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罗湖 | 黄贝,就是巴适
罗湖,深圳最早的建成区,老深圳人的城市记忆聚集地,众多来深建设者的第一站,这里从来不乏人气和话题。漫游罗湖,纵横便利的交通,底蕴深厚的学校,八方荟萃的美食,风格各异的商圈,高耸入云的建筑群和烟火丰盛的城中村交汇相融,绿意葱茏的锦绣山水点缀着欣欣向荣的万象都市。
城市向前奔跑,生活在其中的人们也不曾停下脚步,忙碌往往会让我们忽略掉城市的美好风景。即日起,“漫游罗湖”系列推文正式上线,带你于光影交错间发现罗湖之美,于平凡故事中感受罗湖变迁。
“爷爷,你们打的是什么牌呀?”
“qio牌。”“秋牌?”
“不是,是qio,qio牌。”“球、球牌?”
“qio牌,就是那个qio嘛……”
左右说不明白,银发满头的老爷爷停下比划的手,抿抿缺牙的嘴,笑得憨厚可爱。
问了旁边的村民才知道,老人们打的是有近2000年历史的四川长牌。几个老人祖籍四川,来深已有30余年,一直住在黄贝岭。夏天屋里闷热,他们闲来无事就约上老乡,摆上方桌小凳,操着数十年不改的乡音,玩上几局长牌。
“住在这里感觉怎么样?”“舒服啊。”
逛一圈回来,公园里围坐的老人更多了,他们曝背乘凉,蒲扇轻摇,打牌下棋喝茶说笑,如果不是粤B车牌来来去去,你很难相信这是发生在深圳的场景。
以罗湖区黄贝街道为坐标,这种怡然自得的闲趣随处可见。在村民围坐下棋的凉亭里,在花猫贪睡的台阶上,在飘着蒜蓉剁椒沙茶香的店铺前,在歌声回旋的小公园,在油香滋滋热气腾腾的大排档……用村民的话来说,这里的生活就是“巴适”。
☝点击享受巴适黄贝
这里是黄贝
黄贝岭村牌坊
说起黄贝街道,很多人都会第一时间想到“黄贝岭”,后者因建在名为“黄贝”的小山岭之下而得名,距今已有650多年,是深圳最古老的城中村之一,如今仍熙熙攘攘地住着5万多人。事实上,黄贝街道承载的烟火味远不止于此。
沿着凤凰路往东走,新发烧腊茶餐厅的烧鹅热香喷鼻,蘩楼的早茶档从来不缺街坊光顾,星期八有无数人的青春记忆,沃尔玛经常搞促销,肥姐牛杂红了23年,龟老吉的仙草凉粉一碗下肚暑气全消……
摊开罗湖版图,黄贝街道位于罗湖区东南部,东起延芳路,与莲塘街道接壤;西至文锦路,与南湖、东门街道相连;南至深圳河,与香港新界毗邻;北至爱国路,与翠竹、东湖街道相接。辖区面积7.501平方公里,涵盖新谊、新兴、新秀、文华、黄贝岭、罗芳、怡景、凤凰、碧波、水库等10个社区。截至2021年7月1日,街道人口将近19万。
凤凰路上凤凰树,每逢盛夏花开,入目红火
黄贝岭站是5号线东端的终点站,也是2号线和5号线的换乘站
2013年出版的《深圳市罗湖区志》中写到: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初,黄贝街道辖区内仅有几条土路和原住居民村落间的简陋小巷,土路两旁有为数不多的楼房、从事转口贸易商家临时搭建的门店以及在建的建筑工地,遍布乡间田野的是城市建设者居住的铁皮房。
斗转星移,城市脉搏加速跳动,尘土漫天的小路变成笔直开阔的大道,风一吹就响的铁皮房被推倒,高楼拔地而起,拥挤的城中村被敞亮的商品楼取代。城市的容貌被岁月涂抹,关于旧时光的记忆像躺在河底沙地里的鹅卵石一样奕奕生光。
黄贝岭村新貌
生活在黄贝
对从小在黄贝岭长大的怡烨来说,童年是用冻奶茶、甜面包和荆州锅盔的香味酿成的。她回忆道,以前还没城中村改造的时候,黄贝岭有很多美味的小店,都是老爷爷老奶奶开的,没挂什么招牌,就是简单租个小屋子。随着城中村改造,很多店都关了。
一起消失的还有东湖公园游乐场。“金龙滑车、旋转木马、海盗船、迪斯科转盘、青蛙跳……这些项目我都玩过。”怡烨回忆道。
在这里,你拥有的不止是一个公园,还有深圳水库、深圳美术馆、罗湖体育休闲公园……
绿道悠静,绿荫清凉,不开心的时候就到东湖公园走一走吧 ,碰上凤凰花开,更是美不胜收
尤可艾第一次来黄贝,是在她9岁那年。“一个人坐了40多小时的绿皮火车从四川到广州,到了广州后,我姨夫把我送上汽车,一直开到银湖火车站,我爸爸又骑着摩托车把我从车站拉到黄贝岭。”
彼时黄贝岭周边正在施工,走进父母工作的大厦,狭窄的楼道仅能勉强容纳一个人通过,当时尤可艾觉得深圳的楼梯怎么这么难走,“还不如我们老家地方宽敞”。
17路公交起于水库总站,穿越水库新村、怡景花园、黄贝派出所、京鹏大厦、金光华广场、罗湖小学等重要区域,止于深圳火车站;反过来坐,便是很多人初次到黄贝岭的路线
“我2012年到的深圳,之前住在黄贝岭中村,后面因为改造搬到下村,当时黄贝岭到处都在拆,灰尘漫天,机器轰隆隆响。”
跟尤可艾一样,李歆的“黄贝初印象”并不是很好,一晃眼近10年过去,孩子从幼儿园升上高中,黄贝岭也一改旧时模样。“现在比以前繁华多了,地铁公交很便利,日常生活都能满足,村里有社康中心和养护中心,学校也越来越多,很多以前住在这里的人回来看到都感慨说变化特别大。”
黄贝岭社康中心和黄贝岭养护中心
早年的黄贝岭被称作深漂聚集地,一间出租屋加一张铁架床,就是外来务工人员来深后的第一个家。
现在的黄贝岭仍然住着来自不同地方的人,他们说着四川话、东北话、潮汕话、高州白话,把对家乡的思念、对未来的期盼揉进黄贝岭的日与夜,清晨把身影投进人海车流城市高楼,傍晚把唠叨和苦闷涮进湛江白切鸡、汕头牛肉火锅、东北饺子店、重庆面馆沸腾的碗筷声中。李歆说,在黄贝岭租房性价比较高,很多人一扎根就是几十年,这里对他们来说就是“家”一样的存在。
散不去的人情味
住在深业东岭,可以一站式吃喝玩乐,过个马路到对面的黄贝岭村,穿街走巷也能挖到不少美味小店
以黄贝岭三路为界,西侧是深业东岭住宅区,东侧是黄贝岭上、中村,两种风格迥异的建筑相依共存。新楼敞亮,旧村温厚,无论住在哪里,朴实热闹的人情味儿总是散不了。
午后的城中村,大门敞开的杂货铺里,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垂头午睡;两个村民踩着单车擦肩而过,都停下来问对方今天买了什么菜;五花八门的招牌藏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故事;孩子露着肚皮在屋檐下午睡,作业本和笔散落一旁;招租信息随处可见,在楼下多停留一秒都会被问要不要租房;菜市场里,生肉档的老板听到顾客一句“哟,这排骨好看”笑眯了眼。
在这里,飞快转动的城市秒表仿佛被按下减速键,日子忙碌又松弛,所以说在黄贝住久了,去到别的地方反而会不习惯。
黄贝街道共有19所学校、28所幼儿园(含公立、私立),上图依次是靖轩小学、罗湖外语实验学校、罗芳小学
黄贝岭肉菜市场
夜色渐深,社区广场上聚集起纳凉的居民。年轻爸妈推着婴儿车散步,老人们坐在长椅上唠嗑,广场舞的乐声此起彼伏,孩子们奔跑着挥动球拍,下班归家的人边走边伸着懒腰,丢掉白天的拘束,换上舒服的姿态。
街道两侧,餐饮店里忙得热火朝天,外卖员跑进跑出,咸香辣甜香味交织,川湘粤闽菜系碰撞,味蕾满足了,一天的疲惫也被抚慰。
文华花园的居民活动角
新秀村漫游记
从新秀站A出口出来,右转,直走到沙湾桥头,右手边藏着一条沿河碧道,站在碧道或沙湾桥上远眺,沙湾河蜿蜒清澈,两岸风景如画,不少居民在碧道上跑步健身。
过了沙湾桥,扑面而来是一条街的香气四溢:潮汕肠粉、庙东排骨、荷叶竹筒鸡、云髻山肠粉、金点蛋糕、袁记云饺……
夕阳下的新秀村,粉白楼群错落分布,水流声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从窗户飘出来,层层叠叠的树叶倾下金黄色的光,把周围事物都变得格外温柔。
新秀村南区的小广场上,村民们用折叠桌和小板凳围出牌桌或棋局,下棋的人和看棋的人都全神贯注;孩子们在空地上踩自行车、踢足球、捉迷藏,笑声阵阵。
吴奶奶是1984年从北京南下深圳的,她先在竹子林住了两年,1986年由于工作变动搬到新秀,眼前这个小广场在她最初的记忆里还是一条小河。如今她和老伴都退休了,夫妻俩身子骨很硬朗,精气神特别好。吴奶奶的丈夫是有着50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正值建党百年,他获颁了“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每每说起都难掩自豪。
“这里什么都挺好的,”同样在新秀住了30多年的韩阿姨说,村里有超市,买菜很方便,出了小区就是公交站,381路和69路直达罗湖医院春风院区,“附近有新秀幼儿园、罗芳小学还有罗外实验,孩子上学也近。”新秀村住着不少老年人,每天爬楼梯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吴奶奶和韩阿姨都期待着有朝一日可以住上电梯房。
兜兜转转十几年,怡烨和家人仍旧住在黄贝,因为这里“邻里关系亲近,互帮互助很温馨,路上早餐店也多,出门交通很方便”。
长大后老家深圳两头跑,住过罗芳村,在福田租过房,去年回到黄贝,尤可艾觉得还是住在罗湖最舒服,“生活气息浓,人情味十足,有味道也有温度”。那个以前在她看来“不够宽敞”的黄贝岭,现在就像一个“迷你小镇”,应有尽有。
“去年有段时间经常加班,几乎每天都是凌晨两三点下班,我和同事沿着凤凰路走回黄贝岭,一路上灯火明亮,夜市的店家忙着烤串炒粉,很多人在吃夜宵,烟火气十足,特别有安全感。回到村里,巷子里有感应路灯,还有一只猫咪趴在屋檐下等我,连着几晚都是。”尤可艾当时还发了一条朋友圈,“不管几点回家,总有一盏灯在等我。”
还有一个小彩蛋快戳戳看
☟☟☟
650多年历史的黄贝岭村
陪伴罗湖人长大的东湖公园
拥山抱绿的深圳水库
烟火气丰盛的城中村
不断崛起的崭新楼房
老罗湖舌尖上的老店
藏在深巷的宝藏小铺
……
黄贝,远远不止这些
巴适的生活
萌生于温暖的人情和宜居的环境
黄贝亦是罗湖的一个缩影
包容,舒适,融合
向前奔跑,不忘回望
#欢迎留言,分享你的黄贝印象#
统筹整合:新时代新罗湖
往期精彩回顾
3、听见深圳·听见我 |《我是党员向我看》:党徽贴胸前,阔步向前艳阳天
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