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田玉琪:《北宋词谱》(全3册)出版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9243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35

套装数量:3

字数:1590000

定价:298元


作者简介

田玉琪,男,1964年7月出生,河北保定人。现为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曲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项目主持人。著有《徘徊于七宝楼台——吴文英词研究》(中华书局2004年版)、《词调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等。现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词体声律研究与词谱重修”。


序 一

词是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紧密结合的一种特殊艺术形式。它承于诗,衍为曲,但又不是诗,也异于曲。词由诗演化而来,但它是合乐的歌词。词与曲相互依存,“词以文言,曲以声言”。因此,词以协音为先。作词须按音谱而定,尔后配以歌词,故称“填词”。填词所依之谱,分音谱和词谱。音谱,是曲谱或歌谱,以乐音符号而记录曲调,是乐师伶工依乐律而制作的声乐谱。词谱,是指各词调的字数、句读平仄、音韵安排等的格式,是一种声调谱。


由于古代曲谱乐律多已失传,词的音谱也多随之亡佚,留存下来的也仅是一些相关的文字记载数据。现存姜夔的十七首俗字谱,是宋代词乐的完整数据。其有谱有词,前者用以协律,就是音谱;后者用以制词,就是词谱。但其具体曲调和歌法,则难以准确破译和知晓。因此,在一个曲调的音谱、歌法失传之后,按谱填词,其实是以词调谱取代音律,即舍音谱而取词谱,亦即依前人所创作的词调的文字声律作词。


这种按谱填词,初看似比写作近体诗更多约束,但因句式长短不一,句法灵活,韵位多变,则有其更为解放、更加接近语言的自然状态,更易表达细腻感情,在韵文发展过程中,这当是一种进步。按谱填词的词谱,是在规矩中发挥自由、在自由中遵循规则的一种示人以法的格律。它有益于词人尽情而言,满心而发,精巧翻新,穷极变化,在词史上,自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使诗歌艺术与音乐艺术成功地融为一体,使艺术百花园中长开经久不衰的异卉奇葩。


词的音谱、歌法失传后,前人词作则以文字声律定型下来,独立流传。辛弃疾《唐河传》(春水,千里)词题为“效《花间集》”,实际是仿效顾夐《河传》(棹举,舟去)一词而填写,也就是以顾夐词为谱。唐五代词的词调,至宋代多已不可歌唱,宋人依花间词人的词体填词,也无异把《花间集》视为唐五代词的词谱总集。宋代有的名家词集曾起过词谱作用。朱雍《塞孤》、《西平乐》、《笛家弄》等调,皆注明“用耆卿韵”,这表明其依柳永词为谱。南宋末年,方千里有《和清真词》九十三首,杨泽民有《和清真词》九十二首,他们谨守周词句读字声,把《清真集》视为词调的定谱。以词为谱,或以名家词集代词谱,这在当时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现存较早的词谱专书,是明代张綖于万历二十二年刊行的《诗余图谱》。此谱分列词调,旁注平仄,以白圈表平,黑圈表仄,半白半黑表可平可仄。其虽有草创之功,但失于考证。后经谢天瑞加以增广,徐师曾去图而著谱,至程明善又合为一部,刊入《啸余谱》(内附《词谱》),但错误依旧不少。清初赖以邠又作《填词图谱》,图仿《诗余图谱》,谱依《啸余谱》,考稽既疏,舛误仍多。直到康熙二十六年万树在张綖《诗余图谱》的基础上,用较精密的归纳法,总结出唐宋以来各个词调的格律句式,编成《词律》,这才算有了一部较为完善的词谱。收词六百六十调,一千一百八十余体。其后,徐本立作《词律拾遗》,补词一百六十五调,四百九十五体。杜文澜作《词律校勘记》,又补词五十调。对原书皆有订正。康熙五十四年,王奕清等合编《钦定词谱》,收词八百二十六调,二千三百零六体(平均每调几乎有三体)。并仿《诗余图谱》,旁注平仄,在每一词调下又注出调名的来源,句法的异同。但无论《词律》或是《钦定词谱》,都还应增补修订,方趋完备。道光、咸丰年间,秦巘以《词律》为蓝本,参考《词谱》,撰成《词系》,为《词律》拾遗补缺,纠讹驳谬,且体例多所创新,专以时代为序,突出词的源流演变。收词一千零二十九调,二千二百余体,是一部空前的大型词谱。夏承焘先生对之评价较高,云其有“大胜《词律》”之处。


田君玉琪在吸取前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著的《北宋词谱》,是一部可喜之作。勤奋的学者往往不只是一位刻苦的继承者,更是一位勇于开拓的创新者。初读洋洋百余万字的《北宋词谱》,即感触到字里行间都透露出玉琪执着钻研的苦心和务实求新的锐气。尤其明显的,至少似有以下数端。其一,编著立题新。前此词谱,多是以历代词作为例词作词调谱,即使曾被视为基本启蒙读物的《白香词谱》,虽只选收九十九首词(九十九种词调),也是从李白选到黄之隽,从唐、五代、北宋、南宋、金、元、明、清历代词人词作中选相关作品为例词。而《北宋词谱》则是截取中国词创作黄金时段北宋的词调为对象,重点攻克,寻幽探胜。这不仅为词谱家族增添了别具一格的新成员,更有助于促进词谱、词体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其二,编排体例新。前此词谱,对词调的编排,或以内容类别为序,或以字数多少排列,或以用韵方式不同区分,虽各有特点,但时代、作者常易混杂,很难看出词调、词体变化的顺序,《北宋词谱》则以词调首创或首见之作者时代先后为序,突出时间因素。不是静止、孤立地为词调作谱,而是作词调在变化过程中的动态的谱式,体现了一种辨证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观。其三,例词体式新。前此词谱,选择词调例词时,多易沿用《词律》、《钦定词谱》等书的先例。《北宋词谱》却不苟熟套,首先对前人词作进行全面考察,从其创作实际出发而择定作品。如编著者所云,每调先列始词或今见较早词作,若其字、句、韵、声,协和无差,后人又竞相仿效,便为正体;否则,虽是始词,即使大家名作,也不列为正体。别体,亦不随意确定,仍是依时间顺序,好中选优,以期体现词调演进变化的规律。这种不囿陈说,实事求是,务必精当的学术追求,难能可贵。其四,吸纳观点新。前此词谱,对于词调声情之说,极少言及。词是音乐文学,其音谱虽失,而声情犹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有人开始词调的声调学研究,认为词调的长短参差的句法和错综不定的韵律,与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是相适应的。一调当有一调的声情,在句法和韵位上构成了一个统一体。这不同于传统的词谱考证,而具有现代词学声调之学的意义,为现代词谱研究开拓了新的发展方向。《北宋词谱》充分吸纳了这一新的观点。对每一词调的声情、题材等皆作说明,根据调名、宫调、声韵、句法、题材等诸多方面情况判断声情特征,突破了传统研究拘泥于词谱、词韵的局限。这一新的突破,为进而探讨词体声情与文情的关系,对词体艺术特征的深入把握,大有帮助。玉琪《北宋词谱》尽管广泛吸取前人和今人的研究成果,或许有让人初觉似曾相识之处,但更多是脱离旧踪之貌;尽管不无可商和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但更多是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玉琪与我交游有年,其于学颇自奋,于诗多妙语,于人笃厚乐善。常有启我之论,喜我之作,感我之行。新作《北宋词谱》将成,玉琪曾嘱我为序。自觉识见有限,难出中肯之言,又恐囿于学友之谊,所言易失偏颇,故迟迟未能动笔。近闻《北宋词谱》即将问梓,不得不匆匆伏案。问学素陋,笔墨荒伧,缀拾芜言,拉杂成篇,不知有当于万一否? 非敢云序。

陆坚

2017年秋丹桂飘香之时于杭州西溪河畔


【编辑】仝相卿

宋史研究资讯

欢迎订阅『宋史研究资讯』

微信号:songshiyanjiu

信箱:txq1627@126.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