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谭向东 | 爱与美随遇而安

2017-06-27 ZD 明清家具研习社



谭向东,古典家具研究学者

央视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撰稿人



华夏文化自古讲求一种寄寓,家具和人一样,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形。它是一个人、一个物件的精髓。它的出现无疑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丰富多彩,家具的实用功能也让我们能够透过它看到一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一如谭向东先生对古典家具的老情怀——


“正午/片片明媚中荡漾着早春的气息/阳光洒落/千年釉彩和木样年华都散发着迷人的醇香/来一壶铁观音/你的那份匆忙是否可以歇歇脚了/尽管没有沉香袅袅和文竹节节/这份俗气也不那么累”



让爱与美随遇而安,是国人赋予古典家具的品格,亦是古典家具留给国人对家的记忆。


 

 

时间与价值



向东先生自大学毕业之后一直从事家具领域的工作,十几年前开始喜欢收藏,自然比较关注古典家具。他说尤其是03年买房装修,使用的家具都是硬木家具,每天置身其间,越发觉得中国古典家具有太多迷人之处。那种凝结了数百年古代匠师心智的永恒之美,远非当今短时间流行的时尚家居所能比拟

 

无论是明式家具的简约空灵、宁静闲远,还是清代宫廷家具的雍容大气、华美绚丽,都让人无比震撼。就连广袤的民间漆木家具,散发出的那种历久弥新的自然纯朴,都能直击内心深处潜藏的文化情结。这些,就是中国古典家具的魅力所在。

 

谭向东收藏家具,最注重的是家具造型艺术之美。如果一件家具远观之没有美感,就不存在审美价值。

 


在谭向东看来,传世古典家具精品,有相当一部分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其设计者无疑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具备极高的艺术造诣。这些人中不乏文人墨客,甚至皇帝也会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当中,从而使得古典家具在造型艺术上达到难以逾越的高峰。


如果说古典家具的设计标准和原则,唯一的是符合审美需要。而且是在满足使用需求的基础之上,注重内在结构的合理,讲求比例尺度的协调,以及视不同场合所应有的装饰。

 

其中最为特殊的是侧脚收分。传统家具许多是带有奓度的,包括腿足和椅子背板等处的奓度,犹如建筑中的侧脚,使得家具看上去有稳定感。这是历代工匠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摸索出来的规律,是智慧的结晶。



 

家具里的中国




2010,《家具里的中国》立项,2014年5月12日开播。历时四年,方成大片。在业内,“这实为用心,有心,有韵,有内容的诚意之作”这类的评价比比皆是。


从立项到播出,这部片子大概花了四年时间。前期一年多的时间因为没有专业的人士做指导,早期拍的素材基本都不能用。


里面家具的颜色不对,比如把黄花梨拍成紫檀的颜色,把紫檀拍成黑酸枝的颜色。这就是参与拍摄的人不懂家具的缘故,他们不懂得怎么去把一件家具的美感从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光线去呈现出来。


结果家具拍出来都是变形的,没有美感。如果没有专业人士做指导,就不知道这个家具哪个点是最美的,哪些细节是最美的,摄影机应该怎么去走才能把纹饰的脉络拍出来,拍出的东西就不到位。后来制片方觉得不理想,决定更换导演和制作团队。


就是这这个时候,陈导演向古典家具研究学者谭向东先生发出了邀请。谭先生与家具打交道二十多年,长时间致力于古典家具的研究与收藏,是业内知名人士。两人此前虽未谋面,却在博客和微博上交流已久。且此前虽有不少关于红木家具的片子,但大都缺乏深度和系统的解析,更少涉及中国家具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



《家具里的中国》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深入探寻中国家具的脉络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此映射出的起居文化、生活方式等等,明显有别于以往带有商业性质的片子。冲着这份用心与立意,谭向东先生欣然领命。

 

在二人的通力协作下,纪录片的拍摄渐入佳境。谭向东先生说:片子的主角——家具都是我们精心挑选的。此前我们看过大量传世老家具,对其中部分优秀的家具印象深刻。而片子每一集都有一个主题,根据主题内容,寻找合适的家具,经过艺术化的加工处理,来表达主题思想。


当然这已经是二次筛选了,基础筛选还是要根据家具的艺术造型、历史价值、文物价值等。对我来说,整个参与过程包括为家具撰文,也是一次再学习,片中我所写的每一句话都不会像我博客里的那样随意,而是要严格考证。


3D模型、情景再现、古代绘画中的家具与现实生活中的家具的结合佐证都是其看点。榫卯结构的三维动画和《韩熙载夜宴图》的场景复原都让这个讲“古典”的纪录片多了几分现代感。



问起拍摄过程中有趣的事儿,谭向东满脸笑容,毫不避讳地与我们分享:


“好玩儿的我觉得是拍恭王府家具的时候,导演、摄影师包括我都坐在明代的凳子上,我还趁机去坐了下那把寿字纹圈椅,这算是额外的福利吧。我觉得我们简直算是史上最幸福的摄制组了,导演和摄影师都能坐在明代家具上,你看看其他导演,他们都只是坐在折叠椅上。”

 


“家具里的中国”重点是在“中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起居文化、礼仪文化,甚至是宗教文化,它牵扯的面非常广。家具其实跟纸一样,它只是一个载体而已,纸上作画,斫木制器。通过书画艺术、家具艺术,来渲染人文情怀。



 

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存世量调查




年11月9日,谭向东先生在“嘉德讲堂”,做了一场《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存世量调查报告》,条分缕析地呈现了“第一季”的调查结果。


其实在稍早的“香港第一届国际明式家具研讨会”上,他就已经做了一场同题报告,这次因为得到了更充足的时间,现场听众也更充分地了解了他做此事的初衷。



谭向东说,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分析对理论体系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器型、构件、用材、工艺特征的分型归纳,都与家具的年代和地域研究息息相关,从而得出理论结果,而不再仅仅是推测。这就是资料库存在的意义。

 

他认为具体数字是重要的价值参考。很多行家和藏家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但言及某类家具的存世量,却只能用“多”、“少”、“稀有”等这些模糊的形容词,很难摆出具体的数字。若某种器型的稀有性能以具体数字来衡量,将具备价值参考意义。



传世的黄花梨、紫檀交椅数量稀少,但究竟少至何种程度?无人知晓。经过一番调查,排除那些模糊的信息,在谭向东的资料库中,显示它只有34把。

 

在谭向东看来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存世量调查,可以追根溯源,令传承更加严谨。老一代从业者活跃的年代已经越来越远,能留下的记忆也越来越少,收集并整理他们的经历和东西的来龙去脉,显得越来越紧迫。若不能及时“抢救”,很多家具的原始信息就将尘封于历史。


传世的中国古董家具,很多都已不是它最初面世时的样子。当下,不少企业仅仅依据几张照片就展开仿制,但源头若有误,便成了不当的传承。挖掘、搜集、整理古董家具的原始资料,可以防止“以讹传讹”,让真实的艺术和文化流传有序。


经过第一季调查,谭向东的资料库显示,明清黄花梨紫檀家具的存世量合计约7278件(套)。乐观估计,未收入的行家与藏家库存各占1000件,即便将这二者都算在内,总数也不会超过一万件(套)

 

值得注意的是,一万件这个数据并不包含故宫、颐和园等国内博物馆的馆藏数量。谭向东一再强调,这个数字并不是最终的数字,随着所掌握资料的愈加丰富,这个数字亦将不断更新。再者,由于自身局限性,某件家具难免有所遗漏,因此这个数字是在尽可能放宽条件下产生的,自然也就无法规避一些品质并不算优的家具。


几年前,很多玩老家具的人跟做新家具的人不打交道,做新家具的人又觉得老家具没什么好玩的,彼此泾渭分明。


谭向东却有其特殊之处,作为家具研究者,他对二者都有比较深的接触,无论是老家具还是新家具的拍卖,当前红木家具行业的发展状况,他都会去关注,以达到比较透彻、完整地了解整个行业的目的。


对此,他有着清晰的自我定位,即从研究老家具的角度出发,去做比较系统、深入的分析,从中获取知识,并尝试去领悟古人留存下来的精华,再将之运用到当今的红木家具制作上,以提升其水准。




“中国古典家具自汉唐时期逐渐衍变生成,至宋代已形成完善的体系,明清时期发展至高峰,历经上千年的过程,很难用一个简短的词句去定义其外延和内涵。如果从当今红木家具行业的角度讲,古典家具的定义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以榫卯结构为基本连接方式,辅以鳔胶及合页铜活等。而不是以现代五金件,如三合一连接件等组合家具。没有了榫卯结构,就失去了中国古典家具的内在核心价值。


其次是古典家具中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设计思想,在造型艺术和装饰效果上的体现。


第三,是使用传统材质,如各类软硬木材、生漆等,而非密度板、铝合金、亚克力等现代材料。”谭向东说。



谭向东研究古典家具这些年一直笔耕不辍,在传承传统的同时也常常关心当下红木新家具的创新与发展,他用自己的笔和行动深深地倾诉着对古典家具的崇敬与热爱。



—   END  —


往期精彩推荐

准确无误的比例感 | 专属明式家具


法国收藏家罗汉 | 拒绝拥有,也拒绝被拥有,通过他的收藏你会发现:美学与人生,都是一种自我创造!


宝相庄严 | 木雕佛造像五大流派精美绝伦


佳士得巴黎亚洲艺术拍卖成交总额逾710万欧元


那些海南黄花梨不为人知的黑历史…

微信 | zdpaimai

地址 | 南京市秦淮区江宁路1号

电话 | 025-83202180  83207138

网址 | www.zd-pm.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