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旗帜·发展成就巡礼⑧】聚力第一资源 构筑人才高地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东北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请关注 东北大学
2024-07-27

- 编者按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东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全面回顾学校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奋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现在东大新闻网等媒体平台开设“旗帜·发展成就巡礼”专栏,聚焦党建思政、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队伍建设、社会服务等方面刊发系列综述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东北大学第十五次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旗帜·发展成就巡礼

聚力第一资源 构筑人才高地 

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东北大学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


“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东北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将人才强校战略作为核心战略,将人才引领驱动作为核心工程,将人才核心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和系统谋划下的教师队伍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建科学规范、开放包容、运行高效的人才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实施更加积极有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机制,持续推进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新增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培养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4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63人,引进优秀青年学术骨干261人,为学校“双一流”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层次人才保障。

党管人才 高标谋划

人才工作提质增效

(一)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学校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成立党委人才工作委员会,宏观指导、科学决策、统筹协调和督促落实,实行党委书记、校长双主任制,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校领导任副主任,相关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和专责职能,委员会下设人才工作办公室,将党委谋划通过具体实践转化为体制机制优势,科学决策,有效落实。

辽宁省首届“兴辽英才”青年论坛暨东北大学第七届青年学者知行论坛开幕

(二)协同构建人才工作格局。全力构建党委全面领导、组织人事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二级学院主体落实的人才工作格局。强化部门协同,整合工作力量,共同做好重大政策落实、重要工作推进和重点人才服务。发挥二级学院的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将人才工作列为学院目标管理考核重点任务,压紧压实二级学院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各环节中的主体责任。

(三)积极谋划新时代人才工作。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召开学校首次人才工作大会,形成7个专项工作报告及文件材料,校领导牵头围绕9个主题开展人才工作专题研讨,全面总结学校人才工作经验与成效,深入分析形势与差距,系统谋划方向与举措,引导人才发展与学校发展、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将人才制度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

东北大学首次人才工作会议

思想引领 师德为先

落实师德第一标准

(一)始终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重要任务,组建党委教师工作委员会,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进一步统一“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的思想认识,形成全校“一盘棋”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格局,为建设师德高尚的一流教师队伍,推进学校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东北大学2024年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会议

(二)提升师德师风教育培训质量。持续打造以“三新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专题培训班等为代表的特色品牌活动,组织各类教师开展理论培训与实践研习活动,实现教师增量全覆盖、类别全覆盖。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讲好师德故事、厚植师道文化。利用教师节、新教师入职等节点,构建师德师风宣传矩阵,带动感召全体教师学习榜样事迹,争作“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东北大学优秀教师专题培训班

(三)有效强化师德底线意识。将师德师风评价第一标准纳入相应制度,修订教师补充、人才引进、职称评审、评奖评优等文件,全链条落实第一标准。出台《东北大学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实施办法》《师德考核实施办法》等制度文件,建立“基层审核、部门联动、学校审定”的三级把关工作机制,有效规范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流程。

东北大学第十四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共有2支教师团队获评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4名教师分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人次获得辽宁省教书育人模范、辽宁省最美教师、辽宁省优秀教师、辽宁省最美科技工作者等省市级荣誉称号。相关工作做法入选教育部发布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优秀工作案例”。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东北大学电气自动化所教师团队、东北大学特殊钢冶金技术教师团队

破除五唯 多元分类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

(一)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校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评价教师的根本标准,严格执行教学工作量要求,明确教学业绩准入条件,注重考察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教书育人实绩。修订奖教金评选表彰办法,重点考核立德树人成效,扭转轻教学、轻育人等倾向,激励广大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2018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提名奖。

“亲妈”邵新慧老师与学生们在一起


(二)健全分类评价机制。学校持续深化人才队伍评价体系改革,坚持“师德为先、教学为要、科研为基、发展为本”,构建“教学与科研并重,水平与贡献并重”的评价体系,实现发现人才、激励人才、用好人才的目标。根据岗位特点、研究性质、学科特色打造出“三型三类九学科”的职称分类评价标准,有效解决“一把尺子”量到底的问题。不断拓宽晋升渠道,畅通“聘任工作委员会主任推荐制”“校学术委员会答辩制”“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制”等五条职称申报通道,鼓励教师在适合自己的“赛道”高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有50人通过“绿色通道”晋升教授,其中学术型教授35人中已有21人成为国家级人才、学术领军人才;教学型教授15人中有连续9年获评东北大学“我最喜欢的老师”的孔庆海老师,上课座位要靠抢、被学生称呼“亲妈”的邵新慧老师,20年投身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工作的中国机器人大赛四连冠ACTION团队指导教师丛德宏等。

顺利通过教育部直属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监管

(三)优化聘后管理体系。学校持续健全和完善层次分明、梯度合理、配比优化、能上能下的教师发展体系,鼓励各学科对标一流学科制定符合学科发展特色的考核办法,不将SCI论文数量等指标作为教师聘期考核的必须条件,教师可通过教学成果、教改立项、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完成聘期任务,以岗位实绩确定各类教师对学校的贡献。

创新机制 服务国家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一)推动有组织科研。学校着眼世界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解决“卡脖子”难题为目标,设置五种类型的创新团队进行个性支持、分类建设,搭建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平台。以评价引导有组织科研,实施分类分层评价,建立多维评价体系,引导创新团队产出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标志性成果。以制度保障有组织科研,深化团队考核机制,赋予带头人建设自主权、技术路线决定权和经费支配权,把攻关任务完成情况作为检验建设成效的“试金石”。

工程实施以来,创新团队负责人获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4项;以柴天佑院士牵头的团队为主体圆满完成“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十年建设期,验收成绩排名第一,并继续获得“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支持;获批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重要科技基地,形成服务国家重大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重要科技力量。

2023年,矿物加工与粉体技术团队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二)优化多元聘用体系。学校建立健全准聘、普通聘任和长聘相结合的教师多元聘任制度,持续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教师队伍良性运行机制。近年来,学校结合各类教师不同阶段特点,优化选聘条件、聘期任务与考核办法,严把入口关、加强培养关、关注发展关、严格考核关、畅通出口关。2017年至今,准聘制青年教师入职时人均业绩成果、首个合同期业绩成果均逐年上升;长聘岗位教师在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国家级人才申报等方面保持良好发展趋势。

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

(三)推进薪酬制度改革。学校坚持“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原则,全面推动绩效分配改革,2018年在绩效总量控制下平稳完成“存量改革”,将绩效分配与基本工作量、关键业绩指标挂钩,进一步增强绩效分配制度的科学性和导向性。增设协议年薪制、长聘制等多种分配形式,形成人才薪酬体系“立交桥”“金字塔”,实现引进和培育人才薪酬水平的衔接和交替上升,建立有利于人才稳定、汇聚、发展的多元薪酬体系。

潮头登高再击桨,无边胜景在前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东北大学人事人才工作将继续坚持党管人才,坚持学科引领,坚持战略导向,深化人才发展机制改革,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为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起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人才基础,为建设教育强国和东北全面振兴贡献东大智慧和力量。

来源 | 人事处

编辑 | 马小涵

责编 | 刘宇豪 迟美琪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并分享到朋友圈✬

投稿&加入我们 neuxcbtg@163.com

往期回顾

今天,东大人以他们为榜样!

【旗帜·发展成就巡礼⑦】强化基于系统工程的HSEV有组织科研战略,不断推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东北大学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