站稳不被浪花卷走。



欧洲自然也有它的问题和困境。


我跟一个以色列好友聊过,欧洲年轻人缺少对生活痛苦和复杂性本质的接受和体认,对他们来说,如果你感到烦恼,没有什么是一场旅行、一次派对或一杯啤酒不能解决的。


而且,欧洲人也当然并非都是“行走的自由意志”,托尼 · 朱特就曾哀叹,这一代人中最杰出的头脑都想要投身于华尔街而非公共领域。


搬回欧洲就能够解决我的焦虑吗?


我清楚地知道,这只是有着时代特征的“围城”:有多少人咨询如何移居海外,就有多少海外的朋友在计划回国发展。


至于我,我已经放弃“上车”了,借用创业圈的一个术语,我有自己的“赛道”——非竞技性的那种。


毕竟真正重要的是,不管在哪里,都接受生活痛苦和复杂的存在本质,清醒而自由地活着。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过年回家见闻:当年的学霸是怎么“沦为社会底层”的?

从25-35岁这十年,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场高考之后最大的一个人生转折点,这个坎能否迈过去,基本奠定了未来职场的格局是成是败。


本人毕业至今一直在高校任教二十多年,一二三本的学生都教过。教过的学生,万人是有的,印象深刻的,至少几百人。毕业后断续交往的,也有很多。截止目前,最早毕业的那批学生中,有成绩斐然的,有默默无闻的,有成为家庭主妇的,有打工谋生的。当时他们在学校的时候,差别并不大,为什么离校后,就天壤之别了呢?除了家庭因素+社会关系以外,还有什么重大变量?


第一个学生A


98级的211毕业生,如今成为家庭主妇。


这个学生是98年入学的211高校学生,因为99年才大学扩招,98年入学的学生,智商角度仍是同龄人中的精英。


记得第一次见到A,我眼前一亮,分明看到了李清照笔下的婉约江南女子。她当时成绩在我带的12个学生中属中上等。家庭出身江南普通农家。


毕业的时候,早就不包分配了,大家都是自谋职业。她不知道是恋家还是什么原因回到家乡,在县城找了份文员兼出纳的工作。从起点来看,很正常。包括现在的文史经管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的第一份自谋职业,基本脱不了这个岗位框架。


混了貌似3年,到了婚嫁年龄,县城择偶范围狭小就去了省城,开始了各种漂。


省城换过几份工作,待遇估计也不会多好。至于期间她是否考过研、考过公、考过教师, 我估计应该有,但结果不理想。


几年后结了婚,婚后就专职做了太太,专业估计是全丢了。据另外一个女同学回忆,每次去她家,她都是在家看电视,做家务,当然那时孩子小,估计也是没办法。后来孩子进幼儿园了,她依然是除了接送外,无所事事,挺享受这种生活的。就这样,时间一天一天不知不觉地溜走了。


等到有一天,老公突然对她说,孩子读小学了,你该找份工作了,现在的物价、学费、房贷,都需要钱。也许是在家呆习惯了,她很不情愿再入职场,而老公一直催促她承担家庭责任。就这样一直冷战。


据说,她其实也私下应聘过几个职位,但都没有成功,原因:


1、年龄与职称(或资历)不匹配。该同学现在将近40岁,在公司,40岁基本是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而她一无职称,二是职业经历简单,没有从事过管理层职位;若从最底层开始,年龄又明显超越了对方的心理界限。


2、与新生代相比,学历不占优势。现在的省会一级就业市场,稍微高端一些的职位,研究生是标配,而她依旧是那个本科学历。


3、专业知识老化,对新的知识体系,缺乏持续的跟踪。


就这样,一直到现在,就在家做饭整理家务了,全家日子也紧巴巴的。我知道这些信息后,内心真的很难受:15年时间,你到底是怎么规划的?通过分析,我挖掘了这个同学的病根:


1、没有趁年轻提升学历


2002年大学毕业后,若工作不顺利,迅速在三年或五年之内考取研究生,30岁之前还有翻身的机会。当初能考211的,智商不会低,考研应该也是最佳出路了。


2、没有及时改变职业(专业)


说实话,这个同学虽然是211毕业,但专业是那种假大空的管理类专业。学得好不如干的好,她当时若能及时转向,向相近的技术含量高的专业转移,还是有出路的,但她选择了安逸。


3、没有及时提升职称


考证,这个大家都知道重要性,我就不说了。


4、没有充分利用时间


或者说,该努力的时候享乐了。我发现,大多数农村出身的孩子(此处无歧视),脱离了农村以后,相当一部分会有可以松口气的思想,殊不知,城市的竞争,远比农村残酷和复杂。这位女同学,在带孩子的几年时间里,完全可以考证考学历,趁机提升自己,为自己的将来准备砝码。而她呢,却是在家看电视,这个就只能怪自己了。


我有个研究生学生,就是边读研边怀孕养孩子的,确实很累,但人家坚持下来了。


第二个学生B


这是一个90年代末毕业于一家重点大学工科专业,目前在苏南打工。这个人生更令人唏嘘。


B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尖子生,毕业去了当地一家大型国企生产机械设备。在当时算是高收入群体。


几年后,突然有一天,这个同学说要找我聊聊。见面后他说,厂倒闭了。我吃了一惊。2000年左右,正是国企改革的浪潮期。他说,企业被卖掉了,富余人员都下岗了,他属于技术人员,可以留用。但待遇降低了不少。


我明白他找我的意思了,这个同学属于学习很有天分,但遇到抉择的时候,很难找对方向的人。然后,他就说了一个数字。我有点不相信,这个待遇太差了!他说,是真的。老板说了,能接受就做,接受不了,就自动辞职吧。就这么残酷!


于是,我帮他分析想对策,得出三条出路:

第一,你才26岁,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现在大学扩招,急需高校老师,你要是想考研,可以做老师。稳定,一生无忧,但是待遇不高。


第二,去沿海外企、私企待遇好,大胆走出去,收入翻几番应该行。


第三,考公务员可以试试(那时公务员考试远没有现在难)半年后,春节在老家遇到了他,还是老样子。三条路都有阻碍,于是他选择了按兵不动。


我听后,也没说什么,因为谁也不知道将来会怎么样,生活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


我呢,边上班边读博,毕业后毫不犹豫跳槽到了深圳。去年聚会,时隔十多年再次相见,很明显,他现在很不如意。后来工厂倒闭了,他就到了一个私企打工,传统的机械行业,待遇可想而知。


他说,当时应该考研,现在有点后悔。


现在想想,2002年的时候,他26岁,当时的出路我们可以设想一下:


第一条路:考研。当时确实比较难考,但高考那么难都成功了,考研就真的没一点信心么?其实他是怕吃苦,高考那次压力太大了,谁都不愿意再经历一次,毕竟当时有一份可以糊口的工作。若当时3年内考研成功,毕业时虽然32岁了,但找份体制内的体面工作应该不算难吧?


第二条路:去沿海外企私企。他害怕失去干部身份。


第三条路:考公。当时的竞争不算激烈,他又有211重点大学的底子,考几年上岸的几率还是很大的。就算他笨的不得了,现在再不济也是个正科级干部吧?若能考入省级部门,早就是副处职务或待遇了。


现在总结的话,就这位同学的人生之路有以下几个值得深思的地方:


1、抱残守缺,不能及时转变发展路径。2000年左右国企改革,大量地方国企重组,抓大放小,人生之路被改变的人不计其数。作为大学毕业生,应该及时转换思路,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2、年轻人的通病,不知道居安思危。20多岁该努力的时候你退却,该奋斗的时候你躲起来,以后有你受罪的时候。


3、缺乏终身学习、持续奋斗精神。高考是很难,考研也很难,但并不是说,你过了这个坎就一劳永逸了。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人活着就是不停地努力,要有持续学习的精神。


当然,B以当年学霸的资质沦落到今天,也不能全怪他。我之所以比他强,在于及时躲进了体制,而近20年来,体制内外的身份差异是造成个体际遇巨大差异的原因之一。所以并不是我聪明,而是我运气好,选择对了路而已。


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就像你在房价起飞前买房,躺着就把钱赚了;你要是选择A股,再努力也是赔钱!!


当然,我的这个同学自身问题也不少,大家见仁见智。


第三个学生C


学生C,知识分子家庭出身,复读过,年龄较大,比我小不了几岁吧。我由于刚入职,担任他们班主任一年,所以接触较多。C属于家庭条件相对不错的,父母是知识分子出身,在我的印象里属于没受过什么磨难的。


毕业后依托父母的资源,进了当地一家商业银行,当时银行的待遇还是相当好的。


讲这个学生的经历,目的是讲解脾性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这个学生当时不如意的状态,并不是不努力,而是性格与职业不吻合,导致发展不理想。


就我这么多年的教学生涯的总结,学生的脾性基本上有以下规律(说的是普遍性,不排除个案的特殊性)


1、从小在农村(经济条件较差)长大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在一个新环境中,很难快速地拉近与其他人的心理距离。但是这类学生的优点也很明显,就是踏实肯干,领导布置的任务无条件服从。


2、干部家庭(父母)出身的学生,一般口才都不错,沟通能力强,做事稳当,就是常说的情商高。但有时候过于圆滑,反而讨人厌。


3、企业主(或经商,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出身的孩子,性格一般很外向,能迅速融入新环境,善于与人沟通,甚至和同学经常吃吃喝喝K歌。缺点就是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城市中产特别是知识分子家庭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与人交往偏冷,自信甚至固执,和其他人的关系分得异常清晰,过于认真,比如吃饭必AA,工作中超出工作范围的事情一概拒绝,不会见风使舵;优点呢,不卑不亢,认真,做事有韧性。


再次说明,以上只是我总结的一般规律,并不绝对。


为什么啰嗦这么多呢?因为C就是第四类性格的,入职银行的第一个岗位,是柜员。做过柜员的坛友,估计马上内心升起一股莫名的酸楚。C在后来与我的交流中,就说想辞职。


首先,工作时间难以适应、工作压力大,但并非他辞职的主因。主因归根结底是他这种知识分子家庭的脾性,无法适应国企的文化。


比如要请假。请假也有规则,要给领导送点好处,不送会给你脸色看,以后更会旁敲侧击。C比较直,慢慢地领导就有意无意地刁难他:发放绩效以某种理由克扣;或者故意多加班;或者把他调到最累岗。


他看不到前途,很怕做到35岁以后仍然是个柜台底层人士。


在他们那个银行,能得到提拔的有以下几类人:1)关系户领导的孩子,银二代 2)能带来大绩效的富二代 3)技术人才(当时金融互联网化刚兴起)。


C吐露了想转行做电子银行方面,将来再跳槽。那次谈话后不久,我就去了深圳,逐渐没了消息,到2013再次遇到了他,他在国内某一线城市,是一家银行总行的信息技术管理部门副总。


我听后有点震惊:他真的在坚持自己的想法,并且去实现了。


话说那次谈话之后,他也异常矛盾,父母等身边人都在劝他安于现状。他妥协了没有辞职,但是,他依然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实施了计划。


C确实很有韧劲:文科出身,大学学的是假大空的经管类专业,与计算机相隔十万八千里,但他硬是一本书一本书啃下来了,期间的努力无法想象。


大概十几年前的时候,银行电子化迎来了高速发展期,他选择对了这个方向。


第一个机会,他所在的行,成立了一个部门,急需技术人才,于是内部招聘,他笔试第二名。于是他进入市分行的技术部门。


国有银行是股份制银行的员工培训基地,于是,做了不到2年,他又遇到了一个机会:一家股份制银行,要在这个城市成立分行,招聘信息技术人员,他凭着自己过硬的技术和多年的银行从业经历,再次成功进入这家股份制银行。这一跳,待遇涨了3倍。


目前的地位、待遇就不用说了。我想说的是,他确实是找对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并且靠韧性硬是走下来了。


讲C的经历,并不是说,大家都往热门方向转移,而是从侧面挖掘性格与职业之间的匹配问题。


前面总结过,人的脾性可以大概分为4类:


1.农村出身的孩子:交流能力较差。但踏实,能无条件服从;

2.干部出身的孩子:沟通能力强,情商高。但过于圆滑;

3.经商出身的孩子:性格外向,适应力强,但吃苦和耐压能力较差

4.城市中产、知识分子出身的孩子:对人较淡漠,自信甚至固执,但认真,做事有韧性。


这四类学生的优势职业方向和回避的职业方向,我认为可以分析(自己的总结,仅供参考):


第一类:

优势职业:技术类或体制内的岗位,技术含量越高越好。

回避职业:营销类或靠人脉吃饭的职业。


第二类:

优势职业:管理类或人脉是核心竞争力的职业,环境越混乱越能体现你的优势。

回避职业:不靠人脉生存的职业(不是十分准确,大家可以意会)。


第三类:

优势职业:营销类。

回避职业:技术类。


第四类:

优势职业:外企、科技类公司或体制内行政科研教育(行政、事业单位或高校研究院)。

回避职业:营销类职位


第一类和第四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职称或技术。第二类和第三类:职业生涯中,一定要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脉、财富或圈子。


总结


反思之后,古人真的是隔着千年时空,淳淳教导着我们:


年轻的时候,在人生的一些骨节眼的节点,真的要把握住时机,要努力呀,错过了只有空叹哀伤了,哪怕你是多么高智商,在学校曾是多么威风的学霸。


写给正在30岁前后这个人生骨节眼上的你们:千万不要在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啊!


【服务】IT高管会和北虹桥商务区合作为您提供整个大上海最优惠的工商注册、办公场地、税收减免等服务!欢迎联系邮箱:caocy@yeah.net,微信号:15810819897


【残保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业务合作请加微信:15810819897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caocy@yeah.net,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

IT高管会: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

欢迎与我们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情,公众账号:ITGGH13

点击下面的阅读原文或主页面的菜单,加入IT高管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