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协同创新发展!北工大承办2023 (第三届)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

工小V 北京工业大学 2023-12-27

11月1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北京工业大学承办的2023 (第三届)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在广西南宁隆重召开。本次会议旨在贯彻落实“科创中国”行动计划,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解决有色金属新材料行业“卡脖子”难题,促进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产学研相结合,助力地方有色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廖品琥、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长贾明星等领导出席大会;北京工业大学校长聂祚仁院士担任大会主席并致辞;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丁文江,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邹志刚,香港城市大学工学院院长、法国国家技术科学院院士吕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孙立贤,中南大学教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杨华明出席大会并作大会特邀报告。

聂祚仁在致辞中指出,有色金属新材料是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先导和基石。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行业规模优势得到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创新能力迈上新台阶、绿色转型呈现新面貌、智能制造达到新水平。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环境,新材料产业这一关键领域需要加快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未来发展的新优势,“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面对涉及原材料、研发、加工、器件化集成等新材料产业这一复杂系统,需要推动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相融合,建设体系化协同创新能力,强化材料“产学研用”一体化建设。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以及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需要增强以智能控制、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数字化,与以原料替代、用能重塑、工艺革新和循环再生等为代表的绿色化有机结合,协同推进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大会报告环节,邹志刚、吕坚、孙立贤、杨华明、丁文江分别作了题为《未来已来——氢能时代的技术挑战与对策》《纳米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新进展:原理,工艺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低维储能材料与数据库构建》《生物医药矿物材料的研发及应用》《轻氢之镁、创新栽培》的大会特邀报告。

邹志刚院士作题为

《未来已来——氢能时代的技术挑战与对策》的报告

吕坚院士作题为

《纳米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新进展:原理,工艺及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孙立贤院士作题为

《低维储能材料与数据库构建》的报告

杨华明院士作题为

《生物医药矿物材料的研发及应用》的报告

丁文江院士在线作题为

《轻氢之镁、创新栽培》的报告

院士们的精彩报告展示了有色金属新材料领域前沿科技成果,为与会科技工作者带来了一场高端的学术盛宴,进一步激发了广西创新发展的工作思路。

同日,为推动“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建设,南宁市和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共同举办了2023南宁创新驱动示范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会上,聂祚仁以及有关专家就南宁市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与企业开展深入交流、把脉问诊、建言献策。

本次大会主题为“协同创新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设置主会场和23个分会场,同期举办墙报交流、展览展示等活动,参会人数约1000人,线上直播观看近万人次。


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求

续加大行业前沿技术研究力度

创新推动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北工大力量


工小V推荐

口述历史|北京工业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周大森: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在践行中传承北工大文化

提高警惕!全民反诈你我他,校园“反诈”短视频等你来看

祝贺!北工大教授团队成功入选

来源:材料与制造学部

排版:李雨婷、贾歆怡

编辑:吕洋、韦肖葳

审核:余乙兵、张海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今天也是工小V
关注国际有色金属新材料大会的一天
你还有什么新期待呢?
咱们评论区见!



一起为植根首都、科技报国的北工大人
分享 + 点赞 + 点亮“在看”吧~

点分享

点赞

点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