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观点 |MOOC是促进传媒学界业界真正融合之契机

2015-08-03 周翔 梅子匠

原标题:MOOC影响下传媒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文丨周翔

系国家开放大学学习资源部 研究实习员




2015年4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开始以政府姿态引导我国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建设,并助推高等院校内部和校际之间的课程共享与应用。至此,引爆于美国的MOOC浪潮从商业实践和学术探讨上升成为中国教育主管部门的政府行为,虽然MOOC较高的课程学习门槛和极低的课程完成率一直饱受争议,但是中国教育主管部门借助MOOC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决心可见一斑。


与此同时,传媒教育多年来也在全球传媒业大变革和媒体技术创新的影响下探索并调整着自身的改革路径和发展方向,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将改变传统学院教育模式下各高校之间传媒教育层次参差不齐,优质的师资与教育资源无法共享的难题。


MOOC的历史与现在


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assive OpenOnline Course,英文简称MOOC),最早由加拿大的Dave Cormier 与美国的Bryan Alexander两位学者在2008年提出,2012年开始其以变异形态和隐性商业利益在美国硅谷兴起了xMOOCs,并形成了三大具有代表性的商业平台,分别是Udacity、Coursera和EDX,这迅速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实践的热点。


由于有着哈佛、MIT、斯坦福这些世界一流大学输送的教育资源,并秉承“免费+开放”这一互联网破坏性创新的市场进攻策略,MOOC不仅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知名高校加入,而且创造了单一课程动辄过百万学习者的巨量注册奇观。一时间,关于MOOC颠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论调甚嚣尘上。《纽约时报》发表的《The Year of the MOOC》在日后成为媒体宣传MOOC的代表性文章被广为引用,文中称2012年为“MOOC元年”,并认为MOOC将推动高等教育革命,甚至取代实体大学课堂。


MOOC的风靡也引领了全球范围内的风险资本流入在线教育领域。据统计,2014年全球在线教育风险投资事件达291起,披露交易额18.6亿美元,较之2013年,投资数量增长46%,交易额增长近一倍。其中,来自中国市场的交易约86起,交易额4.8亿美元,全球占比分别为30%和26%。相较于日趋成熟并寡头涌现的搜索、电商、SNS、视频等领域,在线教育产业在中国的开发规模非常有限。尽管很多网校很早就已经出现,但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和广泛用户群体,拥有巨大市场需求的阶段才刚刚开始。这成为互联网巨头以及掌握海量线下资源的传统教育机构乐于投入资本和资源抢滩在线教育市场的主要原因。而在国内众多的在线教育项目中,“学堂在线”、“好大学在线”、“中国大学MOOC”是Udacity、Coursera和EDX等国际MOOC平台在中国的忠实学徒。


不同于互联网企业、资本市场、高等教育界对MOOC的趋之若鹜,远程教育界对于MOOC的态度则显得相对冷静,多数网络远程教育的研究者认为“MOOC的课程模式类似于凤凰城大学、纽约州立大学、伊利诺伊州立大学多年实践的异步网络教育课程模式,而且在课程研发、教学过程管理等网络办学流程方面,还不如凤凰城大学等美国传统网络教育机构做的完善和成熟”。同时,MOOC的“高辍学率”更是不争的事实,据统计大概有90%的的学生不能顺利完成课程,而宾夕法尼亚大学提供的数据甚至高达96%。MOOC对教学过程的弱化,在线考试的真实性,也让MOOC的学习效果倍受质疑。


但不可否认的是,MOOC的出现加速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进程,其对教育公平的促进已经在商业领域和社会层面引起了足够耀眼的关注,这种关注更迫使传统学院教育不得不正视并积极地投身到由在线教育引发的数字化教育变革中。


我国传媒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传媒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5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务院教育部联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由此开启了我国传媒教育发展的序幕。但是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国致力于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出版、报刊等传媒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高等学府仍屈指可数。截止2013年,全国共有1080所大学开设新闻与传播类七个本科专业:其中307所大学设有新闻学专业,225所设有广播电视专业,365所设有广告学专业,55所有设传播学专业,80所设有编辑出版专业,43所设有网络与新媒体专业,5所设有数字出版专业。


如此的快速扩张不仅引起了办学的混乱与无序——“有些院校在办学硬件准备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学科专业发展方向不明的情况下,盲目上马新专业,导致了人才培养的不适用和资源的浪费”,而且,由于各地盲目得开设传媒类专业,使得传媒专业的毕业生远远供大于求,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在教育2014年发布的15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传媒类相关专业占据了5个席位。


于此同时,传统媒体的衰落、新媒体、自媒体的大行其道、媒介的融合发展,这些来自传媒业一线的变化也在驱动全球范围内传媒教育的人才培养变革——学生在了解新闻传播规律与技能之外,还要掌握其他专业知识才能满足传媒业界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入各行各业,催生新的信息组织形态、新的传播模式、新的信息消费形态、改变传统产业生态,塑造新型信息服务产业的今天,媒体的“产品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传媒机构对于传媒人才的需求还需要其具备互联网产品与运营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或实战经验。


目前,尽管国内的传媒教育界为应对新媒体的发展已经作出了专业建设上的调整——自2010年开始,先后有58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但是根据2014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教育发展论坛披露的调查报告显示,各高校现有的课程体系中缺乏融合新闻、交互设计、移动新媒体、数据统计分析、大数据应用、信息可视化等前沿课、实务课和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其背后的原因多是由于目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基本都委托新闻传播相关专业或院系培养,绝大部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师资力量都是文学或新闻传播学背景,通信和计算机技术等理工学科和数字媒体艺术方面的师资力量相对不足,教师队伍整体缺乏实务经验,让整个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传媒教育滞后于产业发展的问题仍然非常严重。


MOOC对于传媒教育的积极影响


正如有学者所言“MOOC的出现让我国高校多年来在资源共享方面进展艰难的现实难题渐渐破冰,校际封闭的格局正在被打破,课程共享逐渐得以实现,这背后可能正孕育着中国高校整体的教育理念变革和价值重构”。如今教育部出台意见引导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将这种愿景落实到了实处。对于传媒教育而言,MOOC产生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促进传媒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


我国传媒教育中的突出矛盾是媒介融合趋势下市场对传媒复合型人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但是学校教育明显滞后于业界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既有学生自身的能力问题,也有课程设置的问题。


至于课程设置与业界发展的不对位,一方面起因于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对人才需求的日新月异;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年传媒教育高歌猛进,大举扩张下的遗留问题,除了极个别顶尖的传媒学府可以依托自身地缘优势及媒体资源优化师资结构,向学生提供相对合理的课程,以及进入一线媒体的实践机会之外,国内多数开设传媒类专业的高校并不具备相匹配的师资力量和软硬件条件。


MOOC的开放与共享,打破了校际壁垒,使得顶尖高校的优质课程可以面向所有人开设。教育部的意见中也明确表示支持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以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和专业核心课程为重点,建设适合网络传播和教学活动的内容质量高、教学效果好的在线开放课程。并鼓励高校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和需求,通过在线学习、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等多种方式应用在线开放课程,不断创新校内、校际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


对于那些师资力量薄弱的传媒院系和专业而言,可以通过MOOC平台选择顶尖高校建设的传媒前沿课程来弥补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上的不足;所有的传媒院系和专业都可以依托MOOC课程打造符合自身实际的通识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复杂学科背景


推动全民媒介素养教育的普及


传媒教育研究中的媒介素养教育旨在培养全体公民对于媒介信息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的能力,使其能够辨别和抵御大众传媒的不良影响。国际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从中小学教育开始便渗透有媒介素养的内容,例如,新西兰小学五年级的课程中就含有媒介素养内容,日本文部科学省于2001年在中小学与高中设立的“综合教育”科目中纳入了媒介素养;我国香港地区在1997年教育改革时开始推动传媒教育,2005年推行的英语新课程及2007年推行的中文新课程,也纳入了媒介素养。但是我国大陆地区的媒介素养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中缺乏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公民媒介素养的整体水平偏低,对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缺乏辨别能力。


MOOC的开放与共享,使得传统学院教育中的媒介素养类课程不再只针对传媒类专业的学生开设,这有助于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从而提升他们对媒体本质、媒体常用的手段以及这些手段所产生的效应的认知力和判断力,认清媒体架构的现实与真实世界的区别。而教育部也在意见中明确鼓励在线开放课程的公共服务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教学平台开展合作,为终身教育提供优质课程。这也为在全民中普及媒介素养指明了方向。


助力媒体从业人员的职后教育


MOOC的开放与共享,改变了过去教育垄断的格局,让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了这场教育的变革中来,其中互联网企业的积极介入为跨界合作提供了良好示范。除了发挥技术和流量优势牵头搭建MOOC课程学习平台之外,也在会同高等院校一起推动MOOC课程的开发。


反观传媒教育领域,过去校媒合作的目的,多是将业界的前沿资讯和一手经验带入校园,为传媒院系和专业的实务课、技能课、以及社会实践提供支撑,弥补学校教育和媒体实践的割裂。高校反哺业界的情况并不多见,传媒院校和学术机构的科研成果只是在一些行业论坛和传媒机构的内部培训会上被小范围的分享,其传播扩散和收益面都颇为有限,这并不利于科研成果对整个传媒业的促进。


未来,传媒院校可以携手传媒业界共建MOOC课程,让高校出品的MOOC课程与业界需求贴合的更紧密,这不仅可以助力传媒教育的发展,还可以为广大传媒从业人员的职后教育提供服务,向他们传递传媒学界和业界的前沿成果,帮助广大基层媒体的从业人员及时更新知识体系,从而牢牢地把握传媒发展的脉搏。



学新闻的,第一份工作要去新媒体? 点这里



-完-


▋ 作者 周翔

▋ 小匠 朱可也

▋ 本文首发于《中国传媒科技》七月刊 转载需获作者许可并署名




回复编号,获取更多传媒人文章
Y001于威Y002叶伟民X001陈刚
Y003闻进Y004唐兴通X002杨溟
Y005黄磊
Y006刘炳路X003喻国明
Y007徐峰Y008李小鸣X005陈少志
Y009张博
X006魏武挥


X007周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