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WeChat ID meizj-tmt Intro 摘取可为“媒”所用的“技术”与“艺术”,融合,酿成一坛坛甘甜的梅子酱。授人以梅,津津乐道,是为梅子匠的初衷。此公号为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与新华社《中国传媒科技》杂志社联合主办。 本期,梅子匠专访托尔中心高级研究员、《传感器新闻》的作者弗格斯·皮特(Fergus Pitt),探秘传感器与新闻的因缘,以期引起中国新闻界对“传感器新闻”的探讨。 “传感器现在是我们获得信息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记者在做传感器新闻时,需要经过用传感器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将数据用最恰当的呈现方式融入报道,然后把报道传播出去的整个过程。其中,传感器新闻的基石就是用传感器收集数据。”弗格斯一语道破“传感器新闻”的含义,它并不是一种独立的新闻报道类型,而是指传感器作为一种播报工具。 如此看来,用传感器收集的数据做新闻并不是一件特别新鲜的事,天气预报就是气象卫星在高空利用传感器及相应的航天遥感技术收集数据做出的报道。不过,做“天气预报”确实是件很牛的事,据了解,近日卫星数据初创公司PlanetiQ宣布,其名为Pyxis的天气传感器首次测试成功,该传感器将会安装在此后两年发射的8颗卫星上,追踪穿过地球大气层的GPS信号,对全球范围内的气温、气压和湿度进行测量。卫星部署完毕后,PlanetiQ每天将传送超过800万个观测数据,是目前轨道上卫星传输数据量的10倍。更巨量的数据想必会带来更精准的天气预报。话说回来,气象卫星可不是记者们随便就能用的工具。 为什么“传感器新闻”的概念会在这个时代悄然出现?弗格斯给出两点解释。首先,我们已经意识到在如今的新闻领域,数据变得越来越重要,记者在做报道时有了更多的数据需求。然而,记者需要的数据可能并不能全部从官方数据中得到,官方数据也可能隐瞒了一些信息,所以这就鼓励我们去创造一些收集数据的方式。 其次,我们生活在一个技术时代,传感器已经无处不在,而且不难发现,通过传感器来收集信息的好处是,传感器可以将一些抽象的东西量化。过去我们可能更多地是去观察、去感受,然后去表达,这样有失客观,也不够准确。现在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开始学会用计算机语言去解读世界。 举个栗子,一个人的健康程度是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的,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的传感器及相应的手机App得到自己的一些健康数据,如果可以通过此方式将一个庞大群体的健康数据收集起来、进行总结分析,或许可以得到一些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重要结论。当然,医院系统里存储了大量健康数据,由于涉及隐私等众多因素,其他机构是很难得到这部分数据的,不过如果可以通过众筹的方式收集到每个传感器用户的健康数据,这或许会比医院的样本更具典型性。当然,提供个人健康数据必须保证自愿原则。 可见,“传感器新闻”概念的出现也得益于一大批带有传感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的面市,如今传感器真是无处不在。想到利用传感器辅助工作的不仅有媒体记者,比如在美国华盛顿,警方就在城区各处部署了同口香糖大小的枪声定位系统,其中用到的就是一种声音传感器。 对于新闻机构、记者来说,接下来可能最感兴趣的就是,有哪些传感器设备可以运用到新闻报道中?弗格斯对这个问题同样感兴趣,托尔中心传感器新闻小组已经对此进行了梳理探讨。 传感器设备多种多样,需要结合记者的报道选题去决定是否需要传感器及传感器类型。《中国传媒科技》结合弗格斯的观点,整理了如下几条思路。 首先是借助用户身边普遍存在的传感器,比如前面提到的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手机上也隐藏了一些传感器功能,然后用“众筹”的方式收集数据。华尔街日报网站亚洲板曾借助用户手机上的GPS定位及记录运动轨迹的移动客户端软件提供的数据,当然这些数据是用户提供的公开数据,创作了一个“看图猜城市”的可视化互动新闻。更有趣的案例是,纽约公共广播电台曾邀请听众一起用温度传感器做过一个研究“蝉鸣”的联合实验报道。每到夏季,温度达到一定高度后,土壤中的蝉虫就开始繁衍,蝉鸣声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该电台就邀请听众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自家后院的温度,探测什么温度时有蝉出现。这次跟科技搭边又好玩的互动,吸引了许多听众,收到很好评价。 其次,可以采用公共设施中的传感设备。梅子匠接下来会推送一系列相关案例。 另外,记者可以根据需要采购或动手DIY一些简单实用的传感器。BBC探索频道曾做过一个记录鸟类飞行时声音的报道,为了证明猫头鹰的声音是非常轻的,他们便利用声音传感器将录音转化为频率,把传统广电报道的形式转化为了数据报道。《休士顿记事报》的一名记者为了探测当地一些化工厂是否释放有害物质,在化工厂周围设置了一些传感器,探测土壤污染情况。在国内一些电视节目也有类似的做法,利用传感器进行现场演示,或将采样带到专业研究机构,通过传感器设备进行检测。 除此之外,传媒机构还可以与专业的传感器研发机构合作,建立自己的低成本传感系统。除了使用已有的传感设备,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定制传感器。当然,定制化的传感器新闻或许需要较高成本,还需要更多跨界的探讨与合作。 通过以上分析基本可以判断,传感器在一些解释性、调查性报道中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弗格斯也认为,利用精准的传感数据做的解释性报道会提升报道的权威性,在调查性报道中,记者不断在追逐真相,如若报道中融入相关的传感数据,一定程度上也将增加报道的说服力。弗格斯还强调,传感器将在互动性(参与性)新闻、人物报道,以及突发性报道中做出贡献。 从前面提到纽约公共广播电台的“蝉鸣”报道案例,已能感受到传感器互动性新闻的价值与意义。“互动性新闻的主要目的或许不在于传播新的信息,重点是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让受众参与到新闻当中”,弗格斯认为这种特殊的新闻类型会帮助媒体与用户建立更深的联系,提高媒体关注度。虽然适当地牺牲了精准性,但这种方式也确实可以降低传感器新闻的成本。 如今几乎人人都有一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上的传感器记录了一些个人数据,能否以此作为一个报道源,做一些有意思的人物报道,或许可以在当事人允许的情况下做一些尝试。 说到传感器在突发性报道中的应用,《中国传媒科技》曾在今年3月刊“机器人记者”专题中提到一个案例。“去年3月,美国加州发生4.4级地震,《洛杉矶时报》是最快通过网站报道该消息的媒体,这篇稿件就出自机器人之手。机器人第一时间从美国地质勘探局的系统中抓取地震的相关数据,从写作到发布只用了三分钟时间。”除了机器人记者的“威武”值得点赞,地质勘探传感器在报道中的作用也不可忽视。传感器还能在哪些类型的报道中被应用?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案例出现。 传感器除了为新闻报道提供数据,还有更大极富想象的传媒应用空间。最简单的比如根据手机定位传感器,向用户推送本地化新闻及服务。另外,利用生理传感器,还可实现对广告、视频效果及用户体验的前期监测等等,本期暂不一一展开。 将传感器运用到新闻领域还是非常新的尝试,全世界范围内也仅有个别机构展开了探索。弗格斯和托尔中心的研究或许会为全球更多的记者打开一扇窗,启迪媒体机构用传感器技术丰富自己的报道。当然,这又一次对媒体人员结构及跨领域合作发出了挑战。 智能语音丨无人机丨虚拟现实丨企业自媒体丨人工智能丨机器人记者丨数据新闻可视化丨大数据丨传感器新闻丨可穿戴设备丨碎片化新闻丨社交网络丨Pound技术 丨ZAKER丨网易音频丨 -- 梅花宝典·传媒业的武功秘籍 -- 编辑丨严威震 梅子匠公号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