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海军:《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出版

《宋代经学诠释与思想演进》

基本信息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第1版 (2018年3月1日)

丛书名: 京师史学书系

平装: 340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20124096

定价:128元

作者简介

姜海军,宁夏青铜峡市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先后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分别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研究兴趣为古文献学、经学、学术思想史、东亚文化与文明等。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等各类课题10多项。在《北京大学学报》、《史学史研究》、《中国哲学史》、《孔子研究》等海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50多篇,学术著述若干部。

目录

上编 
第一章 文化史视野下的经学诠释及汉宋范式 
一 中华文化与六经的产生及其意义的奠定 
二 孔子重塑六经意义及经学新时代的开启 
三 汉、宋分别是不同文化类型的经学范式 
结语 
第二章 新旧《五代史》异同与汉宋经学的范式转换 
一 新旧《五代史》作者、成书之间的异同 
二 编纂体例上的因袭墨守与会通创新 
三 史料文献的“繁猥失实”与“广博精审” 
四 叙事风格上的平淡无奇与《春秋》笔法 
五 两史的思想差异与北宋中前期经学的转型 
结语 
第三章 从汉学到宋学:基于二程的宋学范式转换 
一 由“五经”及“四书”:经典诠释重心的转移 
二 “考据”与“性理”:经典诠释与理论建构的张力 
三 从“礼”到“理”:儒家经典诠释内涵的转变 
结语 
第四章 宋代的古文运动、经学思想与文学观 
一 宋代文道关系认知与二程的文道观 
二 古文运动、经学复兴与“以道统文” 
结语 
第五章 新学、洛学派经学在高宗时代的交锋与消长 
一 二程洛学学派的传承、传播及蓬勃发展 
二 两宋之际新学的衰微与洛学的重视及兴起 
三 赵鼎、张浚的执政与二程洛学的兴盛 
结语 
第六章 宋代“四书学”的产生、发展与演进历程 
一 北宋中期前“四书学”的发展 
二 二程与宋代“四书学”的奠基 
三 宋代“四书学”的发展与演进 
四 朱熹与宋代“四书学”地位的确立 
结语 
第七章 宋代永嘉学派的经学传承、诠释与演进 
一 庆、元诸先生与永嘉学的兴起 
二 乾、淳之际永嘉之学的经学转向 
三 陈傅良、叶适与永嘉学的确立 
结语 
第八章 宋代永嘉学派经学诠释的思想与方法 
一 以义理解经,强调经制事功之学 
二 推尊“六经”之学,尤重三“礼”学 
三 经史兼重与“六经皆史”的提出 
结语 

下编 
第一章 刘牧图书易学的传承、诠释及影响探析 
一 刘牧暨宋初图书易学的渊源与传承问题 
二 刘牧图书易学的特征及其对宇宙本体的探讨 
三 刘牧图书易学对宋代及后世之深远影响 
结语 
第二章 道学政:程颐的易学诠释及其王道政治理念 
一 社会结构演变及“格君心之非”的提出 
二 新“内圣外王”之王道理念的思想内涵 
三 程颐易学诠释下的“治道”观念及其影响 
结语 
第三章 邵雍、程颐的易学诠释及思想之比较 
一 图数、义理:易学认识与诠释之同异 
二 “数”与“理”:易学诠释与新儒学建构 
三 邵雍、程颐在易学诠释旨趣上的异同 
结语 
第四章 二程经学诠释学的特征与思想旨趣 
一 二程经典诠释学的历史情境 
二 诠释循环:本义—本意—己意—本义 
三 道德形上学重建的诠释向度 
四 诠释的旨归:“内圣外王”之道 
结语 
第五章 胡安国对《春秋》的表彰、诠释与思想 
一 表彰二程之学与《春秋传》撰写 
二 凸显《春秋》大义,明“尊王攘夷”之旨 
三 以理学解《春秋》,“因经明理”以致用 
结语 
第六章 以史证《易》:李光易学诠释与思想 
一 李光与《读易详说》的编纂 
二 以史证《易》:鉴往昭来 
三 易学特点及其思想旨趣 
结语 
第七章 吕祖谦的经学传承、诠释与思想建构 
一 经学传承强调“不名一家”,博采众长 
二 注重用理学解读经典,兼及考据之学 
三 推重“左传学”,以史证经、经史合一 
四 兼收并蓄,折中朱、陆、浙三家之说 
结语 
第八章 朱熹与程颐易学认知、诠释及思想异同 
一 明道与卜筮:关于《周易》性质的认识 
二 经传关系:易学诠释原则与方法上的分歧 
三 体用之间:易学诠释与理学建构的异同 
结语 
第九章 杨简经学的学术渊源、诠释与心学思想 
一 “性即心,心即道”:学本陆九渊,直承孔、孟 
二 “不可只读纸上语”:以心解经,义理注疏兼备 
三 “未尝舍心以立说”,儒家经典诠释与心学建构 
结语 


【编辑】仝相卿

宋史研究资讯

欢迎订阅『宋史研究资讯』

微信号:songshiyanjiu

信箱:txq1627@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