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德生老师首次口述与恩师过往,叙述语言生动风趣,录音全程高能

2017-09-29 胡德生 明清家具研习社


/ 引言 /

14年前的今天,著名文物专家、清史专家、戏曲研究家朱家溍先生在北京溘然长逝,享年90岁。

为了纪念这位文博大家,近几日我们推出了【朱家溍先生纪念专题】,今天的推送是朱老的弟子、北京故宫博物院专家胡德生先生回忆与朱老的交往的点点滴滴,让我们跟随胡老师的思绪,一起缅怀这位文博大家。

本文大概

2074

阅读约需

8

分钟




胡德生自述

回忆朱家溍恩师


(注:其他回忆内容请查看今日第二篇文章推送)


我是1975年8月由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分配到故宫的。专业是保管和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当时的老院长吴仲超及部处各级领导对我的期望也都很高,希望我在五年内把院藏明清家具的四大名作分出来。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我首先翻阅了故宫博物院历年出版的《周刊》、《院刊》,还有《文物参考资料》等刊物,从朱家溍、王世襄两位老先生的文章中受到很大启发。


朱家溍、启功和黄苗子一起研究碑帖


我 44 34354 44 15231 0 0 3654 0 0:00:09 0:00:04 0:00:05 3654多方打听两位老先生的情况,然后专门拜访了两位先生。此后,我便时常登门求教,他们都诚恳耐心,有问必答,有时还根据情况深入指导。自此我与两位先生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业务上对我帮助最大的当然还是朱先生。他在故宫工作了六十多年,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我第一次看到朱先生的文章是关于发现和修复故宫太和殿宝座的过程,此后又有《漫谈椅凳及其陈设格式》等。


每次与朱先生接触,都会有收益。有一次见面,好像是1985年,朱老就风趣地说,“你是全国唯一专职保管、研究古代家具的人。其他人有专职保管而没研究,有研究的又都是业余。”



他又说自己没有专门研究过古代家具,都是和祖上留下的大批家具朝夕相处感悟出来的。朱先生的一席话,深深地启发了我,故宫收藏的古代家具成千上万,只要多看、多比、多留心,再结合文献资料,不怕学不出来。


朱老对我要求很严,1984年,我的第一篇处女作文章《黑漆描金靠背》请朱老批改,本来1500多字,被砍成800余字。还把自己早年摘抄的资料补充进去,为我的文章增色不少。并对我说,写文章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掺杂杂质。你这文章就水分多,杂质多,我都给你挤出去了。回去好好看看,以后就照这个路子写。凡是形容词、语气词尽量不用。这个教诲我一直牢记在心,对我以后的写作起到很大的指导作用。


还有一次,我在《收藏家》杂志发一篇《紫檀木与紫檀家具》的文章,着重介绍一件酸枝木雕龙纹架子床。当时我还没有照相机,是请同事帮忙翻拍的。不承想这位同事没有拍好,也没和我说,就换了一件方凳的照片给了编辑部。


杂志出来后,朱老先看了。我还没有见到书,朱老就打电话叫我,朱老问你在《收藏家》发篇稿?我说是呀,朱老严肃地说,“这样的文章不如不写,丢人”。我一时摸不着头脑,问怎么回事,朱老指着杂志说,你自己看看。我一看,才知我描述架子床的那张图变成了凳子。


谢稚柳、徐邦达、朱家溍、黄君实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鉴赏书画


朱老学识渊博,又和蔼可亲。无论什么人,都能和他说的来。有一次我要到朱老办公室办点事,同科室的同志说你顺便向朱老请教一个名词,在清代档案中记载千叟宴的宴桌上有个“银折孟”。是什么东西?


我和朱老说了,朱老当时也闷住了。他坐在椅子上,闭目思索,连抽了两袋烟,忽然一拍大腿,我终于想起来了,那不念“银折孟”,那念“银折盂”,清宫档案大多由秉笔太监用毛笔书写,“盂”字写快了很容易变成“孟”字。“折”读平声,即把吃剩的菜汤鱼骨等都倒在这个器皿中。解决了档案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还有一次工艺组玉器库三核对,账上有三件“汉玉东升”不知是什么东西。请教朱老,朱老当即说“汉玉东升”是玉雕的兔子,让他们看看是否能找到玉雕的兔子。我当即给玉器同志挂了电话,他们说对了,正好有三个玉兔子。像这种事还可以举出很多。



1987年王世襄先生和朱家溍先生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全集  竹木牙角》卷时,又有幸与两位先生配合工作,此时,我已是朱先生家的常客。2000年,根据院里安排,由我配合朱先生主编《故宫文物珍品大系  明清家具》卷,从选文物、定目录、提文物照相、写文稿,经反复修改,历时两年多,在与先生合作的日子里,自然少不了时常讨教。


有时先生也以商量的口气来考验我,比如有一次,先生问我明清硬木家具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我结合社会上常有人说黄花梨家具、紫檀家具、红木家具是明代中期、早期、甚至说是元朝等说法,提出几点疑问,我认为,明清硬木家具是从明代后期的隆庆、万历以后才开始的。


佐证有两条:一是明代万历年以前的史书中迄今未发现硬木和硬木家具记载;二是明代嘉靖晚期抄没严嵩家产的账单中也示有明确的硬木家具。明代皇家档案所记均为各式漆家具。


朱老说,你有两条,我也有两条,但咱俩加起来是三条。你的第一条我没想到,严嵩账单咱俩重复,我的另一条是明代学者作的私人笔记。直接指明万历前没有硬木家具。先生对我的回答非常满意,他说,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既然你也有这样的看法,我看可以下定论了。在《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明清家具》卷的前言中,先生特别用一个自然段说明了这个问题。


通过编书,使我对古代家具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感激先生多年来的教诲,由此萌生一个念头,决心拜先生为师。


2002年初,我正式向先生提出了这个请求。先生一笑,说不用请求了,事实上我早已承认你这个学生了,你的为人和你的成绩已表明了你的请求,我先后给你写了两副对联、一首诗和一个“大德曰生”的匾,后面的题款你没注意看。“赠德生贤契”是什么意思?“贤契”就是徒弟,弟子呀。


我提出要举行拜师礼,先生说:那只是个形式,拜了师学不出来的不是也很多吗。说到此,我要向大家表白,我是一个没有向朱老行拜师礼,而朱老本人承认,朱老的家人都承认的朱老的学生。


朱先生离我们而去了,但我时刻感念先生的教诲,没有先生的指点,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


作者: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先生


-  END  -

往期精彩回顾


 纪念朱家溍先生专题系列


 

点击图片既可查看


故宫太和殿 「金銮宝座」发现记


朱家溍与王世襄相互为对方著作写序,记两位文博大家之间的深厚友情


故宫里的龙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