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改革,让基层运转更高效|深化改革④
在深圳
不仅可以打“飞的”
接收“空中外卖”
就连咱们的“网格员”
也上天啦
随着无人机缓缓起飞
街道工作人员的电脑上
清晰呈现出街区
实时发生的场景细节
当这位“空中网格员”
发现有破坏市容秩序、
违法建筑等情况
就会立刻上报系统
一丝不苟地守护城区安全
#点击播放视频#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罗湖区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基层治理工作,依托AI算法,把智慧治理的“毛细血管”从地面延伸到空中,构建出城市治理更高效、更安全的新模式。
“空中网格员”接到指令后
3分钟左右即可抵达现场
以直播巡查等方式
为指挥研判提供数据支持
目前,罗湖区十个街道均已布设无人机机场,集成了气象站、天线、监控摄像头,具备自动作业、指令飞行、云端建图、智能运维等功能,并结合各街道基层治理需求,对无人机定制任务,实现智慧低空技术在公共安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深度应用。
承担安装部署工作的深圳市武测空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小博介绍:“以东湖街道为例,其城区面积相对较小,山林地带广阔,因此无人机在森林防火、边坡监测以及违建查处等应急方向的应用尤为频繁。而在翠竹街道、南湖街道、东门街道等人流密集区,无人机则更多地被用于市容秩序的巡逻、人流量的统计等。如果人流超过预设的界限,现场人员会及时疏散及疏导。”
在南湖街道某楼宇
布设于楼顶处的无人机机场(机巢)
占地仅0.34平方米
形似传统复印机
但更加小巧且可灵活部署
“其所搭载的无人机续航时间可达50分钟,有效作业半径达10公里,可加挂长焦、热成像等镜头,叠加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将大幅度减轻一线工作量,综合工作效率相当于4个人力。”潘小博表示,该款无人机将有效助力基层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大大提升街道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处置能力。
这些创新举措的背后
离不开AI算法的支撑
罗湖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主任韩韬介绍:“除了无人机外,我们还通过引入AI识别技术,替代传统网格的人工巡检排查,打造机器网格员,围绕城市管理、社区治理、文明环测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和高频事件,建立了17类智能识别问题处置机制。系统在AI视频抓拍违规事件后,自动派发责任主体限时处置,并通过系统反馈处理结果,相关主体超时未反馈的会推送社区督促处置或推送街道执法保障处置,形成全流程闭环。”
“依托AI赋能+多元处置机制,不仅提高了巡检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处置效率,目前各类事件的平均处置时长仅为15分钟,最短只需1分钟。”韩韬说。
如今
罗湖依托时空信息赋能平台
把服务资源数据下沉
既通达小场景又涵盖小场所
不断完善数字治理的“一张网”
让发现更快速、
处置更及时、运转更高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罗湖紧密围绕“推动形成超大特大城市智慧高效治理新体系”要求,持续探索“1+3+4”智慧城市建设布局,坚持“一网治理”改革理念,构建“AI+多元共治”“大模型+科学决策”“大数据+精准服务”三大引领改革技术路径,通过系统化、规模化集成应用,初步形成了智慧社区、智慧城管、智慧商圈和智慧园区4个可推广、可复制的基层智治样板。
罗湖开展以数字化变革引领基层管理机制改革,依托木棉岭社区试点打造智慧社区,创新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技术,聚焦安全管理、事件治理、惠民服务三大核心主线建设超200个应用场景,切实推动社区隐患全感知、运行全闭环、服务全覆盖,努力走出一条基层智慧治理新路径。
下一步
罗湖将在治理领域
持续释放AI大模型、大数据等
关键要素动能
全面推广智慧治理标杆
做到在宏观层面
让城市整体运行更加智慧、高效
在微观层面
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信息来源:罗湖区融媒体中心、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统筹整合:罗湖发布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