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声音 | 垃圾分类动真格了,你做好准备了吗?

明明如月 指尖阳光 2019-08-14

指尖阳光

全球视野 | 中国立场

家国情怀 | 思想争鸣

关注 


近段时间,来自上海垃圾分拣阿姨的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迅速火遍了网络,垃圾分类成了全国网友热议的话题。

 

随着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上海正式步入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时代,个人一旦违规混合投放垃圾,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的罚款。这条例不是说说而已,第一天就责令整改623起,被不少人称为“史上最严垃圾分类”。

 


在很多上海市民拿出了复习考试的劲头,钻研起了各种垃圾分类问题的同时,段子手们也纷纷出动。


这几天,谁都能说上一段:“纸巾,干垃圾,不管多湿它都是干垃圾;瓜子皮,湿垃圾,不管多干它都是湿垃圾。”



“猪能吃的叫湿垃圾;猪都不吃的叫干垃圾;猪吃了会死的叫有害垃圾;可以卖出去换猪的叫可回收垃圾。”



不过,这些段子里掺杂不少让人看了晕头转向,濒临崩溃的例子。


例如,一张网络流传“小龙虾身后事分类图”说:小龙虾的头是湿垃圾、壳是干垃圾、龙虾肉是湿垃圾,整只龙虾是湿垃圾,但去黄的龙虾头又成了干垃圾……



除了小龙虾,奶茶也被拉出来“示众”了。比如要扔一杯喝剩的奶茶,要先将剩余奶茶倒入下水口,然后珍珠、水果是湿垃圾,杯子、吸管是干垃圾,带盖的杯子的塑料盖则是可回收垃圾。



有人因为分不清到底是什么垃圾吓得不敢点外卖;有人出门吃了东西没有找到湿垃圾桶,不得不带着垃圾一路走回家;有人为了扔个垃圾戴着面具像做贼一样摸黑出门,结果谁能想到还有值夜班的……

 

1

 

很多人在疑惑,为什么突然开始如此雷厉风行地推行“垃圾分类”政策?无论男女老少全都要搞清楚什么是干垃圾、湿垃圾,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分不好还要罚款,是不是太严了;一点过渡时间都不给,是不是太急了?

 

事实上,那是因为垃圾实在太多,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的地步了。据媒体报道,上海市一年的生活垃圾,相当于5个金茂大厦,而北京市的生活垃圾堆起来,相当于一个景山。全国近700个城市当中,有2/3的城市已处在垃圾的包围之中,有1/4已经基本没什么垃圾填埋堆放的场地,可以说目前已经是“垃圾围城”,再不搞分类就没时间了。



而我国的垃圾分类试点是从2000年起就开始推行了,这个过渡时间可以说够长了吧,可是单靠鼓励没有强制措施,起到的效果可以说十分轻微,以至于大家甚至以为在过去这个政策不存在。

 

还记得2017年,中国开始拒绝接受来自西方的“洋垃圾”吗,这一政策就是中国政府向垃圾宣战的一个开端,当时很多西方国家的垃圾处理系统几乎全线崩溃。这一举动,可以说一把揭下西方“文明”的画皮,让我们知道那些多年来号称垃圾分类搞得好的文明大国,其实也没有根本解决垃圾处理的问题。不过是千方百计把垃圾运到别的国家,让别人焦头烂额,自己享受干净和整洁。


 

为了绿水青山,为了子孙后代,我们的国家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直面并着手解决很多发达国家都无法解决的难题,展现了一个政府的担当和勇气,这时候正需要我们普通民众的支持。

 

自己的垃圾自己不想办法处理,谁来处理?曾经看过这样一种新闻,就是某地要建垃圾处理厂或污水处理厂的时候,附近居民纷纷上访,说什么也不许建。可是不建,这些垃圾和污水就不存在了吗?不是的,只是推到别人那里去了。


你不担责任,我不担责任,看见环境不好了,又说西方国家垃圾处理做得怎样怎样好,岂不是太可笑了吗?

 

2

 

要想做好垃圾分类,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落实到每个人头上,但这些困难总是能够克服的。

 

还记得吗?在2008年,国家颁布“限塑令”,规定所有超市、商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当时很多人议论纷纷,觉得这项规定实在太不便民了,买东西连个塑料袋都没有,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


但是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一规定早已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大部分人都已经接受了这个规定。无论在全国哪个地方,我们都可以看到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多有拎着布袋或菜篮子去购物的。



这也说明,正是在制度的推动下,在实践过程中,相关理念才能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文明自觉。推行垃圾分类也是这样,可能刚开始会觉得麻烦,但是只要坚持下来了,大家互相影响起来,在社会形成一种风气之后,就不会再觉得艰难。

 

何况,当下的垃圾分类其实没有网络上的段子讲的那么复杂晦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针对扔个小龙虾做出了解释:“小龙虾身后事分类图”是错的,其实小龙虾、龙虾壳、龙虾头、龙虾黄、龙虾肉全部属于湿垃圾。喝奶茶也是一样,倒掉内容物后,剩余的部分,像杯子、吸管、盖子,都可以直接投放到干垃圾桶里。


 

如此一看,我们是不是自己在吓唬自己呢。实在不清楚是什么垃圾的,我们不是还要各种APP可以随时检索嘛,又能耗费多少精力?

 

而政策在推广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都在实践中得出了新的改进方式。


例如定时定点的扔垃圾方式被吐槽后,上海的部门管理者提出,不要一刀切,既要严格执行硬性约束,也要充分考虑居民需求,做到“一小区一方案”,改进之后反对的声音大大降低了。


 

再如,扔湿垃圾的时候,要把垃圾导出来,袋子扔进干垃圾桶里。一开始很多人嫌脏不乐意,但不少街道随即在垃圾箱房配置了感应式洗手池,解决了这一难题。

 

还有人担心自己分好的垃圾被一车混装带走,一番辛苦都白费了。但是如今上海的垃圾清运车都改变了以往的习惯,将垃圾分类压缩,送进不同的垃圾处理厂。如果市民遇到少数垃圾车混装混运,还可以打热线电话举报。


 

总的来说,垃圾分类虽然会带来一时的不便,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难题,但是只要我们多尝试多学习,有问题马上提马上改,总有一天,我们能把它做好。

 

未来,除了垃圾分类我们更多关乎环保事业的事,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例如,节约用电随手关灯、纸张正反打印、买菜时使用帆布袋子、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环保意识,最终会慢慢落实到人们的生活细节中。

 

因为干净整洁的环境、成熟的垃圾分类制度是我们所有人的向往,我们还要把青的山、蓝的天、绿的水交给我们的下一代。

 


推荐阅读:

声音 | 看到他们,突然懂得为什么说脱贫攻坚是场战役……

声音 | 从13人到9000万!史上最牛创业团队,生日快乐!

声音 | 永远缅怀,永远致敬!“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

声音 | 谁让操场下的真相沉睡了16年?

声音 | 《八佰》和《八子》,不一样的两个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