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幼小衔接也演变成了战役,中产阶级的焦虑在提前

2017-02-19 千寻 东西儿童教育


引言:


中产阶级家庭可能是最重视教育的群体,因为我们具备了在教育上投资的能力,也相信优质教育能够改变孩子的未来。


物质条件变好让我们在教育上有了更多可选性,以前只能选择公立学校,现在有了私立学校甚至国际学校可选,以前清华北大就是终极目标,到现在可以选择更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比如出国接受更优质的教育。


精神层面的进步又让我们开始对传统教育有了反思,认识到较单一的评价体系的弊端,希望培养出有更高综合素质的孩子。


但,也正是上述原因,导致中产阶级家庭也是在教育问题上最焦虑的群体。当具备投资能力时,如何寻找优质的教育资源就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路很多,如何做好父母非控制的引导作用,帮助孩子走上适合他的路,成为他所期望成为的人?理想与现实不断碰撞,素质教育的决心是否能扛得住来自外界的压力?抑或像“让孩子快乐成长,还是成长本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这样的问题……诸如此类的焦虑比比皆是。


重视和焦虑纠缠在一起,构成了大多数中产阶级家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教育困境。


我们选择了这个困境中一些有代表性的话题,结合实例,整理出了“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困境”系列文章。期望那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照见我们的内心,面对焦虑,能开始理性思考。期望案例引出的深度分析,带给大家新的视角,那些困扰我们的难题,读完之后,或许已有了某种思路。


本文是“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困境”系列文章中的第一篇:

是什么让“幼小衔接”成了无可逃避的焦虑?



是什么让“幼小衔接”成了无可逃避的焦虑?


任何一种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

重要的是你能接受哪一种代价。


文|千寻





1

择校,“幼小衔接”焦虑的开始


“今天去交钱。”杨丽的口气中,既有担心,又有松口气的感觉。


“还是有点担心自己的选择到底对不对……””虽然这么说,杨丽还是没有迟疑,为了准点抵达学校,她提前了大半个小时驱车前往。


交完择校费,走在学校大门外的绿道上,杨丽晃了晃手中的一张纸,调侃道:这么多钱就换了一张纸。杨丽说的纸是捐资助学意向书,上面写着:为支持某某小学的教育事业,本人自愿捐赠 x万元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长的择校焦虑已经从 “小升初”提前到了“幼升小”。杨丽加了好几个群,这些群都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幼升小”妈妈群。由于每个群的人数很快爆满,就产生了:“幼升小”妈妈1群、“幼升小”妈妈2群……在杨丽所在的“幼升小”妈妈3群里,大家把择校称为幼小衔接战役的第一关。


刚开始,杨丽不太接受这个说法,听着“战役”两个字,觉得很夸张。


受过高等教育的她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有自己的看法,她并不赞成“虎妈狼爸”的方式,觉得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时候,更应该做的是让孩子发挥天性,保护好他的学习热情,所以在选幼儿园时,她毫不犹豫的挑了和自己理念相符的。


关于小学,一开始她也没想太多,觉得小学应该是幼儿园的延续,没必要太早给孩子压力。可当孩子快读小学时,杨丽才发现,好像没有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杨丽家户口对口的是一所普通公立小学。在一次家长闲聊中,一个妈妈说:我们家孩子不读那所学校,学校排名都没上前二十,对口初中也不行。再往后,高中、大学,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还不如换条路走。


杨丽就问:那你们家孩子准备读什么学校?


对方说出一家私立小学的名字,说这家学校很不错,素质教育为主,英语是特色,对外交流的机会也很多……编程类课程都会有,培养面向未来的国际化人才……


杨丽听完想:倒是很符合自己的教育理念,从孩子性格来看,私立学校合适,学费也在可承受范围内。


她又亲自到学校看了好几次,不论硬件还是软件都很满意,小学这事儿基本就锁定了,只要好好准备面试就行。


可没过多久,杨丽带儿子到表姐家玩,表姐孩子在一家知名公立小学读书。听杨丽说要送孩子去私立小学,表姐说:你选了私立小学,就最好一直私立下去,直到出国。私立和公立是两种不同的教育体系,如果小学私立,初中公立,一方面成绩跟不上,一方面孩子也难适应。


杨丽:可是,我们家按户口划分的对口公立小学不太好,名校又太难进。


表姐:再难也得想办法啊,我当初也是费了很大劲,但现在看来这些付出都是值得的。


杨丽:都说名校压力大,我们家孩子的性格,怕不容易适应……


表姐:你怎么知道孩子不能适应。适应有一个过程。我们单位老万的儿子,刚进小学时成绩也不好,现在不也跟上去了,虽然在他们学校里排名不靠前,但跟普通公立小学的学生一比,差距不就出来了……


表姐说的也不无道理,小升初,的确是杨丽的担忧。上一个私立小学,孩子可能现在很开心,但六年之后呢?一直私立下去,说实话,杨丽也有经济上的为难。


于是,又是一番折腾,无数次托人找关系。就在这之前,为了上私立小学紧张准备面试,担心孩子通不过,每晚守着刷题的焦虑还没结束。接踵而至的焦虑让杨丽疲惫不堪,感叹为人父母真心不容易。


好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挤进了一家知名公立小学。


收到报名通知书的当天,杨丽一家为了庆祝在外面吃了一顿饭。亲戚朋友举杯祝贺,大家都很羡慕。怎能不羡慕呢?只要是当爹妈的,就知道如今一个名校有多么难进。杨丽有点微醺,听着大家羡慕的说辞,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但隐隐的,也有些担心。这时候,杨丽忽然理解了“战役”这个词。胜利,也许还很遥远。



2

焦虑来自更多选择


像我们这样的中产阶级人群,恐怕是教育焦虑最多的人群。


为什么?首先,我们是教育的受益者。大多数中产阶级都是受过高等教育,再加上自己的不断努力,才终于在城市里有了立足之地。我们认可教育的重要性,也愿意在教育上投入物质和精力。


其次,我们有了更多的可选项。就拿择校来说吧,因为中产阶级有了一定物质条件和社会关系,再加上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我们不再局限于户口划定的对口学校,还会选择私立学校、缴纳择校费的公立名校。在北京等发达城市,有些希望送孩子出国的家庭还会选择国际学校,什么时候出,初中,高中还是大学?又延伸出了好些选项。再拿认知来说,中产阶级可谓是最乐于学习的群体,我们孜孜不倦的接受着各种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是希望从中选择自己认可并适合孩子的成长道路。


当重视和更多选项结合在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怎么选?


因为重视,所以不敢轻易做出抉择,得多方面了解,多角度权衡。可这时候,发现自己接收的教育认知非常多:有的观点说,现在的公立教育虽然也有改进,但总体来说还是以前苏联教育那一套,是培养标准合格品的,困在这种模式里的孩子即便成功了,这个成功也是有很大反噬的;有的观点却说,那些信奉素质教育、宽松教育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后来并不快乐。成功有什么不好?要孩子长大后,居无寸瓦、处处受限还要觉得“平凡就好”,本身就是一件残忍的事……


一个专家说往左走是对的,另一个教授却说往右走才是正确的,还有好多来自其他家长的经验说,到底谁是真的正确?看起来,好像每一条路都能走通,却不知道到底哪条路通往正确,这就是我们焦虑的源头。



3

学习,“幼小衔接”焦虑的延续


陈想有时会怀恋以前和谐的亲子关系。


女儿上幼儿园的时候,陈想每天下班就去接她,然后两人一起沿着江边小道走路回家。一路上,女儿就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小鸟,叽叽喳喳说个不停,迫不及待的要跟爸爸分享学校里的趣事。


上小学后,陈想发现这样的温馨时刻越来越少。他也想下班后开开心心的和女儿呆在一起,可一陪她做作业就上火,不是磨蹭拖拉就是错误百出。


孩子读幼儿园时,老师不会布置必须完成的作业,要求是宽松的。陈想觉得挺好,不应该过早灌输给孩子太多知识,那反而会限制她主动探索的欲望,降低了学习热情。


小学不一样,作业是必须完成的,如果有哪个孩子作业没完成或完成得不好,第二天老师会在家长群里点名,孩子也会被批评,自尊心要受损。


如果说小升初,初升高只是量变,那么,幼升小就是个质变啊。


以前,陈想看见有些家长给还在读幼儿园的孩子报“幼小衔接班”,培养所谓的学习习惯,他很不感冒。现在,也开始怀疑,自己当初是不是也该让女儿去训练训练。


为了让已经落后的孩子跟上趟,三年级时,陈想思虑一番后,学着其他家长,给女儿报了课外补习班。以前孩子每天放学还能玩一会,如今放学就得赶往补习班,补习班结束后还得赶紧回家完成作业,几乎没有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


终于有一天,不堪其苦的女儿抱怨道:爸爸,我不想去补习班了,一点也不开心,每天都要做很多自己根本就不喜欢的事。


“你现在过得开心,长大后就会不开心。你现在苦一点,是为了以后轻松。”


女儿一脸迷茫:现在都不开心,以后还能开心吗?


陈想忽然有些无语。他曾经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寻求知识的过程,是带着问题找答案,希望保护好女儿的主动性和热情,让她能快乐的学习。


现在,却想着该如何跟女儿解释“其实人最重要的并不是开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能把一件不开心的事也做好”?何况,连他自己也不确定,人,难道不应该做快乐的自己吗?



4

焦虑来自理念和现实的碰撞


如陈想一样,我们这些中产阶级家长往往都有自己的教育理念。


我们常常了解教育资讯,也会看到一些认可的观点:以前的世界是线性的,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点到点,延续下去就行。但未来世界是复杂多元的,评价体系远不止成绩这一项,还包括很多。


甚至,当人工智能普及,孩子现在掌握的这些知识未必有用,英语?一个同声翻译器就能解决;数学?你怎么算也算不过一台智能电脑吧……那么,对一个孩子成长更有价值的难道不是性格、情商、创造力?


可是,当这些理念到了现实的操作层面上来,就难免显得有些尴尬。


幼儿园要求宽松,孩子朝着多元化发展,唱歌跳舞画画都可以。小学要求更标准化,多了些硬性指标,你要是作业没完成,算不出来,字写错,唱歌跳舞画画再好也不行,一样被批评。


再往后,到三年级,陈想或许还会遭遇到成绩带来的焦虑。小学是要讲升学率的,升学率由考试机制决定,于是,虽然大家嘴上都说分数并不代表一切,每次开家长会,感受到的氛围却是: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了分数就是万万不能的。


陈想的理念是应该找到一些方法,保护孩子的学习热情,可现实往往不断催促他加快效率;陈想觉得早期压着孩子学,会过早的消耗孩子的心理能量,可又招架不住来自外界的各种压力,自觉不自觉的变成了“狼爸”;陈想觉得孩子的性格塑造比成绩更重要,成功不能构成人生的全部,可整个喧哗的球场里,当大家都在抢一颗球时,你还能保持淡定观战吗?……


当理念和现实不断碰撞,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引起家长患得患失的焦虑,让幼小衔接变得更加困难,而幼小衔接的困难又让家长更加焦虑,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

说到底,是难以接受“机会成本”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叫“机会成本”。它的意思大致就是,今晚如果我选择去吃必胜客,就不能吃中餐、火锅、日本料理,而这些放弃的东西加起来,就是我吃必胜客的机会成本。


以前的人,不需要理解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因为选择太少了,认真学习,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媳妇……是个直线的过程。


到了现代社会,再用这种直线思维去想问题,显然行不通了。


我们面临的选择越来越多。下班后,我们除了选择宅家,还可以选择看电影、聚会,于是,看电影、聚会产生的价值就是我们的机会成本。换到教育问题上就是,我们可以选择循序渐进的教育方式,认可学习是个长跑的过程,那就不可能得到50米冲刺冠军的快感,这个就是我们需要接受的机会成本。


当我们尝试用“机会成本”的思维方式去理解教育难题时,你会发现,我们的焦虑,说到底是因为难以接受机会成本。


选择多带来的焦虑,不外乎是难以接受机会成本,担心选的路不正确,又失去了走其他路的机会。


当我们选择公立小学时,我们担心严格标准的教育培养不出创造性人才,当我们选择私立小学时,我们又担心宽松快乐的教育不过是个伪命题……


然而,这世界上真的有通往绝对正确的道路吗?


很遗憾,没有。


事实上,每一个选择都需要付出代价。我们要做的,不过是理性衡量,是否能够接受选择所带来的机会成本,是否愿意付出相应的代价。


理念与现实碰撞带来的焦虑,一样是因为难以接受机会成本,所以会在前行的过程中犹豫徘徊。


当我们想保护孩子天性,让他更自然的成长时,又害怕失去成为优秀标准品的机会;当我们想要孩子具有创造性时,又不想接受他天马行空带来的散漫;当我们希望孩子积蓄力量,成为优秀的长跑者时,又担心他坚持不到最后,还不如人家50米冲刺得个奖;既期许孩子将来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又怀疑这样快乐下去会不会失败?……




前段时间,我在看张同道导演拍的一部纪录片,名字叫《成长的秘密之小学时代》。其中一集,讲到几个很焦虑的中产阶级家庭父母,专程到巴学园,找儿童教育家李跃儿老师解惑。李跃儿老师说了一段话,给了我很大触动:


你爱你的孩子,你怎样去爱你的孩子?爱的感觉和爱的决心是两回事。真正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个教育决心。作为家长,你必须判断出来,你到底看重哪一边,你真正想要得到的,是哪一边?


能让我们接受每一个教育选择带来的机会成本的,就是我们的教育决心。


选择固然是件难事,但既然任何一种选择都要付出代价,又何必患得患失?即便走上一条少有人走的路,也并非糟糕的事,最糟糕的是一路走来,犹豫徘徊,行至半途又想换条路走,总在为没选择的失去后悔担心。


同时,决心又源自对自己对孩子的信心,相信在变化莫测、有起有伏的道路上,自己有能力保护和引导孩子,相信孩子有能力自我调整,改变和成长。相信纷繁的选项里,至少还有一个选项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真正的爱,家长对孩子的爱应该是一个教育决心

(为保护隐私,文中人物均采用化名)

下篇预告:


在“中产阶级家庭的教育困境”系列文章中的下一篇中,我们将和大家一起聊聊“参加私立小学面试”的话题,话题中将会出现孩子参加民办小学面试的真实经历,也会有我们整理出的一些热门民办小学面试流程和真题汇总供大家参考。如果您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敬请关注我们公众号,深度好文将持续推出,欢迎您加入讨论,您的思想将影响更多人!


这是逃妈和八岁儿子逃逃在美国打造的公号

逃妈主写侃育儿,逃逃主讲学英语,关注下?

微信ID:东西儿童教育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