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香港亿万富豪的叹息:奋斗30年最大的成就,竟是供完一个18平的蜗居?

2017-09-17 深圳淘房志


来源:香港楼市投资   作者  ChrisS& Wallace

原标题:亿万富豪的叹息,香港最好的黄金50年在面前



9月5日,一名操流利普通话的女学生,将中文大学文化广场民主牆贴满印有「拒绝沉沦 唯有独立」的单张撕毁,其间与学生会干事争论,称既然民主牆是「民主」,她就应该有权撕传单。


该女学生其后接受大陆传媒专访,指香港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常识,直言身边的同学都很支持她,但她不愿意透露自己的身分,表示自己「很害怕」,但对港独的言论「看着不是很舒服」。


这件事情引起我的思考:


香港真的有那麽差吗?为何香港青年那麽沮丧?


面对现实,你选择做键盘战士,还是行动型香港人? 香港青年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


安居


香港最为突出的问题一定是房地产问题。 香港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70迟,是全国平均的一半。曾经不止一位国内朋友向我坦言: 去到香港朋友家,看到他的居住环境,真的哭了出来..这哪是人住的..



香港也是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完全不能实现的上楼梦,对低收入青年来说更是一场愈来愈长的噩梦!公屋非长者的一人申请数目,由10年前的3.8万宗,大增2.4倍到12.9万宗!单身青年即使由18岁开始轮候公屋,至少都要等30年,即48岁后才能上楼!



更甚者,即使高收入的年轻家庭亦难逃无楼厄运!以今年50大屋苑的平均迟价计算,一个实用面积450迟的两房单位索价600万元。假设一对年轻夫妇,两人的月入合共5万元,等于全港家庭月入中位数2.5万元的两倍,亦是全港最高收入的16%。


假设他们每月付出衣、食、行、租、孩子教育等支出后,仍能储起收入的15%,在没家人支持下,要负担上述600万元的单位,要储足29年(见表)!


即使月入8万元(全港最高收入的10%)的家庭,也要储14年;惟有家庭月入10万元(全港最高收入的6%)的家庭,才可望在10年内,单靠自己「上车」。要谨记以上还只是假设楼价在今天水平停住不动,「等」这些年轻家庭置业。


若楼价未来5年每年升5%,上述家庭便需多储3至9年。过去10年,楼价的年均升幅不是5%,而是12%!若以此升幅推算,绝大部分家庭所需年期长达四分一甚至半个世纪..



港人习惯嘲笑日本人要用三代人供楼,但今天香港不是一样吗?早前推出的一个荃湾新盘,有4伙「挞订」单位重推,竟吸引1,300组买家排队抢购!


一个人在事业上奋斗30年的最大成就,竟是供完一个200迟的蜗居,Is that what we want?


乐业


香港青年人除了房价问题,更主要的是要面对工作机会和事业的变化。曾经香港一个城市的GDP就接近占了全国的20%, 但过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直在高速发展, 互联网创业更是产业上的明珠。


互联网观察家Keso对香港的评语最为直接:


1997年那时的深圳只是一个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城市,内地公民出入还需要办理边防通行证,华为、中兴还是不为人知的小公司,腾讯尚未创办。而香港,则代表著繁华到近乎腐朽的资本主义花花世界。


1997年,香港GDP是1774亿美元,深圳GDP是1297亿元人民币,按当时的汇率计算,约合157亿美元,不到香港的十分之一。2016年,香港GDP为3207亿美元,深圳GDP为2854亿美元,已经非常接近。


这20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是民营经济的20年,是互联网的20年,同时也是香港的“超级中间人”身份逐渐被削弱、被淡化的20年,香港的金融中心、转口贸易地位慢慢被替代,曾经的机会渐渐不再是机会。


普遍工资的增长放慢使青年人感到沮丧。



看到上面的数字,有人或许会说香港年轻人确实面对很多困局。然而,如果我们客观去看,这其实也是全球竞争加剧的结果。欧洲的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0%以上,在中国每年也有700万的高考生。That's the fact.


面对现实,你选择做键盘战士,还是行动型香港人? 香港青年面对的挑战和机遇有哪些?


亿万富豪的叹息和觉悟:

香港最好的黄金50年在我们面前


他是亿万富豪,在世界最自由经济体的香港上演他的狮子山下故事 , 出身草根,位拜顶级投资银行董事总经理;


他是最准的行动型楼市专家,97年预警香港楼市的暴跌将至,一战成名。在99年到2009年间买入超过40个香港物业,他的成功就是Long HongKong(看好香港)。然后就是香港物业价格在2017年破历史新高。


林奋强相信,香港最美好的50年就在前面。他指出,2014年,世界在四小时航程内的地区名义生产总值,伦敦是接近20万亿美元,纽约是约18万亿美元,香港则有约17万亿美元,与伦、纽两城相若。


相比之下,新加坡则只有约3万亿美元。香港位于经济快速增长的亚洲心脏地带,具备潜力跃升成为与伦敦、纽约齐名的国际都会,脱颖而出。


在国家的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的机遇下,香港将升级为国际顶级大都会!



他说:「要实现未来的『黄金50年』,香港急需以有为的拼劲及理性的心态,大力增加硬件及软件,解决眼前的三个樽颈:硬件短缺、劳工不足,以及闭门关岛心态问题。」


林奋强建议政府投资一千亿港元,兴建各项软硬件项目。硬件方面,于机场兴建1,100万迟商业中心,并把东涌发展成70万人的新市镇;以及于西九文化区地下兴建200万迟商场。


软件方面则积极投资改善空气质素、劳工再培训计划、增值人口政策、提升医疗系统、大学学额及文化艺术等项目。


他特别指出,香港面对相当严重的人口老化问题,未来20年会倍增至200多万,公营医疗体系至少要扩充等于十间新大型医院的容量。


他说:「这是悠关港人年迈父母能否安享晚年的重大议题,我们必须尽快聚焦讨论;而凭藉香港的医疗水平,绝对有机会可以令私营医疗成为香港第五支柱产业,长远为香港缔造更多元及更大经济收益。」


在劳工短缺方面,林奋强建议香港向澳门和新加坡借镜。他表示:「十多年前,澳门开始扩充博彩业,但由于当地劳动力不足,因而从全球入口劳工,以致选择更多和服务水平不断进步,澳门人均GDP便由回归时只有香港六成,跃升至现时是香港的2.4倍。


儘管今天澳门有26%劳动力是从外地入口,但当地工人的加薪幅度和就业水平仍超越香港。新加坡同样于近年输入90万外劳, 佔劳动人口28%,结果在2004年起超越香港,人均GDP现已高于香港45%。」


至于香港出现的「第三樽颈」关门闭岛(isolationist mindset)歧视新移民及旅客的社会心态,会阻碍正面及有建设性的经济及社会发展。


他强调,只靠700万人口的香港,不会为社会经济带来足够的上流力,必须靠全球各地(包括内地)的旅客享用香港的服务业,才可以为各阶层创造就业机会。



20万活人住着棺材房!不要让香港的今天,成为内地的明天

来源:小语公会



在地狭人稠的香港,租金最高的并非山顶豪宅或中环,而是全港十八区中最贫穷的深水埗。


这些隐藏在街角巷尾的笼屋、劏房、棺材房,每呎(约0.09平方米)租金最高可达300港元,大约有20万香港市民生活在其中。


这里,是霓虹灯也无法照亮的地方。



笼屋:2平米的梦想地


笼屋最早出现在1950年代,用作移民的临时住宿。


笼屋,即一张张被被铁丝网包围的床位,大多存在于深水埗的危楼之中。

住在铁笼里的人,也被称为“笼民”。


▲住在笼屋里的老人,这些密闭小房间让人心跳加快。


香港社区组织协会(SOCO)的何喜华回忆,80年代的笼屋,一个70平米的屋子里,摆放着数十个3层铁笼,里头住有200多人。


空气里混杂着烟草、汗水和老旧房屋的气味,难以言喻。


住客几乎都是来自内地的劳工,他们每天结束繁忙的工作后,便回到这2平米的栖身之所。


那是属于香港的黄金时代,基层劳工的眼睛里还闪烁着光芒。


他们相信,只要靠着一双手,辛苦几年,总能换来更好的生活。


▲ 在笼中点香的男子。REUTERS/Victor Fraile


当黄金年代逝去,香港经济高速发展,市场趋于饱和,阶层也走向稳定。


没能离开笼屋的住客再也不敢奢望向上流动。


他们自嘲,“住在这里的都是孤儿”。


没有做人的尊严。


▲香港电影《笼民》截图,描述了笼屋居民的生活


1994年,香港颁布了《床位寓所条例》,力图改善并减少“笼屋”。


考虑到笼屋租金低廉、靠近市区,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政府没有简单地取缔,而是通过立法确保床位寓所符合消防、卫生以及楼宇安全的最低标准。


劏房:一个转身的空间



2017年,香港连续7年成为楼价最难负担城市首位,一家人需要不吃不喝18年,才能存够钱付买房首付。


香港租金指数也在10年内上涨了88.6%,家庭每月收入息中位数仅上涨了52.4%,远不及租金涨幅。


内地人说没房,至少在老家还有房子,说不定还是独门独院。香港人说没房是真的没房。


▲寸土寸金的香港


面对高昂的租金,遥遥无期的公屋,20万香港人选择住进了劏房里。


劏,在粤语中意为“剖开”。


劏房,指将房屋分割成多个隔断间。


▲香港傲林轩一间150平米的三居,被劏成了18间带厕所的套房,每间租金约为8000港币。


劏房的方式层出不穷,从几户到几十户不等。


蜗居其中的是孤寡老人、低收入劳工、长期病患,以及贫穷的妇女儿童。


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房间里,一家大小所有言谈举动,都在彼此的眼皮底下进行,想睡个安稳觉都难,隐私更是无从谈起。


这里仅有的,是源源不绝的木虱、庞大的租金压力和随时可能搬迁的噩梦。



摄影师Benny Lam花费了4年时间,用镜头记录下这些最小1平米、最大不过10平米的房子里所发生的人和事。


这是一群隐匿在城市阴翳里的边缘群体。


对于一个有幽闭恐惧症的人来说,这里,就是地狱。


▲笼屋的入口肮脏逼仄,被夹在一辆卖烧烤的流动小吃车和一个卖DVD的地摊中间,门前一堵灰泥斑驳的围墙提供了不少掩蔽,陈旧的大门是用废旧钢材铸造的,上面的油漆漆了又落,落了又漆。


▲墙面挂满密密麻麻的铁皮信箱,其中不少已经旧得七零八落,各种电表也被经年累月的灰尘遮盖得看不出本来面目。


▲一位老人在堆满衣服和杂物的笼屋睡觉。当主人离开房间时可将铁丝网封闭上锁防盗。


▲一头黑发的黄生,其实已年过60。为了应付高昂的租金,他不得不终日为生计打拼,经常出入工地,干的活不比年轻人少。


▲梁家4人口挤在不足5平米的劏房里。小朋友每天趴在双层床上层做作业、玩耍,行动不便的爸爸在下层看报纸,时刻叮咛着两姐弟不要吵到邻居,妈妈则坐在一旁切菜。


▲利仓父子是日本人,他们身材高大,在狭小的劏房内更是动弹不得,一家人需要蜷缩着身子吃饭。


▲一间不足4平米的劏房,四面没有窗户,姐妹俩在床上做作业,共用一把风扇。


在香港,约有4万名儿童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


▲拥挤的劏房腾不出玩耍的空间,布满天线的废弃天台便成为了孩子们珍贵的游乐场。


棺材房:我还没死,已竖起4块棺材板


当横向空间已经被分割到极致,房东们把目光投向了纵向空间,“棺材房”便应运而生。


一间原本狭窄的劏房内,像火车车厢般分隔出6个床位,每间高度不超过半米,长度不超过2米,中间留一条窄窄的过道。


棺材房如同笼屋的现代版,只不过用木板替代了铁丝网。


▲棺材房一隅。Bloomberg/Paul Yeung


棺材房的租客男女老少各有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大家都负担不起一个可以站立的房间,只好过着弯腰屈膝的日子。


在这里,家的概念被完全颠覆,所有的活动都只能蜷缩在一张小床上进行。



住客不能站,只能躺,躺下甚至也无法伸直双腿。


而住在条件如此简陋的棺材房,租户仍需要支付每月2000港币的租金。


▲50多岁的阿扬是一名装修工,每年总有几个月淡季。失业的日子里,他靠罐头度日。


▲梁伯是少数爱看书的棺材房住客,他做过不同的杂工,年纪渐长后被迫失业。没有工作的时候,他便读书,书籍能让他短暂地忘记贫困与忧愁。


▲阿天居住在一个被钢铁包围、家徒四壁的棺材房里,面积仅略大于1立方米,这也许是香港最小的床位。


▲躺在摇摇欲坠的行囊下


▲看电视是棺材房里为数不多的消遣活动


一步到厕所,一步到厨房,一步到床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楼梯转角也能被用作床位出租。


比起睡“棺材”,这里更是四面透风,毫无遮挡,身家物品一览无遗。


这样的楼梯位也不是一人独享,床位之上还能再搭起一个阁楼,可谓“一梯两户”。


▲由于床位占据了大半个楼梯,租客白天需将床铺收起,夜晚才能睡下。


天台自然也不会被放过。


一位于中环闹市的天台上搭建了12个铁皮屋,各有上下两层。


下层是厨房或厕所,上层是贴着天花板的阁楼。


清晨,不需要闹钟,睡在屋里的人也能被初生太阳的热气唤醒。


▲如同蒸笼的天台阁楼


相比起内地一个18级的小县城,我们的住房至少是幸运的。


▲坐在天花板吃饭的老人


为了节省空间,厕所和厨房也常常被合并在一起,洗菜、煮饭、如厕,都发生在同一个空间里。


至于吃进嘴里的饭菜,有没有卫生问题,住客都顾不得了,生存第一。


▲做饭、如厕、洗衣全都在同一个空间


▲马桶旁摆放着新鲜的排骨和蔬菜。这个荒诞的世界。


● ● ●


香港土地开发率仅23.7%。其中用作住宅用地的仅77平方公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739万市民的住房需求。


稀缺的住宅促使房价一路高涨,同样价格租住的房屋质量越来越差。


尽管香港政府在1950年代便着手建立公共房屋,致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但依然无法满足所有底层民众的需求。


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董建华的8万5计划,而这个计划怎么死的。


▲从天台遥望


数字统计,劏房居民已接近20万。


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也许是茶餐厅服务员、商场保安、清洁工......


他们一砖一瓦地建设着这座繁华都市里的昂贵的房屋,而自己却陋居于笼屋。


这算是谁作的孽呢?资本主义,地产大亨,港英遗留,还是无力的港府?


每个港人心中都有一把尺子。


▲紧挨着写字楼的劏房


而这样的故事,还在别的地方发生。


想想城中村,想想地下室,想想用三合板隔开的出租屋……


不要让香港的今天,成为内地人的明天。


 友情提醒 


各位当时报名参加了深圳淘房志夏季私享会的圈友们,价值218元的《周期轮动与奇点城市演讲稿官方修订版》已开始陆续通过私信免费发送给大家,请注意查收。


没能及时收到的朋友,可私信联系顾洪波本人或胡小姐:huxi571982。


当时没有参加夏季私享会的朋友,如果对讲稿内容感兴趣的话,也可进入淘房志微店付费购买。


扫码购买淘房志私享会绝密演讲稿

↓↓↓


此外,由于本讲稿涉及一些不宜公开的敏感内容和判断,仅供大家自己阅读,请勿外传!感谢!


欢迎关注深圳极具思想力地产新媒体深圳淘房志,挖掘深圳楼市机会,分享粤港澳大湾区红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