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八园连通”!加速推进!

罗湖发布 2024-06-04


每天在公园待上20分钟

能显著散除“班味儿”

有效实现能量快充!

近来

“公园20分钟效应”

火热出圈



@爱逛公园的深圳人

好消息来啦!

罗湖正加快推进“八园连通”!

进一步擦亮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金字招牌

👇👇



山水涟漪,趣融罗湖。为深入推进深圳市“山海连城”计划,深度释放“绿美罗湖”生态活力与魅力,罗湖区今年将启动“八园连通”计划,规划实施红岗公园改造提升及周边生态廊桥(中、西廊桥)建设工程环深圳水库绿道等,推进洪湖公园、东湖公园等“八园连通”,满足不同年龄段城市居民“亲山亲水亲自然”的需求。





“童话式遛娃,全深圳的小朋友都来了吧?”

“带上狗狗,出门踏青去!

……


近期

翠湖文体公园以

“高颜值”“高品质”“多功能”

迈入本地文体“顶流”

成为了众多深圳市民

踏青遛娃的首选


翠湖文体公园东临深圳水库,北连淘金山,位于全市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美丽生态骨架上的“一脊”,总面积24.7万平方米。漫步园内,沿途满目皆翠、繁花似锦,一派赏心悦目景象。站在驿站上眺望,远处层峦叠嶂,梧桐山、深圳水库山湖叠翠的大美之韵尽收眼底。


秉持拆围透绿、开放包容的宗旨

翠湖文体公园

没有围墙、不设大门

拆除人行道相接处的

围墙、绿篱等隔挡

视野更加开阔

也便于人们进入



在提升改造基础设施和绿化的同时

公园深度打开观景视线

高标准提供山水体验、文体运动、

聚会表演、生态游览、绿色游憩

等复合功能



配套服务设施和功能来看,公园设有生态溪流区、儿童活动区、核心广场区、综合运动区、疏林草坪区、休闲山林区等七大区域18个景点,各类人群都能觅得自己的心头所爱。


先期建成约300平方米宠物乐园

已经成为附近汪星人、喵星人

必到的打卡点


根据宠物天性设置游乐和服务设施,公园融入陪伴、训练、社交等功能,既满足了各种体型的宠物玩耍需要,还为“铲屎官”设置了专属休息区。



下一步

罗湖将全面梳理

城市公园、街头绿地等公共绿地资源

选择适宜空间,引入社会资本

以翠湖文体公园、东湖公园等为样本

建设宠物友好公园

集宠物互动、观览、社交于一体

👇


探索宠物小型交易市场、运动会、文创集市等活动,扩大影响力。完善公园设施,包括限定空间范围、加强防护、划分区域管理,配置宠物活动、游乐及互动设施,设置宠物友好服务台。联合宠物消费企业、商家、社交媒体等社会力量策划宠物主题活动,鼓励宠物企业、协会等机构主办有影响力的宠物活动。


罗湖区城管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魏明来介绍,接下来,罗湖除了利用基础条件较好的大型市政公园现有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更多的宠物友好空间外,还计划在公园周边引入宠物培训、寄养等配套产业。与此同时,以翠湖文体公园、东湖公园等公园为样本开展先行示范,建设宠物友好公园,打造集宠物互动、宠物观览、宠物社交于一体的户外宠物活动目的地,进一步突出宠物友好元素,助力推动宠物经济集聚发展。


翠湖文体公园里同样备受欢迎的

还有“河狸乐园”

目前

河狸IP外观设计已获国家专利授权

AR冰箱贴、手机支架、

文创雪糕等文创产品

也将陆续问世



下一步

东湖的菊花、洪湖的荷花等

多元主题元素将加入公园IP的创建

形成“八园连通”的主题故事

构建罗湖特色公园的主题IP文化




推窗见绿、开门见园

更能徒步山林、漫步郊野

听鸟叫虫鸣,闻花香草香

😍😍


基于城区优良的生态资源本底

罗湖区正加快推进“八园连通”

计划通过连接生态断点

提升现有连接条件

完善生态游憩骨架覆盖

实现公园群、商圈与社区彼此相连的

城绿交融新格局


罗湖区“八园连通”总面积约20平方公里,拟通过廊桥、连桥改造等方式,加大建设与绿道、碧道网络相匹配的城市立体大慢行体系,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与公园、山林间的交通联系及出行体验。


该计划涉及红岗公园改造提升及周边生态廊桥(中、西廊桥)建设工程一期、二期,环深圳水库绿道一期、二期,围岭布心生态连接,红岗西-围岭人行慢行系统提升等项目。


作为深圳“山海连城”计划

主干游憩步道实施落地的

首个标志性工程

连接银湖山、梅林山的

鲲鹏径一号桥

已于2023年12月顺利贯通


作为罗湖“八园连通”的重要一环,银湖山-红岗公园西跨玉平大道生态廊桥(鲲鹏径二号桥)、红岗公园西-红岗公园东跨清水河三路生态廊桥(鲲鹏径三号桥)系深圳市山海连城“一脊一带二十廊”中“一脊”的主要生态断点。弥合该生态断点对于全面贯通“一脊”、构建山海连城生态骨架具有重要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对保护和提高深圳中部生物多样性、保障物种迁移和基因交换、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红岗公园作为区域生态廊道关键节点,拥有5000余株品类丰富的乔木和约9万平方米的改造面积。根据相关部门的生态专题调查,红岗公园还发现原尾蜥虎、长尾缝叶莺等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野生动物。


△鲲鹏径二号桥效果图


综合来看

鲲鹏径二、三号桥

相较于一号桥

桥长、跨径和净空均更大

防护措施也更加复杂


有关资料显示,银湖山与红岗公园的生态廊桥建设连接由鲲鹏径二号桥(198.16米)和鲲鹏径三号桥(215.96米)组成,总长414.12米。以鲲鹏径二号桥和三号桥组成的生态廊桥总面积约4969.40平方米,桥面宽12米。人与动物通行区域之间将利用植物形成生态隔离带,桥梁两端结合公园人行道路及山体情况进行自然衔接以改善生态环境。




一湾碧水穿城过

绿美罗湖入画来


罗湖位于深圳河流域,水资源丰盈、水系丰富,辖区拥有20条河流7座水库,水域岸线总长度近92公里,包括深港居民的“水缸”深圳水库以及著名的“四湖”——仙湖、洪湖、东湖、银湖。


近年来

通过河景联通绿道、

串联公园、聚集城市

罗湖区努力打造亲水“城市会客厅”



据统计,此前已建成梧桐山河及其支流碧道、正坑水碧道等总长27.41公里的碧道,预计到2025年底,将完成超35公里特色碧道建设。




以“水”为笔

罗湖绘就了

“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好画卷


接下来,罗湖还将以水为纽带,以河湖堤岸为载体,大力实施水岸线重塑,将河道与慢行道、公园、水库、山脉相连,形成完整的绿色闭环,激发沿线及周边社区活力,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休闲好去处与文化体验。


此次“八园连通”的版图

还包括一个水库(深圳水库)

和两条碧道(沙湾河碧道、布吉河碧道)


项目方面,沿深圳水库北段的环深圳水库绿道一期全长约6公里。其中,大望桥两侧衔接段0.47公里,大望村北侧郊野径5.6公里。二期南段连接现状梧桐绿道南端终点与翠湖文体公园,途经东湖公园、水库右幅坝、东湖宾馆、沙湾路等,路线设计总长度2.2公里


项目一、二期建成后将与北、南段分别连接现状梧桐与淘金山绿道,实现环深圳水库30公里高品质绿道闭环。



一起期待

更绿、更美的罗湖!





信息来源:罗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深圳特区报

统筹整合:罗湖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