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池塘可以这样友好生物多样性(上)
已经不能出小区一周了,多写点推送吧,把那些躺在备忘录里的待写内容写一写,能做的仅此而已,不知道外面世界的现在和以后是否还需要这样的声音。
今年4月的时候写过一偏关于北门湖的内容,不大兴土木也能搞生物多样性保护吗?能!就这么搞
那时候是北门湖的调整刚刚开始,如今半年的时间过去,这半年也是北门湖繁荣的半年,后面的冬天北门湖也要进入自己的休眠期以等待下一个繁荣,在这个时间把这半年的情况梳理总结一下,也能更好的为这个为了下一个繁荣准备的休眠应该如何度过做点准备。
我从北门湖的几个大事件的角度尝试记录和解读北门湖发生了什么,也能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去解决的问题。显然北门湖是巨大的生命体,其中关系网络错综复杂不断变化,我们也仅仅是参与其中顺应着自然的法则成为北门湖生态网络的一部分,可能有些问题第一眼就能看到,但也许要第三年或者第五年才能得到解决,前面那些年是在解决的路上,我们不能期待捷径,大自然有自己的法则和规律,没有捷径。
在四月份下旬,中华蟾蜍的孩子们从蝌蚪完成了变态过程开始登陆,密密麻麻的蝌蚪在水中乌云一般移动,以团队阵型让自己处于更安全的状态,它们在水中疯狂吃饭,如果你听,你会发现组成乌云阵型的蝌蚪啃食植物的声音你在岸上就能听到,还能看到挺水植物被吃到晃动,但它们对植物本身没什么杀伤力,它们啃食表面的藻类。
小鷿鷈 ©凤子
把大量植物转化成自身营养的蝌蚪经过变态发育会从用鳃呼吸转为用肺呼吸,生活场景也转到陆地,成千上万蝌蚪的登陆过程也是大自然中每年都会上演的大迁徙,对于一个池塘,这也是能量流动的重要一环,水体中的营养富集于蝌蚪,然后变成幼年蟾蜍登上陆地,把营养从池塘带到周围的森林中,这是池塘能量流动的重要一环,也是这类物种的伟大生命征程。
这生命大迁徙并非坦途,其中充满各种艰险,比如垂直硬化的河岸就会成为每一只小蟾蜍的绝壁,能完成抢滩登陆的凤毛麟角,北门湖虽然有几处浅岸和土坡可以让小蟾蜍顺利登陆,但今年的观察我们发现它们并不能很好的利用那些已有的浅水土坡地形,而是全湖蝌蚪于夜晚集中于一处,在小蟾蜍长出四肢但尾巴尚在的阶段,它们每晚就会在固定地方集结,直到尾巴褪去,直到雨水到来,才像听到号令后的千军万马一样冲向陆地。
我们不知道它们具体为什么要集结在那个地方等待登陆,有可能的猜想是那里是距离山最近的区域,方便它们最快的方式回归到山坡的树林中,那是它们成年之后要栖息的地方,我不知道它们是怎么感知到那里离山最近的,或许是温度?或者山边的小气候,也或许是它们的父母就是从那边下到水中来繁殖的所以它们知道?很多猜想等待验证。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因为缺乏观察我们甚至不知道这个登陆前的集结地到底是今年的选择还是年年如此,不过没关系,因为我们还有明年,至少明年四月我们可以去观察和今年的情况做个对比。
除了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我更关注的是现状中面临的问题,小蟾蜍们选择的集中登陆地登陆难度不小,尤其是大规模群体登陆的时候,那个区域的登陆效率有点低,难度有点大,说白了就是车太多路太窄,所以明年根据情况做出应对已经在我们的计划中,用最简单灵活自然且低或0成本的的方式解决是北门湖生物多样性调整一直的追求。
在5、6月的时候,北门湖水面爆发了大量的藻类,藻类每天晚上沉入水底,白天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后会升至水面,看起来并不美观,只有在阴天的雨后,没有藻类浮在水面上,才能见到水面清澈平静的样子。关于这种情况,我想,了解大自然的规律和尊重大自然的客观现状是很重要的态度,千万不要相信人定胜天,撒撒药水是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水中的低等生物种群遭到的毁灭性打击我们看不到,但它们被打击之后带来的环境失衡的后果,我们将不得不承担。
首先我取了藻类的样品找凤子帮忙鉴定了下,是双星藻属的某种,来自绿藻门,排除了是大家担心的蓝藻的可能,然后我们了解了下双星藻的生活习性,它们喜欢阳光好的不流动或者缓慢流动的清澈的浅水,这简直就是北门湖本湖了,大猫曾经教育我们,这动物没了,肯定有它没了的理由,得先弄明白动物怎么没的。这道理放在这反过来也一样,北门湖爆发双星藻一定有它的道理,不整明白这个道理,除是杯水车薪除不完的。双星藻的习性就是6月嚣张,后面随着温度升高自然而然就消失了,所以,当时我们虽然面对着困难,但其实马上自己就会解决,但明年还会来。
双星藻 ©凤子
明白了北门湖就是这类藻最喜欢的环境,我们并非没有办法,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并不是说我们觉得人觉得不美观就一定要清楚,而是这种藻的大规模爆发也是生物多样性不够好的表现,一家独大不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所以,我们的办法就是用生物多样性去抑制这单一藻类的爆发,另外重点还在于办法什么时候用。
双星藻在每年六月消失之后,会以合子的形式落在水底的泥土上休眠,直到第二年春天,利用其他水生植物还没生长的空档和早春的阳光迅速生长,然后在六月份达到繁荣。所以如果想抑制双星藻的爆发,最好的时机不是等它爆发之后在处理,而是在它合子萌发之前,早春的阳光是合子萌发的关键因素,所以如何限制早春阳光照射到水底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大自然早就给了我们答案,就在它自己一年一年的运转里。
在冬天寒冷季节,轮叶黑藻或者金鱼藻等沉水植物休眠消失的时期,菹草会在水下生长,直到第二年温度升高再休眠,因此菹草的生长可以一定程度遮挡早春的阳光,另外,今年北门湖新出现的大片荷花保留一定范围的枯枝,自然就能很好的抑制双星藻类在明年的生长。
我们不可能消灭双星藻,我们也不想也不应该这么做,它们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并且有更多物种参与到大自然的平衡当中,让动态的平衡更稳定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状态。
抑制双星藻的不光可以控制阳光,还可以通过水中的动物来解决,这也是我下一个要讨论的话题,鱼。鱼在春天我们往湖中投放了草鱼、鲢鱼和鳙鱼,草鱼主要吃水草,鲢鱼和鳙鱼吃浮游动植物,食性不同活动区域不同让它们区分开了生态位在水中可以很好地共存。我们放的鱼数量不多,体型比较小,这样虽然效果来的慢一些,但最终会达到一个更稳定的状态,也不太容易因为一下鱼太多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分批次引入小鱼,也能提高成活率。但因为南京春天的一波疫情,还有一些鱼没能买来,疫情过了天气又热了,鱼的运输成活率会降低,一直等到秋天才再次等来买鱼的机会,还好在这波疫情之前我们已经买来了鱼,我们倒不是算出来了,单纯是运气好吧。
秋天新加入的鱼有泥鳅、黄颡鱼、花(鱼骨)和补了一些草鱼,鲤鱼和鲫鱼原本湖中就有稳定种群所以我就一直没有添加,草鱼是因为植物生长旺盛,希望再增加一些数量吃吃水草,能为其他鱼甚至鸟类在水中开些通道,也能降低水草打捞的频率。
普通翠鸟 ©凤子
泥鳅、黄颡鱼和花(鱼骨)是几种底栖的鱼类,喜欢钻泥沙或者在泥沙中翻找食物,再配合鲤鱼和鲫鱼筛沙子的行为,对于水底泥沙的翻动强度还是很大的,很遗憾的是专业筛沙子的棒花鱼因为比较贵我们没舍得买,有其他几种也将就够了。
动物对于水底泥沙的翻动有很重要的意义,还记得之前说到的双星藻类的合子躺在水底泥沙上面等着明年的太阳么,底栖鱼类的采食和对底泥的翻动是对双星藻类萌发有很强大的抑制作用,合子被吃掉或者被埋入泥沙中都无法萌发。还是要解释一下,我不是雇了一个鱼类施工队去水底下打砸抢,这些鱼北门湖目前没有或者缺少,但它们本来也就生活在北门湖这样的池塘中,引入它们本就是尊重自然的和友好生物多样性的,它们的目的也不是单纯的消灭双星藻,而是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给自然环境带去自然的扰动,发挥自己在生态环境中的意义。
这几种底栖鱼类的作用有点像我们常说的野猪在森林中的生态价值,翻动土壤让土壤保持活力,友好土壤动物和微生物,同时也对地被植物造成扰动,帮助健康森林植物群落形成,像鲤鱼鲫鱼这种类喜欢吃土的鱼,它们会吃进一口底泥然后在嘴里嚼来嚼去然后过滤有机物食用然后再把泥一口吐出来或者从鳃抖出来,这些鱼就是水下的野猪,是水下世界的园艺和堆肥大师。
鱼类我们也发现了新的问题,原本的青鳉鱼今年好像消失了,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北门湖没有发现有可能灭绝青鳉的食蚊鱼的入侵,这是个好的现象,但巴西龟倒是挺多的,希望大家别再放巴西龟了,把生态位留给我们计划中的草龟种群恢复计划吧。另外,黑鱼虽然并不能叫入侵,但它们太多的数量确实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我不确定青鳉有没有可能会被过多的黑鱼吃光,同时缺乏几厘米的超浅水区域也确实是让青鳉生活水深火热的一个有可能的原因。
更让我觉得值得担忧的是过多的黑鱼有可能对北门湖本就不多的金线蛙的种群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黑鱼是在两年多以前被引入水体的,这类捕食者应该在更谨慎的时间和以更谨慎的数量引入才比较理想。目前,金线蛙稳定的生活在北门湖,但数量看起来并不多,关于这个物种还需要持续的观察,另外我猜想,繁殖期比中华蟾蜍更晚的金线蛙的蝌蚪如果有比较大的数量,还可以延长对双星藻的抑制的时间,因为它们在蟾蜍蝌蚪上岸吃虫子去了之后,还能再持续吃一阵子藻,不过这也都是猜想了,也不用那么执迷鱼消灭双星藻。
到这里写完了蟾蜍、藻和鱼,后面还有水鸟、草地和荷花,看了一眼字数已经来到了3600,我绝定分成上下两部分来写,明天同一时间更新下,感谢阅读,欢迎期待,明天见,今天不总结发言了,明天一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