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东北盛产“倒骑驴”?

时尚旅游 时尚旅游 2021-06-07

最近,一位曾给东北90后留下过童年肌肉记忆的人物,以中华蒸汽波的形式通过B站重现江湖,并成功在全国范围内再度圈粉。这就是人称“彪哥”的辽北第一狠人范德彪。


图/b站@德彪的奇妙冒险


小破站一时间化身时空隧道,广大南北青年激动地跟随彪哥脚步,穿越回本世纪初的东北小城。大家东瞅瞅西看看,视频里太多没见过的事物在撩拨求知欲。其中,就包括彪哥春风满面乘着的一款交通工具。



弹幕里的“倒骑驴”给其他省份的小朋友带来许多问号,他们深思着这三个字是否与张果老或阿凡提存在某种微妙关联;


唯有黑吉辽的铁子们看得热泪盈眶,隔空亲切交换起彼此小时候乘坐它的回忆。



“小学时一要迟到,我妈就给我打‘驴的’上学,老拉风了!”


“无比怀念当年的接驳神车倒骑驴——通透、敞亮、凉快,菜市场拉到家只要1块钱,还包唠嗑。




移动式经营,保姆级关爱



如果硬给倒骑驴安个学名,估计应该叫“倒骑式三轮车”。但假设你真跟东北人这么说,大概率对方会盯着你脑袋看半天,同时心中想起另一句跟驴有关的著名俗语。


倒骑驴


事实上,这种形态的车在其他地区也有小规模分布,但其在东北得到的碾压级全民化应用,让它收获了这个充分演绎东北语言风格特点的名字。


位列“关外七大神兽”之一的“猫(毛)驴子”,在东北话中的戏份可不少


穿梭于老工业基地的倒骑驴,周身洋溢实用主义极简美感:前半截双轮导向,后半截单轮驱动。车箱由钢条勾勒而成,横梁往往会附一编织筐作为收纳空间,各类工具随取随用,极尽便利。


图/微博@臻桂坊


虽然它最原本的职责是运货,但抽象的车箱赋予了它极高的可塑潜能。在老百姓倾注无穷智慧的改造下,被广泛投入商业应用的倒骑驴,实质上满足了早年间东北人民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生活需求。


满载老雪啤酒的倒骑驴,曾是沈阳街头经典影像


首先就是前文提到的载人功能。90年代东北满大街都是“驴的”,为了跟同行争夺客源,倒骑驴“的哥”们在提升服务质量上没少下功夫。


图/微博@薇安darling


客人面对一排倒骑驴,最终会选择哪辆,跟车厢整洁程度、坐垫质感软硬,及车体够不够“有派”都有关系。


于是,有些师傅就把车里捯饬得好似一个遮阳挡雨的移动沙发间,并配以温馨装饰,把回家的舒适感提前到了自上车那刻起,自然生意兴隆。


图/微博@传说的满哥


再有就是利用它来摆摊。比起那种手推车,倒骑驴移动起来更省力,可以实现随停随卖。


图/微博@阳思远爸爸


衣服、杂货、文具应有尽有,尤以食物选择种类最多。把全东北的倒骑驴连起来,就是一个美食帝国。


图/微博@独行侠瓜瓜


车内温控工作也是满分标准。夏天的冰粥,冬天的烫串,一年四季的小烧烤,保证都能以最佳时令口感供应。


图/微博@刘洪锋


它不仅给有缘相见的路人带去口腹惊喜,还将供应精神食粮、助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担也扛了起来。


图/微博@虫虫脉望

过去,东北室外溜冰场常见倒骑驴。车上油桶扎满小孔,持续往冰面喷出细密水丝。蹬车人来回骑行,直至不同位置的冰面趋于相同平整度   图/微博@春生的游程


一辆倒骑驴,半部生活史。对于东北人来说,这句总结并不夸张。



车无完车,适合就好



在知乎关于“《大江大河》有哪些良心的细节还原?”这个问题下的一条回答。图源见水印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倒骑驴都是深受东北百姓青睐的出行及运输工具。原因不外乎两个字——“安心”。


正如传说中,倒骑驴鼻祖级人物阿凡提曾向学生解释的那样:“我面朝前骑驴,你们就会落在我身后;你们走在我前面,我又只能看见你们后背。倒骑驴就完美解决了所有问题。”



这句话对于那些靠它拉货卖货的师傅来说,也同样成立。


倒骑驴的前置车箱能保证货物尽收眼底。为防止心术不正的人从后面顺走东西,也是为了万一东西掉落能马上发现,这款车型显然都是最好的选择。


甚至能边推车边斗地主(这是不对的

如果没有倒骑驴,就要人肉创造倒骑驴(不是


另外,由于东北冬季天寒地冻,地表积雪下常隐藏着坚硬的冰壳,非常滑。骑行工具的安全系数相当重要。


就是这么滑


比起重量集中于后部的普通三轮,倒骑驴能让蹬车人更好地通过手臂力量把握方向,不易侧翻,掉头也更灵敏。


《马大帅》中,彪哥为谋生在严寒中给人送齁儿沉的煤气罐,使用的也是倒骑驴


不过,倒骑驴也有着它的致命弱势,那就是相同车箱大小前提下,要比普通三轮车拉的货物少


因为货物如果堆得过高过宽,就会挡住蹬车人视线,十分危险。这也是冬季气温没那么低的其他地区较少流行倒骑驴的原因。


跟盲骑已没有区别 图/微博@要向山举目

为了看见路,不得不立式蹬车 图/微博@瑞雪青峰



有些车消失了,但它还存在着



东北古语云得好,蹬倒骑驴上酒吧,该省省,该花花。倒骑驴虽然抗造耐用,但毕竟还是较低生活水平下一种出于无奈的低成本选择。随着东北人均收入的增多,汽车、摩托等开始渐渐取代倒骑驴的地位。


千禧年后,东北大城市的街道上倒骑驴已经越来越少见;城镇上的倒骑驴也陆续摆脱纯人力,被安上了马达,机动化了起来。


知乎@杜先生


起初机动倒骑驴还能和“挎斗子(边三轮)、三驴蹦子(带棚机动三轮车)、小四轮子(拖拉机)”并列,全称东北“超跑四天王”。到后来,除了三驴蹦子还在地铁口接驳市场中有一定占有量之外,其余都很难在城市寻到踪迹了。

机动倒骑驴的“超跑”好兄弟?

挎斗子

三驴蹦子

小四轮子

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倒骑驴就此退出历史舞台。相反,在距离东北大地数万里之遥的欧洲,一场似曾相识的风靡正在上演。



它化为法国的triporteur、丹麦的cargo bike、荷兰的bakfiets,还有被瑞士媒体拿来跟中国共享单车打擂台的“共享倒骑驴”Carvelo 2 go,继续诠释着便利、舒适与温馨。甚至还释放了升维影响,给汽车制造业带去灵感。


国外Cargo Bike的专属停车位

2018汉诺威商用车展上,大众发布了一款名为Cargo e-Bike的“电动倒骑三轮车”

欧洲很多国家会定期举办倒骑三轮车锦标赛(Cargo Bike Championship),不限车型,人们欢乐参赛


放在彩砖小屋前的cargo bike,与当年停在东北苏式楼一层阳台下的倒骑驴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无论身处何地,停车位都与居住区紧密关联的事实在证明,人们对这种车型的感情,并非只有某种短期的冲动式追捧。



踏实、放心,一看就是辆正经过日子的车,这才是倒骑驴能跨越文化、国别和时光,始终值得人们托付生活的原因。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end -



你还知道哪些

地方特色的交通工具?


通过留言和评论分享给我们吧~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那就动动手指

点击右下【在看】吧~



You May Also Like

【点击图片查看更多】

印度人为什么不怕死?

膨胀!竟然敢看上海老洋房了!

大姐,俩油条一碗豆腐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