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文革”中的马三立

2018-01-20 余仁福 史客儿

提示:点击↑上方"史客儿"免费关注!


● 原创投稿请至:historymook@sina.com


1970年5月29日,时年56岁的马三立携全家下放天津南郊北闸口村。世态尽管变化,三立一家还是安顿下来了。刚来时借农民的房子住,秋后盖了两间土坯房,虽然阴暗潮湿,总算有了栖身之所。小儿子志良16岁,成为全家惟一的壮劳力,应付村里派的出河工、赶大车和卸煤车等重体力活;志明身子弱,跟着父亲干轻活。三立有在幺六桥务农的底子,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尽管条件苦,还要应付批斗,但只要咬住一个“忍”字还是活得下去的。


马三爷文革时期在津南


1973年以后,社会上越来越乱,对牛鬼蛇神们的管制也松了。队里看三立年老体弱,也不再硬派他什么活,他反倒自在起来。每天早晨,他起来先做自创的保健操,包括弯腰、踢腿、摆臂等,只是不敢“磕牙”,因为在牛棚里练“磕牙”,曾被打成对社会主义咬牙切齿。然后就悄悄地小声背“趟子”,即《开粥厂》、《夸住宅》等传统段子里的大段贯口活,背绕口令。他不敢想什么时候还能用上,只是心疼从小学到的艺术,舍不得丢下。


白天闲下来的时候,也常给志明讲活,说是“就当解闷儿”。志明后来回忆说,这是向父亲学艺最从容最有收获的一段时期。终日沉默寡言的父亲一提起相声就神采焕发眉飞色舞像换了一个人,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平时,三立除去下田,回来还帮妻子惠敏忙些家里的事,他在院里种了些不知名的草花,惠敏则向邻居大嫂们要些菜籽,学着种起菜来。一进夏天,草花姹紫嫣红地开了,不久西红柿、青椒、茄子等也结出了果实,院里一片葱绿,倒也喜人。三立还摸索着干木工活,而且一干就上瘾,终日锯、刨不止,渐渐悟出如何把锯拉直的门道,编成口诀向儿子传授:“脚踩中心线儿,胳膊肘对磕膝盖儿,抬头翻屁股蛋儿,锯走直道不拐弯儿……”他自己动手做成一扇纱窗,居然都是榫子活。他很得意,有生以来第一次对自己的劳动技能萌生了雄心,说只要有木料,打个立柜什么的不成问题。



日子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他越来越习惯于这里平淡而又自在的生活了。除去1975年底被曲艺团召回去教学员,在市里住了一段儿,到1976年夏天地震时住房震塌又返回乡下之外,始终不曾离开他的农家小院。转眼到了1977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一年之后,市文化局和曲艺团正式通知要接他回去了。


【来源:《西部风》文/余仁福】


注:本公号所推送的文章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进来撩’栏中的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所推送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公号观点,请和谐留言。


微信号:skdyh8

温馨提示

长按二维码关注

01

20

大 寒

(宋)陆游


大寒雪未消,闭户不能出,可怜切云冠,局此容膝室。

吾车适已悬,吾驭久罢叱。拂麈取一编,相对辄终日。

亡羊戒多岐,学道当致一,信能宗阙里,百氏端可黜。

为山傥勿休,会见高崒嵂。颓龄虽已迫,孺子有美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