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罗斯特·甘德 | 从翻译中发现我们自身当中的异乡人(上)
▊重温
唐小兵:下午好。今天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来主持两位著名诗人的世纪对话。首先请让我简单介绍一下今天的两位嘉宾。一位是罗马尼亚诗人安娜•布兰迪亚娜女士。安娜是一位在罗马尼亚,以及世界范围内都很有影响的诗人,迄今已经出版了十几卷诗歌,同时也写小说。她在罗马尼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也是很重要的历史性人物,获得过很多国际奖项,其中包括 2008年法国政府颁布的军团勋章。另一位诗人是来自美国的弗罗斯特•甘德先生。他是诗人,也是一位作家、翻译家,同时在某个意义上,也算我的同行,因为他也是比较文学系的教授。弗罗斯特最近获得了普利策诗歌奖,这在美国文学艺术界可以说是最高的一个奖项。今天对话的基本模式是,我先用中文提出一个话题,再用英文向两位诗人介绍,请他们用英文来回答,然后再由两位翻译把他们的对话翻译成中文。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过程,因为我们这里有中文,英文,还有罗马尼亚文。我还要介绍一下在场的三位翻译,一位是来自西班牙的薇奥丽卡•巴特雅(Viorica Patea)。布兰迪亚娜诗歌的英文版都是她翻译(注:她在现场把布兰迪亚娜的发言翻译成英文)。另外两位一位是中山大学的黄峪副教授(注:她将布兰迪亚娜的发言根据英文翻译成中文),然后是顾爱玲(Eleanor Goodman)(注:她把甘德的发言翻译成中文)。谢谢两位今天在这里帮助我们展开这次世纪对话。
唐小兵:下面,我把今天要讨论的第一个话题介绍一下。这个话题跟本次香港国际诗歌之夜的主题应该说是密切相关,但是更具体的一个话题,那就是翻译。我们知道,甘德先生是一位翻译家,他把西班牙文和法文的诗歌翻译成英文并且出版,同时也跟人合作翻译过日本的诗歌,另外,我们也知道,他在英语世界里积极推动把中国当代很多诗人的作品翻译成英文,介绍给英文读者。翻译对他来说其实是很重要的创作之一。在布兰迪亚娜的创作生涯里,翻译也很重要,她用罗马尼亚语写作,她的诗歌作品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其中也包括中文。她告诉我她有一本诗集被翻译成中文在中国出版,我想这应该是高兴先生翻译、2004年出版的《安娜•布兰迪亚娜诗选》。因此,我想请问,对布兰迪亚娜女士来说,阅读翻译成罗马尼亚语的世界文学,对自己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对这个问题感兴趣,因为我们知道,对很多当代中国诗人来说,比如说北岛,年轻的时候阅读翻译过来的诗歌(无论是英文、法文还是俄文)是一个很重要的经验,对他们的诗歌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另外,当自己的诗歌被翻译成其他语言,比如说中文、法文、西班牙、英语等诸多语言之后,您对这些既是自己的作品,同时又被翻译改造过的诗歌有什么看法?也就是说怎么看待自己的诗歌跟翻译作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很多人都是通过翻译来阅读您的诗歌的时候?甘德先生,我想知道您是怎么看待翻译这个活动,以及您和其他语言的关系,比如说在您的诗歌中有时候会直接出现西班牙文,你对不同语言的诗歌的阅读,怎么影响您自己的诗歌创作。
甘德:我来自美国,而英语如今已经“出口”到众多国家,成为一种在世界范围内占主导地位的语言。在这样一个许多语言正在消失的时代,我感到有责任向这些语言致敬,并把它们带到英语中去。这一过程几乎像是感染,使英语无可避免地染上其他语言的韵律、意象和句法的可能性。翻译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自己的语言。如果没有翻译,我不可能读到安娜·布兰迪亚娜、北岛、或者其他人的作品。这些翻译作品使我得以超越自己,超越我所处的文化,想象其他人的想象,它们使我成为了更广阔的人。最后,我认为翻译将会是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隐喻,我们身处前所未有的跨边境、跨空间移民潮中,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翻译,来邂逅不同于我们的他人,来发现我们自身当中的异乡人。
布兰迪亚娜:甘德先生,我想说的第一点是,现今的全球化即意味着翻译,我们都知道,这种合作活动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尤其是从其他语言到英语的翻译。现在我想回答您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自己不是专职译者,只做过十分有限的翻译活动,并且只有在我完全爱上作者时我才会翻译他们的作品。我翻译的第一部作品是一位比利时作家的作品,他是弗兰芒人,用法语创作短故事。再有就是艾米丽·狄金森的诗作,我认为她是所有时代中最卓越的诗人。从十九、二十世纪开始,几乎所有重要的法语、德语以及后来涌现的英语作品都译入了罗马尼亚语。罗马尼亚语的使用者不过两千万,翻译十分需要,好在所有伟大的法、德、英作家的作品,包括诗歌,基本都有罗马尼亚语译本,培养起了一批新的罗马尼亚语读者。就我个人而言,我不懂德语,但我读过里尔克的罗马尼亚语译本,我认为他是最杰出的现代诗人。接下来是关于我的作品的翻译问题。我把它们归为两类:翻译到我了解的语言和翻译到我不了解的语言。我更喜欢后者,因为我可以想象它们翻译得很好。至于翻译到我所了解的语言,我有种奇怪和矛盾的感觉。我会讲法语和意大利语,都属于罗曼语族,它们没法像其他一些语言一样体现罗马尼亚语的色彩。意大利语充满光辉,十分生动,而罗马尼亚语有17%受到斯拉夫语的影响,充满阴影,诗歌正是从阴影之中诞生的。我认为太多的光辉难以很好地传达罗马尼亚语的感觉。
唐小兵:安娜关于语言、关于意大利语和罗马尼亚语不同之处的描述,真是很有诗意。她觉得罗马尼亚语有很多的阴影,而意大利语熠熠生辉,是一种透亮的语言。这真是只有诗人才有的一种语感。同时我也很认同甘德先生关于翻译在二十一世纪的作用和对我们生存状况的隐喻,这也是一个很中肯的观察。确实,翻译不仅仅是让我们能遇到新的、陌生的人,同时在让我们认识到存在在我们自身内部的他者。讲不止一种语言,或者说多语的能力,在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一种必然而且必须的生存状态。下面我想进入谈一些具体的诗作。我得承认,两位诗人的著作都丰富,而我的阅读有限,所以我提出的一些话题可能只局限于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不是对他们作品整体的概括。读布兰迪亚娜的诗集有一种感觉,就是她对时间特别敏感,甚至可以说对时间有一种深刻的焦虑。有些诗的标题就直接点到时间,比如说在《大时钟》、《诗人船》等诗篇里,就有对时间的直接叩问。《老天使们》这首诗想象天使们怎么变成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还有一首诗题为《一匹年轻的马》,我很喜欢,诗中对时间的表述让我深有感触。
我始终不清楚自己身处什么世界。
我骑上一匹年轻的马,它同我一样欢快。
急速中,那匹马早已解体,挥发,
而我继续骑着
一匹空气之马,
在一个并不属于我的世纪里。
也就是说我虽然不属于这个世纪,但我仍骑在这匹年轻的马上飞奔。觉得自己不属于某个世纪,或者说某个时代,在我看来表达的是一种深刻的时间焦虑。在甘德的诗里,时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或者说思考的对象。有时候时间在他的诗里体现为一种地质学意义上的自然的时间,和人类和历史是没有关系的。但是有些时候,也是很具体的历史的时间,甚至可以说是代表人类文明的一种结晶或者积累。比如他的诗《林中空地》,还有《牧歌:四处寻找光明》,这些诗我觉得都体现了对自然时间、人类时间或者历史时间的思考或者说观察。(待续)
文本整理及翻译:马文康
校对:唐小兵、宋子江
摄影:LAI YING WAI
题图:香港诗歌节基金会
弗罗斯特·甘德:美国诗人、翻译家、学者,1956年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毕业时获地质学学士学位,后获创意写作硕士学位,出版多部诗集。曾任教于哈佛大学,诗歌创作和翻译项目得到众多著名基金会的支持。现为布朗大学文艺与比较文学荣休教授,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的著作《来自世界的核心样本》记录了他在编辑和翻译外国文学过程中作出的深入思考。2019年凭借诗集《相伴》荣获普利策奖及全美书评界大奖。他翻译过大量拉丁美洲和西班牙作家的著作,合译过日本诗人野村喜和夫和吉増刚造的诗集,并致力于向西方世界推介多多、欧阳江河、翟永明等当代中国诗人的诗歌。其最新诗集《再度活着》于2021年出版。
唐小兵:1984年北京大学英语系毕业,1991年获美国杜克大学文学博士,随后在美国四所大学先后执教,2019年起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文化史,出版有《流动的图像:当代中国视觉文化再解读》(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和《中国先锋艺术的起源:现代版画运动》(加州大学出版社,2008)等学术著作。早年曾翻译《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杰姆逊教授讲演录》(1986)。2011年,为密歇根大学美术馆策展《多重印象:当代中国木版版画》展览。其编选翻译的当代美国情诗集《我深爱我们一起相处的这些夜晚》即将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特邀音乐人简介
野孩子乐队:中国大陆民谣的一面旗帜,“先驱、教父、殿堂级、榜样”是观众和媒体常给野孩子乐队的标签。野孩子乐队由张佺和索文俊(已故)成立于1995年的杭州,二十年的风雨洗礼中诸多优秀的音乐人如张玮玮、张蔚、陈志鹏、周国彬等都曾为它效力,现在的固定阵容由主唱/吉他手张佺、手风琴手郭龙、吉他手马雪松、鼓手武锐、鼓手王国旭组成。他们的音乐让人想到的是中国西北广阔的土地和当地粗犷的民歌,信天游、花儿 、秦腔都成为他们音乐语言的组成部分。完美独特的合声、配器,明快而富有民间色彩的节奏和独具风格的演唱,都来源于他们成长时民歌的影响,他们的作品同时记叙着中国民间音乐的历史。他们的音乐并不是对传统民间音乐的简单模仿或改编,而是在保存了民间本质的基础上对形式进行革新。他们将扎根于土壤的音乐精神贯穿始终,用耕作的方式来培育音乐。
▼
「突围」参与音乐人名单
欧珈源(声音玩具乐队主唱、词曲作者兼吉他手)
IPNHK「突围」朗诵与对话系列活动
往期回顾
第一场5月6日:谷川俊太郎+田原(线上参与人数:37.5万)http://flive.ifeng.com/live/1001216.html
第二场5月23日:阿多尼斯+薛庆国 (线上参与人数:39万)http://flive.ifeng.com/live/1001587.html
第四场6月26日:高桥睦郎+田原(线上参与人数:38.6万)http://flive.ifeng.com/live/1002267.html
点击原文链接即可观看往期活动,更多活动,敬请期待……
“香港国际诗歌之夜”(IPNHK)由诗人北岛于2009年创办,十多年来屡获殊荣。“香港国际诗歌之夜”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诗歌盛事,亦是国际诗坛上最成功的诗歌活动之一。
详情请留意“香港国际诗歌之夜”(IPNHK)官方平台:
微信:IPN-HK
微博:香港国际诗歌之夜
网站:ipnhk.org
查询:hkpoetryff@gmail.com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进入线上活动页面
活动资助|
▶ 本公众号所有图文资讯均为“香港诗歌节基金会”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主编|依亭 铁畅
版权说明|本平台诗歌翻译归香港诗歌节基金会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