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被当国礼送给日本,还惊动了联合国的神物居然是这个?

2016-07-13 明清家具研习社

说到神物,你们一定都脑洞大开了吧,这个神物,被做成了天安门,还被日本收藏。

都说无图无真相,今天,小编就先给你们看一组关于这个“神物”的高清无码图~

只看图,小编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这个到底是什么?

高粱秸秆——被农民视作烧柴的引火之物,被徐艳丰视为艺术的珍宝。

把普通的高粱秸秆变成如此精美艺术品的人又是谁呢?一位普通的农民——徐艳丰。



徐艳丰

徐艳丰,这个一辈子没上过学的农民,竟把儿时的一项爱好,发展成“中国一绝,世界无二”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此,高粱秸秆扎刻走出国门,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东方构成学的典范”、堪称“中国一绝,世界无二”。



儿时趣味——创新

11岁那年他和几个伙伴一起上山打竹材,看到老大爷编的一个蝈蝈笼便走不动了,老大爷看他痴痴地盯着,像入了迷般久久不愿离去,便干脆把蝈蝈笼送给了他。

得到这一玩具的他可是异常惊喜,白天黑夜废寝忘食地就盯着他的蝈蝈笼,不过让他着迷的不是蝈蝈,而是那个编织精美的笼子!

他反复研究,想着自己能不能做一个?结果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做出来的,拿在手里一摇就散了架。

这出师不利并没让他灰心,反而激起了他的好奇,他再照着蝈蝈笼仔细地对比、剪秆、挖槽,很快就成功地做出了一个,并把他送给了老大爷。

简单地模仿复制,并不能让这个少年满足,很快他做出了2个连排的蝈蝈笼,最多时15个蝈蝈笼有序地编织在一起,各自独立又异常别致。




巧思妙想

年仅12岁,他就做出了一盏精美绝伦的走马灯。14岁他第一次在电影里看到天安门,这一恢弘雄伟的建筑震撼了他的心灵,他幻想着如果用高粱秆做个天安门,会是怎样一番场景。

无奈他只在电影中看到一眼,却没有任何图纸,后来他在姥姥家发现的一幅年画让他欣喜不已,因为那上面画的正是天安门。

他问姥姥要这幅年画,姥姥问他要去做什么,他说要照着做个天安门,大人听了都哈哈大笑,以为孩子是喜欢画纸而随口扯的慌。

谁也没有在意这个小孩的梦想,然而他却一头扎进了自己的小屋里,经常忘记了吃喝睡觉,村里人都笑话他是个疯子,父母也觉得这孩子怎么不务正业。


是金子总会发光

3年零7个月后,用了70多万节高粱,长2米,宽1米,高2尺7,城墙、城楼、配楼等等一应俱全,门窗全部能自如开合的天安门模型出现在了人们面前。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

他的作品一直未得到正式认可,甚至随着岁月的变迁,一度沦为鸟窝。

直到1982年,日本长野县与河北省进行文化交流,他的天安门模型因为雄壮精美又具有政治寓意,被选中作为国礼赠给了日本。

这一送可不要紧,他的作品在海外展出时引发轰动,甚至徐艳丰本人也被邀请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



匠人匠心

“我只需要看一个建筑物的照片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的模型来,高粱秸秆扎刻不是简单的手艺,需具备几何、建筑学等方面的‘天分’。我祖上13代都是木匠,因此对木建筑的结构及制造都非常熟悉。”徐艳丰说。


而且,徐艳丰的作品通体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钉子、胶水、铁丝或线绳之类的辅助固定,均采用传统木工卯榫结构咬合在一起实现固定,结构既稳又紧,且门窗都能开合。这和古典家具异曲同工的方法让这门技艺又增添了艺术感。



奉献精神

徐艳丰表示,他因患有尿毒症,于2003年和2008年两次做了肾移植手术,药物费用很大一部分是国家和社会捐助的,作为回报,他会尽力将高粱秸秆扎刻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民族巨大的财富,保护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其传承下去。今天看完小编的分享,大家是不是想去到稻田,抓一把高粱秸秆开始创作呢~

其他精彩链接

研习音频|怎样让你的生活更有格调?中国插花之道给你答案

正大分享|为何是马蹄腿足,而不是牛羊腿足?

木雕佛像中的常见坐姿

你眼中的“京城第一玩家”,是玩物丧志还是励志?

正大分享 | 有一种中国式情怀叫做实木情结

研习音频 | 你要是寂寞了,孤独了,你可以试试它!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身价等于2200个马云的王子不是属于灰姑娘的


本文由最具情怀的正大拍卖制作。

南京正大拍卖

微信ID:zdpaimai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微信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