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根线千“编”万化,这项非遗绝活你也能学 | 宝藏守护者

非遗之美 罗湖发布
2024-12-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自古代,与现代生活一脉相承。一座有着丰富非遗文化的城市,其生命力也丰盛蓬勃。截至2023年12月,罗湖共完成了7批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评定工作,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市级项目11项、区级项目28项。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技艺,就藏在高楼长巷之间,非遗传承人就像是生活在繁华都市的“宝藏守护者”,一寸匠心,守护文脉。

“宝藏守护者”系列推文,讲述罗湖非遗传承人的故事,以文化赋能城区建设,挖掘城市底蕴,展现魅力罗湖。




小小绳结,蕴意万千

说到 中国结 

很多人脑海里冒出的都是

春节时满街张挂的大红结

其实中国结光是基本结就有几十种

如意结、双钱结、纽扣结、琵琶结……

基本结催生出成千上百种新奇样式

贯穿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旗袍盘扣、丝巾系法、渔网编织等等

多的是你想不到的用处



作为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

中国结之美不因岁月更迭而衰减

反而在传统与新潮文化的碰撞中

延续新的生机活力

翻开罗湖非遗名录

就有一位专门编织中国结的手艺人

三十余年妙手翻花、变幻无穷




杨林娟,杨氏中国结第三代传承人,1968年出生于河北廊坊滩里镇的老字号布行家庭,祖父母和母亲都是当地有名的布行裁缝,家中排行最小的她,从记事起就跟随长辈们学习编制衣服上的各式挂饰、纽结,继承掌握了样式繁杂的编结技法。


1992年,杨林娟受邀到深圳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从事手工中国结编织展示工作。她在传承中不断创新,跳出传统的红色,运用黄、蓝、青、紫、粉、白、黑等多种颜色丝线,给观赏者以奇妙灵动的视觉冲击力,创作出独树一帜的中国结。2020年7月,杨氏中国结编织技艺被评为罗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结全称为“中国传统装饰结”,是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从旧石器时代的缝衣打结、周朝的装饰佩戴、战国时期的青铜图案到汉朝的仪礼记事,中国结编织工艺在唐宋时期呈明显兴起之势,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阶段。今时今日,中国结多用来作为室内装饰、亲友间的馈赠礼物及个人的随身饰物。因其外观对称精致、寓意吉祥如意,符合中国传统装饰的习俗和审美观念,故命名为“中国结”。


中国结从头到尾都用一根丝线编结而成,每一个基本结又根据其形、意命名。把不同的结饰互相结合在一起,或用其它具有吉祥图案的饰物搭配组合,就形成了造型独特、绚丽多彩、样式繁多、寓意深刻、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吉祥装饰物品。








位于华北平原的河北省廊坊市,素有“京津走廊明珠”之称,广袤天地孕育深厚文化底蕴,涵盖胜芳花灯、秸秆扎刻、剪纸艺术、玉石雕刻等传统技艺,而杨氏中国结便是镶嵌在琳琅满目的文化长廊之上的一颗明珠。


用杨林娟的话来说,小时候当地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手工、善编织。她家里三代从事裁缝工作,一年四季的鞋袜、逢年过节的新衣服全都自给自足。杨林娟十来岁开始跟随大姐学做盘扣,从最初的麻绳到后来的棉绳再到五颜六色的丝绳,从儿时兴趣到谋生手段再到非遗技艺,历经三十余载春秋,手艺人的初心不曾更改。

► 杨林娟现场演示编织中国结,在学校授课期间,她会通过简易工具指导学生们入门学习


在杨林娟的童年记忆里,变换奇妙的绳结不仅在精美衣裙上绽放,还在秋天的晒谷场上飞扬。用白色麻绳编成一个个细小的菱形网格,俗称“打络子”,几个人捏着络子的边角在晒谷场上围着场地站开,像撒渔网一样用力一扔,把底下的麦垛子网起来再拉紧,防止夜里被风吹走。
绳结的发展演变贯穿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从裁缝铺到晒谷场,从数百年前人们随身携带的络子挂坠,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借助AR技术呈现的巨型中国结,这一项看似“平平无奇”的民间技艺,以其独特的东方神韵、丰富多彩的变化,彰显着中国人民的非凡智慧和深厚隽永的文化底蕴。
中国结的编制要经过编、抽、修的过程,各种结的编法是固定的,但是抽可以决定结体的松紧、耳翼的长短、线条的流畅与工整,十分考验编织者的艺术技巧和修养。杨林娟随身携带一把用了30余年的钳子,对于手工匠人来说,熟悉、手的工具就像默契十足的搭档,可一而不可再,杨林娟有一次出差坐飞机,把钳子揣在身上过安检的时候遭到阻拦,旁人劝她重新买一把,她却执意把那把钳子从北京寄回了深圳:“我跟这把钳子是真的有了感情,出门坐车都随身带着,在火车上也要编结,一天不编都不习惯。



► 一根丝线、一把剪刀、一把钳子,织就千变万化的绳结
说这些话的当口,杨林娟手上的活也没有停过,须臾间就编成一个小巧精致的菠萝结。五花八门的绳结编法,在外行人眼中是眼花缭乱的繁杂技艺,于杨林娟而言是深融进生活骨骼、生命血肉中的细枝末节,谙熟在心、活于指尖。
2000年,杨林娟和丈夫王蒙良受邀入驻罗湖商业城,王蒙良是深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帆内画”代表性传承人,以在不足巴掌大的鼻烟壶里绘就精妙绝伦的花草虫鸟、山水人物而闻名。彼时,杨林娟平均一天要编织100多条中国结,穿上玉石珠子,搭配王蒙良制作的内画工艺品做成精美挂坠,“那时候订单量很多,一天最多能卖出四五十条挂坠,经常熬夜编织,确保存货有保障”。


► 杨林娟和丈夫王蒙良的非遗工作室里陈列着两人合力制作的内画中国结挂坠



在杨林娟手中,中国结衍生出多重用途和蕴意:中国结加铜钱编成的八帝钱,在民间传说中可以祈福辟邪;中国结加红包编成小福袋,春节时人手一个寓意招财进宝;在呼啦圈上密密地织一圈孔雀结,圆圈正中嵌入一个晒干的葫芦,底下坠着寓意吉祥如意的如意结和红红火火的流苏穗子,挂在家里平添一分喜色春意,还有用中国结编织的手机挂坠、耳环、杯垫、腰带、发带、耳坠,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中国结千变万化,我也是边做边学,单纯地热爱这门手艺,想要挑战自己,想看看自己还能编出什么新的花样,每次有新的灵感、制作出新的作品都特别开心。”
“中国结不仅是美和巧的展示,更是自然灵性和人文精神的表露。”手作的中国结,摒弃了机器编织的粗糙与冰冷,结合创作者的巧妙构思和大胆创新,将感情融入线绳的丝丝缕缕,编就一个个充满灵气的饰物,每个原创作品都是时间的幻化,是思绪的凝结,更是时代发展进步的缩影。2020年,杨氏中国结编织技艺被列入深圳市罗湖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结在深圳有了更多的表达机会。近年来,杨林娟积极参与社区、非遗进校园等公益活动,向深圳市民传承中国结编织技艺,以小而精的绳结唤醒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情感感知和文化审美。
► 杨林娟在学校指导孩子们编织中国结


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复兴,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并投入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五花八门的手作博主和非遗主题成为各大短视频平台上的“流量密码”。杨林娟依然恪守着手艺人的初心,“我就想踏踏实实做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编出好看的花样来我就高兴,有人愿意来学,我都乐意教,传承这门手艺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的爱好,只要还能编,我就不会放下手里的线。”








信息来源:罗湖区融媒体中心 文/图 李莹莹,动图素材 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深圳非遗》栏目,罗湖区文化馆,部分图片来自受访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使用

统筹整合:罗湖发布

编辑:李莹莹




全国表彰!

构建垂直创新体系,助力新质生产力培育

什么?月饼自助任吃!就在这→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罗湖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