卌五校庆 | 醉墨留香:浙财的时光印记
墨香留在我的脑海
精神扎根在我的心中
浙财 你让我陶醉
从1974 年走来,一步一个脚印,一路留下印记。
七堡蚕种场一幢三层楼育种室,清泰门外一堡乌龙庙18 亩桑园,萧山城厢镇庵弄一所旧房,四季青中学的老校舍,这些陌生而又互不相干的散点,连接起来便是一幅学校早期创校办学的曲线图谱。
1982年,占地36亩的文一路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启用,学校终于走出了东搬西迁、局促一隅的困境,有了一所真正属于自己的校园,一个属于自己的门牌——文一路94 号。
1987年,学校摘掉了“筹”字,获批3000 在校生规模,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91年,建于鱼塘密布、河港纵横的古荡镇益乐村的文华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启用。
2003年,下沙校区一期工程竣工启用,2003 级新生入驻,文一路校区东方学院2002 级学生同时迁入。
2005年夏,学校从文华校区整体迁至下沙校区。
2010年秋,离下沙校区20 公里的海宁长安校区一期工程竣工,东方学院整体迁入。
那一刻,学校完成了整体东迁,与钱塘为邻,在钱塘江岸闻涛,听风,看潮。
那一刻,学校从“西湖时代”跨入了“钱塘江时代”,从西湖般的“盆景式”小巧精致中脱颖而出,注入了钱塘江的大气磅礴。
学校的每一次迁建都经历艰难的抉择、辛勤的付出。从文一路校区,到文华校区,再到下沙校区,三次迁建谱写了学校发展的新三部曲。
这是一曲自强不息的浙财赞歌。
海阔天长地久安,浪淘堤下江边沙;
满目芳翠桃李苑,纬武经文展才华。
学校处于变和不变之中。
从浙江财政银行学校、浙江财政学校、浙江财政专科学校,再到浙江财经学院、浙江财经大学,每一次更名,都是一次历史性的跨越。
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年华的老去,白发已渐渐爬上老一代浙财人的两鬓,皱纹悄悄地爬上了老一代浙财人的额头。一辈辈老教师退休,一代代新人加盟。一届届往生毕业,一级级新生入学。
在这样一个不断“变”的时代里,每一位浙财人,见证并经历了不同的时代,并深深地烙下时代的印记。
在这一不断“变”的过程中,“浙财”的品牌没有变。无论在哪一个阶段,学校都有一个响亮的简称叫“浙财”。学校发挥学科优势,构筑服务地方经济管理骨干人才的培育基地,“浙财”的育人品牌不断地得到社会公认。
“浙财人”的身份没有变。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们都有一个共同身份叫“浙财人”。正是这一身份,作为感情的纽带,牵连着每一位浙财人的心房,相伴而行,相遇而知,围炉夜话,共叙友情。
“浙财精神”没有变。无论在哪一个阶段,我们都坚守并传承着相同的价值观——“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的浙财精神。岁月改变的只是年龄和容貌,不变的是经艰苦岁月洗礼汇聚而成的浙财精神。
学校的每一步发展,就像浙江的母亲河——钱塘江一样,在建德叫新安江,在桐庐叫富春江,到了杭州就叫钱塘江。
这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
以“财经”拼音字母“C、J”造型的《风华》雕塑,伫立于钱江涌潮浮雕上,弄潮而立,刻画出学校勇于站在时代和改革的前沿,不断超越自我的决心和勇气的壮美情景。
似远航的帆,扬起钱塘,搏击惊涛!
似展翅的燕,不畏险阻,直插云霄!
似满弓的箭,欲势待发,志在千里!
浙财 45岁生日快乐
文字 | 王序坤
图片 | 王序坤
编辑 | 尹昭怡、蔡淑佳
浙江财经大学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新浪官方微博:@浙江财经大学
欢迎来稿:zjcjdx_xmtzx@163.com
记得点个“在看”,一起祝浙财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