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关注 | 高考“不惑”,助力中国前行

2017-06-08  高永维 指尖阳光

 指尖


如果没有高考制度,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可能就没有“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可能就没有高铁飞驰、航母下水,可能也就更难有中国的强大和复兴!




又是一年高考时。空气中弥漫的气氛,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几乎都与高考相关。今年的高考尤其有着别样的意味,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算起,到今年正好是整整40年。40年来,高考不仅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更为中国的不断前行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人才保证。


凡是经历过高考的人,都有着自己的高考故事。这段故事不管是甘甜还是苦涩,不管是芬芳还是晦暗,都已经成为了永恒的记忆。因为这段故事浸透着汗水,因为这段故事承载着希望,因为这段故事开启着梦想。多少年过去之后,当年的拼搏应考依旧历历在目,当年的准考证、录取通知书依旧历历在目,当年的心境和青春时光依旧历历在目。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1977年的冬天对于很多人而言是阳光明媚的春天。那年冬天,关闭十余年的高考大门重新打开,570万出身不同、年龄悬殊、身份迥异的人涌入考场,最终27万人成为了“幸运儿”,而更多人则感受到了希望、触摸到了梦想。在那个不一样的冬天里,梦想照进现实,太多人迎来了自己命运的拐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也迎来了命运的拐点。


如果没有高考制度的恢复,后来成长为共和国总理的李克强就可能无法叩开北京大学的大门,后来代表国家发声的外交部长王毅就可能还在黑龙江当知青,后来成为电影大师的张艺谋就可能要在咸阳棉纺织厂中度过余生,后来成为文学巨匠的刘震云就可能在建筑工地上搬砖,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的黄大年就可能只是一名地质队员……


1978年2月,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进入大学校门。这是清华大学1977级的学生在课堂上(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恢复高考的前三年,90多万人才成长为了各行各业的骨干,这批人在后来的改革开放中成为重要的推动力。恢复高考制度,开启了梦想的时代,照亮了中国的前程。


梦想的大门开启就再未关闭,尊重人才的序曲拉开就从未结束。40年来,高考制度不断前行,尽管也有人对高考制度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当还没有一种更好的制度出现,高考无疑仍然是选拔人才最有效最合理的手段。


况且,高考制度一直都在改革中,从早期理科7门、文科6门的考试科目,到1999年开始推行“3+X”的科目设置,再到2017年在上海、浙江试行“3+3”考试科目;从2001年取消高考考生年龄和婚姻限制,到2014年28个省份开始解决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高考问题;从2003年22所重点院校被赋予5%的自主招生权,到2014年教育部出台规定,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高考制度正在向着更加公平努力,正在向着更加灵活突破,正在向着群众的期待摸索,正在向着国家的需求前行!


高考制度恢复40年,这是中国教育事业飞速发展的40年,也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的40年。40年来,成千上万的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为高科技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也为中国的不断前行提供着支撑和保障。


如果没有高考制度,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可能就没有“神舟”飞天、“蛟龙”探海,可能就没有高铁飞驰、航母下水,可能也就更难有中国的强大和复兴!


如今,高考已经步入“不惑之年”,不过高考担负的选拔人才、服务国家的神圣使命不会变。当青春洋溢的又一批学子走进考场,他们不仅承载着万千家庭的期盼与梦想,更承载着国家和民族未来与希望!

 


新浪微博:@指尖阳光

今日头条:指尖阳光

一点资讯:指尖阳光

投稿邮箱:yangguang001@aliyun.com

指尖传递温暖力量,阳光照进网络空间


全球视野 |中国立场| 家国情怀 | 思想争鸣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