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世界前列!海关改革第一步,由罗湖迈出 | 口述罗湖⑰
相信不少人第一次通关
都是途经罗湖口岸
关于口岸通关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多少?
在那个科技不大发达的时代
罗湖海关人利用“火眼金睛”
识人辩物
面对庞大的通关量
仍不断迎难而上、引领创新
奏响中国海关改革开放的“先行曲”
第十七期《口述罗湖》
一起跟随周冀中
听听罗湖海关的故事
周冀中
1947年出生,1968年参加海关工作,长期从事旅检、货运监管和技术工作,曾先后担任深圳海关副关长、郑州海关关长、深圳海关学会会长。
以下内容
源于周冀中的口述
中国改革开放看深圳,海关改革开放看罗湖。罗湖口岸是连接内地和香港的“第一口岸”,百年罗湖桥曾经是内地通往香港的“第一通道”,某种意义上讲,罗湖海关可谓是“百年雄关”。它不仅见证了中国内地从打破封锁到改革开放,再到迈向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更以众多“第一”和“率先”奏响着中国海关改革开放的“先行曲”。
1968年,我从上海海关学校应届毕业,因一心想要守卫国门安全,保障国际邮路通畅,一路南下来到深圳罗湖,自此成为一个罗湖人,开启了自己坚守罗湖口岸一线31年的海关工作生涯,成为深圳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名参与者和见证者。
识人辨物练就一双“火眼金睛”
刚到深圳时,我先被分配到罗湖口岸。彼时这里四周荒凉,跟上海一比,真有种“从天上到地下”的落差感。虽然条件艰苦,但我却非常自豪,因为我来到的是创下全国多个“第一”的海关单位:海关关员数量第一、全国旅客通关人次第一、征收行邮税第一……那时候全国海关关员总人数大概有5000人,九龙海关(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时更名为深圳海关)约500名关员,派到罗湖大概200名。
当时,我们上班时间是从早上8点到下午2点30分,直到最后一名旅客通关才算工作结束,接着回家休息吃饭,晚上7点到9点统一组织学习,从1968年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前夕,罗湖海关基本是这样作息的。
海关犹如一道门,既要识人,更要辨物。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入境旅客基本都是一根扁担两头各挑着一个大布袋子。因每人可以免税2套外衣裤、3套内衣裤、3磅花生油、10码棉布、5公斤食品,布袋子里就塞满了这些东西。海关关员承担着经济保卫和政治保卫任务,因为通关量大,有些旅客会一直催促,我们脑子转得飞快,手脚也不停歇开包检查,大干快干抢时间。
50年代的罗湖桥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人人过筛,件件开包,这是我们当时的查验方式。因为手续繁琐,需要更加紧密地分工配合来提高通关速度。一个班组大概8人,我们会在上班前沟通好各自任务,比如将旅客分为孩子、中青年男性、中青年女性、老人等人群,分配专人查验。关员接触同一群体多了,就练就了一双双“火眼金睛”,比如走私者有扮成孕妇的、有绑藏的,甚至还有为逃避海关监管挖地道过边境走私的,我们总是能及时捕捉到问题。其中最厉害的关员尖兵,一年至少能查1000万走私港币或外币。
罗湖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
旅检监管方式与国际接轨的海关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世界各地的人涌来深圳。1979年,罗湖口岸进出境旅客593万人次,1983年进出境旅客1075万人次,1988年达到2023万人次。一到春节期间,入境旅客从每天3000人一下飙升到1.6万人,每天通关20小时左右,持续20多天。春节期间返乡旅客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春节期间等待入境的旅客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罗湖海关作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旅检口岸,人工速度再快,细查细验这一套也不再符合变化后的形势。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后,通关旅客量更是日日上涨。有意思的是,通关旅客不再只是走亲访友,很多是“戴着领花,夹着皮包”来内地投资办厂的老板,对提高通关速度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罗湖海关,中央要求我们改,地方要求我们改,旅客也要求我们改,我们自身更要求改,从此迈开了海关改革的第一步。
首先是改革查验制度,比如将旅客按照携带行李数进行分类,分为应税通道和免税通道。其次是人工查验转为机器查验,引入了人体安检机、金属探测仪等。旅客在申报完之后,机器帮忙筛查,分辨哪些是印刷品,哪些是金属物品,这些在今天看起来稀松平常的技术,在当时的国际海关中已遥遥领先。就这样,我们以“三线一条龙”的作业方式,对旅检现场进行改造:前面,旅客申报登记重点物品和港币;中间,行李过机;后面,关员抽查放行。这样大大提高了通关效率,以前最快要2分钟,现在最快10秒,得到各界好评。
等待进出境的旅客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海关改革迈出第一步后,我们紧接着“大跨步”效仿国际做法,大胆实施“红绿通道”措施以缓解旅客过关慢等问题。
“红绿通道”也叫做申报或无申报通道,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行李物品验放制度,旅客可以自行申报并选择通道办理海关手续。“红色通道”是申报通道,“绿色通道”是无申报通道。这样一天最多能处理50万人次通关。罗湖海关成为中国第一个旅检监管方式与国际接轨的海关。国际海关组织的相关人员来考察时说:“没想到在罗湖落实这么好,已经达到国际标准!”
此外,罗湖海关还设立了专门的外交人员通道,方便各国外交人员通关,这一做法沿用至今。
牵头定名“罗湖海关”
引领技术革新走在世界前列
我所在的罗湖海关,属于九龙海关下属分关。1986年之前,罗湖海关还叫做旅检处,我时任副处长,当时领导交给我一个“特殊”任务,让我去调查旅检处改名什么海关比较好。为此,我牵头成立了一个小组去调研,主要是查一下香港那边是否有重复的关名。当时深港交界处都称罗湖,如果香港方面叫罗湖海关,那么深圳这边命名就是个问题。后来得知香港那边叫做罗湖管制站,为保险起见,我还特意留了照片,回来之后立马打报告,将“罗湖海关”的名字呈报给了海关总署,马上就被批准了。
1987年1月20日,这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罗湖海关正式挂牌成立,我是首任副关长之一,分管外宾、华侨、技术、查私以及货管五大项。就这样,我从一名罗湖海关基层关员不断成长,不断进步,1993年担任九龙海关副关长,并曾担任罗湖口岸春节大忙总指挥,前前后后在口岸度过了31个除夕夜。
周冀中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红绿通道”虽然解决了旅检的效率问题,但罗湖区除罗湖口岸有大量通关旅客外,文锦渡口岸满载货物集装箱的货柜车通关量也巨大。一辆辆货柜车,可以从香港的上水堵到深圳罗湖的罗芳村,平均每天入境深圳大约2万辆车,加上车与车相间的隔距,起码有100多公里车龙。因海关总署要求对货车查验率必须5%以上,2万辆货车就得有1000辆必须接受开箱检查。
货车查验更加繁重艰巨。因为车里货物太多,关员需要一件件核实,一般需要2小时,最多时甚至需要4小时。深圳夏天室外体感温度达到40摄氏度时,货车里面温度最高能达到70摄氏度,非常折磨人。因此,科技助力通关势在必行。
1993年4月,我开始接管九龙海关科技工作,头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负责引入用于检查大型集装箱的H915设备工程。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只有英、法、德3个国家有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的研发,且均为样机阶段,无可借鉴,只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在消化资料的基础上,搞土建、安装、调试,搞人力培训,我平均每三天开一次现场会,带着土建、技术两个小组具体落实,不停地与外国工程人员、口岸单位进行沟通和协调。经过一系列刻苦攻关,H915于1994年投入使用。
H915工程的成功引进,结束了以往中国海关手工查货的历史,成为海关监管工作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但那时紧接着又遇到另一个问题。一台H915一天通关量为120辆货车,深圳一天至多时要进3万辆车,因此还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助力。1995年,我们就启动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电子车牌自动识别工程,即车辆在通关时保持60公里/小时的速度,即可实现10秒内完成查验。当欧洲海关来访学习交流时,他们都纷纷赞叹:“虽然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谋划,没想到深圳罗湖海关已经如此熟练应用了!”我们再次走到了世界海关的前列。
在“把关”与“服务”平衡板上
续写海关业务改革新篇
我在罗湖口岸整整工作了31年。这31年来,从未与家里人度过一个春节,在大年三十时常常甚至连面也见不上。1999年,我调离罗湖口岸,开始负责分管其他工作,2001年至2007年我调任郑州海关关长,直到退休才回来深圳。新冠疫情发生时,我主动报名做志愿者,想要回到罗湖口岸,度过在这里的第32个春节,但因为疫情形势越来越严峻,深港两地收紧通关政策,最后没能如愿“上岗”。
作为一名老罗湖人,罗湖在我们这代人身上烙印很深。罗湖海关虽然正式命名“罗湖海关”的历史只有35年,但它已拥有百年历史。罗湖是改革开放的重要试点,也是海关干部的“摇篮”,后来深圳海关的许多干部,基本都是从罗湖走出来。罗湖更是我的归宿,直到现在我的户口仍在罗湖口岸。
周冀中接受哈工大兼职教授聘书,在哈工大研究生院讲授海关科技管理课程 (图片来源:深圳海关)
把好国门关,笑迎天下客。罗湖口岸是我国出入境旅客最多的口岸。旅客能够快速顺利地通过口岸,得益于罗湖海关多年来一直站在改革开放大潮的潮头,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其中,众多的技术革新、制度创新发挥了极大作用,大大提高了把关效率与服务质量,让更多人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世界了解了中国,也让中国走向世界。
深圳一直是个热气腾腾的城市,是干事创业的好地方。希望深圳海关继续在平衡把关与服务之中走得更稳更远,始终让改革开放的大旗飘扬在各个口岸。
更多精彩故事
敬请期待下期《口述罗湖》
统筹整合:新时代新罗湖
往期回顾
来都来了,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