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报》报道!北京工业大学: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上

工小V 北京工业大学 2021-08-06

《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18日4版

点击查看链接





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征程上

——写在北京工业大学建校60周年之际

“我们是谁?”“我们从哪儿来?”“我们到哪儿去?”“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该怎么做?”在北京工业大学2020级新生入学教育的“校长和新同学”环节,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柳贡慧向6813名新同学提出了这5个问题。“我们是北工大,是甲子的北工大,是青春的北工大,更是奋进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新征程上的北工大!”这铿锵有力的回答穿越时光,将一甲子岁月中北工大的创业史、奋斗史与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首都城市建设发展的深刻转型紧密相连。

上世纪50年代,时任北京市领导提出不仅要把首都建设成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还要建设成“高、精、尖”的工业生产基地。为缓解北京工业迅速发展与分配到北京的大学毕业生较少、技术人才不足之间的矛盾,市委决心创办一所世界一流、万人规模的工业大学。1959年,北京工业大学获批建设。1960年,首批招收的1085名学生开学上课。2020年10月16日,这所承载着首都北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初心与壮志的高等学府迎来了60岁生日。

从3年困难时期的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到十年特殊时期后的百废待兴、重振旗鼓;从上世纪80年代的敢为人先、锐意改革,到“211工程”的重点建设、快速发展;从新时代全面融入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到“双一流”建设首批入选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行列……回眸60载办学历程,这所为国家和首都培育了16万余名栋梁之材的地方高校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毫不动摇地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2020年2月6日,从北工大生物学专业硕士毕业不到一年的“90后”党员庄琢琛踏上了奔赴武汉的列车,成为首批院校援鄂抗疫医疗检测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完成任务后又转战吉林。“导师培养了我严谨认真的科研态度,让我能够在实验过程中一丝不苟,对每一份样本负责;社团指导老师教会了我大爱无私,要敢于奉献不求回报。”在回忆起那段终身难忘的经历时,庄琢琛这样说,“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组织在需要的时候召唤我,我必会义无反顾冲到最需要我的地方。”60年里,以中国工程勘察大师张在明、中国桥梁设计大师罗玲、“神五”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北工大学子,正是这样一步步成长成才,扎根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在经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建功立业。

致力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进一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从人才培养的供给侧入手,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推进“四个回归”。“2019年,我们以‘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理念为导向,组织开展了为期9个月的第六次全校教育教学大讨论,构建与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分类分层、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明确要求所有课程都要挖掘‘思政’元素,每个专业培育不少于35%的课程为课程思政典型。”教务处处长王丹介绍。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的驱动下,学校本科生深造率由2016年的31.0%上升至2020年的46.7%,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5年均保持在98%左右。学校连续4年获得“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2019年首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胜杯”

每年的盛夏时节,被北工大录取的新生都会在通知书上看到8个醒目的大字:“不息为体,日新为道”。“这是2002年我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问大钧赋》中引出来为毕业生题写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业大学原校长左铁镛这样说,“‘不息为体’意指北工大人永不停止、永远向前战胜困难,这其实是北工大人的一种状态,也是我们身上最突出的精神;‘日新为道’旨在传递一种与时俱进、不断开拓进取的新境界,是能够引领未来的,将北工大建设得越来越好。”如今,这8个字已成为全校师生广为传颂和践行的一种精神。

走进新时代,北工大人续写着爱国荣校、穷究真理的光荣传统2019年9月,被誉为“世界级工程奇迹”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投入使用。如何让这只大跨度、高透光的凤凰“固若金汤”,从动工建设之初,来自北工大的师生团队就启动了对中央大厅屋顶钢结构稳定性能和抗震性能的验证研究。历时3年多,通过理论、模拟、试验、监测相互印证等方法,最终确保8度地震波考验下航站楼钢架也能安然无恙,9度罕遇地震下中央大厅大跨度钢结构整体稳定,不会倒塌。

这支团队来自于“双一流”建设周期内北工大重点打造的“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科群”。学科群的建设促进了学校学科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形成“一流工科、优势理科、特色文管、精品艺术”的学科建设新格局。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土木工程获评A,环境科学与工程获评A-,带动学校8个学科进入QS全球学科前400名5个学科位列ESI前1%,在软科中国优秀学科中排名前25%的学科数相比2017年增长了40%。

中国尊、北京地铁、新首钢大桥……“首都重大工程有贡献,国家超级工程有身影”,如同播撒在北工大人心中的种子,如今它已生根发芽,结出越来越多自主创新的成果。大气污染控制和城市污水治理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首都蓝天碧水工程,多层次北京交通仿真决策支持系统服务于2030年北京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制定,先进材料与智能制造领域成果直接应用于“天宫一号”主结构焊接,可信计算技术研发在国家信息安全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关键核心技术的主战场,北工大人以“顶天、立地、育人”的科研指导思想,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了重要支撑,先后实现内部培养产生院士的重大突破和市属高校国家级别科技平台建设的历史性突破。 

“大学发展的环境是开放的,信息化、国际化、大学文化这‘三化’是北工大实现更快、更好、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2020年北工大中层干部治理能力培训班的首场报告中,柳贡慧这样对学员们讲道。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北工大已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大学、机构建立正式友好合作关系在5个国家和地区设置了境外联络处继续打造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办学品牌;成立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与国内多个政府机关、大型国企、兄弟高校建立战略伙伴关系,逐步构建起校地、校企、校校等全方位战略合作的新局面。

2019年10月1日,3561名师生组成“建国伟业”方阵走过天安门广场作为仅有的一家完成从设计到制作全流程的单位,见证“立德树人”“体育强国”“首善北京”“扬帆远航”“人类命运共同体”5辆彩车亮相长安街的辉煌时刻;出任国庆群众游行执行总导演,向世界呈现出“气势恢弘、大度雍容、纲维有序、礼乐交融”的国之大典……北工大人的身影屡屡出现在国庆70周年庆祝活动的台前幕后。

近百场设计方案评审会,常常持续到凌晨两三点;一张设计图,往往要修改、打磨数百稿……我们的设计团队,奋战了整整11个月。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保密室的墙壁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几个红色大字格外抢眼,累的时候我一抬头就能看到,仿佛增添了力量接着干。”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体育强国”彩车的创作者邹锋说。

是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进入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在北工大第十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上,校党委书记谢辉这样讲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担当起新的使命,确保学校的改革发展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站在甲子望百年,学校党委将继续坚定不移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决落实“看北京首先要从政治上看”的要求,将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切实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我们将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探索出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在2060年建校100年时,将北工大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总体办学实力进入国内高校前1%,位居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成为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谈到中长期战略发展时,谢辉这样描绘北工大的未来,“这是全体北工大人的百年梦想和共同追求,也是我们这一代北工大人对历史、对未来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关阅读

@全体北工大人:掌声响起来!今夜我们一起走向舞台中央

今天为你点亮!我最爱的北工大,生日快乐!

甲子之约倒计时 | 一笔一画绘甲子,一点一滴忆工大

甲子之约倒计时 | 五大“看点”!北京工业大学纪念建校60周年活动公告(第三号)


甲子之约倒计时 | 六十华诞,快来和正青春的北工大同框吧!


甲子之约倒计时 | 《甲子工大正青春》宣传片发布!



   甲子之约倒计时|最美的北工大,让我把你捧在手心~


甲子之约倒计时 | 专属头像上线,一起祝我们的北工大生日快乐吧!



来       源:中国教育报

排  版:杜宝泽

审  核:王文杰(学生记者)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哦~



你“在看”工小V吗?

记得告诉我们呀~

一起为在看666加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