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如此教授】武汉理工教授:“叫我爸爸,给我洗衣送饭,下跪认错!”研究生被逼跳楼自杀

2018-04-03 蛋蛋姐 IT高管会



IT高管会(ITGGH13----与一群浪漫而有思想的IT高管同行,一同分享那些有价值、有意思的观点和事!不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事业,咱们的IT高管社区。合作联系:caocy@yeah.net


酷玩实验室作品

首发于微信号 酷玩实验室

微信ID:coollabs


这两天

蛋蛋姐的朋友圈

被这么则消息刷屏了:

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

被导师压迫

不堪重负跳楼自杀

据说,还上了几分钟微博热搜



看到这里

蛋蛋姐想起前不久

才刚写过的杨宝德

也是因为不堪导师压迫

早早的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命读博,没命毕业:西安交大博士自杀身亡,女友称因不堪导师压迫?!


和杨宝德一样

这次事件的主人公

陶崇园

也是位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学子


他是武汉理工大学研三的学生

学习成绩一直排名前5%

还在读大学的时候

就曾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

获得了国际二等奖





等读了研究生

更是像开了挂一样

在科研路上节节攀升

各类获奖证书、荣誉证书

统统被他收入囊中


2018届优秀毕业生的汇总表上

他也赫然在列


不少学弟学妹都说

这个帅气温暖又学识渊博的学长

一直是他们的榜样

毕竟,科研体育样样精通的他

一直以来都是所有人眼中那个

“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

也正是因为他的优秀

为研究生生涯埋下了祸端



根据陶崇园的姐姐介绍

弟弟陶崇园因为学习优异

曾被保送华中科技大学读研

但那会儿他的导师不想放人

于是,给了陶崇园一个书面承诺


如果愿意留在我身边

读研期间

每年给他5000元生活费作为补助

一旦有机会

还会优先推荐陶崇园

进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读博或访问




听着是个不错的机会

毕竟,去了华中科技大学

也不一定会遇到好导师

而在这里,每年有不少钱拿不说

还能有优先推荐的机会

陶崇园想都没想

就答应了


但他没有想到

正是因为这次妥协

成了他日后噩梦的开始


一开始

导师对他还算客气

两人经常谈天说地

探讨科研项目

可日子一久

先前那个正人君子

露出了自己原本的面目

王攀(陶崇园导师)


他开始频繁找陶崇园帮忙

有时带个饭

有时送个东西

一开始,陶崇园觉得

作为学生

多帮导师干活是应该的

自己累点也无所谓

毕竟

中国一直有尊师重教这个传统


可没想到的是

日子一久

导师竟变本加厉

活生生的将这个得意门生

变成了为自己跑腿打杂的保姆


他时不时让他买饭送到家里

中饭、晚饭

只要想吃什么了

就给这个得意门生发条信息

让他跑腿送过来

简直比叫外卖还省心








家里的衣服也是

每次有堆积起来的衣服

就喊陶崇园去给他洗衣服

毕竟,手里的这个学生多好用啊

手脚麻利,品行端正

就连脏衣服里有没有装东西

都会提前检查一番

这不,在衣服口袋里发现了1500块钱

都会替老师妥善保管好





看着学生这么好用

导师当然不能闲着他啊

一大早起来

就连找不到眼镜了

也得发个消息

命令陶崇园立即到家里来




一旦陶崇园面露一点不悦

导师就会假装关心的提醒他

“我对你这么好

你居然会烦我

这件事你好好反思下!”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

身为导师的王攀

竟然多次要求陶崇园叫他“爸爸”


不仅要称呼他为爸爸

还得配合他

坦坦荡荡说出这六个字

“爸,我永远爱你”


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可让学生叫自己爸爸的

蛋蛋姐还真是第一次听说



而这个叫爸爸呢

当然不是白叫的

根据陶崇园同学的描述

一旦陶崇园犯了错

这位自称“爸爸”的导师

就会拿出做父亲的威严

命令他下跪认错


堂堂七尺男儿

被迫跪在导师面前认错

这位导师

还真把自己当成了

手握生杀大权的玉皇大帝啊

实在难以想象

如果真是这样

这位为祖国培育精英的导师

内心深处怕是有些变态吧?!




屡次三番的戏弄与压迫

陶崇园忍无可忍

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他无可逃避

只能偶尔的向同学哭诉

我真是苦啊,忍啊!!!


毕竟,身为学生的他

又能怎样呢

他不敢跟老师闹翻

就连一点点反感的情绪

都不能流露出来

因为导师手里握着他的前途

导师承诺过送他去美国深造

他的毕业论文还没有搞定

一旦闹翻,别说以后出国读博了

就连如愿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都是个问题





可他又实在承受不了

这种变了味的师生关系

他期望着

这种太过畸形的师生关系早点结束

好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


因此,当他看到

与他相似的交大博士

因不堪忍受博导而自杀身亡时

他立马想到自己

万一以后读了他的博

可不就是这样的下场吗




可他还想读博啊

科研是他的梦

他已经忍受了这么久

又怎能轻言放弃呢

于是

他想办法走公费出国的项目

他怀着一丝希望

问教研处负责的老师

提交申请材料前

是不是一定得通过国内导师同意呀

得到老师肯定的答复后

他的心都碎了





他知道

读博这条路

他走不通了

读国内的博需要导师推荐

申请国外的博也得导师签字

横竖怎么想办法

都过不去导师这道坎

他心里苦啊

既然走投无路

那就只能狠下心来放弃了





毕竟,跟王攀接触这么久

除了自己以外

他还亲眼看到

实验室的另一位学长

也饱受导师的压迫

即使已经成了家

也得乖乖的

给导师当了两年司机


从别人身上

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不就是自己以后的下场吗?

比起博士,比起以后

他觉得过好现在才更重要





然而

他放弃所有、只想过好的现在

也压得他喘不过气来

在翻阅聊天记录时

家人发现,去年年末

当导师发现陶崇园不想读自己的博士时

立马开始了说教模式

让他不要去争奖项

不要争优秀毕业论文

不要接受团队的馈赠





或许王攀认为

这么一番“威胁”

会令陶崇园回心转意

继续做自己的免费劳动力

可受够了压迫的陶崇园

这次坚决不屈服


为了尽快逃离老师的魔爪

他以找工作为由

说自己对科研没兴趣了





可消息传到王攀那里

他气不打一处来

怒气冲冲地发了这么条消息

言外之意

如果你不读我的博士

现在就要找工作

好啊我答应你

但是你必须立马退出我的所有团队

换导师!!


临近毕业

当其他人都在为是否能毕业

而忧心忡忡时

导师却发给自己这么一番话

陶崇园的压力之大

可想而知


后来,得知陶崇园心意已决

王攀不好再说什么

干脆要求他写了份个人说明

并强行要求签名


说明的大意是这样的:

我会签武汉地区的单位

也会和研究所保持联系

并为研究所出钱出力


言外之意是

即使陶崇园不在学校了

也得受导师的管制

读或不读博

留或不留校

都逃不出导师的手掌心


看着陶崇园乖乖地签好名

王攀不无得意地说

我要留的人

还没有留不住的

王攀:我要留的人基本成功了,只是十六年前有个软件开发方面的一流或超一流高手没留下来,当时的院长非常害怕我们合作。于是,我也只让那位院长干了29个月


可签完这份说明书后

陶崇园却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中

他放弃了读博的名额

放弃了心爱的科研

只是为了能快点摆脱导师

可他的导师

却像狗皮膏药一样

死死地黏着他

干涉他的生活

压榨他每一点时间

令他难以喘息


他不由得想到以后的生活

难道自己这一生

都要被这个人牢牢地掌控住吗

那阵子,他的情绪一直不好

导师也对他爱答不理

他时常为自己的未来发愁

可想遍所有办法

最终仍无计可施


今年3月25号

他忍受着压力

忍受着身体的不舒服

跟母亲打了最后一个电话

诉说心中的苦闷

担心儿子情绪不好

母亲立马跑来学校看他

陪他吃早饭、排解情绪


他们坐在篮球场上

母亲望着她可怜的孩子

他说自己压力大

说不知道该怎么摆脱老师的控制

听着儿子的叹息声

母亲心如刀绞

可她又能做什么呢

当年孩子能顺利就读这所学校

家里已经拿出了几乎所有的积蓄


聊了一会儿

依然没有头绪

也许是悲愤到了极点

陶崇园以要回去收拾东西为由

挣脱了母亲跑掉了

当天早上7时29分左右

这个武汉理工大学的优秀大学生

优秀研究生和优秀党员

从宿舍楼顶纵身跳下

结束了自己灿烂却压抑的人生



就这样

一个年轻的生命逝去了

一个家庭失去了他们引以为傲的儿子

而这个儿子

曾是他们未来生活的全部希望

作为国家重点大学的研究生

我们的国家也失去了

一个未来的栋梁之才


不过令人感到惊讶的是

事件发生后

校方迅速“辟谣”

并发布公告称

学生是在楼顶晒被子时

自己被风从楼顶吹落的

且经过抢救已脱离生命危险了


被风吹下来的?

这风得有多大啊?

这波操作也是大写的服


看着学校不做处理

得知这一消息后

陶崇园生前的好友

站出来为他发声




可他们势单力薄

哪里能和学校对抗呢

有同学称

他们刚一露面

就被学校请来的人给打了




而这时候

他的导师呢?

那个称他为“儿子”

逼他下跪认错的导师呢?

那个不知吃过多少次陶崇园送来的饭

穿过多少次陶崇园洗过的衣服的导师呢?


他在群里发了一则公告

通知研究所新招的成员

必须通过心理测试才行


并宣称:

陶崇园同学死于抑郁症


担心大家不相信

他还撰写了一份声明

暗示陶崇园有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宣称陶崇园在出事当天凌晨

“语气异样、身体不适、行为不受控制”

并拒绝了王攀劝他

去医院的神经科就诊的要求



面对网上流传的

“陶崇园多次为导师做家务”

他是这么解释的

他说,“这是我们一致协商过的

独特的语言系统”


说实话

听他这么一解释

我怎么感觉更变态了。。

到老师家里交流就交流好了

很正常的事情啊

有什么不好跟家人解释的?

还要说成是做家务?

如果是反过来

明明是去老师家里做家务

结果跟家人说是去交流

这样才比较合理吧。。。


这个导师还说,这种做法

是从英国剑桥的

本科生导师制那里学来的

也不知道

剑桥大学对这顶横空甩来的锅

作何反应

心疼剑桥3分钟


得到王攀的态度后

学校不敢再说是被风吹下来的了

不过,他们想出了另一个办法

1,一口咬定这事跟导师没关系

2,给5万元安抚金就好了





可是

如果真的与导师无关

学校为什么要找人来打学生

又紧急召集学生们开会呢?

即使开会是必走的流程

那也应该先以安抚学生为主

而不是先统一口径

让学生们对外一致宣称

陶崇园是跟妈妈吵架了

所以才一气之下跳了下去


看着陶崇园尸骨未寒

导师却这幅说辞

陶崇园的同学忍不住了

他们纷纷出来做证


他们虽然没有亲历整个事件

但陶崇园在读研期间的表现

他们却有目共睹

他们说:他没有和妈妈吵架

你们可以要求校方提供视频证明

他们说:陶崇园同学没有抑郁症

我们这些人都可以证明




在陶崇园家人、同学

和广大网友的共同努力下

这件事情上了微博热搜

大家都在谴责这个导师

希望还陶崇园正义


然而

他们面对的力量太过庞大

微博热搜三次被下架

网络帖子也陆续被删除


可是

陶崇园的同学们

表示不能坐视不管

依然在坚持为他发声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

同为学生

在权力极大的老师和学校面前

他们都是弱者

他们也清楚

为了暂时躲避导师的压迫

陶崇园宁愿装病装傻

只为换自己一片净土

可是他终究还是

走向了跳楼自杀这条道路




他们更加明白的是

导师一手遮天

压榨剥削学生的这种事

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


他们有的自己接项目

然后交给学生做

事先说好会有补助

还美其名曰

这是给你锻炼的机会

等到项目真的做完了

学生们哪敢去要补助

那不是明摆着

不想毕业了吗



而更过分的是

一旦在求学过程中

稍有忤逆导师的行为

他们就不给签字

论文不给过

活生生地逼着学生

不得不腆着脸去找老师

求爷爷告奶奶

只求能让自己顺利毕业



一个有科研理想的学生

怀揣着整个家庭的希望

寒窗十几年苦读

终于到了出头之日

却在最后一步

被导师彻底摧残直至垮掉


他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可他却没有办法出国

甚至连学校都换不了

因为一手遮天的导师

斩断了他人生的所有希望


跳楼自杀后

还要被导师污蔑

“学生心理素质不好”

这样长期的精神折磨

试问一个人得有多阳光自信

才能够忍受得了


陶崇园的同学们

明知这样做

会遭到学校的反对

会遭到老师的打压

甚至连毕业证都拿不到

可他们还是坚持站了出来


因为他们心里明白

虽然有不少好的导师存在

可摧残学生的导师并不在少数

陶崇园的事

是被曝出来了

可是在整个中国

不知道还有多少学生

正在日复一日

忍受着导师的压迫

一点一点的消磨着人生希望


如果这个时候

他们不站出来

为自己的同胞发声

谁为他们的同学讨回公道呢

等到厄运降临在自己头上

又有谁会站出来

替他们说话呢?


而更坏的结果是

当导师压迫学生

成为一种理所当然

这样一代一代走下去

那千千万万正在被剥削

将要被剥削的学生们

谁还敢站出来

为他们的明天说话呢



酷玩实验室整理编辑。

首发于微信公众:酷玩实验室(ID:coollabs)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分享给朋友或朋友圈请随意


参考资料

陶崇园姐姐微博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酷玩实验室,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如何避免像「武汉理工大学导师王攀逼死研究生陶崇园」的事发生?

个人认为,这个问题的核心在「导师负责制」与「委员会评审制」之间的权力平衡问题。


在我们国家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中,「导师负责制」是贯彻最深的制度,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去留、评奖乃至工作等都会受到导师极强的影响。


为什么导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呢?


因为学校会依照研究生的情况对导师进行考核。而且由于导师拥有众多的人脉、资源与权力(权力可能视导师是否担任职务而异),所以很多学生也想依附于导师获得资源。


这也就导致导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天然「畸形」,加之制度的约束,使得师生关系的确有走偏路的可能。


那么是否有制约这种关系的组织呢?


有的,各个学院或学校都会有学位委员会等仲裁组织。


委员会扮演着最终的仲裁角色,在导师与学生之间因各种原因就某个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时候,学院乃至学校的学术委员会等仲裁机构会进行最终「判决」。


常见的就是学位论文的评判。除此之外,学校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如果导师是党员的话)、道德伦理委员会等也都扮演着类似的角色。


可问题是:


(1)有些导师或导师自己人就是委员会成员


(2)委员会为了以后的考量尽量避免在一些争议议题上发声


(3)即使委员会做出了有利于学生的判决,由此带来的诸多影响也是学生不可承受的。


这就使得这道防线的效果并不如意。


除了各类仲裁委员会的功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以外,导师遴选与退出制度、学生转导师、转专业乃至转学制度等也都比较落后,没有跟上形势做调整。很多制度都是摆设,执行力和可行性都比较差。


陶崇园的悲剧值得同情,但是值得反思的是,陶本人其实有很多路可以走。


因为本来已经临近毕业,那份声明就法律层面来看也是缺乏法律效力的。如果陶真心想摆脱导师的影响,其实可以通过搜集证据等方式做形式上的「彻底了断」的。


但是我可以体会陶的心情,他觉得即使在表面向逃脱了导师的魔掌,导师对自己内心的折磨和未来不可期的潜在的折磨都无法磨灭。


他累了,在那么一瞬间,他选择了逃避,彻彻底底的逃避。希望你一路走好。


最后,我想重申我之前在另一个回答中的观点:导师队伍并非都如王攀一样,吩咐自己的学生买吃买喝喊爸爸。


不论之前陶做的事情是否是自愿的,导师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关系本身就不符合研究生导师任职的规定,也不符合人情伦理。


在调查结果未公布之前我不想评判任何一方的过错,因为陶已做出了决定。


随着研究生招生数量和报考数量的逐年攀升,导师与学生之间关系的议题也开始成为社会以及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如何从伦理和制度层面塑造中国情境下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导师制与委员会制间的权力关系,是未来高等教育领域需要花功夫研究的东西。学导师王攀逼死


【会议报名】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欢迎报名和赞助,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服务】IT高管会和北虹桥商务区合作为您提供整个大上海最优惠的工商注册、办公场地、税收减免等服务!欢迎联系邮箱:caocy@yeah.net,微信号:15810819897


【残保金】IT高管会和残联合作,帮您做百万残保金减免!业务合作请加微信:15810819897


【投融资项目征集】商业计划书请发送到IT高管会邮箱:caocy@yeah.net,内容包括:项目名称、项目简介、行业分析、市场痛点、功能介绍、团队介绍、竞争对手、盈利方式、融资计划等。



【会议报名】2018年中国IT互联网产品创新论坛将在6月举行,欢迎报名和赞助,请点击文末的“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