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最著名的出土文物,你知道几件?

2015-11-22 明清家具研习社


南昌西汉海昏侯墓主棺椁自发掘以来,2000年前的各种文物不断出土,本月21日上午,考古人员再次发掘出60枚金饼。随着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土豪金”的出土,出土的珍贵文物再次吸引了大众的眼球,过去和未来一直是人类津津乐道的话题,人们通过研究文物来估测过去人类的生活状态、经济发展、科技水平,通过人类现状去推测未来的发展,好奇是人类一大通性。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研究下中国最著名的出土文物,看看过去的人类发展。




秦兵马俑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6000个左右。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俑、马俑相间,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大多挽成了偏向右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好像一场大战就在眼前。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蹬长筒马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车兵俑则分为驭手和军士,驭手居中而立,驾驭着战车,军士分列在战车两侧,保护着驭手。弓弩手个个张弓搭箭,两眼盯着前方,或立,或跪,随时准备将利箭射出去。马俑与真马一般大小,一匹匹形体健壮,肌肉丰满。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莫高窟藏经洞的古文献

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五月二十五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箓率人在第16号洞窟清理甬道积沙时发现了藏经洞。从此,秘室开启,宝藏现于世,该洞窟被称为"藏经洞"。这座蕴藏丰富、包罗万象的古文献文物宝库中,满贮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和人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文献文物资料约五六万余件。其中大量佛教、道教、儒学和其他宗教经典著作;还有大量的经、史、子、集、诗、词、曲赋、通俗文学及水经、地志、历书、星图、医学、数学、纺织、制糖、酿酒、棋经等,中华文化的精品珍奇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同时还有大量民间买卖契约、借贷典当、帐簿、户籍、信札、状牒等等。这些文献典籍的文字用汉文、藏文、梵文、于阗文、龟兹文、粟特文、突厥文、回鹘文、康居文等文字写成,汉文最多,藏文次之。文书中还有唐、五代、宋时期的印刷品。




除此之外,藏经洞还有绘画、佛像、刺绣及大批其它珍贵艺术品和丝织品。这批古文献文物资料的时限,上起三国时期,下迄赵宋王朝,最早纪年是苻秦"甘露元年"(公元359年),最晚为南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延续时间长达12个世纪,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的历代文书典籍。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献文物资料,对于了解和研究我国北朝至宋各个时代政治、经济、科技、宗教、史地交通、民族历史、文学艺术、语言民俗、音乐舞蹈等提供了其它史籍所未曾记载的珍贵资料。同时,也为了解和研究中古时期民族间在血缘和地域上的关系和中亚、西亚、欧洲等地区文化发展史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敦煌学家姜亮夫说:"整个中国文化都在敦煌卷子中表现了出来"。世之瑰宝,价值之大,无与伦比,被学术界誉为"古代学术的海洋"。因而与商周甲骨文、战、秦、汉、魏、晋简牍及明清大内档案,并称为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四大发现。




遗憾的是,由于20世纪初清王朝正处于覆亡前夕,国家积贫积弱,战乱频仍,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古文献大部分被英、法、日、俄等国探险家掠走,残余者现珍藏在北京图书馆内。


司母戊方鼎

司母戊方鼎是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它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高 1.33 米,重 875 公斤。从外观上看,司母戊方鼎腹壁宽厚像墙,宽大肥厚的耳朵装饰猛虎咬人的纹样,鼎体四周是雷纹,四角是兽面纹,腹壁上铸着"司母戊"铭文。鼎的整个造型给人威武的感觉。它是1939年3月在中国中部河南省安阳侯家庄一个农田中被发现的。当时,正值中日战争,村民们恐怕被日军掠夺,又把它重新埋入地下。1946年6月再次挖出,可惜已经丢失一只耳朵。1959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建馆时,将司母戊方鼎运到首都北京珍藏。




从司母戊方鼎的铭文中可以推断,这件器物是商王为祭祀他的母亲铸造的。司母戊方鼎充分显示了殷代青铜器的冶铸水平,从铸造痕迹上看,司母戊方鼎是用20块模范一同铸成,这不仅反映了当时青铜冶铸工场的规模宏大,也反映了当时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的水平高超。 司母戊方鼎在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冶铸专家看到的是古代铸造工艺的发达,美术工作者从鼎的纹饰中总结出绘画语言精华,史学家发现了重要史实的实物证据,而书法家强调殷代文字的艺术价值。司母戊方鼎就是一部百科全书。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三层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1件;中间及下层的也称为甬钟。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在演奏中能起定调作用;总量重达5吨,是中国出土的最大的青铜编钟。


钟上大多刻有铭文,上层19枚钟的铭文较少,只标示着音名,中下层45枚钟上不仅标着音名,还有较长的乐律铭文,详细地记载着该钟的律名、阶名和变化音名等。这些铭文,便于人们敲击演奏。



它的出土说明,早在战国时期(2000余年前)中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同时填补了中国早期封建时期的音乐史空白记录,对于研究中国奴隶社会、早期封建社会以及东周王朝音乐文化和湖北地区音乐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具体由何人所设计并无史料记载。1968年,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金缕玉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考察,这两套“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出土中,时代最早的,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据《西京杂志》记载,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着帝王贵族的身份,有非常严格的制工艺要求,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钻孔、抛光等 十多道工序的加工,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再用金线相连。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的费用几乎相当于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到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解放以来,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其中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二件、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江苏省徐州东汉楚王刘戊(一说为第二代楚王刘郢客)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腾(曹操祖父)的一件,共5件,已经完全复原。以满城汉墓的二件为例,刘胜的玉衣共用玉片2498 片,金丝重1100克,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 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惊人的。




金缕玉衣,浸透着劳苦大众的血汗,是封建帝王穷奢极欲的象征,同时也折射出我国古代高超的工艺和灿烂的文明。

出土的珍贵文物意义

这些出土的文物反映中国古代生产关系及其经济制度、政治制度,以及有关社会历史发展,反映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科学发明创造水平,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人类生活状态。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关注

一更多精彩一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