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耀飛:南宋劉曈《餘英志》初輯丨202402-39(总第2626期)
感謝胡耀飛老師賜稿
原刊吳敏霞主編《古文獻整理與研究》,第3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18年12月,第61-71頁。引用時請注明出處
▼
南宋劉曈《餘英志》初輯
文丨胡耀飛
劉曈《餘英志》是南宋時期記載湖州武康縣的一部地方志,以貫穿縣境的餘英溪命名。據南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一《安吉州碑記》記載,此書為“慶元中進士劉曈撰”。[1]談鑰《嘉泰吳興志》卷一八亦曰“慶元中鄉貢進士劉曈撰,二卷。”[2]同書還記載有《武康土地記》,為“唐福州侯官尉沈常撰,一卷”,惜已失傳。[3]此外,關於作者劉曈,除了知道其為慶元(1195-1201)年間鄉貢進士外,其餘不詳,尚待考證。
據明人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卷四,有“《餘英志》二冊”[4],可知明代尚存。然而今已不得見全本。今據《宋元方志叢刊》影印民國三年《吳興叢書》本《嘉泰吳興志》所引《餘英志》,對此書進行初步輯佚。原本缺字,或漫漶不清,則以“□”代替。
本次輯佚,依照《餘英志》在《嘉泰吳興志》中的出現順序,按條照錄《嘉泰吳興志》原文,并據此擬定《餘英志》原文。另外,每一條皆按出現順序予以編號,其中不同兩條出現相同內容,或明顯可知此兩條為《餘英志》原文中同一條記載被拆分為兩條者,則合併這兩條引文。
需要說明的是,《餘英志》原文在《嘉泰吳興志》中基本都出現於注文,故此處為行文簡便,把《嘉泰吳興志》正文簡稱“《興志》”,相應的《嘉泰吳興志》注文簡稱“《興注》”,卷數則括注文末;而據《嘉泰吳興志》還原的《餘英志》原文簡稱“《英志》”。
1,《英志》:永安縣,靈帝中平五年置。
《興志》:初平中,始分二邑置縣,名曰永安,屬吳郡。(卷一)
《興注》:《南史·沈約傳》云“靈帝中平五年置”。……《餘英志》以沈約博綜群書,世居武康,自吳至梁,歷年未遠,以約之言爲正。(卷一)
2,《英志》:吳寶鼎二年,始置吳興郡,以永安屬焉。
《興志》:吳寶鼎元年,始置吳興郡,以永安屬焉。(卷一)
《興注》:而《餘英志》以為寶鼎二年者,亦據沈約之言也。(卷一)
3,《英志》:晉太康三年平吳,以平陽郡有永安縣,改曰永康。惠帝永元九年,改元永康,以年號同,始改曰武康。
《興注》:《餘英志》曰:晉太康三年平吳,以平陽郡有永安縣,改曰永康。惠帝永元九年,改元永康,以年號同,始改曰武康。(卷一)
4,《英志》:大業十三年,復置吳興郡,武康又屬焉。唐武德四年,賊李子通攻陷郡縣,以武康置安州,又改曰武州。子通平,唐因之。七年,州廢,縣復隸湖州。
《興注》:《餘英志》曰:大業十三年,復置吳興郡,武康又屬焉。唐武德四年,賊李子通攻陷郡縣,以武康置安州,又改曰武州。子通平,唐因之。七年,州廢,縣復隸湖州。(卷一)
5,《英志》:杏壇坊,在懋德里;桂子坊,在文會里。
《興志》:《餘英志》止載其二曰:杏壇坊,在懋德里;桂子坊,在文會里。(卷二)
6,《英志》:天授二年,邑人戴德永上疏言:“武康二十鄉,其十五鄉枕臨谿澤,有舟楫之利,請以其地置武源縣。”天寶元年,改為德清,而武康之境止五鄉。
《興志》:據《餘英志》云:天授二年,邑人戴德永上疏言:“武康二十鄉,其十五鄉枕臨谿澤,有舟楫之利,請以其地置武源縣。”天寶元年,改為德清,而武康之境止五鄉。(卷三)
《興志》:按《餘英志》云:“武康縣東界十五鄉有舟楫之利,請置一縣。”非也,《統記》云“武康東界十七鄉”是矣。(卷三)
7,《英志》:莫干山,上有鑄劍池,水常清澈,水旱禱焉。則有應劍石,世傳吳王鑄劍所也。
《興志》:莫干山,在(歸安)縣西南一百五十里。《餘英志》云:上有鑄劍池,水常清澈,水旱禱焉。則[5]有應劍石,世傳吳王鑄劍所也。(卷四)
《興注》:餘英即武康也,故載在《餘英志》。(卷四)
8,《英志》:獅子山,首枕大谿,岡隴盤跼,如狻猊形。
《興志》:獅子山,在(歸安)縣西南一百五里。又屬武康,在武康東北七里。《餘英志》云:首枕大谿,岡隴盤跼,如狻猊形。(卷四)
9,《英志》:汪芒氏守封、嵎兩山之間。
《興志》:封山,《家語》載:“防風氏之守,曰守封禺之山。”《餘英志》云:“汪芒氏守封、嵎兩山之間。”(卷四)
10,《英志》:禺山,在縣東南三十里。按《史記》,禹十二世帝廑立。而《舊圖經》云:帝禺居此山。當是帝廑之兄弟分封此邦。
《興志》:禺山,《餘英志》云:“按《史記》,禹十二世帝廑立。而舊《圖經》云:帝禺居此山。當是帝廑之兄弟分封此邦。”(卷四)
《興志》:《統記》“禺山”又云:在(武康)縣東南三十里。《餘英志》亦云三十里。(卷四)
11,《英志》:石城山,夜有神光,其大如轂,往來山腰,倏隱倏見。山巔平坦,有洗馬池。
《興志》:石城山。……《餘英志》云:夜有神光,其大如轂,往來山腰,倏隱倏見。山巔平坦,有洗馬池。(卷四)
12,《英志》:銅官山,本名武康山,天寶六年,改名。山下有兩坎,號銅井。
《興志》:武康山,在(武康)縣西十五里。本名銅官山,唐天寶六年,敕改今名。(卷四)
《興注》:《餘英志》云六年,本名武康山,天寶六年,改名銅官山。(卷四)
《興注》:《餘英志》云:山下有兩坎,號銅井。(卷四)
13,《英志》:金鵝山,與德清交界,山枕谿流,時有金鵝出沒。
《興注》:《餘英志》云:山與德清交界,山枕谿流,時有金鵝出沒。(卷四)
14,《英志》:金山,在縣南三十里。一名金車頂,其土赤埴,山巖有泉,產魚有金色。
《興注》:《餘英志》云:在(武康)縣南三十里。(卷四)
《興注》:《餘英志》云:一名金車頂,其土赤埴,山巖有泉,產魚有金色。(卷四)
15,《英志》:響應山,山下有龍湫,水色正碧,舊傳山有二玉,應人如谷之答響,名玉石響,又名大響。巖泉有小泓,名小響。正元中,于頔改玉石響為碧玉潭。定光僧院棲巖腹中。有小池,池上有濯纓亭,又有一壑軒。院後緣石磴,抵谷中,有斷崖,瀑泉二十餘丈,下有漱玉亭。
《興注》:《餘英志》云:有龍湫在山下,水色正碧,名玉石響,又名大響。巖泉有小泓,名小響。正元[6]中,于頔改玉石響為碧玉潭。定光僧院棲巖腹中。有小池,池上有濯纓亭,又有一壑軒。院後緣石磴,抵谷中,有斷崖,瀑泉二十餘丈,下有漱玉亭。(卷四)
《興注》:《餘英志》云:響應山下有龍湫,水色正碧,舊傳山有二玉,應人如谷之答響,名玉石響。(卷五)
16,《英志》:覆船山,山有巨石橫亙,狀如覆船。
《興志》:覆船山。……或云山有巨石橫亙,狀如覆船。(卷四)
《興注》:見《餘英志》。(卷四)
17,《英志》:烏回山,或以群鳥翔集名山,或以山勢紆回故名。
《興注》:《餘英志》云:或以群鳥翔集名山,或以山勢紆回故名。(卷四)
18,《英志》:白鵠山,與青山見。
《興注》:《餘英志》云:與青山見。(卷四)
19,《英志》:獨蒼山,陰陽家有《尋山拯龍歌》言:“吳興郡主山惟蒼與卞。”“蒼”即此地,“卞”在郡城北。此山岡來自鄣南天目山,故老相傳,郡城造永寧倉,歲有水患,雖增築不能禦,有異人告主者,取武康蒼山土築之吉,因鑿山取土,土流血而倉始基,迄今無水患。山色蒼赤,殷然如血。
《興注》:《餘英志》云:陰陽家有《尋山拯龍歌》言:“吳興郡主山惟蒼與卞。”“蒼”即此地,“卞”在郡城北。此山岡來自鄣南天目山,故老相傳,郡城造永寧倉,歲有水患,雖增築不能禦,有異人告主者,取武康蒼山土築之吉,因鑿山取土,土流血而倉始基,迄今無水患。山色蒼赤,殷然如血。(卷四)
20,《英志》:煙霞塢。有龜巖,劉穎士別墅龜巖上,有亭曰藏春。瀑布有橋,亭名挂雲。淳熙中,知縣程九萬屢游,有留題。
《興注》:《舊編》又云:塢有大石如龜,號龜巖,有瀑布。《餘英志》云:劉穎士別墅龜巖上,有亭曰藏春。瀑布有橋,亭名挂雲。淳熙中,知縣程九萬屢游,有留題。(卷四)
21,《英志》:五官瀆,今廞淤。
《興注》:《餘英志》云:今廞淤。(卷五)
22,《英志》:風渚湖,以防風氏得名,故名風渚;在封、禺之兩間,故曰封渚;在東南隅,故曰巽渚;其廣九里,故曰九里湖;湖在□上渚,故曰下渚。
《興注》:《餘英志》云:以防風氏得名,故名風渚;在封、禺之兩間,故曰封渚;在東南隅,故曰巽渚;其廣九里,故曰九里湖;湖在□上渚,故曰下渚。(卷五)
23,《英志》:新谿,在縣東三里,自後谿東注。淳熙三年,知縣蔡霖以砂磧漲塞,舟楫不通,自汊谿口,廢舊港,徙水道東北注五里,合長安大谿,邑人便之,號蔡公谿。
《興志》:《餘英志》又載新谿、長安谿,大林[7]皆脈絡相貫,因地及事兩名爾。(卷五)
《興志》:新谿,在縣東三里,自後谿東注。淳熙三年,知縣蔡霖以砂磧漲塞,舟楫不通,自汊谿口,廢舊港,徙水道東北注五里,合長安大谿,邑人便之,號蔡公谿。
24,《英志》:長安谿,在縣東北十二里,合眾流東注砂邨谿,東北匯餘不谿,北流水入於郡。
《興志》:《餘英志》又載新谿、長安谿,大林皆脈絡相貫,因地及事兩名爾。(卷五)
《興志》:長安谿,在縣東北十二里,合眾流東注砂邨谿,東北匯餘不谿,北流水入於郡。
25,《英志》:餘英谿,在縣治南,源出銅峴山,東四十九里至縣,古號前谿。
《興注》:《餘英志》云:“餘英谿,在縣治南,源出銅峴山,東四十九里至縣,古號前谿。”是合前谿與餘英谿為一也。(卷五)
26,《英志》:錢渚,今廞淤。
《興注》:《餘英志》云:今廞淤。(卷五)
27,《英志》:費渚,今廞淤。
《興注》:《餘英志》云:今廞淤。(卷五)
28,《英志》:縣四圍皆山,獨東北隅小缺,自紹興以來,民之匿戶避役者,多假道流之名,家於山中,墾開巖谷,盡其地力。每遇霖潦,則洗滌沙石,下注谿港,以致舊《圖經》所載渚、瀆,廞淤者八九,名存實亡。
《興志》:右谿、渚、川、瀆,《餘英志》云:縣四圍皆山,獨東北隅小缺,自紹興以來,民之匿戶避役者,多假道流之名,家於山中,墾開巖谷,盡其地力。每遇霖潦,則洗滌沙石,下注谿港,以致舊《圖經》所載渚、瀆,廞淤者八九,名存實亡。(卷五)
29,《英志》:鄱陽汀,今廞淤。
《興注》:《餘英志》云:今廞淤。(卷五)
30,《英志》:縣舊不置丞、簿,本朝崇寧二年,始命邑無大小皆置丞,以丞兼簿。大觀四年,例省。政和六年,復置丞,兼簿。既而罷,丞、簿復歸尉。建炎初,始命縣滿萬戶置丞,餘並罷。紹興五年,始命置簿。
《興注》:《餘英志》云:縣舊不置丞、簿,本朝崇寧二年,始命邑無大小皆置丞,以丞兼簿。大觀四年,例省。政和六年,復置丞,兼簿。既而罷,丞、簿復歸尉。建炎初,始命縣滿萬戶置丞,餘並罷。紹興五年,始命置簿。(卷七)
31,《英志》:據《毛澤民集》,縣治有東園,又有西園。今堂宇所占地,僅十分之三,蓋縣舊無數教場。紹興初,知縣(鍾)燮始析其東為閱武之所,實毛滂今望遠樓之舊阯。
《興注》:《餘英志》云:據《毛澤民集》,縣治有東園,又有西園。今堂宇所占地,僅十分之三,蓋縣舊無數教場。紹興初,知縣燮始析其東為閱武之所,實毛滂今望遠樓之舊阯。(卷八)
32,《英志》:秀敘亭,崇寧初,陳公瓘來游,留題;及紹興初,張公祁留題絕句。
《興注》:《餘英志》載,崇寧初,陳公瓘來游,留題;及紹興初,張公祁留題絕句。(卷九)
33,《英志》:和豐亭,地當閻閭,跨街結棟,蓋邑民交易之地。
《興注》:《餘英志》云:地當閻閭,跨街結棟,蓋邑民交易之地。(卷九)
34,《英志》:廬陵王長史沈覿墓。
《興志》:廬陵王長史沈覿墓。(卷十二)
《興注》:在武康縣北十五里。《統記》云:在吳頭山。《餘英志》、《舊編》地闕。(卷十二)
35,《英志》:旂門博士沈洙墓、司徒左長史沈子春墓、陳尚書左丞沈不害墓、廬陵王長史沈覿墓、吏部尚書姚察墓、積射將軍沈紹墓、輔國大將軍戴洫墓、蜀王司馬姚最墓、後周開府儀同三司姚僧垣墓、唐祕書少監姚思聰墓。[8]
《興志》(括號內《興注》):旂門博士沈洙墓(在武康縣北二十五里)、司徒左長史沈子春墓(在武康縣北二十里西陽山)、陳尚書左丞沈不害墓(在武康縣北三十里)、廬陵王長史沈覿墓(在武康縣北十五里,《統記》云:在吳頭山。《餘英志》、舊編,地闕。)、吏部尚書姚察墓(在武康縣南三里)、積射將軍沈紹墓(在武康縣鳳凰山)、輔國大將軍戴洫墓(在武康縣北六里)、蜀王司馬姚最墓(在武康縣石城山)、後周開府儀同三司姚僧垣墓(在武康縣南三里)、唐祕書少監姚思聰墓(在武康縣南三里)。
《興注》:右墳墓,自漢至唐,凡三十所。《統記》、《舊編》、《餘英志》各載二十九所。《統記》無沈不害,《舊編》、《餘英志》不載沈景故耳。《統記》姚恢、皓信墓云碑碣見存,而《餘英志》云皆丘壟不存,見《統》表識者。《統記》作於景德,歷二百餘年,存者亦復湮沒,可勝歎哉。(卷十二)
36,《英志》:本朝朝議大夫劉士英衣冠墓。(公死節,在武康縣北十五里,馬鞍山。)直祕閣鄂岳安撫使成無玷墓。(在武康縣北十五里煙塢村。)和王楊存中墓。(在武康縣東三十里禺山上。)參政知事文安郡侯施鉅墓。(在武康縣北二十五里荊子山。)
《興志》(括號內《興注》):本朝朝議大夫劉士英衣冠墓。(公死節,在武康縣北十五里,馬鞍山。)直祕閣鄂岳安撫使成無玷墓。(在武康縣北十五里煙塢村。)和王楊存中墓。(在武康縣東三十里禺山上。)參政知事文安郡侯施鉅墓。(在武康縣北二十五里荊子山。右四所,《餘英志》所載。)
37,《英志》:樊將軍廟。樊噲少失父,從母嫁沛中,遂為沛人。今其地有古井,見物怪,人不敢汲。
《興注》:《餘英志》云:樊噲少失父,從母嫁沛中,遂為沛人。今其地有古井,見物怪,人不敢汲。(卷十三)
38,《英志》:大慈寺。
《興志》:大慈寺,在武康縣東五十步,梁普通六年八月建,名寶相。(卷十三)
《興注》:《統記》作保相。唐漢陽王張柬之為碑,《續編》及《餘英志》不載碑事。(卷十三)
39,《英志》:證道寺,以邑人祕書郎沈密舊居建。毛澤民《游證道寺》詩有“更看酴醾一夜春”之句。
《興注》:《餘英志》云:以邑人祕書郎沈密舊居建。(卷十三)
《興注》:《餘英志》載,毛澤民《游證道寺》詩有“更看酴醾一夜春”之句。(卷十三)
40,《英志》:靜林寺,寺瞰谿流,相為勝絕。寺有妙峰亭。妙行堂、壺中軒載毛澤民及葛文康詩詞。葛公詩有云:“妙行堂前聳碧鮮,壺中軒外疊礸硯。”軒外疊石為山也。《吳興記》稱寺有唐張柬之碑,今碑僅存,字不可辨。
《興注》:《餘英志》云:寺瞰谿流,相為勝絕。寺有妙峰亭。妙行堂、壺中軒載毛澤民及葛文康詩詞。葛公詩有云:“妙行堂前聳碧鮮,壺中軒外疊礸硯。”軒外疊石為山也。又云:《吳興記》稱寺有唐張柬之碑,今碑僅存,字不可辨。(卷十三)
41,《英志》:禪靜寺,有毛澤民《集翠堂》詩曰:……又《禪靜庵》詩曰:……又葛文康留題云:……。
《興注》:《餘英志》載毛澤民《集翠堂》詩、《禪靜庵》詩、葛文康留題。(卷十三)
42,《英志》:鳳凰山,始開山時,術者以此山有鳳翅形,鑿之必異,既而舉鍤,若有鳳凰飛去。
《興志》:皇覺寺,在縣東北十五里鳳凰山。(卷十三)
《興注》:《餘英志》云:始開山時,術者以此山有鳳翅形,鑿之必異,既而舉鍤,若有鳳凰飛去。(卷十三)
43,《英志》:翠峰寺,有毛澤民《游翠峰寺》詩曰:……又《題塔院》詩曰:……。
《興注》:《餘英志》載毛澤民《游翠峰寺》詩及《題塔院》詩。(卷十三)
44,《英志》:龍光寺,在縣東二百步,今廢。
《興注》:《餘英志》云:在縣東二百步,今廢。(卷十三)
45,《英志》:等慈尼寺,在千秋橋西南,今廢。
《興注》:《餘英志》云:在千秋橋西南,今廢。(卷十三)
46,《英志》:報慈資福禪院,在縣西南十五里金華山。
《興注》:《餘英志》云:在縣西南十五里金華山。(卷十三)
47,《英志》:護國禪院,有毛澤民《游虎跑泉石頤山》詩,葛文康《留宿石頤》詩云“住山偘老富心機”,云云[9]“何須兼住兩招提?”蓋偘師建兩伽藍,冬居石頤,夏居靜林。
《興志》:護國禪院,在縣西北二十五里石頤山。(卷十三)
《興注》:《餘英志》載毛澤民《游虎跑泉石頤山》詩,葛文康《留宿石頤》詩云“住山偘老富心機”云云,“何須兼住兩招提?”蓋偘師建兩伽藍,冬居石頤,夏居靜林。(卷十三)
48,《英志》:琳號無畏大士,受知蘇公軾,與毛滂酬唱甚多。
《興志》:隆教院,……建中靖國初,僧維琳居之。(卷十三)
《興注》:《餘英志》:琳號無畏大士,受知蘇公軾,與毛滂酬唱甚多。(卷十三)
49,《英志》:體寂院,失建置年月。佛日禪師居此院,道行高潔,常有一虎、一鹿隨之。一日,虎獨歸,而鹿不至。師意虎害鹿,薄責之。虎屏氣,徐出。須臾,負一死鹿至前,虎亦斃。師并瘞之,號虎鹿冢。
《興志》:體寂院,在縣西南二十里中山。唐咸通三年建,中和元年賜今額。(卷十三)
《興注》:見《舊編》,而《餘英志》乃云“失建置年月”。(卷十三)
《興注》:《舊編》載:佛日禪師居此院,道行高潔,常有一虎、一鹿隨之。一日,虎獨歸,而鹿不至。師意虎害鹿,薄責之。虎屏氣,徐出。須臾,負一死鹿至前,虎亦斃。師并瘞之,號虎鹿冢。《餘英志》同。
50,《英志》:陳沈峻。《南史》:梁時為中書通事舍人,出為武康令,卒官。
《興志》:《餘英志》又增陳沈峻一人。(卷十五)
《興志》:沈峻。《南史》:梁時為中書通事舍人,出為武康令,卒官。(卷十五)
51,《英志》:獨孤山。唐獨孤及為武康宰,嘗作亭於山,因名其山曰獨孤。
《興志》:獨孤及。《餘英志》:唐獨孤及為武康宰,嘗作亭於山,因名其山曰獨孤。有遺阯存,見“獨孤山”下。(卷十五)
52,《英志》:建炎兵火,縣堂悉為煨燼。紹興二年,鍾燮為令,始復營建。重門之內,有敕書樓。廳事之東,有室,曰公主。明於西園池上建清心堂,即毛令漁磯鶴巢之地也。
《興志》:毛滂。……及見《餘英志》,邑之亭館多所刱建,游覽篇詠並在東集堂。(卷十五)
《興志》:鍾燮。《餘英志》云:建炎兵火,縣堂悉為煨燼。紹興二年,鍾燮為令,始復營建。重門之內,有敕書樓。廳事之東,有室曰公主。明於西園池上建清心堂,即毛令漁磯鶴巢之地也。(卷十五)
53,《英志》:程九萬。下車未幾,首訪儒士。凡所施設,動可觀仰。邑有頑民,與姦胥為囊橐,盜占縣治地以罔巿利。乃籍其姦贓,繩之以法,縣以肅清。秩滿,攀餞追送,閭巷為空。在邑所作詩章百餘篇,號《松桂林集》。又和毛東塘題詠,邑人編為《毛程倡和錄》。
《興志》:程九萬。《餘英志》云:下車未幾,首訪儒士。凡所施設,動可觀仰。邑有頑民,與姦胥為囊橐,盜占縣治地以罔巿利。乃籍其姦贓,繩之以法,縣以肅清。秩滿,攀餞追送,閭巷為空。在邑所作詩章百餘篇,號《松桂林集》。又和毛東塘題詠,邑人編為《毛程倡和錄》。(卷十五)
54,《英志》:(略)[10]
《興志》(括號內《興注》):武康人物,舊《圖經》所載沈勁以下二十七人,《餘英志》黜其二(沈眾、姚紹),而增十有五,而八為近世之名卿士。則自唐以前,為三十有四。而《統記》所載沈伯儀等九人,則又不志,去取猶有未盡。(卷十七)
55,《英志》:沈羲,吳興人。躬耕於野,棄耕具而亡,家人求之不得,自是聲跡窅絕。子孫相傳以為羽化,邑人莫之信也。齊永明二年,乃歸訪舊廬,謂其耳孫曰:“吾為汝家四世祖,在西蜀之西,以符藥治病,有活人功,上帝授我白玉簡,為碧落侍郎,今歸以告汝。”倏忽不見。邑人聞之駭異,遂以其地建道觀,設祠塑像以奉之。事見《太平廣記》。今觀之東偏環翠堂有唐人詩云:“碧落新除沈侍郎,便驅旌節治東方。不知今夜游何處,從者皆騎白鳳皇。”宋崇寧、大觀間,有內庭女道官鍊師孫千霞,夢一道士披采霞衣來言曰:“吾武康人也,在碧落中有仙職,時薄遊塵世,與道觀里域真官為鄰,與子有宿緣,他日當相遇於彼。”千霞覺而茫然,不知武康為何地。及靖康之亂,避難南方,依直省官石防禦者,家於德清之苕村,始知武康為吳興屬邑。一日,石氏設大醮,羽衣畢集,邑之主觀道士姜景良與焉,千霞具以夢告,景良曰:“即吾邑沈羲也,初堂在里域真官之左。”千霞感慨流淚,亟造延真觀,焚香設禮,瞻仰塑像。拜而起曰:“真吾夢中所見也。”遂捐橐中金,遍施黃冠而去。千霞後於富陽泰元山建紫霄宮,其徒數百人。年八十有九,忽頷髭蔚然叢生,越三年羽化,真異人也。
《興志》:沈羲,吳興人。躬耕於野,棄耕具而亡,家人求之不得,自是聲跡窅絕。子孫相傳以為羽化,邑人莫之信也。齊永明二年,乃歸訪舊廬,謂其耳孫曰:“吾為汝家四世祖,在西蜀之西,以符藥治病,有活人功,上帝授我白玉簡,為碧落侍郎,今歸以告汝。”倏忽不見。邑人聞之駭異,遂以其地建道觀,設祠塑像以奉之。事見《太平廣記》。今觀之東偏環翠堂有唐人詩云:“碧落新除沈侍郎,便驅旌節治東方。不知今夜游何處,從者皆騎白鳳皇。”宋崇寧、大觀間,有內庭女道官鍊師孫千霞,夢一道士披采霞衣來言曰:“吾武康人也,在碧落中有仙職,時薄遊塵世,與道觀里域真官為鄰,與子有宿緣,他日當相遇於彼。”千霞覺而茫然,不知武康為何地。及靖康之亂,避難南方,依直省官石防禦者,家於德清之苕村,始知武康為吳興屬邑。一日,石氏設大醮,羽衣畢集,邑之主觀道士姜景良與焉,千霞具以夢告,景良曰:“即吾邑沈羲也,初堂在里域真官之左。”千霞感慨流淚,亟造延真觀,焚香設禮,瞻仰塑像。拜而起曰:“真吾夢中所見也。”遂捐橐中金,遍施黃冠而去。千霞後於富陽泰元山建紫霄宮,其徒數百人。年八十有九,忽頷髭蔚然叢生,越三年羽化,真異人也。見《餘英志》。(卷十七)
56,《英志》:赤眉城。……牙門城。……二城今皆為桑柘地。
《興志》:赤眉城。……牙門城。……《餘英志》云:二城今皆為桑柘地。(卷十八)
57,《英志》:燕之隱見,以春秋分,與巢燕同。
《興志》:石井,……井傍有石燕洞。
《興注》:《餘英志》云:燕之隱見,以春秋分,與巢燕同。(卷十九)
58,《英志》:千秋橋,跨前谿,吳黃武元年創。建炎初,兵火焚毀,知縣曹緯募邑人重建,覆之以屋。永安橋,在縣西南七里。天寶橋,在縣東清移村防風廟北,唐天寶中建。豐橋,在豫橋東,治平二年建。龍尾橋,在縣治東北,跨後谿,因名龍尾。較虎橋,在橋西二百步前谿北。(世傳邑人沈法興勇力過人,嘗較虎於此。)蔡公橋,在縣東北二里新谿口,淳熙三年,知縣蔡霖建。豫橋,在龍尾橋東,治平二年建。高津橋,在豐橋東,慶元二年建。迎恩橋,在縣東一里,吳黃武元年創,舊名湖橋。乾道八年,邑人重建,改今名。中鄰橋,在縣東二十里。風渚橋,在縣東十五里。新寧橋,在縣東南十八里。崇仁橋,在縣東南二十里。郭林橋,在縣北五里,郭文往來之地。清河橋,在千秋橋之西、餘英館之南,吳黃武元年置,南通慈尼寺。元祐間,郡人張子野來游,樂府有“南北山橋通”之句。[11]
《興志》(括號內《興注》):千秋橋,跨前谿,吳黃武元年創。建炎初,兵火焚毀,知縣曹緯募邑人重建,覆之以屋。永安橋,在縣西南七里。天寶橋,在縣東清移村防風廟北,唐天寶中建。(右三橋見《統記》、舊編。)豐橋,在豫橋東,治平二年建。龍尾橋,在縣治東北,跨後谿,因名龍尾。(毛滂有《解印東歸過龍尾》詩,在《東堂集》。)較虎橋,在橋西二百步前谿北。(《餘英志》云:世傳邑人沈法興勇力過人,嘗較虎於此。舊編作搏虎橋,載《遯齋閑覽》,云武康多荒,有姓朱人,能搏虎,數為虎所傷,號朱虎殘。舊傳虎食一人,則山神割其耳為一缺。朱虎殘一日得一虎之兩耳,如鋸齒。舊編所援為有證。)蔡公橋,在縣東北二里新谿口,淳熙三年,知縣蔡霖建,舊編云慶安橋。豫橋,在龍尾橋東,治平二年建。高津橋,在豐橋東,慶元二年建。迎恩橋,在縣東一里,吳黃武元年創,舊名湖橋。(舊編云,以其水西南通下渚湖也。)乾道八年,邑人重建,改今名。(右四橋載舊編。)中鄰橋,在縣東二十里。風渚橋,在縣東十五里。新寧橋,在縣東南十八里。崇仁橋,在縣東南二十里。郭林橋,在縣北五里,郭文往來之地。以上諸橋,據《餘英志》所載。是時,載在通津者,《統記》止有永安、千秋、天寶并市橋,凡四。而天寶、市橋不載於《志》,天寶特見舊編。又有清河橋。(《志》云在千秋橋之西、餘英館之南,吳黃武元年置,南通慈尼寺。元祐間,郡人張子野來游,樂府有“南北山橋通”之句。)(卷十九)
注 释
[1] 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卷一《安吉州碑記》,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2] 談鑰:《嘉泰吳興志》卷一八《事物雜志》,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影印民国三年(1914)《吴兴丛书》本,《宋元方志叢刊》第五冊,第4845頁。
[3] 談鑰:《嘉泰吳興志》卷一八《事物雜志》,第4845頁。關於湖州地區歷代方志內容和現狀,參見沈慧:《湖州方志提要》,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3年。
[4] 楊士奇:《文淵閣書目》卷四,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 “則”字疑“側”字之誤。
[6] “正元”即“貞元”,唐德宗年號。
[7] “大林”,疑“大抵”之訛。下同。
[8] 《嘉泰吳興志》原文此處有缺,且將長興縣與武康縣之墓綴連一處,其中武康縣之墓僅十餘所可見。此外,《興注》關於沈覿墓的記載曰:“在武康縣北十五里,《統記》云:在吳頭山。《餘英志》、舊編,地闕。”可知《餘英志》或不載這些墓的具體方位,今暫略之。
[9] “云云”二字,疑作“又云”。
[10] 此處因無法確認《餘英志》原文書寫情況,暫略之。
[11] 此段輯佚較複雜,然據《興志》“以上諸橋,據《餘英志》所載”,當指皆得自《餘英志》。而“右三橋見《統記》、舊編”,“右四橋載舊編”之語,則為既見《統記》、舊編,亦為《餘英志》所錄。此外,文末之“《志》”,當亦指《餘英志》。
▼
丨延伸阅读丨
一宋史研究资讯一
微信号:songshiyanjiu
邮箱:txq1627@126.com
扫码关注我们
点“在看”给我一朵小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