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 | “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第一讲——郑永年教授:大国博弈与世界秩序重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大湾区评论 Author GBA Review
导读
本文内容由郑永年教授2022年4月7日(星期四)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科学院邀请的“形势与政策”系列讲座上所作的主题演讲“大国博弈与世界秩序重建”整理而成。
今天的题目是“大国博弈与世界秩序重建”,这个题目很大,很重要,它会影响中国、甚至整个世界几十年。今天,我先讲国际,讲大国政治和大国博弈;再讲中国,分析在一些大的领域,中国如何应对。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最大的贸易国。如果不讲中国的话,这个世界形势就讲不通了。
那么,近年来影响世界秩序的因素有哪些呢?我认为,目前有四大因素在影响二战以来的国际秩序:新冠疫情、乌克兰战争、大国竞争和中美关系。
新冠疫情的冲击
大家如果了解历史,就会发现在历史上很多战争跟疫情走在了一起。很不幸,这次疫情跟战争又走在一起了。当然新冠疫情在先,战争在后。新冠疫情已经对各个国家产生很大的影响,从发生到传播,各个国家疲于应对。
总体上看,欧美国家在抗击疫情上基本是失败的。以前我们很难理解这种现象,因为像美国、英国这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有非常发达的医疗体系,有发达的经济体可动员的巨量资源,他们应当比我们做得更好。反观我们,我们国家从某些方面来说,比起英美发达国家,还是个不发达国家。我国的人均GDP到去年才达到12,000美金,但欧美这些发达经济体人均GDP都是5万多美金,他们比我们发达得多。但我们这次新冠疫情的防控,比起其它国家来说是非常成功的。这是什么原因呢?
新冠疫情暴露了各个国家体制的弱点。中国的成功得力于我们所说的体制动员能力。反观西方,国家资源虽然很强大,但是在治理危机发生时,国家跟社会、政府跟人民之间就产生很多矛盾。当然,这跟西方以个人主义为中心的文化和亚洲国家以集体主义为中心的文化的不同也是有关系的。因为其实不仅仅是中国,亚洲国家和地区比起西方在应付新冠疫情方面,总体来说是更为成功的;甚至受西方文化影响很大的日本、韩国这些地方对新冠的防治还是比西方国家有效一些。所以,这次新冠疫情检验了各个国家的体制。
图源:网络
这次新冠疫情不仅分化了国家,也分化了社会。人类在面对危机的时候,各种弱点都会表露出来,不仅仅表现在人和新冠的共存问题上,更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共存问题上。从美国的角度看,新冠危机大大分化了美国社会。当然,中国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着类似的问题,所不同的只是可控与不可控——我们是可控的,但很多西方国家就出现了失控的状态。自然,社会的分化不仅仅是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还因为新冠疫情期间,各个国家和政府都推出了庞大的拯救经济计划对社会的影响。究其本质而言,各国庞大的金融财政计划主要是来解救社会危机,但是国家分配的经济资源反而加剧了社会的不公。这在美国社会表现得非常明显。
新冠危机的持续发酵,也影响着国家与国际、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各国来往少了,整个航空业这几年都是遭遇灾难性的影响。人与人交往也少了,就是所谓的“脱钩”。尤其是中美关系在新冠危机发生以来,在意识形态、治理哲学、价值观等方面都发生了分化,两个国家的民众在社交媒体上互相吵闹。
如果经常关注社交媒体,就会发现新冠危机还导致了各个国家的民粹主义的崛起。如果说在国内是体现为民粹主义的话,那么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就表现为民族主义。在美国,这种民粹主义也表现在各个种族之间的纠纷,新冠危机发生以来,美国亚裔的生存环境就变得很坏。新冠危机现在还没远远没有过去,我们还要持续观察新冠危机对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影响。
进行中的俄乌战争
乌克兰战争是预期中的。这场战争尽管是俄国发起,但是战争的根源在以美国领导的北约。北约是冷战的产物,北约当时的敌人是华约,也就是苏联东欧集团。在苏联东欧集团解体以后,华约也解散了,但是北约不仅没有解散,反而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扩张。北约连续五次的扩张,直到乌克兰也要加入北约,逼到了俄罗斯的门口,就对俄罗斯构成了国家的不安全。
在乌克兰执行任务的俄军(图源:网络)
也有一些人认为这场战争是俄罗斯总统普京个人的性格所然。这是西方媒体、西方政治人物把主要的责任推给普京一个人的说辞。大家不要夸大普京个人的作用,战争的根源不在普京。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是非常亲西方的,苏联以后俄罗斯的第一个总统叶利钦也亲西方,甚至普京早期也亲西方,他们都曾想要加入西方阵营,甚至加入北约,但是西方拒绝了俄罗斯的要求。
当然,现在的普京不喜欢西方也是事实。那么我们就要问,早期是非常亲西方的普京为什么后来成为反西方的人物?这是长期以来西方与俄罗斯互动的结果。北约的东扩让俄罗斯作为国家感觉到了不安全。即使没有普京,只要北约东扩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安全,也会出现另外一个“普京”。
那么,俄乌战争的未来会怎样?
第一个可能就是俄罗斯完全失败,甚至有人说俄罗斯的第二次解体。西方用各种方式,用史无前例的工具制裁俄罗斯。俄乌战争现在不仅仅是俄罗斯跟乌克兰之间的战争,已经变成一场乌克兰作为西方代理人的战争。当然(美国领导的)北约的国家没有直接卷入战争,但他们出钱、出力、出武器,乌克兰实际上是变相的代理人。但说俄罗斯要解体,我认为是不太可能的。从历史上看,大国很难被打败。俄罗斯这个民族也是多灾多难。比如说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整个西方也是努力围堵苏联的共产主义革命的。1945年以后,半个世纪西方都在对抗苏联,到最后当然是苏联解体了,但苏联解体之后的俄罗斯还是一个大国。俄罗斯完全失败,这个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第二个可能,俄罗斯完全胜利。就是说俄罗斯达成目标,比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乌克兰不军事化、乌克兰不允许外国设军事基地、承认克里米亚的独立等。我认为这个可能性也很小。乌克兰实际上比德国还大,俄罗斯很难吞并整个乌克兰。现在社交媒体上,很多人都在讨论普京要干什么,但大多数都是西方媒体和西方政治人物的猜想,因为人们根本不知道普京到底想要什么。
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俄罗斯部分的失败和部分的成功。现在双方还是处于交战状态,谈判也进行了好几轮。基本上有一点共识,比如乌克兰不加入北约。但在包括东部两个共和国等领土主权问题上,目前还有困难。我们要清楚地看到,乌克兰会不会妥协并不取决于乌克兰。现在形势变得非常复杂,已经不是乌克兰跟俄罗斯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北约和西方国家已经从不同程度上卷入了这场战争。西方国家的支持程度又会影响俄罗斯政府和乌克兰政府对战争的看法。谈判还会进行,但战争不会马上结束。
英国首相约翰逊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基辅街头
(图源:网络)
乌克兰战争表明二战以来所建立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世界体系的解体。当联合国不能以任何有效的方式去制衡,来使得它的成员国遵守规则的话,那表明联合国已经失效了,系统已经失效了。联合国不是国家,只是一套规则,当它的规则对成员国没有用处、没有约束力的话,这些规则就基本上处于解体状态了。
战争没有赢家。但从短期来看,美国是赢家。美国达成了拜登总统所谓的两个“团结”:第一个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团结,因为俄乌战争让欧洲国家又有了一个共同敌人;第二个是欧美之间的团结,过去特朗普时期美国到处“退群”,不重视美国跟欧洲盟友之间的关系,拜登上台以后,第一要务就是和欧洲盟友在国际层面上恢复关系,俄乌战争无疑帮助美国实现了这一“团结”。此外还有一个“团结”,就是美国实现了中国跟俄罗斯之间的“团结”。但很显然这个团结实际上是“被团结”,是西方政治人物和媒体把中国跟俄罗斯绑架在一起,是西方在国际话语叙事上一直在塑造所谓的“中国—俄罗斯轴心”概念的结果。
不过从长远来说,美国既是赢家,也是输家。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从表面上说,好像美国跟欧洲团结起来了,但实际上不是。首先,欧洲在经历着非常严重的能源危机。欧洲国家总体上说约40%的能源依赖于俄罗斯,德国更是50%多的能源依赖俄罗斯。从长远来说,它们可以提“去俄罗斯化”,但是那么高度的依赖在短期之内让欧洲国家切断和俄罗斯的关系,无疑是一个disaster(灾难),没有一个政府可以承担得起,也没有企业能承担得起。其次,欧洲也在经历粮食危机。乌克兰、俄罗斯可以说是欧洲的粮仓,尤其是乌克兰。我以前在年轻的时候读过《乌克兰的拖拉机》,这个表明它是欧洲的粮仓。马上就要春耕了,这个粮食危机怎么办?还有就是供应链危机。所以,在短期内,虽然战争对美国影响不大,但是对欧洲国家来说就这要承受战争的危机。虽然美国(西方)制裁俄罗斯,但是这种“脱钩”和“去俄罗斯化”—用我们中国人说的—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俄罗斯我们说是“战斗民族”,因为其人民的忍受能力是非常高的,但是像法国、德国或者英国这些国家富裕惯了,他们的人民忍受能力是很低的。
图源:网络
第二,德国“再军事化”问题。德国的“再军事化”会对欧洲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点从我们的邻居日本来看就比较容易理解。日本想修改它的和平宪法,想再军事化已经经过了多少年了?但到现在日本国内还没有共识。日本再军事化的话,会对东亚整个地缘政治产生非常深刻的影响。
德国这次利用乌克兰危机进行再军事化,大家都很支持,至少没有国家明确反对,而美国也在推动。德国的军事预算一下子提高到2%。德国再军事化对欧洲意味着什么?对法国会有什么影响?对英、法、德的国家关系有什么影响?美国哈佛大学的亨廷顿教授写过一本名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文明的冲突》)的书,认为不同的战争会发生在不同的文明,他假定冷战后欧盟、欧洲国家之间再也不会发生战争了。但是我个人觉得亨廷顿的判断可能是错的。要知道,一战、二战都是在欧洲国家之间发生的,是在同一个文明、同一个文化,甚至是具有差不多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之间发生的。德国再军事化从长期看对欧洲形势的改变是非常危险的,对欧洲将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
第三,核扩散问题将更严峻。因为俄乌战争,很多国家现在像白俄罗斯已经修改宪法,就可以容许国家拥有核武器;也有一些国家现在提出了“核共享”的概念,包括亚洲的日本、韩国,他们以北朝鲜为理由,要跟美国进行核共享;还有波兰等国已经决定允许美国在波兰布置核武器。由俄乌战争引起的核扩散将成为新一波的威胁,无疑会给世界带来更大的不安全,包括美国本身。尽管也有一些国际关系学者认为,如果每个国家都拥有核武器的话,世界是不是会变得更和平?我个人认为,这个世界不仅不会变得和平,还将存在更大的危险。因为你永远没法保证哪一个领导人发了神经,随意使用核武器导致核扩散和核战争。
另外,这次俄乌战争也变相体现了美国的外交能力的失败。不仅中国跟俄罗斯被美国“绑架”在一起,美国自己也绑架了欧洲。美国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缘政治优势,周边就两个国家——北边的加拿大和南边的墨西哥。现在有一些人认为,如果美国支持乌克兰,会不会把乌克兰战场变成一个阿富汗战场?阿富汗在中东,离美国很远,离欧洲也远。但现在这个战场在乌克兰,在欧洲非常核心的地方;如果乌克兰变成另外一个阿富汗的话,整个欧洲就要遭殃。因此,美国实际上也绑架了欧洲国家。美国处理俄罗斯问题、处理欧洲问题,还是从它自己的利益出发,并不是从欧洲国家利益出发的。所以尽管拜登宣称美国跟欧洲因为俄乌战争实现了团结,但我个人认为这个团结是非常脆弱的,其发展趋势尚待观察。
“新国际秩序”下的大国竞争
说到大国竞争,大家就想到中美竞争,像冷战时期美苏竞争一样。但是,我们不能忽视的是,今天的大国竞争并不是只有中美之间的竞争。毛泽东的时候,我们将超级大国称为第一世界,还有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现在我们自己认为中国还是最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我们也是代表第三世界国家的利益,但从其它国家的角度来说,中美现在是两个超级大国了。就像冷战时期美国跟苏联决定不了整个世界一样,中国跟美国也不能决定今天的整个世界事务。实际上,其它的大国在今天的国际事务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如果乌克兰战争表明二战以来所建立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体系的解体的话,那么在旧的国际秩序要解体的情况下,如何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
目前看来,主要的大国都非常活跃,都希望建立一个能把自己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国际秩序。俄罗斯为什么会发起俄乌战争?一方面是北约东扩,如果没有俄罗斯方面的阻力,北约的东扩是一直不会停止的。我们政治学里面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就是“绝对的权力,绝对的腐败。”我想,这对个人是这样、对国家是这样、对集团也是这样。北约作为一个集团,如果没有外在力量制约的话,它的扩张永远不会停止。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想要建立一个“小苏联”,因为只有出现一个像“小苏联”那样的集团来对付北约,北约的扩张才能停止,俄罗斯的基本国家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联合国安理会 (图源:网络)
土耳其是另一个对中国影响很大的国家。在俄乌战争中,到现在为止,土耳其是唯一的赢家。土耳其既谴责俄罗斯发动的战争,也谴责北约没有处理好对俄罗斯的关系,同时土耳其还施展了高超的外交能力,把俄罗斯乌克兰拉在一起,在首都伊斯坦布尔进行多次的谈判。土耳其曾是一个帝国——穆斯林帝国。近代以来,土耳其从以前的穆斯林宗教国家变成世俗化的国家,但现在的总统埃尔多安上台后一直在搞“再宗教化”和“去世俗化”,想构建一个突厥语系(Turkish)的联盟和帝国。如果成功了,对中国西北边疆的形势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因为土耳其对疆独势力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要密切注意。
还有一个在国际舞台有所作为的大国就是印度。印度对俄乌战争的态度跟中国差不多,甚至明确说要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不过印度现在所承受的国际压力要比中国低得多。我一直说中印关系非常重要,仅次于中美关系,因为印度是我们最大的邻国。这几年美国搞“印太战略”来制衡中国,所以一些人认为印度会站在美国这一边来谴责俄罗斯。但印度没这么做。印度从传统上和苏联的关系很好,印度的军事和装备系统基本上来自俄罗斯。而且,印度跟中国一样,也是一个文明国家,那么大的一个国家不会完全靠向美国,美国也没有能力来“收编”整个印度。印度就在我们的西南边疆,也是崛起中的大国,不可被忽视。
我们东边的日本也是另外一个大国。尽管中国崛起以后我们的经济总量大大超越了日本,但别忘了日本以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迄今从技术各个方面来说依然是有很大经济能力的大国。日本现在凭借它的技术和经济能力,追求它的势力范围,并且还有美国相助。日本对中国大陆解决台湾统一问题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日本现在是CPTPP里面的主要国家,中国去年正式申请加入CPTPP。我们的“二次入世”能否实现?日本对中国加入CPTPP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
图源:网络
东南亚的印尼也非常重要。印尼也是个几亿人口的大国。印尼在东盟的角色如果能恢复到1997年以前苏哈托时期那样的话,印尼在东南亚的老大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对中国的“一带一路”尤其是“海上丝绸之路”来说,印尼是重中之重。印尼的崛起也会对我们与东南亚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这里要强调的一点就是,今天我们讲大国关系的时候,不能只看中美关系,还有很多大国都在崛起,都在追求把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的国际秩序。俄罗斯只是先走一步。土耳其、印尼、印度也会走自己的下一步,日本修改和平宪法也是一样的道理。这些国家对中国的关系会对我们产生很大的影响,会对整个世界的局势产生很大的影响。
博弈中的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不是一对简单的双边关系,中美关系更像是今天世界秩序的两根支柱,哪根都不能倒。我们国家一直强调,中美如果合作,什么事情都能做得成;如果不合作,什么事情都可能做不成。很可惜的是,现在美国的大战略就是对付中国。
冷战期间形成了所谓的中美苏大三角,尼克松总统促成中美建交,中国跟美国基本上站在一起。虽然不是正式的同盟,但是实际上也是一种准同盟,共同对付苏联的扩张。苏联解体后,美国开始把它的重点放在中国。美国很早就有判断,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再崛起很难,俄罗斯对美国来说,只能充当一个“麻烦制造者”,而不会对美国的全球利益构成致命的影响,而这种致命的影响只能来自中国。
邓小平和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 (图源:网络)
小布什政府时期,美国新保守主义(new conservatism)崛起,就是针对中国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个亚洲“小北约”。但是,后来因为9·11恐怖主义事件发生了,美国把重点暂时地转移到反恐。也因为反恐,中美两国之间又找到了一些共同的利益。
美国反恐是成功还是失败?实际上美国反恐没有成功,只是美国改变了心态,认为恐怖主义是常态,大家可能要不断地面对恐怖主义的威胁。美国开始认为,真正对美国能产生威胁的就是中国。所以奥巴马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即“重返亚洲”(Pivot to Asia)。特朗普正式提出“印太战略”的概念。“印太战略”早期也只是一些非正式的沟通,特朗普时期是美日澳印部长级的对话,QUAD(四国)就是安全对话,到了拜登时期已经上升到首脑级别,变成峰会了。
美国为什么要从欧洲脱离出来?为什么从中东结束阿富汗战争?大目标就是想把战略重点转移到印太。今天,美国形成了“二三四五六plus”。“二”指的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双边盟友,像美日、美韩、美澳;“三”就是AUKUS,就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联盟;“四”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美、日、澳、印四国安全对话;“五”就是五眼联盟;“六”就是在印太四国基础上加上新加坡和越南。当然,美国可以无限地扩张,变成“六plus”,一直可以加。
美国的主要目的还是想形成一个亚洲版的北约来针对中国。美国一直在重构不同类型的同盟,例如希望把美日、美韩双边的联盟,整合成美日韩三边的同盟,只是因为日本跟韩国之间有历史伤痕所以没有能够结成三边联盟。北约的扩张在欧洲造成了乌克兰战争,而美国试图在亚洲形成“小北约”。如果美国整合成功,那么对亚洲的地缘政治会产生非常剧烈的影响,这不仅仅是阻止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问题,而是对中国的国家安全将造成巨大威胁的问题。
美国现在针对中国的手段也很多。美国的第一手段是两极化,即建立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一极,和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一极。这个行动早就开始了。美国现在把俄罗斯跟中国绑架在一起,更是将两极化向前推进了一步。在意识形态领域,美国总统拜登上台以后,就把中美关系简单地界定为所谓的“美国民主”跟“中国专制”之间的对立,是制度之争。通过俄乌战争,美国更是把自己看成“民主”与“文明”,把中国和俄罗斯看成是“专制”跟“野蛮”。这是典型的意识形态之争。
第二个手段是脱钩。首先就是高科技的脱钩。美国卡我们的脖子,像在芯片这些高科技领域就非常明显。其次是在经贸、投资、金融方面脱钩。更为严重的就是人才脱钩。美国现在限制我们,我们的理工学院毕业的学生去美国留学越来越难,因为美国所谓的安全审查(实际上是政治审查)越来越严。
还有一个手段是美国的互联网社交媒体武器化。美国把跟中国有关的媒体都看作是中国政府的代理人,把新华社、人民日报这些媒体都标上记号。
图源:网络
俄罗斯和乌克兰战争,有人在问美国是不是又要重新把重点放在欧洲了,不会转移回亚太地区了?我觉得不会。俄乌战争只是拖延和消耗了美国的一些精力,美国的大战略并不会改变,还是放在印太地区,目标是中国。尽管美国一直在乌克兰战争发生后用各种手段制裁俄罗斯,但美国从来没有忘记台湾。今天的消息就是,星期天美国的众议院议长、民主党的佩洛西要去台湾。这在以前只发生过一次,如果发生了,这又会产生一波台海危机。针对俄乌战争,美国的基本判断是,俄罗斯只是一个 trouble maker(麻烦制造者),真正的主要竞争者、主要的敌人是中国。美国的大战略不会改变。
变局之中,各国都在重建的世界秩序中不断博弈,为自己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针对近年来影响国际秩序的四大因素——新冠疫情、乌克兰战争、大国竞争、中美关系,中国应该如何去应对目前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现在已经不是吴下阿蒙了,未来的国际秩序离不开中国因素,中国要从中找到有效的应对方式。
如何应对新冠疫情?
新冠疫情到现在为止,中国的防疫措施非常有效,至少比起其他国家来说非常有效。西方国家一直批评我们,我认为这种批评毫无道理。西方国家死那么多人就有道理了吗?西方强调所谓的“自由”,但这是老百姓自己自由选择的死亡,还是因为政府没有能力去拯救老百姓的生命而导致的死亡?这是两码事情。中国政府拯救了那么多人的生命,西方却说“中国老百姓活下来就是因为专制制度”,而西方老百姓死了就是因为“民主和自由”。这是强盗逻辑,毫无道理。
不过,对待新冠疫情,我们的政策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新冠的变种不断在变,我们从早期的“清零”也变为现在的“动态清零”。而且因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尤其在国际经济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当其它国家逐步开放的情况下,我们也要逐步开放。但是我个人不主张一下子开放,而是要逐步地开放,要科学地开放。
目前香港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近期上海疫情也在社交媒体上吵得很凶。但如果客观地去看,上海也是在摸索经验。“动态清零”是个概念,问题是实践上如何去把握?如何在动态中来应对新冠疫情?这是一个重要课题。不管如何,逐步开放还是需要的。这也是为了防止我们跟世界脱钩,不让自己被孤立起来。
香港青衣流动检测站,医务人员为市民登记核酸检测
(图源:新华社)
如何认识和处理俄乌战争?
有关俄乌战争,我们的态度很明确,我们既反对战争,也反对战争的根源,战争的根源就是北约。
现在,美国利用俄乌战争向中国施压,搞世界秩序的两极化。但美国很难在短时间内从欧洲脱身。战争会拖延很久,美国如果不能帮助欧洲国家的话,其在欧洲国家的声望就会崩溃。但我们对美国也没有必要采取过度对立性的政策,还是要理性。我们不需要把美国看成一体的,因为美国是由很多利益集团组成的国家,华尔街跟美国的冷战派和反华的力量对中国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华尔街希望我们的市场更加开放,这主要为了它的投资,使其利益能得到更大的保障;一些政治力量希望通过开放使得中国逐渐变成一个西方这样的国家;当然还有一些美国反华政治势力想孤立中国。对美国的各种不同的既得利益集团,我们要实事求是地分析,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我们要跟欧洲打交道。前面讲了欧洲国家实际上是被美国绑架的。中国跟欧洲国家之间没有地缘政治之争,一直只有商贸利益。商贸利益对欧洲国家很重要,无论是民主也好、专制也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对哪一种政体都很重要。经济发展得好,大家的生活都好过;经济发生危机,所有的政治体制都会发生大的问题,这是一个普遍的规律。中国跟欧洲国家有很多共同利益。所以,我们希望欧洲各国能独立自主,不是总跟着美国。
在乌克兰方面,我们还是要大力呼吁停止战争,用政治跟外交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我们的外交官员也是多次强调这一点,但我认为声音还可以再大一点;对乌克兰的人道主义援助力度还可以加大,甚至我们也可以考虑接受一些乌克兰的难民。
图源:BBC
跟俄罗斯之间,我们当然不是西方眼中的“盟友”。中俄不是像美日、美韩这种盟友,但我们是一种伙伴关系。我们对俄罗斯也确实有一些影响力,我们跟俄罗斯沟通也是可以的。土耳其所做的这些事情我们都可以做。国际政治危机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如果通过处理这种危机能产生我们自己的“基辛格”,这也是我们国家外交崛起所需要的。
如何应对大国竞争关系?
大国竞争方面,我们与印度、土耳其、俄罗斯、印尼这些国家的关系怎么处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其它国家的看法——对印度、对土耳其、对俄罗斯的看法,太受我们对美国看法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缺乏对这些国家独立的看法。
尤其是我们研究国际关系的,大家都把很大精力放在中美关系上。中美关系当然很重要,但是中美关系并不是整个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关系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含义。中国目前对美国的态度上有几种:一种是仇美的,非常仇视美国,美国做什么都是针对中国的,都是“阴谋”;第二种是恐惧美国的,基本上是投降派;第三种是轻美的,就是轻视美国的,说美国已经衰落了,没什么了不起的;第四种是亲美,就是倾向于美国的。俄乌战争发生以后,也有人提出因为这次俄乌战争中美国是最大的赢家,所以我们要跟赢家站在一起,要跟俄罗斯切断关系。我想说的是,我们很多人都有幻想,好像我们跟美国好,美国就会接受我们。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我为什么一直强调苏联的戈尔巴乔夫、俄罗斯的叶利钦,包括普京本人都曾是亲美国的,但美国为什么不接受呢?
政治是很现实的。美国不能接受一个从体制内来挑战他的国家——就算是他的同盟国,哪一个同盟国挑战美国了,美国照样打压,所以我们看到80年代美国打压德国、打压日本,因为德国、日本的技术对美国构成了挑战。美国对付德国、日本比较轻松,因为德国和日本没有军队,安全是完全靠美国的,所以这两个国家都非常依附美国。美国所说的同盟不是equal partner(平等伙伴),是美国要领导的、要听美国话的同盟。在美国的同盟里面,美国打压法国是最厉害的,因为法国既有经济也有独立的军队。
我们对各大国的关系不要过度受美国因素的影响。比如对印度,我们就太受美国的影响,一些人老是担心印度会投入美国的怀抱来对付中国。实际上不是。中国跟印度有边界纠纷,但是我们对印度要有我们自己的立场。我们对土耳其也要有自己的立场。美国不能代表中国的整个外交关系,中国的整个外交关系也不能由中美之间的关系来主导。中美关系很重要,但不代表所有的一切,这一点我们要搞清楚。
图源:网络
如何处理中美关系?
那么中美关系如何处理呢?拜登把中美关系简单地定义为“民主”跟“专制”之争,这个是意识形态的说法。中美关系实际上更像拜登的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Jake Sullivan)所规定的几个领域——合作领域、竞争领域、对抗领域。该合作的就合作,该竞争的就竞争,该对抗的就对抗。对抗这个领域又可以分成两个,可控的对抗是对抗、不可控的对抗是冲突。所以我把中美关系分成四个领域,就是合作、竞争、对抗、冲突甚至战争这四个领域。
合作的领域当然有很多,包括气候问题、核扩散问题和公共卫生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中美之间不合作的话,谁也做不好,尤其是气候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地方可以合作,比如我们的太空技术方面。我们的航空技术进步了,我们就找到了跟美国的合作点。一个弱国跟强国是从来没有合作可言的,只有自己有能力才能有合作的“门票”。一个有核武器的国家跟没有核武器的国家之间谈什么核合作呢?中美两大国就是这样的关系。我们为什么强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发展我们才能强大,才能有跟美国合作的基础。
图源:Unsplash
大家对中美合作不用担心,因为没有合作大家就要互相毁灭了。有竞争也不要害怕,所有的领域都会有竞争。经济上有没有竞争?当然有竞争。人家芯片卡脖子,我们不想竞争也得竞争。还有制度要不要竞争?也要竞争。
对抗领域也有,包括美国所谓的新疆、西藏、香港的人权问题,中美都发生了对抗。但是这些对抗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对抗是可控的就没问题,该对抗的是可以对抗的。
目前冲突的领域不多,主要在南海和台湾,我甚至认为南海也不会有大的冲突,是可以有和解的方式的。主要是台湾问题,我们没有退让的空间。美国认为中国解决台湾问题是为了称霸西太平洋,把美国的力量赶出西太平洋。但对中国来说不是这样,台湾问题是我们的主权问题,是国家统一问题。这次乌克兰战争,也是给台湾和美国一个教训。如果台湾独立了,不仅主权不完整,而且中国的国家安全就没有保证了。所以台湾不仅仅是主权的问题,台湾问题我们是没有任何退让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