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奇 | 东大两位资深“男神” ,惊艳了岁月,感动了时光,饱含深情写下育才经典!

请收藏—— 东北大学 2019-08-12

 大师之大,

在大学问,更在大德

年轻时

他们播洒青春,栽种桃李

三尺讲台留下英姿风采

耋耄时

他们笔耕不辍,不忘初心

将知识积淀成文字

以智慧引领后人前行








◀谢绪恺著书《工数笔谈》

谢绪恺

谢绪恺生于1925年,东北大学教授。1957年参加全国首届力学学术会议,报告中的一项成果被命名为“谢绪恺判据”,成为国际上自动化学界首次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成果。2016年12月,他以92岁高龄撰写了接地气的高数参考教材《高数笔谈》,并将全部稿费用于购买书籍,赠送给教师和学生,为业界人士所称赞。


不辞长做教书匠 94岁正当年

92岁,他创作让学生“一看就懂”的高等数学辅导书《高数笔谈》,成为“网红”教授,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报道,入选“感动沈阳人物”。


94岁,他撰写的“高数三部曲”第二部——《工数笔谈》出版,化繁就简、接地气的内容,像“拉家常”一样把深奥晦涩的定理娓娓道来,打消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


而“高数三部曲”之三——有关线性代数的学习参考书,已完成了1/3……

他,就是东北大学“资深男神”——理学院退休教授谢绪恺。这位曾在32岁就用“谢绪恺判据”惊艳了国际控制学界的科学家,并没有“隐逸江湖”,而是退而不休,笔耕不辍,坚持为学生编著“通俗易懂”的高数学习辅导教材。


“用平生所学回报社会、回报东大、回报学生是我最大的幸福。”谢绪恺说。

2015年,已年届90的谢绪恺,深感现行高等数学教材内容偏重演绎推理,学生学起来倍觉吃力。他有一个朴素的心愿:写一本通俗易懂的高数参考教材,让学生尽快手握高等数学这块工科“敲门砖”。


谢绪恺说,“如果说数学专业的学生学数学是‘铸剑’,那么其他专业的学生更需要‘用剑’。作为一名老教师,想到许多学生还没有拿下高数这个‘拦路虎’,心中总觉得不安。”


手写22万字书稿,手绘100多张图表,10余次校稿……2016年12月,《高数笔谈》出版了,让人感觉沉甸甸的。这本书,受到如潮的好评:“深入浅出,非常棒的高数科普读物,适合成年人阅读”“这样的高数教材,请给我来一打”……

而正当此书在各大书店、网上书城都供不应求之际,谢绪恺又悄悄开始了《高数笔谈》姊妹篇《工数笔谈》的写作。


“数学最令人着迷的地方,就是它的简洁之美和逻辑力量,这给人以追求真理的勇气。复杂问题说简单,并不是水平就低了;简单问题说复杂,也不是水平就高了。”为学生解决学习数学的难题,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是谢绪恺“乘胜追击”、完成《工数笔谈》的动力源。


“我有55年的教学经验,别的事做不好,这件事能做好。”低调的谢老,其实有着高调的过去。他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无线电专业,说起来,还是曾任东北工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钟武教授的学长。


早在1957年全国第一届力学学术会议上,他的学术成果就得到了钱学森等学术巨擘的认可;32岁时提出的“谢绪恺判据”,让国际自动化学界第一次出现了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研究成果。现代控制理论方面的第一本中文教材《现代控制理论基础》也是由他撰写的。


或许,正是这种“跨界”的思维和学科交叉的经历,造就了谢老宽广的学术视野。他总是能用最通俗的语言把“难啃”的高等数学讲得有意思、易接受。谢绪恺在书中这样写道:“本书第一步是希望读者知晓工科数学主要内容的实际含义是什么;第二步是启发读者去怀疑并思考这是为什么;第三步是盼望读者敢为人先做点什么。坦诚地讲,笔者也正在前行,三步并未走全,愿与大家共勉。”

在长达55年的教学历程中,谢老教书育人两不误。他认为,学生一定要全面发展,学知识是一方面,做人更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德行不好,学问越大危害越大。“做学问要先做人,一个人要懂得学习不完全是为了自己,要想着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要卸下名缰利锁。”


“高数三部曲”的第三部,谢老已经写完了5本稿纸,他预计自己要写完16本稿纸才能够截稿。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谢老一直在路上,他志在千里。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故事:

【人民日报】东北大学93岁退休教授谢绪恺写了本“网红”参考书

【沈阳日报】谢绪恺:回报越多我越幸福








闻邦椿著书《“科学方法论学习与应用”文集》。➡




闻邦椿

闻邦椿,1930年9月生于浙江省杭州市。1957年东北工学院机械系研究生毕业。曾任第六、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四届机械工程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长和《振动工程学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振动、冲击、噪声”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1984年被评为全国第一批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师者初心在笔尖跃动

2018年教师节,一张照片在东大人的朋友圈广为流传:一位老人在火车站候车大厅里,把笔记本电脑放在自己的腿上,专注地工作着……

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北大学教授闻邦椿。

1957年,在苏联援华矿山机械学专家索苏诺夫的悉心指导下,闻邦椿以研究生毕业考试五门全优的优异成绩留校任教。在长达62年的岁月中,他创建振动利用新学科,开设工程非线性振动等近20门课程,培养研究生247人,撰写著作80部,发表署名第一作者的论文180余篇,谱写了一曲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长歌。


“还记得闻老师给我们研究生上非线性振动课时,已经七十多岁,但是他一上就是4个小时,中间从不间断,看着整黑板的公式推导和老师汗湿衣襟的背影,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李小彭教授回忆道。


闻邦椿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特别看重。一次,闻邦椿出差,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揭露博士抄袭别人论文的文章,就把这张报纸带回学校。“闻老师把这篇文章复印了发给每一个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我们不约而同地把这篇文章放在案头用来警示自己。”博士生张居乾说。

在众多的社会角色中,闻邦椿最看重的身份就是教师,在他看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都要因材施教、精心雕琢。“勤奋、刻苦、创新、开拓”,是闻邦椿行事品格的完美注脚,更是他言传身教留给学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闻邦椿院士的办公室,一块镌刻着“德才兼备的科学家、学生爱戴的教育家、聪明睿智的思想家——闻邦椿教授全体学生”几行字的金色牌匾,仿佛在向这位丹心育人、负重前行的老教授默默致敬。

21世纪以来,闻邦椿积淀一生所学,深入系统地提出科学方法论体系,帮助学生获取成功高效做事的“金钥匙”。他还先后义务为全国近30所大学、10多个企业作报告,宣传和指导科学思维、科学创新、科学创业。


 “在我78岁的时候,开始整理自传《奋斗的人生》,就在撰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通过我的家族历史和个人经历,总结了提高处事成功概率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我想这些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用的,可以帮助年轻人科学高效做事,少走弯路。于是我就开始不断地提炼关于科学方法论的内容,希望能够给年轻人带来帮助。”谈及研究科学方法论的初衷时,闻邦椿院士这样说道。


据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于天彪教授介绍,闻院士的人生哲学与科学方法论课已经在机械学院本科生中全面推开,涵盖18个班级的近580名本科生,每学期16学时,未来还将进入研究生课堂。


已89岁高龄的闻邦椿教授,每天还不知疲倦地到办公室工作,他计划再撰写出若干本著作。“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育人永远只有进行时。”闻邦椿说。这段话,像一粒饱满的种子,虽历经风雨寒暑,最终扎根沃土,华盖参天。

点击链接了解更多故事:

【中国科学报】闻邦椿:一个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目标的人

【辽宁日报】闻邦椿:一生积淀为国育英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不忘初心,不改本色

教书育人一甲子,无欲无求无悔

为科学真理立说,为莘莘学子解惑

前不久,东北大学出版社老师向阳,因工作原因与谢绪恺和闻邦椿两位老人在书籍出版方面进行了一定的沟通交流。谢老和闻老将毕生所学积淀倾注在字里行间,将学问落实在言行举止,令其深受感动,特向官微投稿随笔一篇。与君共读,感受大师的育人情怀。









(向上滑动启阅)

流淌在笔尖上的情怀

作者:向阳


2018年12月,时隔两年,《高数笔谈》姊妹篇《工数笔谈》正式出版。2018年8月,时隔三年,《方法论细读》辅导读本《科学方法论学习与应用文集》正式出版。四种图书分别出自两位耄耋学者之手,字里行间流淌着执着真挚的育人情怀。


还记得那是2018年初冬的一天上午,我来到沈阳市养老服务中心与谢绪恺教授讨论书稿修改意见。当我问及谢老为何住在养老院而不住在家里时,谢老面带微笑地回答我说:“这个地方很清静,我上午能锻炼身体,下午可以安心写书。”后来,我得知谢老正在养老服务中心潜心撰写第三本高数学习参考书。


还记得那是2018年寒冬的一天下午,我来到机械大楼与闻邦椿院士交换书稿修改意见。当我怀着忐忑的心情邀请闻老参加一个面向中学教师的教育均衡发展主题会议时,闻老欣然接受并主动提出要在大会上宣讲“智慧人”的新概念。闻老语重心长地解释说:“掌握并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论体系和规则将大大提高做事的效率,在教育领域的各个阶段普及和传播科学方法论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后来,我得知闻老于2019年元旦放假期间到宁夏理工学院向师生传授科学方法论。


每次与两位耄耋学者会面总能触及到我的心灵深处。谢老总把“读者有什么批评意见”挂在嘴边,闻老总想方设法把“科学方法论的推广”付诸实践;谢老心中有个梦想是“写书写到100岁”,闻老心中有个目标就是“成为出版100本书的学者”。


谢老曾出现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工程”育苗学堂上,也曾写下“大好河山望豪杰,开辟中华新境界”的诗句勉励学生,告诫学生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要“时刻想着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并在书上题写“自强不息,知行合一”的校训赠予学生。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并强调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谢绪恺教授的初心就是为学生写一本通俗易懂、下里巴人的高数学习参考书,让更多的人“拿起”高数这个“工具”,去解决工程领域中的难题。闻邦椿院士的初心就是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做事、做人和做学问,让更多的人学会用“科学方法论”武装头脑,去提高做事成功的概率。两位不忘初心并不断给自己提出新目标的耄耋学者,用笔墨挥洒出高尚品格和大师风范,也真真切切地流露出笔尖上那浓浓的育人情怀。闻老曾多次站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人生哲学与科学方法论》这门课程,也曾多次以“学好方法论,争做智慧人,共圆中国梦”为主题为各类群体作报告,告诫学生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贡献”,并题写“创新循其规,无处不生辉”的寄语勉励学生。





新书出版+福利来袭

读文章,写评论,领福利!

相信我,这本书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送书福利来了!!!


活动参与方式

1. 评论区留下您最想对谢老、闻老说的话~

2. 精选留言点赞前5名的同学即可免费领取《工数笔谈》或《“科学方法论学习与应用文集》一本!

3. 点赞截止时间:7月26日晚20:00

4. 领书时间:7月29-30日上午8:00-12:00

5. 领取地点:主楼1301室


部分素材来源 | 东北大学出版社

文字 | 王钰慧 向阳 

编辑 | 席书燕

封面 | 周洛琦

责编 | 段亚巍 王延邦 周洛琦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推荐阅读

▶【权威】东北大学2019年部分省、批次、科类录取分数线发布!

▶东大本科生为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提供新思路 | 我和我的祖国·献礼70年特辑②

▶@2019级研究生新同学!恭喜您获得东大尊享版“入学指南”!

↓↓↓觉得不错,请点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