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47岁中年女人的絮叨 请顺祝我生快
这张照片拍于一周前,北京央美美术馆,我在ELLE ACTIVE活动现场。那天,离我47岁生日刚好还有7天。演讲的题目是《我选择和年龄做朋友》。
以下是演讲原文,比较絮叨,谨以这篇絮叨的分享,庆生47岁。
今天是9月10日,下周的今天,9月17日,是我47岁生日。
我很小的时候就被大人教育:不可以轻易问一个女人的年龄,那样不礼貌;也不可以轻易告诉别人你的年龄,那是一个女人的最高机密。
为什么呢?——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像分享一个好看的包、一件好看的衣服、一本好看的书、一家好吃的餐厅那样,和朋友分享我们的年龄呢?
长大后,我得到的第一个答案是:我们女人怕老,所以不愿意面对自己一年比一年长大,我们没有勇气面对衰老;第二个答案是:男人都喜欢少女,女为悦己者容,无论我们多大年纪,都要努力把自己打扮成少女的样子。
真的是这样么?我们一定要与自己的年龄为敌么?
作为一个马上就要47岁的女人,我庆幸终于到了一个有故事、有阅历、也有资格的年纪,可以跟年轻的女朋友分享女人和年龄相爱相杀的故事。
30以前,常常烦恼
我听过很多刚过30岁的女朋友感慨:就要人到中年了,好悲伤,青春就这么过去了…...因为要准备今天的演讲,我认真回忆了自己30岁以前的时光,结论是青春固然美好,但过去了真的也没有什么值得特别悲伤的。
和我后来的日子相比,二字头的我没什么负担,父母身体很好,没有家没有孩子没有房贷。工作很忙,恋爱也很忙,只是常常烦恼。
在职场里烦恼自己为什么总是新人,什么时候才能成为自己仰慕的那些职场前辈?烦恼被资深同事笑话、被老板训斥,烦恼工作似乎和想象的不一样。
在生活里烦恼为什么这个世界有那么多不如意、不公平,从前以为这世界非黑即白,不是好人就是坏人。走出大学校门后发现,这世界颜色很多,人性是好复杂的一件事,并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最烦恼的事是关于自己,自己到底想嫁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自己这一生要如何计划?
并没有一位前辈可以明确地告诉我答案,关于人生的所有问题,答案都在岁月里。
29岁,从电影到杂志
21岁大学毕业,到今年26年的工作时间里,我的简历上有四份工作。第一份工作是从大二暑期实习工开始的,毕业后就去了实习了几个假期的台湾电视公司,第二份工作是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我是当年嘉禾电影的第一批内地员工。
嘉禾北京办公室当时只有6个人。我是第6个被招进去的。我的老板后来跟我说看了很多年轻人,朋友推荐的,外企推荐的,我问他为什么最后选的我,我没有任何电影工作经验。
我现在都记得他当时的回答。
第一,你认真,我们向你之前合作过的公司和人员调查过,你的认真程度,尤其是对细节的追求,高于其他孩子。第二,你负责,有担当。你前老板说,只要事情交到你手里,她就可以回家睡觉了。第三,你能够承受压力,从不抱怨。
我当时还问:不是因为我天生的审美能力?我对电影的无限热情?我乐观的性格?老板大笑说真的不是,作为一个刚出校门几年的孩子,上面三点已经足够被任何大公司录取试用。
在嘉禾顺风顺水地工作4年后,我有了新的职业梦想,决定改行做杂志,那年我29岁。
这个决定,几乎我身边所有的人都不赞成。大家说:你这么年轻就进了嘉禾这样的公司,多好啊,拍电影是多少人的梦想啊,你懂时尚么?你家里又没有做时尚的DNA…...你做杂志就要从零开始,你这些积累不就都浪费了么?
关键是,你就要30岁了,你不是大学刚毕业的小姑娘,从零开始太危险了,万一新知没学好,旧的机会也没了。
大家已经知道后来发生的故事了——从29岁开始学习做编辑的我,后来真的成了一名还不错的编辑。
职场里,任何年龄,都可以从零开始。你的努力,远比年龄强大。
尤其是当你有一个理想支撑的时候,不要被周围嘈杂的声音所影响,不要被手中既得的利益所限制,一定不要放弃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
(现场掌声起,谁说现在的孩子没有理想呢?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
36岁,换一个城市工作
第一份杂志工作6年半之后,新的机会来了。这份工作就是今天的ELLE。
我得到这个OFFER的时候,正好是我的本命年,36岁。
新工作面临最大的挑战是:我是北京人,从小在北京长大,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的朋友们,都在北京。
而ELLE总部在上海,我必须大部分时间,要到上海工作。
我妈妈不同意。和天下所有妈妈一样,在我36岁时,妈妈最担心我的个人生活问题,男朋友在北京,刚付了首付的房子在北京,婚没结,孩子不知道在哪…...这就要闹两地分居……
我妈说:你不懂,一个家庭,对一个女人有多重要,比一份工作重要啊…...你不是16岁,不是26岁,你36岁了啊!
后来我给妈妈讲了我和ELLE的故事,那本四个字母的杂志,是我少女时代最美的一个梦。人生很长,但一个人可以梦想成真的机会,一生中能有几次呢?我相信,爱我的男孩子,一定会支持我梦想成真。
事实上,在那个夏天艰难的闷热的各种阻力下的京沪搬迁中,我身边最坚定的支持者,是我当时的男朋友。
后来他成了我的丈夫,后来我们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
(故事讲到此时,意外地台下掌声雷动。我有点不好意思地停住了。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成真的故事,也许是大家在替我庆幸碰到了一个好男孩…..)
我在ELLE工作已经11年,家依然在北京。每一年京沪之间往返大概三四十趟,京沪线是中国上空最不准点的一个航线,在机场误点坐几个小时对我来说是家常便饭。当上海梅雨季来临的时候我也经常坐高铁,从家到北京南站上火车再到上海办要近九个小时…..很多人问过我,到底是什么支撑你这么多年这么不辞辛苦地飞来飞去?
其实答案特别简单——为了喜欢的工作和团队,我就要飞上海;为了喜欢的男人和孩子,我就要飞北京。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喜欢的事,付出一些代价,当你能够承受别人不可承受的代价时,你就有机会做得比别人好。
微博上,常常收到网友问:我几岁几岁了,换一个更喜欢的工作还来得及么?
职场里,只要你肯付出,就没有“来不及”三个字。
爱情和工作发生了矛盾,怎么选择才是对的?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答案也不一样。
不要让年龄干扰你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并无对错,只有后悔和不后悔之分,选择的标准只有一个——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
38岁,职场妈妈
我和老公本来想做丁克,我们酷爱旅游,两个贪玩的人,决定在工作之余,走遍全世界。38岁那年,我意外地怀孕了,还稀里糊涂怀了一对双胞胎。
在北京产检的时候,幸运地遇到一位开明的妇产科医生,盖医生。她在妇产科工作了一辈子,我碰到她时,盖医生已经六十几岁,被医院返聘回病房。当身边的人一直跟我说你那么大年龄,怀孕要小心啊云云时,盖医生一直跟我说:别听他们的,生孩子这事,真不是一个大事,不比你做一本杂志更费劲,放轻松,想吃啥吃啥,该干啥干啥。
我生完双胞胎回医院复查时,盖医生又说,别信那些“女人一孕傻三年”的鬼话,你现在是一生中最聪明的时候,有孩子会让你更快乐更有勇气也更有责任感,对你的孩子放手,小朋友会自由成长的,你该干嘛干嘛去!
我生完孩子两个半月回到工作岗位,“该干嘛干嘛”,确实如盖大夫所说——更快乐更有勇气也更有责任感。
很多人问职场女性怀孕生孩子会不会影响工作——会的,但只是一时,不是一世。
很多人问职场妈妈关于工作和孩子的平衡问题:
平衡是因为有所放弃,完美的平衡是谎言,不要信那些完美平衡的故事而责怪自己。周末做妈妈时努力做个好妈妈,平时工作时就专注工作。
还有朋友问:比较有孩子的时光和没孩子的时光,哪个好呢? 我觉得各有各的好。
生不生孩子,几岁生孩子,只是女人一生中小小的一站,别让生孩子这件事困住你,顺其自然就好。你是不是一个幸福的女人,和有没有孩子,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见过很多为了挽救婚姻而要孩子的女朋友,结果还是不幸福;见过为了孩子放弃自己一切然后成了祥林嫂一样天天抱怨的妈妈,也不幸福。
有孩子本身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我常用一个比喻——孩子帮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这扇窗外的风景,是一个没有当过妈妈的女人,看不到的;但是,人生还有很多很多好风景,这不是唯一的一片好风景。
(掌声。我后来收到一个女孩很长的私信,很感动。女孩说:听到关于孩子这段姐姐的答案是“各有各的好”时,很惊讶。能不以自己的成功、自己的生活模板来定义他人的人生,想来姐姐是一个有大智慧并内心宽厚的人——我还远不是,但愿意努力做这样的人。)
41岁,重返校园
女人四十,意味着什么?
年轻时只觉——过了四十的自己,肯定不能看了。
我送给自己41岁的生日礼物是重回校园,考上了在中国以治学严谨闻名的中欧商学院EMBA。
在中欧前后学习三年,在课堂里过了三次生日,两年EMBA,一年后EMBA。
在中欧的学习对我来说非常吃力,我是一个严重偏科的文科生,而商学院大部分课程都和财务和经济学有关。
三年课程,大部分都在周末。原来觉得工作那么累,孩子那么小,没有周末一个懒觉一天闲散,简直不能活,结果没有周末的这些日子——那些早上630 morning call 7点出门一个半小时车程到学校8个小时课程再一个半小时回家继续家务与工作的日子,还是活得挺好。
每个人都一样,你不知道你的潜质有多大,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我们自己的惰性。
在中欧最大的收获,是认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
我所在的行业,叫“时尚圈”,圈子很小,小到全世界都是同一拨人在混,北京、上海、巴黎、米兰、纽约、伦敦,飞到哪里,遇到的都是同一拨人。因为圈子小,大家彼此就都熟识,人就容易飘飘然,走到哪都有人喊得出你的名字。
这个“圈子”专注久了,我经常担心自己是不是高跟鞋穿多了就以为自己很高,会不会工作中过多的logo让自己不知不觉开始爱慕虚荣,是不是还记得初心的纯粹、是不是还认得清生活的本质……
EMBA课程,给了我所有担心非常好的答案。我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自己的行业,其实都是井底之蛙……认识到自己是井底之蛙的时候,无比的快乐和轻松。原来自己是这么小的一个小人物,做的是不过是一件小小的事,可学可敬的行业和本事太多了。
(更多EMBA的真实故事,可阅读这篇《我的EMBA》)
曾经在宗萨仁波切的书中看到这位极有智慧的佛教上师对于修行的诠释:看一个人是否有“修行”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标准:他是不是一个谦逊的人,第二个标准:他有没有烦恼。
一个有初级修行的人,首先是一个谦逊的人;一个修行得道的人,没有烦恼。
上学,读书,让我重新意识到自己的渺小。人谦虚了,才能成为一片柔软的海绵,不断地再吸收新的知识和能量。
女人最好的“青春不老”的春药除了爱情以外,就是学习,不停地学习,保持住好奇心和求知欲,青春才真的会延长。
不一定每个人都要去读EMBA,但不要停止学习,无论多大年龄,不要锁住自己的好奇心。
少女和少女心
没有女人在长大以后,可以回到少女的样子,所以,期待自己永远是少女的女人,不仅是与岁月为敌,更是与自己当下的样子为敌。如果你自己都不能爱上当下的自己,何求让别人和岁月爱上你呢?
少女心是另一回事,是少女时代我们相信的那些纯洁简单的道理,在我们不是少女的时候,依然相信。
像《蓝精灵》那样的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当你到了不再读童话的年龄,你看到真实生活中的盛世凌人和以强欺弱,你还相信“正义可以战胜邪恶”么?
小时候读过的那些美好的爱情故事——两个人只要相爱,无论什么样的艰难与阻碍,爱比天大,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你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你发现周围人都在感慨世风日下,即使是在美好的爱情中,男女双方都似乎变得势利和计较,你还相信“爱比天大”么?
我相信,真的相信。
——这就是少女心。
(现场掌声又一次雷鸣,这是大家对少女心的回应吧?内心深处,谁又肯放弃那些美好的相信呢?事实上,只有你相信,你才可能拥有。)
女人和年龄
女人和年龄的关系,我最喜欢木心先生那句:
岁月不饶人,我亦未饶过岁月。
青春过后不是只能剩下苍老、黯淡、俗气,如果我们的皱纹和白发只换来这几个词,那不应该怪岁月无情,是我们自己辜负了岁月。
不虚度每一天的女人,从来不会埋怨岁月。
木心先生还有一句形容不再青春的女人:
清明、练达,是指获得了第二度青春,在更高的层次上占有青春的优越性。
我是这么解读的:清明——清楚明白地知道了自己这一生最想要的是什么,因而知道什么时候要妥协、要放弃;练达——是豁达,豁达地看待自己和别人,以及生活,因此由内而外地从容和淡定。
我反对一切以女人年龄为基础的责问:
你30岁了为什么还不嫁人?35岁为什么还不生孩子?40岁了为什么还折腾换工作?45岁了为什么还惦记谈恋爱?……
年龄,对一个不辜负每一天的女人来说,真的不是问题。
作为女人,无论多大年龄(或多小年龄),只要能和年龄和平共处,相安于岁月,最好的时光,不是过去,不是未来,而是当下。
希望每个女孩儿和女人,都爱上当下的自己。
(场内1000多人的雷鸣掌声,好像在庆祝我的47岁。新的一年又开始了,期待一个更好的自己。做一个每年都愿意大声喊出自己年龄的女人,真好。)
© 本文为晓雪个人版权所有,欢迎转发朋友圈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喜欢就请点个赞
好文好图和好朋友分享
分享正能量
让你我的小日子更温暖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购买《优雅(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