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康來新《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出版(附序) | 202008-26(总第1388期)

感谢陈华秋学友赐宝贵信息!


作者:康來新

出版社:五南出版

出版時間:2020-07

頁數:392

裝幀:平裝

定價:NT$ 500元

ISBN:9789865220631





内容簡介


詩有詩學、詞有詞學、曲有曲學,小說亦自有其專屬之學。歷史轉捩點上的兩宋,係古典小說發展的新紀元。正如當時流行的「發跡變泰」故事,小說與小說之學也相當程度「時來運轉」,乃至歷經明清、晚清盛世,迄今仍屹立受矚。本書試就此特定時期的相關材料,予以系統處理,俾建立宏觀視野的文化小說學,實可謂本書作者繼《晚清小說理論研究》的另一代表作。



作者簡介



康來新,臺灣中央大學退休教授,專任該校中文系近四十年(1975-2013),以成立並主持紅學研究室(1992-2016)而聞知同好。出版《晚清小說理論研究》、《發跡變泰──宋人小說學論稿》、《石頭渡海──紅樓夢散論》、《紅樓長短夢》等專書。

 


目錄


 

時來運轉──五南版序

答客問──代前言

凡 例

緒論 始有意治之──宋人在小說學的開展意義

一、轉型「近代」的大變遷

二、多元共生的新紀元

三、發跡變泰──盛世契機

 

上編 乃有可觀之──宋人對小說學的具體貢獻

 

第一章 文獻理念的圖書工程──從類書到書目

一、淵海的形成──《太平廣記》的必然與偶然

二、檔案的建立──選編、記聞與著錄

 

第二章 類型意識的調整與開創──四部、四家及其他

一、目錄學的部類移位──「志怪」由「史」歸「子」

二、通俗文學的題材區分──說話藝人的現實敏感

 

第三章 時代風氣的辨疑與議論──筆記治學舉隅

一、彈性空間的靈活運用──由「筆」而發展的治學之道

二、具體而微的「鶯鶯學」──筆記小說學之一

三、溫卷、詩筆、神遇──筆記小說學之二

四、呂翁辨、后土戀、蘭亭賺──筆記小說學之三

五、詩話──筆記變體的「詩」與「話」

 

第四章 文藝美學的強化與分工──序跋、題詠、評點

一、序跋之一──前言後語的治學材料

二、序跋之二──宣傳與反宣傳

三、序跋之三──洪邁志怪小說論

四、序跋之四──城市筆記的美學與美文

五、序跋之五──羅燁通俗小說論

六、題詠──佳人與英雄的形象審美

七、評點──文本細讀的典範建立

 

下編 仍有可為之──宋人小說學的廣角思考

 

第五章 從帝王到痴騃婦女──小說生態的若干觀察

一、起於帝王──小說「發跡」論

二、稗官、方士、俳優──帝王的小說人脈

三、類書與說話──宋人特有的小說生態

四、女性參與──文藝鏈的改變

 

第六章 民意制裁──論〈拗相公〉的「芻蕘狂議」

一、歷史評價──民意制裁之一

二、白龍魚服──民意制裁之二

三、芻蕘狂議──民意制裁之三

 

第七章 王者之膳──飲食文化與小說文藝觀

一、異饌──小說的陪襯地位

二、侯鯖──合「小說」為王者之膳

三、食肉──蘇軾文學觀示例

四、味覺──文藝美學的淵源

五、飲食──小說題材論

六、碟兒碗兒──世情小說論

 

第八章 瓦合瓦解──城市論述中的時間感受

一、不識勾欄──城鄉差距的時空經驗

二、唐人傳奇──抒情美的時間品味

三、宋人說話──商品化的時效考量

四、小宗法與發跡論──時代變遷的因應之道

五、「臨」時「安」頓──城市與科技的時間詮釋

 

附編 圖表製作與資料選錄

一、「小說」及其相關指稱:古體類

二、「小說」及其相關指稱:近體類

三、小說學資料選錄

 

參考書目舉要

一、小說學文獻之一──以宋人自編自撰為主

二、小說學文獻之二──近人綜合性著錄,史/評為主

 

以感謝壓卷──1996版後記

仍以感謝壓卷──2010版後記

 

 

 


時來運轉──五南版序


 

時間一直來一直來,元祐年間(1088-1127)的水運儀,在我心目中也一直轉一直轉。豈止科技的計時器?宋人文化史的或這或那,亦即被我連接於小說學的一些物事:瓦舍舌耕、帝殿編修,乃至植栽、夜行、畫贊、飲食⋯⋯諸如此類,莫不動感有意思。從撰書大安版《發跡變泰》的上一世紀末(1996),到了此刻為五南新版寫序的這一世紀這一年(2020),宋人小說學於我,已然宇宙秩序的生命體。有道是:天行健;是呵,時往時來,運轉的天體不曾稍歇,自強的君子日新又新;而小說及其小說之學也是生生不息的。 時間的「斷代」涉及史觀,物事的「分類」關乎結構,這兩者素被我視為學術實作「必要的惡」。話說我將宋人所處時段,採以京都學派「近代」說的史觀;又對彼時小說諸說的研究,結構於兩種分類學上:正典目錄學的「子部」小說家、市井商業群的「說話」小說人,並因以演繹「發跡變泰」的命題、對話魯迅小說史觀的兩大變遷說。上述「必要」,雖說得頭頭是道,卻不免惶惶於心,乃自知惡必其中:斷代,一刀能切?分類,顧了此、便失了彼,反之亦然,但我仍認為有其必要。這次重審二十多年前的舊作,對當年書寫體例、文獻徵引、出處註解等的嚴謹不足,強烈抱愧,卻也任其新版中。一方面,保留個人的不足舊樣,正可對照學界今貌的講究,也算見證人文學於論文體的一種變遷⋯⋯總之,懇請看官大人從寬拙著的「形式」,多就「內容」嚴加指教。感謝感謝!時間一直來一直來,期許個我的生命體能運轉有致、學而時習,如行健的天,如恆毅傚之的人。我字典中的「時來運轉」,應有別「發跡變泰」的語境所指。其別在於「來」的狀態、「運」的詞性。語境於發跡變泰的時來運轉,是指:時間(機)一旦來,運氣就轉好。但就算是異想那莫測突臨的時來運轉,這類故事仍不失勵志勉人;又何嘗不是庶民「小人」版的「自強不息」?而自命今世小說人的我,就是很想為名叫「小說學」的小說諸說訴說身世故事。先說了晚清,再上溯了兩宋。實話說,稱以「宋人小說『學』」者,不無互文並致意詩「學」、詞「學」、曲「學」、紅「學」⋯⋯等「學」的心存認同,認同知性之學之於感性藝文的必要。五南版新序,始於晝夜機輪的元祐水運儀,周而復始的意象,似在首尾啣接全書末章末段的時間物事元祐儀。在書名上,新版特增英譯,感謝廖咸浩教授「直接了當又帥氣」的譯筆,確實透露了我既想對話魯迅的中國小說「變遷」說,也某種程度在回應西方小說的「興起」論,即 Ian Watt “The Rise of the Novel”,真夠膽大跨東西的。感謝黃文瓊女士的編輯團隊──文字的雨潔、美術的麗娟,不僅牽成出版事,還積極回應我的文物感受:宋甎的苗條廚娘、金元陶枕的可愛花草、鈞窯的動人色彩、瘦金的鶴鷺態勢、清明上河的蜿延畫意⋯⋯凡此,或點睛於文字綱領處,或組合為書的外貌;毋寧使這今本的小說學論稿,多少啣接了古本小說書的繡像傳統,謂之:時來運轉,不亦宜乎?

【编辑】鲁畅

宋史研究资讯

欢迎订阅『宋史研究资讯』

微信号:songshiyanjiu

信箱:txq1627@126.com


感谢您的关注,请点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