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东北】对不起北上广!对不起新中国!对不起全国人民!是我东三省拖你后腿了

2018-03-20 乌鸦上尉 IT高管会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乌鸦上尉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乌鸦上尉

微信ID:CaptainWuya


又到毕业季了

学校里洋溢着一种毕业难+找工作难的

双重焦虑气氛


这不,前几天师门里聚餐

师兄说到自己毕业的打算

他们倒是唠得挺兴奋的

却彻底把我这个东北人整郁闷了


师兄说:

我毕业找工作不挑城市

哪里都行

但是打死也不去东北

东北穷、工资低

投资不过山海关

思想还没有走出九十年代


他还说

东北是人情社会,政府效率低

有点进取心的都逃离东三省了

剩下的奸懒谗猾

他可不想走街上

因为看人一眼

就被“你瞅啥”K.O.

冬天还那么冷

街上都没几个人

要想整点娱乐

只能在屋里边吃烧烤边看快手

去那边没前途


吐完槽之后

师兄好像突然想起我也是东北人

赶紧补了句:

其实我觉得上尉你还是不错的

比绝大多数东北人强太多


听完之后我就盘算

这算是夸奖吗?


 

其实听到这些话

我的心情很复杂

但却也谈不上生气

因为这几年

我确实听过不少这样的说法

都说东北不好

说东北的人素质差

说东北没前途

东北人从事的行业低端


关键是

上尉我算是第三代的东北人

其实我自己私底下

和东北的小伙伴们

我们自己也觉得

东北确实是不行了

大环境太死板

留下的都是老弱残兵

年轻有为的都跑去北上广深了


但是从别人嘴里听到

黑东北的话

上尉心里真不是滋味

甚至,还有点委屈


这种委屈

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

“我可以骂自家人,

别人不可以骂我”的护犊子心情

这里面是有很深的历史原因的


怎么解释这个事情呢...

这么说吧

曾经有一种说法

把全中国比喻成一个大家庭

而东北

被称为这个家庭中的长子

而中国的其他地区

就是东北的弟弟妹妹

所以常有人说

“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


当初提出这个说法的人

大概认为这句话是夸东北的

但是事实上

到了这几年

这个“长子”却成了家里

被人见人嫌的那个人

这是因为

这个原本前途无量的长子

当年因为家里穷

牺牲自己的前途出去打工养家

资助弟弟妹妹上学

而如今他年纪大了

长久的操劳让他浑身病痛

而且因为没有读过大学

还被弟弟妹妹嫌弃..

 

我并没有夸张

这是一段其他地方的人

并不熟悉的历史

甚至连很多东北人自己

也未必了解得很深


事情,还要从我爷爷那一辈人说起

我爷爷早先是上海工人

五十年代响应国家号召

也不知道怎么的就做了巨大的决定

带着奶奶一起去了东北

我奶奶那时正怀着我大伯

挺着肚子舟船劳顿到了北方

 

从现在的眼光回头看

我爷爷几乎做了一个从各方面来看

都错误的决定

看看现在的上海

看看上海的房价

看看上海的985名额

我忍不住问我爷爷

当初是不是在上海犯了什么案子

非要到东北去?


爷爷叹了口气:

你们年轻人不懂

你知道当时的东北有多重要吗?

黑吉辽有中国最好的工业底子

蒋介石为了让苏联把东北从嘴里吐出来

把外蒙古都给割掉了

国民党在解放战争时

把最好的美械部队

最厉害的将领派往东北

就是为了抢这块地盘

如果东北不稀罕

谁会这么拼命?


建国那阵

一半的钢铁都产在东北

中国搞工业化、建设现代军队

离不开钢铁

五几年的时候

东北工业新增项目最多

一五计划156个项目

57个放在东北

东北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咱们工人阶级不去东北建设新中国

还能在哪里找到更好的去处?

 

爷爷把话说得热血沸腾

但其实我也晓得

当时太爷一家七口人

就挤在上海闸北不到20平的家里

而东北尽管寒风凛冽

在当时看来

却是天高地广大有可为

而且正是新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于是,几十万个和爷爷一样的技术工人

就这样携家带口来到东北

并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迅速打下了新中国的工业底子

在哈尔滨、齐齐哈尔

建起了重工业、军工厂

在吉林建成了化工产业带

把辽宁打造成钢铁、煤炭、机械产业的核心

其中辽宁在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中

都名列前茅

我家原先住的铁西区

是沈阳的工业核心地带

也是中国工业的标杆

全国看东北,东北看沈阳,沈阳看铁西

当时的铁西区的地位

就相当于现在的国贸CBD、陆家嘴金融区

老厉害了


那时的东北

就像是新中国这个大家庭里

顶天立地的大哥一样

因为一直很穷

弟弟妹妹又还小

家里的担子都压在他身上

他拼命努力读书

就是希望能给全家更好的生活


我爸就跟我说过

东北确实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时间

如果说计划经济时代的东北

是工人阶级的天堂

一点也不为过


工人在国营工厂上班

其它的什么也不用愁

 吃饭有工厂的食堂

买东西去公家的供销社

生病了去厂区下辖的医院

结婚了就给你分房子

子女去厂办的托儿所、中小学

 

老爸还讲

当时工厂里有特定的水龙头

拧开就能出来盐汽水

不要钱

拿着暖瓶去接

想打多少打多少

反过来看现在的自己

生不起病、买不起房、养不起娃

那个时代的东北

简直是社会主义天堂般的存在


而他们能有这么好的待遇

是因为他们确实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我小时候看《东北一家人》

里面有一个故事

讲的是牛大爷年青时考八级技工

拿气锤往手表上砸

表面玻璃碎了

表针照走不误

没错,那时候东北工人的精细活

就是这么厉害

而且,像这样的能人

比比皆是

 

黑吉辽技术人才的密度

要远远高于内地

东北一个小工

就能把无缝钢管给你车成枪管

刚刚开放的时候

国企里的技术领导对民企老板讲

我们这里随便拎出来个老鼠

都比你们的猫要大

这是实话

 

八十年代的时候

东北制造等同于高端产品

国营工厂里如果没有东北产的机床

就很难和高产高效企业挂上勾

东北生产的轴承是关内制造业的标配

就连结婚的时候

也得指定要大沈阳的红双喜高压锅

没这东西做聘礼

结婚就免谈


东北被称作共和国长子

很多人觉得这是夸奖

但是其实

你知道在传统社会中长子是什么?

就是家里面干活最多、

出力最多的那个

劳苦功高的角色

当这个家需要有人去做奉献的时候

毫无疑问就要他顶上去


 

到了60年代

中国受到核战争威胁

立即全面暂停东北线新建项目

压缩已有项目

同时开始大规模向内地三线

成套地转移工业体系

以便和世界霸权较量


于是,为了支援三线建设

东北贡献出了

政治最先进的干部

技术最优秀的工人

性能最好的设备

将近四成的产能

被抽调到内地

 

鞍山钢铁手把手地带起来攀枝花钢铁基地

长春汽车在湖北援建东风二汽

沈阳飞机工业的一帮人去了成都建立了成飞

也就是那个后来研制歼10、歼20的机构

东北的工业成果在内地一个个开花

但代价是把家底掏空了

失去了最好的发展条件

 

后来,国家搞开放

在中国其他省市搞产业迭代

但这就得融合国外的先进技术

而在当时的中国

没有外汇

也没有人才

怎么办呢?

最后想到了一个办法

就是用东北的资源做筹码

上海宝山钢铁

要引进技术生产高性能钢材

生产技术是日本提供的

但代价是大庆要向日本提供石油

 

如果要按现在市场经济的算法

那么大庆应该是宝钢的大股东

而沈飞应当是成飞的母公司才是


这就好像弟弟妹妹到了读书的年纪

为了让他们能有钱上学

本来学业优异的大哥

他只能主动牺牲自己的前途

大学都没念完就出去打工

用自己浑身的力气

养育后面嗷嗷待哺的弟弟妹妹们


在那一段时期

其实东北也曾有过

能发展起来的大好机会

北边可以搞边贸

南面有韩国、东面有日本

但是东北是中国重工业的核心

是解放军的兵工厂

涉足领域都是国家的根本

怎么可能轻易放开?

 

于是东北选择了坚守

把改革的机会留给沿海、内地

 

于是,东南沿海

背靠着国家政策优惠的大树

借着国际轻工业转移的东风

通过小商品制造、外贸

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

转身成为中国市场经济时代的

领军人物

 

其实在计划经济时代

东北的工业化水平最高

如果按照资本主义的运行逻辑

完全可以维护东北在全国的经济垄断地位

把内地当做廉价原材料的提供者

和东北工业产品的消费市场

 

如果这样

东北将稳稳的成为中国经济的发动机

那么今天

东北的萧条

还有所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

就都不复存在了

 

但是东北在完成工业化之后

便不断向外输血

把最宝贵的资源和机会留给内地

推动内地进行工业建设、迭代升级

以至于今天

内地的工业水平远超东北

而东北反而成为落后的象征

 

这就是共和国的长子的故事

在共和国的大家庭里

东北就是家里面的大哥

因为子女多

家里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

大哥放弃了上学的机会

早早的去上班挣钱养家



工作虽然很累

但是看到弟弟妹妹一天天长大

自己还是很开心


为了供弟弟妹妹上学

自己什么也舍不得买



弟弟妹妹最终都上了好大学

找到了好工作



大哥认为辛苦是值得的



可是弟弟妹妹事业有成了

却开始疏远大哥



嫌他说话土

没钱没文化

吃饭吧唧嘴

…………


大哥年轻时为了弟弟妹妹拼命工作

弄得一身伤病


到头来却孤身一人








今天的东北

就是这个油腻的中年大哥

也许全中国都觉得东北没有希望了

就连东北人自己也觉得

确实是没希望了

但是如果你知道这些往事

如果你知道东北做出的这些牺牲


请你至少

不要嫌弃我们


乌鸦上尉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乌鸦上尉(ID:CaptainWuya)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知乎用户在问题“东北经济还有救吗?”下的回答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东北衰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

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

一有适当的利润

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

——邓宁格


东北近年来似乎成为了利润真空的代名词,诸如“投资不出关”这样的句子在网络世界疯传,让关内和关外的人们难以判断真相。却很少有人真正关心东北无法振兴的原因为何。


东北经济下行的真正原因,除了已经老生常谈的官僚主义和大锅饭心态,是不是还有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人们又可以对症下什么药呢?


今天的文章就一起深究东北兴衰之谜。





中国东北亚支点的兴衰


中国首先是一个东亚国家,如果不能主导东亚秩序,那么中国在非洲的建设、与欧洲的贸易都是脆弱的。在中国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进而促进东亚一体化、拒斥域外大国干预的战略中,一个健康发展的东北必然要作为中流砥柱。


东北与东亚


近代东北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时期:

19世纪20年代以前,为东北经济的起步期;

20年代到50年代,在奉系军阀、日本侵略、苏联援助的连番推动下,东北进入增长期;

60年代到80年代,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东北在三线战略中持续失血,人才设备流失严重,逐渐淡出人们视线;

90年代,东北进入衰退期,经常以垫底的经济增长率成为全国的热议话题。


在美国较为寒冷的东北部

有一个类似的名字“铁锈带”


国家对东北的拯救并非没有行动,然而在经历了本世纪初头十年的相对稳定之后,近年来东北经济再次断崖式下跌。对东北的投资似乎总是缺乏合适的战略目标,最终成为了一种变相扶贫,对塑造健康的产业毫无裨益。


一直在振兴,一直在振兴


糟糕的产业现状直接体现在用脚投票的人口上:


张作霖统治时期和日本全面侵华时期,由于工业建设和资源开发需要,东北迎来了两次移民高峰到了日本投降的1945年,东北人口突破了4000万,较1840年增长13.5倍,大量劳动力推动东北成为了亚洲的一颗明珠。


但九十年代下岗潮以来,东北人口即陷入了负增长。根据人口普查的结果,九十年代东北人口净迁出40.4万人,本世纪头十年净迁出量达到219.1万人。


强大的人口吸引力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流动人口相比较,东北迁出人口具有以下特点:


1. 非农人口比例大,占迁出人口的43%;

2. 受教育程度高,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占25%;

3. 迁出人口覆盖全年龄段,不仅事业已有积累的八零后占较高比例,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迁出意愿甚至超过了刚刚工作几年的九零后;

4. 迁出人口的女性虽然比例略低于男性,但是在迁入地的居留时间更长。


厂子没了,走吧


由于社会阅历相对丰富(非农人口)、学历高、有一定经济基础(平均年龄大),意味着东北迁出人口相比其他人口输出地区更容易在北上广等城市落脚。他们的流出,让东北严重失血,却提高了发达地区的劳动力素质。



四重困境中的东北


东北陷入低迷有着多方面原因,除了老生常谈的体制和欲加之罪的文化原因外,人们应该把目光放在更现实的层面:


1. 外部地缘环境恶化


东北崛起,本质上是日俄借道进入亚洲的结果。日本战败和中苏交恶后,东北的发展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就明显放慢了脚步。


冷战结束后,东北周边是休克疗法的俄罗斯、泡沫经济破裂的日本、被制裁的朝鲜以及身陷内陆的蒙古。周边唯一有经济活力的,只有韩国一家而已。但是一方面韩国自身体量较小,另一方面半岛的局势影响中韩关系的连续性,韩国对东北经济刺激毕竟有限。


计划经济时代受到限制的东南沿海,则凭借靠近港澳台地区成为优势地区。这些地区一方面轻工业逐渐辐射东南亚,另一方面在放宽的户籍政策下不断吸纳内地人才,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高速发展。


东北周边严重缺乏富邻居

(除了吸力强大的北京)


2.缺乏基层自治传统。


与湖广填四川式的自发移民不同,东北移民社会是在殖民主义的推动下,在行政权力的干预下形成的。


虽然有大量的自发式移民

但移民社会却受到近代政治机器的强力塑造

(来自《闯关东》)


政治的变迁更加剧了这一趋势:


马贼出身的军阀张作霖对横行乡村的各路土匪不闻不问;

日本为了消灭抗日武装,强制500余万农民迁入“集团部落”,将他们的家园付之一炬以建立“无人区”;

新中国的基层党建和行政机构则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消解了基层权威。



这造成了东北缺乏宗族、乡绅基层自治阶层,往往陷入个人英雄主义的迷途。所谓的“东北人都是黑社会”,最后不过彪呼呼地成为落脚点当地黑恶势力的打手。


相对而言,宗族传统深厚的南方宗族则有机会建立家族式的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第一波大潮中找到最廉价可靠的人力资源,完成原始积累。



3.高度城镇化反为包袱。


据2016年国家统计局统计,除各直辖市外,全国各省中辽宁具有仅次于广东的城镇化率,黑龙江和吉林也都进入全国前十。辽宁比邻居河北高出了整整20个百分点。



但是如此高的城镇化水平其实限制了东北的增长可能性。如果我们把目光转移到更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就能看出差别来。


中国发改委未来将要推进“三个1亿人”的城镇化,即在2020年前,使大约1亿具备条件、也有意愿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各类城市和城镇;通过加大棚户区、城中村的改造力度,使大约一亿生活在棚户区和城中村的常住人口改善居住条件;引导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就近的城镇化。


这其中第一个“1亿人”中相当一部分和第三个“1亿人”,都是由中西部地区消化的,这将会为相关地区带来足够的GDP增长量。而已经城市饱和的东北却没有这个空间。贫困的城市里只有国有资产可卖,却没有生产增量的能力,这就是投资不过山海关的真正原因。


强大的分界线


4.自然资源枯竭


东北地区曾经丰富的煤、铁、石油、森林等自然资源经过多年大规模的开采开发,九十年代以来几乎已告枯竭。


以黑龙江省为例,鹤岗、鸡西、双鸭山、七台河四大国有煤矿的平均役龄已有70年,33个主要矿井已有16个枯竭,其余矿井的开采成本也在不断升高。


鸡西煤矿


森工系统可用资源仅有0.19亿立方米,较建国初期下降97.3%,省属40个林业局2/3无林可采。大庆油田可开采储量仅剩30%,预计2020年的年产量会降到2000万吨。


这些地区其实面临着与山西类似的困境。


中国一侧与俄罗斯一侧

开发程度有明显的差距



突围的真正可能性


身陷四重困境之中,东北似乎很难脱困。病急乱投医,四方涌来的药方对东北现状都给出了自己的诊断。可是这些措施真的会奏效么?


首先是在产业升级中最容易想到的旅游业。


旅游促百业此话不假,但鉴于东北历史文化遗产远不及中原地区、自然风光又是相对单一的林海雪原,气候还如此严寒,想吸引南方游客来访并不容易。


东三省的世界文化遗产集中在辽宁

但无论和山海关以内还是日韩比较

都还是太少


再加上“雪乡宰客”和亚布力事件曝光后,有舆论认为东北的旅游环境十分恶劣,进一步影响了东北旅游业的名誉。


影响十分严重


试图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只能是饮鸩止渴,那些过于依赖旅游业的国家和地区永远缺乏产业升级和提高人口素质的动力。


那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开出的轻工业转型药方又如何呢?


中国重工业中心在东北不假,但轻工业的先行者是江浙广东等南方地区。重工业设备和产业工人转型做轻工业并非不可能,但需要高昂的转型成本,已经艰难支撑的东北经济缺乏信心承担这些成本。


已经习惯了黑化肥挥发会发灰的钢铁工人

转行搞钢琴,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而且即使转型成功,最好的结果也只是被南方省份指导。骄傲的东北显然不愿意这样做一只跟屁虫。


东北经济要止住颓势,乃至于复兴,唯有依靠比较优势,通过农业与重工业的转型打开局面。


农业方面,进行传统农业的转型,在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有机农业,重点发展转基因农业。


世界四大黑土带


东北耕地以平原为主,吉林被称为世界黄金玉米带,黑龙江是世界仅有的四大黑土带之一。优良的自然条件让东北成为了我国粮食和肉类主产区。东北现耕地面积为全国的17.6%,人均耕地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3倍,农业潜力仍不可限量。


东北三江平原(上)与江苏扬州(下)

农田的差异


背靠优质的农业用地,用有机农业在国内大城市和日韩等国赚取高利润,有着广阔的前景。掌握核心专利的高产量转基因抗病防灾作物能进一步提高我国粮食安全、牵制粮食进口国,可谓一举两得。


要掌控中间环节更多的利润

农户需要强大的合作组织


重工业方面,推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形成规模效应,大力发展军工产业。


一汽产品仍然风靡中国


粟裕大将曾说:“淮海战役的胜利,要感谢山东老乡的小推车和大连的大炮弹!


的确,经过建国前百年的发展,东北积累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和工业设备。建国后这些工业基础融合了苏联援助加成和东北人民自主创新的成果,是全国领先的重工基地。这对于军工生产是非常优秀的基础条件。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美俄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武器出口。军工产业相比其他产业,不仅利益巨大,更可以直接影响一国政权存亡。东北若能充分利用老工业基地普遍较高的人口素质,不仅能解救自身,更能推动中国军售逐步从发展中国家走向发达国家。


军工进出口排名

只有中国双双上榜



东北的问题,远不只是人性或是制度的问题。拨开这些浮土,也许东北的地理和历史遗留下来的长期影响,才是东北逐渐沉沦的原因。


不过东北的东北亚十字路口位置仍然没变,和周边国家合作依然可行;东北的人力资源基础仍然足够高,能够支撑起一次合理的转型;东北的肥沃土地和工业基础仍然足够强,能够有效地转化资源。止住颓势并非想象中那般不可能。


关键是,如何找准投资的合理方向,以发展产业为目的,而非用钱去填无底洞。也许,当东北的资源、人口、资金到达一个平衡点时,人们会发现,东北的活力又再现了。


【会议报名】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欢迎报名和赞助,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服务】IT高管会和北虹桥商务区合作为您提供整个大上海最优惠的工商注册、办公场地、税收减免等服务!欢迎联系邮箱:caocy@yeah.net,微信号:15810819897


【残保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业务合作请加微信:15810819897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caocy@yeah.net,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会议报名】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欢迎报名和赞助,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