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覃政丨VR爆点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6-01-11 梅子匠

2015年11月25日的“The BIG Club”融合传播精英沙龙上,蚁视科技的创始人覃政就VR硬件的现状、发展以及蚁视科技未来的布局发表了演讲。


以下是梅子匠对覃政演讲内容的干货整理:



现在的VR设备

>>类似于90年代的“大哥大”<<



未来VR的硬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入口。焰火工坊CEO娄池说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赞同:“VR早期不是个人终端,AR才是。”我们公司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并且一直在践行这个事。不过在未来五年之内,我们还是处于“VR时间”之内,所有做VR的公司都能够在这个时间点上做得非常好。但纯做AR的公司是根本没有机会的。也许五年之后AR才慢慢起势,那时候我们做VR的公司可能会转到AR方向上。


可以预见,未来30年之内我们做的会是同一件事,即头戴式显示。我们认为可穿戴显示器这个产品品类和手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多了一个光学投射的装置。目前虚拟现实的设备最大的瓶颈也在于光学器件的质量。


很多人会问这个问题:虚拟现实爆发的时间点是什么时候?


2012年就开始说“VR元年”,但这个“元”到什么时候并不知道。我认为现在的VR设备就是一个很笨的东西,类似于90年代的“大哥大”,出门还要找一个助理帮你拿着的那种。现在VR戴在脸上像板砖一样,非常不雅观。这是VR的现状。而且光学焦距问题(光学焦距决定了眼镜的厚度)是最大的一个硬伤,所有硬件都不可逾越这个问题。


就时间进度而言,我们可以参考一下手机。从“大哥大”到现在的智能手机,手机的发展历程用了很长时间。所以我们预计,头戴显示器也会有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早期的头戴显示器是很笨重的头盔,之后人们会把它做得很轻薄。


VR真正成熟

>>或许要等到2042年<<



我们一直在讲VR是下一个平台,那么我们看前几个平台都是什么?在整个媒体发展历程里面,人类经历了四个大媒体时代——从电影到电视到移动互联网再到手机。每个时代的时间段基本上都是固定的,大概30年的时间点过渡到下一个时段。所以我们做的头戴式显示器就是一个长周期的市场,这个里面我们不要着急问它什么时候会爆发。因为这个事情理论上来讲它不会是一个爆发的事情。


之前我们在交流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说智能硬件会不会爆发?智能设备从第一代出现到起量也是5年时间,所以我们也要给VR 5年时间才能把这个事做起来。这样一看会发现这个事情很悲催:整体的发展历程如果要30年的话,那《钢铁侠》中的情景要到2042年才能实现。


VR领域的技术创新

>>无畸变+复眼光学<<




现在,我们是不是就只能干等着?不是。2012年的时候我们就开始琢磨这件事,尝试着从光学上解决一些问题,真正把这个历程加速。我们其实在光学方面做了两件事:


第一个是我们在底层提出一个虚拟现实的标准。我也在思考,为什么有一些厂商,做不到,或者说不愿意做?我觉得这还是一个标准问题,一个虚拟现实的系统是否存在级别?比如它区分为两种,开放的虚拟现实和封闭的虚拟现实。封闭的虚拟现实采用的镜片是不会考虑画面扭曲的,因为所有东西都是预设好的,即使有扭曲也可以校正。这就使得封闭系统的内容全都需要是专有的。


我们做的第二件事是复眼光学,这可以追溯到2012年我对“如何从光学上解决虚拟现实”问题的思考,这也是我个人研究的方向。我们为什么叫蚁视?不是我非常喜欢蚂蚁,而是因为我们公司最核心的技术在于利用昆虫的复眼技术做可穿戴设备。我们认为这个技术是能够在未来30年里面对这个行业造成很大影响的技术。


复眼光学这个领域非常深,这里面最大的两个方向一个是成像领域,一个是显示领域。成像领域最早来自于2005年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个理论,而在这个领域第一波做显示的,现在看起来有三个商家,包括我们蚁视,还有两家。我们这三家是坚定地认为,显示是未来的可穿戴设备的终极解决方案。


复眼光学+AR+VR

>>三大技术打造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终极形态<<



但是算一算时间,这个技术要成熟的话要10年以后。所以我们觉得这个事情是要做,但是还要做一些更近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们做了两个:


第一个是把虚拟现实和无畸变技术做了。目前确实做到了无畸变。


第二个是头盔的超薄化。提出这个概念,我们致力于打造第一款虚拟现实超薄头盔,把现在平均轴距50毫米的现状降低到15毫米左右,并且不降低它的视角。要做成这样,只能应用我们的复眼眼镜。这样的话就会有30%、40%的人愿意佩戴这个头盔。


我们真正的梦想是做出来一款真正把昆虫的眼睛光学发展到极致的产品。这样的产品戴到你的脸上以后,通过它可以看到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是AR技术和VR技术完美融合的技术。这是把广场的采集技术和融合技术,融合成一个标准的产品。这是智能可穿戴产品的终极形态,是每个人都能佩戴的个人终端。


现在全世界各大公司都在研究如何把可穿戴的头戴显示器做得更轻薄。这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方案,我们认为复眼是其中一个最优化、最明显的技术方向,这就是我们现在在探索的技术。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其实是我们作为一个很早期的探索者,不断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的时候对于技术和未来的思考。行业里面其实我们思考的最早、发声最早,回归沉默也是最早的。所以可能很多人觉得蚁视去年市场做得比较火热,今年有些沉寂。我觉得这是因为我们最早诞生,开始的时候是初露锋芒,但相应的也最早开始成熟的思考行业的未来。相信在未来我们每次发声都是非常掷地有声的,而不是盲目的。也相信未来我们每次推出新技术都会对行业有很深刻的影响。


-END-


传媒人

小匠丨杨斯钧


融资千万的“焰火工坊”

告诉你中国虚拟现实的现状


点击图片,了解相关情况吧



点击关键词获得你想要看的内容


Magic Leap人工智能MOOC

人机1.0到智人4.0O2O

数据可视化智能语音

3D动新闻传感器新闻无人机

搜狐无人机人工编辑人脑PK电脑

Hololens3D动新闻传感器新闻

读梦机机器人记者可穿戴设备

沈浩“无界”新闻黄志敏

Fergus Pitt匡文波王君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