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外记者点赞的罗湖这件事,都记录在这本书里!


作为深圳经济特区早期的城市中心

罗湖诞生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敲响了国有土地拍卖的第一槌

中国内地的第一家麦当劳

也诞生在东门步行街……

这些改革开放的故事

成为很多人的集体记忆


故事还有另一面

划在特区分界线上的

管理“真空地带”——“二线插花地”

发生在这里的故事

也引来众多的目光

其中就包括杨黎光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由深圳著名作家杨黎光创作的罗湖棚改长篇报告文学正式出版。10月24日上午,杨黎光长篇报告文学《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以下简称《家园》)研讨会在北京市中国作协会议室举行。活动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深圳市罗湖区委宣传部、《中国作家》杂志社主办。聚焦《家园》,文学界、评论界专家对这部思辨型报告文学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有现场视频可以看哦



还有《南方日报》

《南方都市报》整版报道



关于这本书,杨黎光说:

在改革开放40周年这个时间结点上,我想具体化、形象化地展示治理“城市病”的一个中国路径。

——杨黎光


关于杨黎光,他是

连续三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近年来,杨黎光着力于“追寻中国的现代化脚印”长篇思辨体报告文学系列创作,完成了《大国商帮》《中山路》和《横琴》三部曲。《家园》是该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可说是投入时间最长,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这部作品历时两年多时间,采访人物多达两三百人,对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进行全景式的深入记录


关于罗湖棚改,这被称为

“中国棚改第一难”


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原貌


罗湖棚改是深圳市委、市政府为解决“二线插花地”的安全隐患而决策实施的一项惠民工程,由罗湖、龙岗两区具体承担任务。改造涉及62万平方米建筑、1300多栋房屋、9.3万人口,因范围之大、隐患之多、情况之复杂被称为“中国棚改第一难”



经过2年半时间的改造

目前已实现“四个全部”:

插花地居住人员全部搬离

违法建筑全部拆除

重大公共安全隐患全部消除

规划建设全部如期推进



罗湖棚改的速度和效果

也被外媒记者看在了眼里

《家园》一书中就记录下了这样一个故事

南非发行量最大的《星期日时报》资深记者卡尔·菲尔普斯到访深圳时,到罗湖棚改现场探访。约翰内斯堡有大体量棚屋存在,问题久拖不决,全球众多的城市受困于部分居民居住环境恶劣这一现状。


深谙此事的菲尔普斯惊讶于罗湖棚改的速度与效果,认为深圳此举即便在全球城市治理实践中,也是值得竖起大拇指点赞的了不起的成就。


之所以能捕捉到

罗湖棚改许多有意思的故事

在于棚改启动初始

杨黎光即着手记录这一过程

见证了许多历史性时刻

他在写作中所作的准备也是十分充分

呈现出的作品信息量也极大


采访历时两年多,访谈人物近300人,对罗湖棚改进行了全景式的深入记录。采访之外,杨黎光还进行了海量阅读准备,涉及社会学、人类学、城市学、经济学、历史学等门类的书籍。“在《家园》中,信息是高密度的。”杨黎光说,这本书是写给爱思考的读者的



比如,你思考过“罗湖”的“罗”

有什么含义吗?


罗湖的“罗”字,是壮侗语中对“山”的称呼,是古代百越族人的语言遗留,所以“罗湖”的地名,是指山的周围有很多池塘。“插花地”的说法其实有“三种情形”,晚清胡林翼的《胡文忠公遗集》里有系统论述。



新闻从业背景令杨黎光喜欢刨根问底,书中这样的惊喜处处可见。伦敦雾霾、美国“锈带”、俄罗斯西伯利亚中小城市群的衰败……全球化的视野有助于读者在一个更广阔的坐标上去体察当下的现实


关于《家园》,他们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家园》兼具学者哲思与诗人激情,提供了一份优秀的报告文学时代样本。书中所讲述的罗湖棚改项目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一个范例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

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


“我们中国当代作家,可以说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家园》是杨黎光对时代呼唤交出的一份答卷,是对改革开放时代故事的独特讲述。





深圳市文联党组成员王国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广东乃至全国的棚户区改造工作中,罗湖棚改都称得上是一个教科书式的样本,它符合市情、民情的需要,为全国棚户区改造提供了重要经验。“罗湖棚改人是‘特区精神’的一个缩影,而《家园》则带着对改革开放40周年乃至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深入思考,抓住了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为解读罗湖棚改乃至深圳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极为精彩的文学读本。”





罗湖区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萍


罗湖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近年来在社会治理、城市更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深化改革的举措,罗湖棚改是又一个新的例证。杨黎光将罗湖棚改放在时代与历史的纵深坐标上观察,把主题升华到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层面,为棚改工作建立了价值支撑与意义体系,坚定并增强了罗湖棚改人的信心与动力。




杨黎光也明确表示

想要探索城市化背后的问题


我不仅想表现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的原由和意义,还想探索中国在城市化进程中所积累的问题。

——杨黎光


从2008年开始,杨黎光文学创作开始进入一个主题: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与思考。十年之后,当杨黎光带着自己第四本以“思辨”为主旨的报告文学出现在研讨会上时,这个主题引来专家的热烈评说。


一起来看看研讨会上

大家都说了什么吧?



以点带面提供参考

“城市管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

棚改对于作家来讲是个好题材,

光是把棚户区改造的原由和意义

讲清楚已经不容易。

但对杨黎光来说,

探索棚改背后的那个“大宇宙”

才是他的初衷。



杨黎光表示,在着笔书写对“城市病”治理的思考时,选取深圳最早进入城市化进程的罗湖为着眼点,有着一定的典型参考价值。而“二线插花地”棚户区的产生,是“城市病”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对类似棚户区这样的“城市病”的治理,《家园》给予了细节化和具体化的呈现


关于这些,你了解吗?

“二线插花地”是由于特区管理线与行政区划线不一致而出现的“真空地带”。据统计,深圳“二线”沿线共有22处“插花地”,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罗湖主导改造的这块,包括木棉岭、玉龙和布心3个片区。62万平方米的土地上,矗立着1300多栋楼宇、9.3万的居住人口,形成了繁华都市的一个侧面。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何建明看出了作者写作的目的,他认为:

《家园》不仅全景式记录了棚户区改造的前因后果,还探索了城市化进程中人类所要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包括关于“城市病”的治理等,“棚改不仅是深圳市罗湖区的艰难一步,也是急速前进中当代中国的一个缩影。”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认为:

城市改造背后的艰难曲折,既考验地方政府,也考验作家个人。杨黎光选取罗湖区棚改典型事件,以此切入改革开放的进程,是思考城市病、思考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人民文学》主编、评论家施战军评价《家园》:

“宏阔与深刻并具,循环与事实并举,追问当中有分析,写实当中有思想”。以“古今中外”为参照系,通过罗湖棚改案例提供了“城市病”治理的方案,施战军认为,《家园》不仅罗列事实,还涉及旧改怎么改?现代化城市中的人怎么安置?如何让他们的生活有序的通向美好未来等问题。“这是一个当今非常重大的现实课题,适合作为党政干部的学习资料。”

原鲁迅文学院研究员、评论家何镇邦也深表认同:

“城市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他甚至建议,将《家园》列为基层党政干部的必读书籍。


理性思辨与人文关怀

300人的采访为棚改描摹新画像

在研讨会上

还有一个高频词汇是“理性思辨”

报告文学不是事件的堆积,

而是思想线索和逻辑思考的展开。


对此,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吴义勤评价

“他不会被事件牵着走。”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表示

从《家园》这部作品中,看到了作家的真情和热情。“报告文学作家的忧患意识在他的文字中表现得非常强烈,作品虽然起笔于一个小切口,但是视野非常宏阔。



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评论家潘凯雄认为

《家园》主要聚焦点是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的改造,这样的题材在现在的报告文学作品里很容易被简单处理成民生工程。“但杨黎光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将棚改放在‘城市病’这个更宏大、更具影响力的世界性话题里,来研究、思辨、考量,使得作品的宽度、深度都得到大大的拓展。”



在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评论家白烨看来

《家园》最好的地方就是思辨性内核。首先是对“城市病”产生原因的思考,作品透露的观点是“城市病”不仅是城市无序发展造成的,还有城市管理的滞后。然后是问题如何解决,作者在书中详细描写了罗湖为完成棚改团结一心、克难攻坚,深圳精神就在一个又一个生动热血的故事中渗透出来。


“理性思辨”对于报告文学来说不可或缺,

这意味着作品有了筋骨,有了格局;

倘若再加上人文关怀,

那读者从中感受到的还会有

萦绕在字里行间的温度。


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李朝全表示

杨黎光的人文关怀体现在民生视角和对个体人物的细致勾勒上。杨黎光关注城市痛点——居民居住环境、治安管理隐患等,他用具有在场感和亲历感的描述表达了急迫感。“报告文学强调现场性、现实性,也强调情感的在场和主体的在场。一个报告文学作家如果没有这样的情怀,写不好报告文学。”



在《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杨晓升看来

在过去的一些作品中,写作者大多站在群众百姓的视角,很少有人关注城市的管理者。《家园》来自深入扎实的采访,采访对象多达300人——从罗湖区委书记到棚改相关社区工作人员,这里面有跑到武汉去签约的普通网格员,有自己掏钱连续送了70天饭的群众,还有三天两夜创造“签约奇迹”的团队……“作品让读者感受到罗湖棚改这个团队身上散发着拼搏、奉献的精气神,新形象跃然纸上。



为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

对时代呼唤交出一份精彩答卷


《家园》的诞生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

时代呼唤有温度、有思考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看来,“其展现的罗湖精神和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高度契合”



白烨也认为该作品讲述了最为鲜活、最为精彩的罗湖故事,棚改既是深圳故事,也是中国故事


《收获》杂志社社长、主编孔令燕认为,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深圳的问题,所有的大城市都会面临老城区改造问题,这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共性问题,“棚改很有典型性、概括性,对全国都有借鉴意义。”



对话《家园》作者杨黎光

棚改这场实验具有折射作用


Q1

问:棚改是如何进入你的视线的?


杨黎光:2008年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我的文学创作进入一个有点“大”的主题:对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探索与思考。


8年中,我完成了《大国商帮》《中山路》和《横琴》三部曲。《家园》是该系列的第四部作品,也是投入时间最长、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部呕心沥血之作。


本来写完《大国商帮》后本来打算不再写长篇思辨体报告文学,但这时候罗湖区委宣传部找到我,一开始我没敢答应,“二线插花地”不知道从哪着手,这是一个复杂的主题,不容易把握。


他们给了我半个月时间考虑。我在想,(对)现代化发展(的思考)还可以再深入。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城市化发展面临了哪些问题,我还可以把自己的思考写到书里,于是就动笔了。更重要的是,罗湖区这些人的诚挚和踏实做事的态度,也让我难以拒绝。


Q2

问:不少专家评论《家园》这部作品时说,作品里有大量的实地采访,同时也有很多理论,融入了作者的理性思考。这可以说是你近年来报告文学写作的最大特色,为什么会这样写?

杨黎光:对于城市,我们是不是存在着太多似是而非的观感与认知呢?


让我惊讶的是,在飞速发展的城市中居然还有这样一块地方需要我们关注,这个地方还存在一些基本的生存问题。这时候政府用这样大的气力来解决问题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及时的。作为一个作家也有我的一份责任。在我尽这份社会责任的时候,也有我的一份社会思考,于是我把我的社会责任和思考都写到了这本书里。


写这部作品的工作量很大,创作历时两年多,采访人物有300,但这部作品不是一个好人好事报道集,我要把思考融进来。我参考了200多本书,在自己心里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城市发展史坐标系,在这个背景下来思考罗湖、深圳乃至中国的城市化问题。


罗湖棚改是城市空间面临的问题,棚改这场实验具有折射作用。我在书的扉页上写了,这本书是为改革开放40周年而作,我希望我的读者,那些思想者,阅读后能思考今后城市该如何发展。


Q3

问:在采访、考察过程中,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

杨黎光:第一个震撼是棚户区的现状,深圳这样的城市怎么会有这样的地方?记得除夕那天我去棚户区,现场看到的是一片烟火气息,山道上、坡梯间,百转千回的巷子里,当我穿行在写满人生故事的楼群中,我意识到这个群体的家园环境急需改变。


第二个震撼是被数字吓到了,62万平方米的面积上,矗立着1300多栋楼宇、9.3万的居住人口,形成都市里的另一种存在,我理解了改造的迫切性。


第三是被参与棚改的工作人员震撼,连续送饭70天的大姐,三天连夜转战粤西3000公里的“外签队”,棚改指挥部理性思考谋划的领导……他们的身影在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些个体就像大船上的铆钉,平时也许是散的,但是在特殊情况下就凝聚成一股力量。集体的力量汇聚成了集体的精神。在我看来,这些故事的基调其实可以用几个字来概括:忘我、倾力、勇气、担当和爱



对于改造后的这片土地

我们一同期待

期待一个不一样的“插花地”

一个不一样的罗湖



信息来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统筹整理:新时代新罗湖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往期精彩回顾

1、速看!罗湖区区属事业单位招人啦!10月29日开始报名

2、【双周发布】他们把800余世界级摄影佳作搬到罗湖!展期一个月,错过等两年!

3、家园报 | 今天是他们的节日,罗湖送出了“专属大礼包”!

4、深圳成世界最佳旅行地NO.2!碧水青山,少不了罗湖这些大行动!

5、实用 | @罗湖人,社保全新系统来了,不看你就亏大啦!

6、罗湖捷报频传!2018全国医院擂台赛,他们进军全国决赛!



来都来了,点个赞再走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