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合格员工的6大标准,做不到就是失职

2017-09-20 彼得·德鲁克 麦林微讯

文 | 彼得·德鲁克

辑 | 郝今歌


德鲁克作为管理学科的开创者,“大师中的大师”,他的传奇智慧总是超越传统思路,能够提出具有持久价值的见解。他也经常提到自我管理,其实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也是自我管理的过程,在职场中也是,如果你想在职场生涯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


对于即将步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不管你们从事什么工作,十有八九都将以员工身份着手;不管你们以什么为目标,都不得不通过员工身份去努力达到它。

 

可就成为员工是怎么回事这个主题,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如果你还不知道,那么你很有可能会走向职业生涯的失败。作为一名员工,无疑已经是当今大多数职业的一个共同特点,做一名员工的艺术,你需要了解。

1

作为一名员工的首要技能:沟通


学习哪些东西有助于做好员工呢?

 

答案是:“学校教过。它们传授了一件对未来员工或许最有价值的事情,可是很少有学生费心学习它。”

 

这项基本技能就是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组织、表达观点的能力。

 

身为员工,你要与其他人共事。就非常依赖你如下能力:与他人进行沟通,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展现给他人,让他们理解你的目的,被你说服。

 

只要你从组织最底部往上迈了一级台阶,你的效力就要依赖你通过口头或书面文字打动他人的能力了。

 

你的岗位离体力工作越远,你效力的组织规模越大,知道如何以书面或口头方式传达想法这一点就越为重要。

 

当然,光有表达技巧还不够。你必须有内容可说。比如你懂得夸奖别人的时候,要说出具体夸奖的内容来,而并不是只会说“好、漂亮、出色、太棒了”。

 

在美国,有成千上万为在职成年人提供培训的地方。但表达技能的基础,必须及早布局:对语言的兴趣,能听懂别人的话;组织观点和数据,将不相干内容抛开,为结构注入外在形式和内容的经验,以及最重要的,言语表达的习惯。如果你在学校生涯里不曾打好这些基础,未来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

2

你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员工?


别管其他人对你是怎么说的,这是一个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的问题。它涉及四个方面的选择。

 

(1)“安稳”适合你吗?

 

是选择安稳的例行工作,还是选择挑战想象力与创造力的不安稳工作,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

 

下决定之前你必须知道自己是什么样一个人。精确、秩序、对岗位有着精细说明的制度,这些东西能带给你真正的满意感吗?又或者,你是一个对看起来像是“例行”工作的事情容易不耐烦的人?

 

差异来自人基本的个性。它不太受人的经历影响,人人似乎都是生来如此。经济安全需求往往并非心理安全需求的外延,而是一种天生的现象。

 

但正因为差异来自基本的气质,对你自己拥有什么样的气质加以分析就十分关键了。人或许能在自己没什么天分上的岗位上工作得十分开心,甚至干得相当成功,但要是岗位与他们的气质不合,他们就不可能干得开心、成功。

 

比如,在大型组织,并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提供给需要挑战或风险的年轻人,而诸如采购、销售和广告等属于另一极端领域,它们强调适应能力、想象力,以及做不同新事情的渴望。

 

(2)你应该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到大型组织工作还是到小型组织工作,这样的决定回改变你一生。

 

大企业和小企业存在两个基本区别。在小企业,你主要是通过人际接触来开展工作。而大企业早已建立了组织“政策”和“渠道”,有着相当严格的程序。

 

在小企业,你在很小的领域是能发挥即时效力的,只要你站得稍微比基层高一点,你就能立刻看到自己工作和决定的效果。在大企业,哪怕是最高层的负责人,也只是巨大机器的一个齿轮。摩天大楼里顶层小隔间里的人生与路口加油站里的人生,两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3)从底层做起,还是……

 

说人可以选择从底层还是从高层干起,你或许觉得很荒谬。其实,我的意思并不是说,你可以在新手岗位或者通用电气公司副总裁岗位之间做出选择。

 

但你确实可以选择是到阶梯底层的职位工作,还是到阶梯之外、顶层视线之内的辅助职位工作。这是一个重要的选择。

 

例如,各级老板的助理,私人秘书,不同部门之间的联络岗位。另一方面,绝大多数的初级岗位是在底层,你从一个部门或一条工作线上薪水最低、职能最简单的地方开始,随着你掌握更多技能、拥有更多判断力,你会一步步地往上爬。

 

这两种岗位属于不同的人。“靠近高层”的岗位并不安稳。你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你的位置模糊;单纯就你自己而言,你一文不名,你只是反映了老板的地位;狐假虎威就类似这个道理。

 

反过来看,在底层,犯下严重错误的机会几乎没有。层层叠叠的授权机制把你充分地保护起来。工作本身通常很简单,所需判断力、自行决断力或主动性不多。在这样的岗位上,哪怕有卓越的绩效也不见得能得到迅速晋升。需要一步步的脚踏实地。

 

(4)是做专家还是做通才?

 

许许多多的职业越来越强调专业化,但稍加了解就能融入大量领域,对任何领域却又所知不多。

 

专家懂得一个领域。专家主要关注的是技术、工具、媒介。专家接受“训练”,他们的教育背景也恰好是技术性的、专业性的。

 

通才尤其是行政管理人员,是要与人打交道。通才主要关注的是领导、计划、指明方向、进行协调。很少有专家能胜任行政管理的工作,但优秀的通才也很难兼顾特定领域的优秀专家。

 

所有组织都同时需要这两种人。

3

遭解雇的重要意义

 

诚然,你不应该频繁更换工作,要不然,别人会对你的工作能力产生怀疑(而且这种怀疑有道理)。

 

但与此同时,也没必要把你的每一份工作都看成最后一份工作。

 

事实上,遭解雇,是学习如何承受挫折的痛苦最小、损害也最小的一种途径。凡是年轻时经历过挫折的人都知道,世界不会因为自己丢了一份工作就走向尽头。面对此种挫折,行事的方法是挺住,不能垮。

 

但要是人45岁了才第一次经历这种情形,很可能就垮掉了。


4

你应该什么时候选择辞职?


显然,你不可能诚心要让自己被炒鱿鱼,但你随时可以辞职。

 

主动辞一次职,兴许比遭解雇更加重要。靠自己的意志选择退出的人,能获得一种内在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一经获得,就永远不会完全丧失。

 

从整体上看,年轻人有一种倾向,爱长时间地守着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为了自己长远发展应该辞职的时候却没辞职。如果自我分析显示,这份工作是一份错误的工作,那么你就应该辞职了。

 

但人们辞职的最常见理由是:组织中没有晋升机会,但我并不认为晋升机会是工作的根本。

 

事实上,毁掉一份工作,毁掉一个人的可用之处,最稳妥的方式就是只把工作看成晋升阶梯上的一道横栏,不再认为工作本身值得严肃对待,能带来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

5

什么人才能得到晋升?


总体而言,大型组织的晋升机会比小型组织多,但大型组织有可能会让人迷路。反过来说,在小型组织,你的前途总是一望而知的。

 

年轻人不该留在大组织,除非该组织有着明确的晋升计划,确保年轻人得到考虑和观察。

 

明确的晋升计划分为几种形式:

 

·正式的评估和发展计划;

 

·按资历自动晋升;

 

·采用特殊的组织结构,重新让每个人都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

6

你有必要在工作之外展开有意义的人生

 

在职场生活之外保持活力、点燃你的兴趣、让你开心的事情,在职场之外的社群里为你带来自尊和地位的持久来源。

 

等你到了40来岁,你会需要这样一种兴趣,因为在这个年纪,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逐渐意识到,自己永远也达不到年轻时定下的目标了。

 

你需要它,因为你应当拥有这样一个领域,自己为自己的工作确立绩效标准。

 

最后,你需要它,因为你会从其他也在该领域努力的人(职业的也好,业余的也罢)那里得到认可和接受,你真正地成为了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再是组织的成员,不再是员工。

 

学习做员工,有很多技巧,也有很多能力可以掌握,但从根本上说,做员工对你提出的素质要求,不是技巧,不是知识,不是天赋,而是性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