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一瞄 | 李稻葵:中国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研究
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后,其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能否与经济发展新形势协调迈进,决定这个国家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此次讲座的主讲人李稻葵教授在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础上,提出“三好学生”初始禀赋的概念。他认为只有当“稳定高效且支持市场经济的政府”、“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发达国家的高开放度”这三个初始条件同时满足,国家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长期发展。
主讲人:李稻葵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纵观二战后70多年的世界经济史,全球上百个非发达经济体中,只有13个国家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的突破。经过过去三十多年的快速增长,中国已经迈入“中高收入国家”的阶段,中国经济未来中长期增长潜力如何?未来的中国是会像韩国、日本、新加坡一样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增长”,成为“高收入俱乐部”的一员?还是会像拉美和东南亚经济体一样陷入中等收入阶段的增长泥潭?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关注,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探讨了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潜力问题。李教授从总结非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典型事实入手,通过国家分类的案例研究和实证分析,验证了“三好学生”的初始禀赋对各经济体中长期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作用,即只有当“稳定高效且支持市场经济的政府”、“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水平”和“对发达国家的高开放度”的三个初始条件同时满足时,一个经济体才可能实现“跨越式增长”,反之则不可能。同时,李教授认为目前的中国经济具备实现“跨越式增长”的基本条件,从研究的预测来看,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仍然可观。
一我们关心哪些问题?
哪些因素使中高收入阶段的国家出现增长分化?那些实现了“跨越式增长”的国家具备哪些共性?初始禀赋如何?在目前的初始禀赋下,中国中长期经济增长的潜力如何?中国经济未来能否实现突破性增长而跻身“高收入俱乐部”之列?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路径将会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
二中高收入阶段各国增长的四个典型事实
参考1987年世界银行收入阶段的划分标准,李教授在此文中做了一些调整,确立低收入国家阈值、中高收入国家阈值、高收入国家阈值的标准分别为同期美国人均GDP的2.5%、20%和40%。他按此标准筛选出历史上相对人均GDP曾经达到或接近20%-23%水平的48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样本并展开分析,总结出四个有关经济增长的事实。
一是实现从中高收入到高收入的“跨越”是小概率事件。样本分析表明,过去50多年,只有包括韩国、日本、中国台湾、新加坡、中国香港、葡萄牙等在内的13个100万人口以上的非能源资源型国家成功加入“高收入国家俱乐部”。二是达到同时期美国人均GDP的22%之后,完成跨越的阶段的经济增长速度很重要,上述国家在此后20-30年间的GDP平均增速都在4%-7.1%之间。三是中高收入国家的经济增速不一定比中低收入国家慢,如1965-1974年间两者分别为7.0%和4.1%,2005-2014分别为6.2%和6.1%。四是实现跨越之前的初始禀赋,包括稳定高效且支持市场经济的政府、高质量的人口素质、对发达国家的开放程度,对于实现成功跨越十分重要,这些就是所谓的“三好学生”要素。
三“三好学生”初始禀赋对后续经济增长的重要价值
上述“三好学生”初始禀赋是由比较所选取的86个样本点,经过控制变量法,代入设计的实证方程得出。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它们对经济增长十分关键。凡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进入高收入行列的国家和地区,在跨越阶段都表现出了良好的“三好学生”禀赋。此处使用的经济增长的度量指标包括两个:是否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所达到的同期美国人均GDP的比重。关键解释变量为“三好学生”要素,其中高效且支持市场经济的政府要素,即政府治理水平或广义上的政治发展水平,包括六个度量指标,分别为腐败容忍指数、政治稳定与和谐、政府效率、法律与秩序、监管质量、军政干预与民主。控制变量包括人口老龄化、基尼系数。政府要素的六项度量指标与人力资本、对发达国家的开放度的交互项,都十分显著的促进了经济增长。其他控制变量,包括人口老龄化、基尼系数,则显著抑制经济增长。
四 中国长期经济增长预测:可以实现跨越
在上述实证分析基础上,李教授将其预测的中国未来40年的“三好学生”指标、控制变量对应的数值代入前文实证方程中,得出中国未来40年的人均GDP发展状况及趋势。根据预测,李教授认为到2050年中国人均GDP可达美国同期的75%,与今日的韩国、中国台湾持平。根据“三好学生”要素来看,中国的政治稳定和谐,法律秩序尚可,尽管人口老龄化,但人力资本供给充足。
讨论环节
参会者:为什么使用美国作为度量标准?
主讲人:使用美国作为基准的原因,是因为美国为大国经济,技术储备足,另外不得不承认很多经济体都在模仿美国。这种设定方法,与微观研究相比,定有其不严谨之处,但是鉴于美国经济地位的重要性,用其做比较也无妨。
参会者:在对历史时期进行赋值时,可能存在主观偏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主讲人:尽管对历史时期进行赋值时,当下的评判可能会存在主观性,产生偏误,但是目前很难有合适方法对该问题加以解决。
参会者:每个经济体的微观机制差异很大,在用宏观指标预测经济增长时,应当考虑到这种差异。例如,中国经济总量大,需求驱动方面恐怕应主要依靠内需,而非像中国台湾、韩国那样靠外部经济输入实现。
主讲人: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接下来会进一步对文章进行修改,对经济增长背后的微观机制予以深入研究。
参会者: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与日韩等不同之处是经历了计划经济转型阶段,如何考量这个问题?
主讲人:经历计划经济阶段的经济体有其独特优势,一是一般公共卫生和教育(男女平等)比其他新兴经济体要好,这一点是共识,因为社会主义的合法性要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加以确立;二是经历计划经济转型的经济体的知识精英更赞同市场经济。
-END-
整理|彭晓博
编辑|徐静婷
公共政策 | 专业客观 | 新型智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