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东北大学24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励!

请关注 东北大学 2023-01-15

近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2021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批准辽宁省科学技术奖授奖项目219项,其中一等奖39项、二等奖80项。东北大学共有24项成果获奖,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一等奖7项、二等奖6项,获奖总数、一等奖数继2020年后再创历史新高。

一等奖项目

(共9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7项)

二等奖项目

(共10项,其中以第一完成单位获6项)

一等奖牵头项目介绍

刘晓霞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高性能赝电容电极设计及高能量超级电容器构建方法研究”,以解决储存能量低和循环寿命短等限制赝电容器储能应用的难题为目标。提出了根据稳定性匹配正负极原则,奠定了非对称超级电容器高电压、高能量稳定储能基础。创建了电化学构建功能化三维碳集流体方法,建立集流体-活性材料强相互作用,解决电极活性层开裂剥落问题;发展了激活大载量赝电容电极体相储能潜力机制,保证了电容器高能量稳定储能。构建了可稳定循环10万次的赝电容电极,实现了活性物质载量达到商用需求的大载量电极(≥10mg/cm²)高效体相储能,为超级电容器快速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杨光红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基于模型的复杂动态系统的容错控制方法研究”,以解决系统安全运行问题为目标。首次提出通过邻域信息共享来恢复网络连通的搜索机制,建立了通讯结构突变下的多智能体系统容错控制理论;发现了子系统间连接结构对系统整体稳定的作用机理,突破了基于局部信息反馈的互联大系统分散容错控制难题;针对故障作用系统机理不清并导致模型变异难以补偿的问题,形成了基于集合论的故障隔离以及全局容错控制方法。中国两院院士、欧美科学院院士、IEEE Fellow 等国内外著名学者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国际自动化发展方向之一,本项目提出的容错控制研究方向引领了系统安全理论的创新发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赵继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复杂曲面构件高精高效制造技术与装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10余项国家级项目支持下,历经了20余年潜心研究和攻关,创立了复杂曲面多维超声超精加工技术与等压强可控去除加工新方法、复合多维加工稳定性预测与控制技术以及复杂曲面特征解析与制造信息快速重构技术等,基于新技术原理,开发研制出四类9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高效加工系列装备,为解决复杂曲面构件高精高效制造难题做出了贡献。




刘振宇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镍系低温钢强韧化机理及核心生产技术开发与应用”,历经15年攻关,提出了微合金化强韧化马氏体基体的学术思想;开发了超低磷冶炼成套技术及专用连铸工艺,夹杂物数量不到日本同类产品1/2。开发出一体化轧制热处理工艺, 6.5%Ni钢达到了9%Ni钢要求。开发出叠层轧制新技术,国际首次生产出超平直5mm×3500mm规格9%Ni钢板。开发出快速检测方法及局部高效消磁装备,使9%Ni钢剩磁控制较日本同类产品降低40%。项目生产出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全系列镍系低温钢,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打破国外垄断并实现了反超。累计建造特大型储罐21座、大型运输船22艘,独家供货全球首艘双燃料超大型油船,为我国能源安全与化工绿色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李花兵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高性能系列超级不锈钢关键制备技术开发及应用”,攻克了超级不锈钢“气相增氮和精确控氮”及“高洁净度冶炼”、高质量和高成材率成套热加工、精确热处理和高效高质量连续线酸洗系列关键技术,形成了3项重大突破和2项原始创新,实现了超级不锈钢生产规模化、产品系列化和规格多样化,在石化、环保、海洋、核电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解决了我国重大工程和装备用“超级不锈”短缺的关键共性难题。项目的实施,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大量替代进口,引领了我国高性能不锈钢的发展方向,推动了不锈钢产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提升我国不锈钢产业整体竞争力和支撑高端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顾晓薇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金属露天矿低碳生态化设计与智能开采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针对金属露天矿多要素生态化整体优化以及多工序多目标集群智能生产管控等技术难题,创新性地提出了露天矿五大要素生态化整体优化理论与算法体系,研发了基于5G的露天矿运输系统无人驾驶智能管控集成技术。该项目开发的软件系统和智能管控系统应用于南芬露天矿、歪头山露天矿、三道庄露天矿等多个矿山,优化了开采方案,降低了平均运距,提高了矿山智能化水平,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数十亿元,同时大大降低了矿山生产的碳排放,为我国露天矿走向绿色、低碳、智能、高效开采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王者超教授等主持完成的项目“大型地下水封洞库水封系统设计与性能调控关键技术”,面向国家石油储备重大需求,提出了协同考虑安全和效率的水封系统设计方法,促使设计理念由安全为主提升为安全和效率兼顾;提出了大型地下水封洞库三维水文地质模型建模方法,构建了洞库建设期水封性评价方法体系,实现洞库水封性动态定量评价;提出了工程岩体水文地质分级方法,研发了地下水封洞库围岩注浆降渗技术,保障了洞库安全高效建设与运行。研究成果编制国家和行业规范5部,支撑了我国国家石油储备项目建设,推动了我国能源地下储存领域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来源 | 科学技术研究院

编辑 | 崔梦洁

责编 | 杨明 迟美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往期回顾

快收藏!东大暑假指南来了!

实现100%国产化,东北大学助力中国船舶工业实现新跨越!

分享

点赞

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