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查阜西:民族音乐研究动员

查阜西 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 2022-12-20

编者按:

本文约成于1953年,文中记录了查先生建议杨荫浏、李元庆两位先生为民族音乐研究所收买郑颖荪乐书及乐器、动员诸家搜集文献资料、全面摹取与收集音乐文物资料的史实。根据商定结果,录入了诸家承担的专题。文后附带了一则沈从文先生关于图像类文物的集取意见。文章虽短,但寓意深刻,特别是对于文物资料的使用已走出金石学研究的传统理念。


民族音乐研究动员
文丨查阜西
(本文选自:黄旭东、伊鸿书等编《查阜西琴学文萃》
 

6月24日余函荫浏、元庆建议民族音乐研究所进行三事:

1.收买郑颖荪乐书及乐器。

2.动员诸考古专家协助搜集资料。

3.全面摹取及收集有关音乐之敦煌壁画及流散文献。

越三日杨、李即来京,于第二议具体进行。7月1日邀集叶恭绰、汪孟舒、唐兰、罗福颐、陈梦家、沈从文、王世襄夫妇,及李廷松、关仲航、杨葆元等在和平餐厅叙谈,作出报告。

7月14日余复邀孟舒、李、关、杨、王叙谈,鼓励推动,欲使各就所长自选专曲专题,作有体系之贡献。余试提部署,一月后,如无效,当再作动员也。杨葆元已取琴弦考作专题,汪老已被从早时完成《琴书表目》,王世襄视将来工作岗位定后再议(王尚未定回社管局或转音院),关仲航则拟以扶录北京各图书馆乐书之任试之。

叶老只请其随时有所提议。

罗福颐将来应请其就所见与音乐有关之古物、图录之去所作目。

唐、陈拟求其就甲、骨、金、石有关音乐资料作审定。

沈则冀将所见及能忆及任何器物及建筑中音乐画面与文献随时摘告。

至昨日,已经许伯蘅之动员商得曾毅公,就甲、骨、金、石文字撰写有关音乐材料,则唐、陈之审定工作有对象矣;又询得沈从文提出第一次材料如下:

 

沈从文意见原文

一、人物镜子 据历博之《古镜聚英》

从桥式纽和薄质看来,必然是西汉早期或战国时期制作。比武梁石刻上弹琴鼓瑟至少早二百余年,也可能早到三百年。可说是目下保留奏乐情形极早,而且十分具体的青铜浮雕。如和楚墓大瑟并置,给人印象必相当深刻。和文献中孔子鼓瑟而歌,原宪安贫、俞伯牙等故事有相通处,有可能就是表现这些故事的某一场景。

这种主体具有发展性,到唐代,镜子上还有俞伯牙弹琴表现。

1.照相放大到中尺二寸[按:疑为二尺]左右。

2.摹绘,作五尺径大小圆图,或用深棕色浅画,或作青铜复原色。最好作两种。棕色图三天大致可成,原色图至多七天可成。

这是目下唯一较古的青铜浮雕弹琴抚瑟图,需要用第一等好画手转移画面作陈列之用。(《古镜聚英》)

二、舞狮子 据历博之正仓院《文样集》

在正仓院《文样集》中有一片唐锦,中作一狮子,四围绕几个奏乐伎。和唐代五方狮子舞有联系,有可能即黄狮子舞。《语林》称王维私舞黄狮子而被贬,因黄狮子只人君能舞,这篇锦缎重要处,即狮子纯唐风,极骏猛,和唐三彩陶狮子可作唐代狮子代表。乐伎不像醉拂菻装束,倒像高丽人,乐部人数和乐器特别值得注意。因可以明白五方狮子舞用乐情况。

需要照原大画一张,用棕色画放大作五尺大小画一张,据唐代丝绸作复原色画一张。

三、戴竿舞 据北大之《柬沄珠光》

正仓院藏弹弓上戴竿漆画。照《乐府杂录》说是舞浑脱,一圈奏乐的乐器和人数重要。和敦煌张义潮出行图,宋国夫人前面戴竿舞,为现在仅存唐代两种戴竿舞。乐队重要。摹绘如前法。或者还得用六尺高纸头摹绘。效果好。

四、斫琴图 据故宫藏卷

虽传为宋人或李公麟所绘,实出于晋代粉本,从衣着可知。图示造琴步骤,极重要。

摹绘作大册页,易上墙。至少得用三尺到三尺五中国尺高的纸,人物得放大到二尺左右,才具体。画得好,衣即可上色。

另照一原大相表成卷子。(故宫)

五、辽阳汉画 据历博摹本

乐舞部分。极重要。布置上也极美。(得用一礼拜到十天临摹。照原彩色稍稍加强线条和色调)是现存唯一汉摹壁画。

六、洛神赋图 东博卷子

从东北博物馆摹。1.原大原色;2.欲大到人大约一尺六左右,用草棕色画,惟击鼓部分鼓重色,即可得极明印象。或只摹部分,即得放大到三尺左右。摹部分大致三天可完成。可能两天即完成。

七、汉石刻黄门鼓吹 可觅售品

(东上四人作乐)重要,黑白绘放大到中尺四尺左右,纸得五尺高,六尺宽。

八、奏阮咸图

1.程万里《越窖图录》[按:陈万里《越器图录] 2.《古镜聚英》

越窖瓷上刻印。瓷是唐代,人物装束是六朝,用棕色线放大到四尺,旁附原照相。龙门石刻也有一奏阮咸图,系群相乐队,得摹。放大到人约二尺五寸高。

九、白沙北宋壁画按乐图[按:伎乐图历博摹本

为仅存北宋崇宁三年奏乐壁画。

摹时且不妨另作一黑白线的,试为恢复宋人服装彩色和家具等色调。至多十天可完成。

十、元人奏乐演戏图 郑振铎《伟大的艺术传统》

重要。放大到六尺左右,四天可完成。另照一本色相附旁边。

十一、通沟画—乐与舞 历博《通沟》

全场面和曹植诗有关,即《箜篌引》故事。重要。因墙上另一堵画的是《白马篇》打猎故事。上色摹绘,用一星期到十天。这个重要,因为诗称挽歌有道理。如主题系汉以来一般格式,曹作诗必见到此等画。不然,即根据曹诗而画了。直到唐人李贺传此歌,场面还是一歌《白马》一歌《薤露》,有可能即歌曹植二诗的。

十二、韩熙载夜宴图 社管局藏张大千旧藏卷或故宫另一摹本

应全部临摹,重新着色,因绸子花纹有不合的。奏管部分重要,系五管齐奏,无其他乐器。击大鼓,弹琵琶都重要。摹得第一好手。放大到约二尺五寸高,才显著。

文物局张大千本子和其他本子不同。值得都摹下(原画北宋人作,另一为明人摹)。另照原色原大相。共用一月时间。

十三、按乐图[按:伎乐图] 据蕴辉斋藏画

明仇英作,似据唐宋旧稿,因一切如唐宋时。席地坐部奏技,著小屏风,法古,格高。此画也得全摹,设计极精。

放大到一尺五寸高,人才可见精神。用二月时间摹。

另照相放大作二尺高卷子。

这(以上十三种)仅是就记忆到的演奏有关画幅。这种画私意总的想法由第一等画手摹取放大,将来陈列室有它,就见得活泼生动。因为具体把当时社会画出,比仅陈列乐谱、乐器大不相同。出国展览,也是这些画容易给多数人深刻印象。从这种工作上面的投资,音乐馆有它,就动人了。必然可以从多数观众中发生作用的。

材料还得再从各方面取用。例如历博还有一面彩漆柜子门,大约元代或明初的,上面按舞图[按:伎乐图],即系从夜宴图取来,和现存几个本子都不同,著色好得很,舞者白衣,在毡茵上,旁有四五女子奏乐,全部设计极佳。这画照理还得用同式彩漆绘,放大到人约二尺,全画可得九尺,场面才真动人!费二月时间,一千万人民币,也得作,因为讲究得很!是值得用来教育现代人的!

又有一个舞狮子的,可能是明初的,方法神气和辽白塔前拂菻舞狮子相合,比《营造法式》上画得还古些,多重要,辽白塔前浮雕也值得作浮雕。

龙门石刻大莲华天井浮雕天乐部也值得仿作浮雕,缩小到圆径六尺左右,半月到二十天大约也可作成。

工作觉得重要,莫怕费事和费钱。费钱倒不多,挑好手摹画倒是值得注意,必须头等好手二三位,才对得起遗产,必须好,才能起应有的作用。

7月18日

编辑:西西
审校:安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