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战“疫”,我们不是说说而已!
浙江财经大学报
523期
校报在线
+-------+
01
师生齐心
共筑浙财战“疫”堡垒
师:师德如炬 携手抗 “疫”
向上滑动阅览
以德立学 战“疫”先锋
“宝贝儿,现在有个病毒很厉害,哥哥姐姐们都放假回家了,也不知道是否安全,妈妈得问问情况。你在这里学习,别跑出去了,我去问一下哥哥姐姐们。”年轻的老师安抚好年幼孩子,转身又投入到学生工作去了。这就是财政税务学院童幼雏老师的假期坚守。
疫情伊始,她立即根据上级要求展开排摸,并多次在微信群里提醒同学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出门。大致掌握学生情况后,她开始构思“在线学、在家学”的工作计划,并针对性地为不同年级段学生规划出了合理的寒假学业任务。为了给同学们呈现最好的教学课件,童老师花费大量时间维护国家级精品课程《财政学》,并在完成之后及时在朋友圈开放分享了课程资源。完成了网课更新,童老师又开始摸索雨课堂、学习通、慕课堂等在线开放平台和直播,并搭建起了课程的 SPOC 专区。在她的概念里,没有不能开展的教学,只要学生有需要,她必定有回应。童老师说:“我的家人们都在战 ‘疫’ 前线,我也要尽可能地出一份力量,惟愿疫症早消,国泰民安。”
用“心”守护 以情暖心助力抗“疫”
“老师,我看新闻多了觉得好难受。”“延迟开学的话我的毕业论文怎么办呀?”在前期学生信息摸排过程中,法学院老师敏锐地感觉到,疫情已经开始给部分学生带来一定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其中有对疫情本身的恐慌,有对后续学业、毕业、择业的担忧,也有居家期间亲子关系的困扰等。对此,资深心理咨询师王春霞副教授、王婷副教授迅速牵头组建起了防疫心理健康咨询工作团队。团队以二级心理辅导站为依托,联合三位学生工作线老师。五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牺牲休息时间,开通了24 小时专线,时刻准备着为需要帮助的同学提供线上心理咨询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周浩老师身“困”台州,却心系学生,在家通过直播的形式开展以“负面情绪调适,科学应对谣言”为主题的心理辅导,直播时长 1.7 小时,众多同学参与直播互动,并纷纷通过弹幕展开交流。
“在这种特殊时期打好疫情防控的心理战非常重要。开通这个专线,组建这支工作团队,是希望为同学们提供心理疏导与支持,预防和减轻大家因疫情所导致的心理压力,消除过度恐慌、焦虑等不良情绪,帮助大家筑牢心理防线,正确面对疫情,开展科学防治,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希望大家都能树立信心,我们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王婷老师说。
传道授业 不会因为疫情受阻
作为 2017 级大数据专业的班主任,数科学院刘磊老师始终把学生能在学校度过有意义的四年作为己任。每个假期,他都会提醒同学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努力提高自学能力,把时间花在有意义的事情上。疫情期间,不变的是刘老师的叮嘱。为让学生尽早适应“互联网 +”的教学模式,刘磊老师早早地通知同学们下载和熟悉教学平台,并通过直播与学生交流分享平台使用方法。在授课内容方面,他将专业课的学习与疫情防控相结合,鼓励学生每日收集疫情数据,并指导学生使用所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
此外,他还结合自身的专业优势对疫情防控展开分析,并及时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言传身教引导学生用科学、理性、专业的眼光去看待疫情、看待社会问题。在全国疫情防控工作这一大盘棋中,浙江省充分发挥数字优势,在控制疫情、社会管理和复工复产等方面都交出了优秀的答卷。在刘磊老师看来,这些都是值得同学们学习的生动案例。他以启发性的互动带领同学们分析和思考自己所学的专业技能如何能为疫情防控等社会问题提供科学方案,进一步提升了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我们虽然不能在抗疫一线冲锋陷阵,但是作为一名教师党员,在帮助学生增强自我防护的意识和社会信心的同时,引导他们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这场战役出力,是我们的职责。”刘磊老师朴素坚定的话语,代表了财大每一个为传道授业、立德树人而努力奋斗的一线教师党员的心声。
特殊“应援”我热爱所以我坚持
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部孔飞燕是学院里有名的“Flying 姐姐”,总能将简单的英语课上成有趣又有用的“爆款”课堂。“你看,每天都有无数人奔赴前线,直面病魔。我作为一名教师,虽无法奔赴一线,但我有我的 ‘应援’,我要做的就是用自己独特的、专业的方式筑好后方教学高地,守卫同学们的家园。”基于这样的想法,孔飞燕开始准备自己的特殊“应援”。
她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教学思维,第一时间在“财大外星人”公众号专栏 Flying Weekly 双语有声电台里推出 《Beat the Virus as One-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中英双语节目,一面号召大家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一面结合事实开展假期英语教学。
孔飞燕的哥哥是一位呼吸科医生,从非典、禽流感到如今的新冠肺炎,一直战斗在抗“疫”一线,每每在朋友圈看到嫂子“祈求平安”的状态,她都感触颇深。宅家的日子里,她看见这个有着 14亿人口的大国举全国之力,以最大程度、最快速度、最强力度防止疫情全面扩散,也看见部分外媒对疫情缺乏事实的报道。为与大家分享抗“疫”过程中伟大而又平凡的点滴,传播社会正能量,号召同学们以正确的心态面对疫情,她分别从家人奉献、政府力量和个人责任三个角度切入展开,制作了独具匠心的英语微视频,大大鼓舞了师生们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信心。
作为教育工作者,孔飞燕一直将大学英语教学作为自己的事业努力经营。她常对学生说,自己所求就是一种self-fulfillment。39 期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 Flying Weekly,无数个日夜的不倦备课与试讲,这一份坚持,无关利益,无关得失,纯粹只出于对大学英语教学工作的热爱与执着。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如果文字界也有网红,那么和救援物资一并从日本送来的诗词就是时下最流行的美丽语言。黄莹是外国语学院的一名教师,面对疫情之下铺天盖地的网络消息,她一直在思考:作为日语教师,我可以战“疫”做点什么?她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着手为日语专业的学生们传递日本抗“疫”当下的各方信息,关注并分享华人在日的善举,希望打通信息交流渠道,传递社会正能量。“疫情没有国界,我们必须携手并进。正确解读日方抗“疫”讯息是我力所能及且有意义的事情,希望学生们可以感受到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黄老师这样说。
在日本疫情日益严重的态势下,在日本交流的学生们成了黄老师难以放下的牵挂。疫情伊始,黄老师便及时联系了目前正在日本福井县立大学和大谷大学的 4 名交换生,询问当地疫情及防护用品的储备情况,并叮嘱同学们一定保护好自己,如果遇到困难及时联系老师和学院。虽相隔万里、山川相异,但牵挂的心不会断绝,她衷心期盼着春暖花开时与学生们再聚首。
想在前头 爱不延期
“这几个学生的毕业开题答辩已经因为研究生入学考试延期了,可不能再因为疫情影响到毕业。”抗“疫”期间,旷开源老师便一直忧心着自己所带的 16 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 6 位学生。
疫情无情,但毕业不会延期。为了让同学们跟上进度,他坚持“早安排、早布置、早准备”的原则,结合近年来自己的研究和人力资源管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要求,事先为大家准备了 16 个选题作为参考。研究生入学考试一结束,他便积极组织大家展开一对一沟通指导,在与老师的相互交流中,每位同学根据自身兴趣点和研究方向明确了最终选题,并着手开始搜集资料、撰写文本。
假期期间,旷开源持续通过微信和电子邮件等与同学们展开交流,及时传递学院有关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为部分不方便下载资料的同学提供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并定期检查大家的毕业论文进度。在他的全流程督促和跟踪指导下,即使疫情阻延开学时间,毕业生论文撰写工作依旧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着,“希望所有学生都能如期顺利毕业”便是他目前最大的心愿。
生:战 “疫” 有我 生生不息
向上滑动阅览
张海鹏:危难时刻 青年学子理应挺身而出
“乐安小区没有红袖章!”“东山大厦有陌生车辆驶入!”“乐安小区急缺出租房封条!”“老路口有聚众摆摊菜!”“乐安小区有一名疑似确诊病例接触史人员,急需安排隔离!”……微信提示音不断响起,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2017 级哲学硕士研究生张海鹏在回复“收到”之后便果断地奔波在乐清市城东街道的各个角落。
寒假时,张海鹏由学校返回温州。面对日益复杂的疫情,温州俨然成为了疫情的“重灾区”。在居家隔离两周确认自身无感染情况后,张海鹏坐不住了。他立即主动请缨,成为了一名街道防疫志愿者,参与所在村庄的防疫安全工作。
早上 7 点,当城市因“生病”还处于昏睡中时,张海鹏便出发了。戴上口罩和红臂章,与当地社区工作者汇合后,他开始了每日的工作:张贴疫情相关通知通告,宣传防疫防控相关知识,排查登记外省返村人员,检查出租房和车辆封条,劝散路上聚集人群,供给防控站检查人员口罩、体温计等物资,协助处理疑似病例报送等工作,饭点时还要趁热将盒饭送去各防控站检查人员的手中,每天中午急匆匆吃完饭后又开始下午的巡逻工作,直到晚上再将晚饭送去各站点,结束一天工作才回家。
说起日常的志愿工作,张海鹏说:“温州乐清是省内疫情最严重的城市,防疫活动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抗疫防控一线急缺人手,作为一名青年学子,在祖国和家乡需要的时候,理应挺身而出,担起责任,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虽然每日奔波,经过各防控检查点均要测量体温,一天下来,能测不下十次,但每在路上听到居民一声‘辛苦’,就觉得值!”
蔡桑璐:微小的火炬也能燃烧出温暖的力量
在寒冷的深夜里,有这样一群人还燃烧着炉灶,细心烹制佳肴。当一份份夜宵被精心的包装好,并附上手写的温暖祝福,2017 级市场营销专业蔡桑璐同学终于暂时歇了下来,满意地朝着自己的“劳动成果”笑笑。
疫情当前,她以自家的小饭馆为依托,主动为附近村落和街道夜晚值班的执勤人员送上免费的爱心夜宵。为阻断疫情传播,爱心送餐采取无接触式配送,蔡桑璐忙前忙后,清洗食材、制作夜宵、分装打包,还手写下满载鼓励话语的爱心小卡片。一份份色香味俱全的夜宵,一张张暖心的小卡片,不仅暖了深夜值班的执勤人员的胃,更加温暖了他们的心。寒冷夜晚,这一份贴心的关怀是最美好的存在。
谈她的初衷和期冀,她说道:“深夜食堂是一间不大的店铺,但我们一直相信,微小的火炬也能燃烧出温暖的力量。此次疫情形势严峻,我们看到了病痛,看到了分别,但更看到了团结和感动。我非常希望能够为我们的国家和社会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有一份热就发一份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新一代青年应该履行的责任与担当。”
执勤人员在朋友圈纷纷晒出这份深夜收到的关怀与鼓励。触手可及的温暖引起多方报道,也赢得了一片点赞叫好声。
赛米尔:因为热爱,所以勇敢
2 月 7 日,当你来到宁波慈溪长河镇周庵公路沧大公路卡口,你会看见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志愿者。他身材高大,有着黝黑的肤色,却说着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正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对进入村庄的人员进行询问、登记,一丝不苟。他便是来自非洲加纳,目前就读于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研究生赛米尔,这是他的第二个研究生学位。
学校放假后,赛米尔随女友回长河镇大云村一起过中国的农历春节,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赛米尔和女友也为之着急。这几天,他和女友不断在微信群、微博里看到分散在各地的小伙伴们都在为疫情出钱出力,他们也坐不住了。两个人在得知长河镇在招募志愿者的信息后,立即报了名,主动参与当地的疫情宣传和防控工作。
当天室外温度 5 度,嗖嗖的寒风让人觉得冰冷。赛米尔和女友穿上棉衣,戴上口罩,从 10:30开始,在卡口参加志愿服务,主要是和工作人员一起给过往人员登记信息、测量体温,帮忙防控疫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赛米尔不断受到当地老百姓的称赞,这让他倍感温暖。同行的志愿者更是称赞他为疫情防控的“最佳外援”。他在视频中说道:“疫情当前,不分国籍,大家都应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共同为中国加油。”
当赛米尔的助力防疫视频流传在网络,网友们更是表示了一致好评。他们有的赞叹着赛米尔的勇敢,有的感叹着塞米尔带有慈溪口音的普通话。显然,塞米尔已将中国视为第二故乡。因而在看到自己热爱的土地面临危机时,赛米尔才会义无反顾地选择站出来,成为战“疫”中的一份子。正如他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勇敢。加入防疫工作是我的责任与担当。”疫情面前,温暖与爱是在人与人之间相互流淌的。它不分地域,没有国界,跨越种族,让黑暗里的人们寻找到前进的方向。
廖丁瑶:用戏曲传递战“疫”信念
近日,“战疫”神曲 《阻击病毒民气茂》 火遍网络,新华社客户端浏览量已超 55 万。真实不做作的戏曲形式和其词所体现的医护工作人员英勇奋进、共克时艰的战士精神更是获得唱者、国家一级演员周妙利的高度赞扬。
该曲作词人正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哲学系研二学生廖丁瑶。疫情爆发期间,她时刻关注前线讯息并巧妙运用自己的文字才能为抗“疫”活动奉献己力。
廖丁瑶认为:“传统戏曲有很丰富的内容和别致的艺术形式,戏曲里的家国情怀、人生百味、悲欢离合等都很深刻,也可以更好地传递助力战‘役’ 的信念。”因此,她凭借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熟悉程度,创作过程一气呵成,推敲打磨十分顺利。
“父母亲人、各级领导、基层人员、各行各界都在各自岗位上非常努力地战 ‘疫’,作为浙财大学子、学生党员,学校一直教导我们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我也想出一份微小之力。”对于作词时的想法,廖丁瑶如是说。
2 月 4 日,廖丁瑶又接到乐清妇联的约稿,希望能为女同胞们写一首战“疫”的歌曲。她看到身边许多战“疫”在一线的女性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顾不上自己的小家而为大家倾情努力付出。她看到广大女性依旧坚守自己的岗位,就像她的导师李金鑫,即便在家里忙里忙外,也不忘时刻牵挂学生,不忘殷切指导开题在即的学生。同样,学校许多老师每天都要收集同学们的健康申报、排查统计、发布信息等,每个人都在坚持默默付出,让我们感受到了学校在危难面前的温暖和力量。她们都在以她们自己的方式为战“疫”出力。
因而她也想用自己的方式为妇女们加油打气。不久,一首歌颂为战“疫”而奋斗的广大妇女的歌曲—— 《这样的你》 就此诞生。
朱李灵: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在得知因疫情严重,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急需大量口罩等防护物资的情况后,经济学院 18级朱李灵同学第一时间联系到了学校团委“一元钱”工程的负责人,表达自己想用压岁钱购买应急物资,驰援疫情防控一线的心愿。校团委通过多种渠道辗转来回采购了 3000 个口罩,最终在2 月 4 日下午送到了杭州火车东站工作人员手中,为正在迎接春运返程高峰、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工作人员送上温暖与祝福。
“我们应当肩负起新时代青年感恩与奉献的使命”。朱李灵提到,自己曾多次在杭州东站做志愿者,为行色匆匆的过路者指路,也深知一个偌大的汽车站有多么大的客流量。因而当她看到杭州东站医护用品存在一定缺口的新闻时,她就像竭尽所能将自己的积蓄用于采购口罩送给需要的人。
每每看到“最硬核的奇葩口罩”的热搜热评,她总是十分焦急。特殊时期,她更加明白一只小小的口罩对于怀着满腔激动之情回乡人的意义。她说:“疫情面前,感恩与守护让我学会紧紧抓住全国人民的双手,拾起共青团员的责任与担当,尽一份力为东站的工作人员和乘客们送去口罩,心连心,做坚强的后盾”。在她看来,作为共青团员,在这八方支援、共渡激流的紧急时刻,更应当肩负起新时代青年感恩与奉献的使命,面对艰难,与最美逆行者们一同建立起坚固的防线,感恩社会。”
杭州江干区副区长、东站枢纽管委会主任史建峰表示,非常感谢浙江财经大学的同学送来我们急需的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抗击疫情的决心。
“我只是在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她也希望大家都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佩戴好口罩,在疫情期间保护好自己,也保护好他人。
02
校党委理论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讯 3 月 24 日上午,学校召开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 3月 18 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校党委书记李金昌主持会议,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党校办、宣传部、机关党委等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李金昌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分析了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明确指出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点和要求,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全校上下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上来,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清醒认识,慎终如始、克难攻坚,扎实推进疫情防控和学校改革发展各项工作。
李金昌强调, 要主动适应疫情防控新要求,精心精细精准做好各项防控工作。要清醒看到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作为学校当前疫情防控的重点工作。要以对师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推动精准防控、精密智控。要持续做好师生信息摸排,畅通联络沟通机制,做到底数清、情况明。要加强对境外师生的思想引导和政策宣传,加强心理辅导疏导。要进一步加强属地联动,强化应急准备。要继续做好留校留学生的关心关爱工作。
李金昌要求,要积极做好开学返校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学校事业发展。要切实按照教育部《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和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 2020 年春季开学返校工作指引》 有关要求,进一步落实落细开学返校实施细则,提升开学返校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可操作性。要继续巩固和拓展现有平台,做好互联网 + 教学工作,将疫情防控相关重要理论和鲜活故事融入思政课堂,确保课程质量和课堂质量。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关键少数”作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立足本职、积极谋划、履职尽责,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校长钟晓敏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清醒认识国内外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压实疫情防控责任,凝心聚力、科学施策、毫不松懈,扎实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要高度重视,毫不放松地抓紧抓实抓细学校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要精准排查,继续做好疫情防控特别是外防输入重点工作,做实留学生、海外教职工的信息对接等相关工作,关心关爱师生,开展好爱国卫生运动,确保师生身心健康。要多措并举,持续推动线上教学等各项中心工作顺利进行,充分结合疫情融入课堂思政教育,发挥学校经济管理学科智库作用,组织开展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策研究。要扎实谋划,确保“十三五”收官之年各项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会上,理论中心组其他成员分别畅谈了学习心得体会,并结合分管工作就学校下一步疫情防控和复工复学相关工作进行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疫情防控是硬任务,事业发展是硬道理,要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确保师生学习生活和教育教学有序开展,统筹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
学校召开2020年工作务虚会议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讯 2 月 26 日,学校召开 2020 年年初务虚会议。校领导班子成员,部分学院和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教授代表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李金昌主持。
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 2 月 23 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议围绕学校发展面临的形势、机遇和挑战,就学校“十四五”期间乃至中长期发展目标、实施路径和办法举措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金昌在讲话中指出,学校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坚决阻止了疫情向校园蔓延。下一步,学校要坚定不移推进“两手抓”,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事业发展。
李金昌指出,当前,学校正处于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在坚定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不动摇,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基础上,认真谋划好学校下一步发展战略,制订好“十四五”规划。李金昌强调:一是要坚持“党建领校”战略为引领,要不断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高水平党建引领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动摇,要结合学校实际,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推进“三全”育人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三是要打破学科专业藩篱,要树立大局观、发展观,紧盯“双一流”建设目标,充分推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不断打造学科高峰和高原。四是要全面梳理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五是要以团队为抓手,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突出“高精尖缺”需求导向,不断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六是要进一步拓展办学空间和办学资源,要加强对外交流、争取政策支持、强化校地合作,要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不断提升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七是要进一步理顺学校事业发展过程中的关系,要统筹协调“稳”与“变”、“增”与“减”、“多”与“少”的关系,系统谋划、以点带面、协同推进,推动重点工作再上新台阶。
校长钟晓敏在讲话中指出,针对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要进一步厘清思路、找准方向,明晰学校下一步发展的目标定位。要理顺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树牢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夯实学科龙头地位,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钟晓敏强调,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要聚焦大学的“学”字,围绕“学科、学术、学生、学业”等方面问题,直面短板、查摆不足,分析数量、质量、结构等矛盾,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二是要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要坚持“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个性化”的导向,顺应时代需求,大力推动“互联网 +”教学,加强信息化建设,强化资源整合利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三是要大力推动学科、科研和学位点建设融合发展。要结合学校实际,聚焦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和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进一步统筹规划、合理配置、优化方案,不断凸显建设成效。四是要大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要进一步深化综合改革和二级管理,处理好内外关系,进一步理清责权利、下移工作重心,推动“院办校”,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作用,不断激发学校办学活力。
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部分学院院长和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信智学院张志强教授分别围绕会议主题,畅谈了思路和举措。会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达到了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统一思想的目的。
学校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暨开学返校准备工作会议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讯 3 月 23 日,学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研究讨论开学各项工作预案准备情况。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励如孟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就学校 2020 年春季开学返校前后疫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重点研究了校园管控举措、师生员工分批返校返岗、校园环境整治与消杀管理、隔离医学观察点设置、师生错峰就餐、教育教学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和防控措施。
励如孟在会上强调,全校上下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有关决策部署,认真细致做好开学返校前的各项准备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切实强化开学返校工作的责任落实,为实现安全顺利开学提供健全有力的保障。
后勤服务中心、教务处、保卫处、资产处、宣传部、纪检监察室、党校办、学生处、人事处、研究生院、文管办、信息办、国际学院、继教学院、资产公司、东方学院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
2 月 17 日,校长钟晓敏、党委副书记黄建新在党校办等负责人陪同下赴文华校区检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李金昌书记为师生上
“网络思政公开课”
向上滑动阅览
本报讯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一周年之际,继学校“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开学教育以及教育部“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之后,3 月 19 日,校党委书记李金昌为我校师生上了一堂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精彩生动的“网络思政公开课”。相关部门负责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和 19 级财税学院学生在钉钉平台收看了此次课程,课后师生展开热烈讨论。
李金昌以“疫情下的中国”为主题,从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这两个角度深入阐释和解读了这次新冠疫情展现出来的中国优势和中国力量,为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党的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发展的核心优势。”“党的领导是战胜疫情的定海神针!”李金昌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疫情期间的重要论述,带领大家回顾疫情中党的领导下中国取得的种种让世界惊叹的奇迹。
李金昌从三个角度深刻分析了疫情开始以来党中央的强大领导、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在疫情中的担当作为。他指出,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史和事实再一次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李金昌结合自己的求学工作经历,向同学们讲述了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中国建设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多方面介绍了抗击疫情以来学校广大师生和校友有组织有纪律、有责任有担当奋战在一线的感人事迹。他表示,无论是一线的战“疫”英雄,还是投身战“疫”的浙财师生,都在诠释、传承和发扬着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勇于担当、克难奋进、甘于奉献越的精神。极富感染力的鲜活素材,情真意切、娓娓道来的讲课风格,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引起了学生强烈共鸣。
我国防治疫情的“中国速度”和“中国力量”让世界惊叹,李金昌以近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的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和壮丽史诗启发大家,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他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讲事实、摆道理,详实地从理论和现实两个角度证明只有我们的党能做到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同时还从群众路线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深刻分析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在谈到这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什么时,李金昌指出,这场疫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国家的民族精神和制度优势,更加坚定了“四个自信”。他表示,这场“战疫”,让世界看到了面对生存危机时中华民族所展现出来的民族精神。他鼓励青年学生做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继承者,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参与者、践行者和见证者。他希望同学们传承浙财“与时偕行”的精神,发扬“战疫英雄”的奋斗精神,在磨难中历练和成长,反思和奋起,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以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之名,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生动的讲授、详实的案例、动人肺腑的话语带给了师生深刻的启示与思考。课后学生热烈回应就“抗 ‘疫’,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 ‘疫’,我们有中国制度”“抗‘疫’,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等问题纷纷留言。
这场生动鲜活的思政课让我们对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有了更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也更加筑牢了我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信心。
一句话新闻
王俊豪教授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合作研究成果获国家领导人批示
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省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
学校获评浙江省省级公共机构节水型单位
学校 8 门课程入选省本科院校“互联网 + 教学”示范课堂
学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学校在全国普通高校竞赛排行榜中排名持续上升
学校召开中层及以上干部会议部署2020 年度工作
学校召开“互联网 +”教学工作会议
学校编发 《“互联网 +”教学指南》 助力停课不停学学校 54 名硕士生通过视频完成学位论文答辩
孙成磊校友带领团队研发出防疫新材料
03
另辟蹊径 专业助力
共赴战“疫”
会计学院开启课程思政 “云课堂”
向上滑动阅览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 2020 年 1 月 31 日,超 600 家单位及个人现金及物资向武汉捐赠,总额超 80 亿元……”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赵宇恒副教授在 《基础会计》 课上,结合时事热点,鼓励学生从这次武汉疫情中学习财会相关知识,做好企业信息完整、准确、及时的披露与沟通,打赢企业信息战!
话题一经抛出,气氛顿时便活跃了起来。“赵老师将课程知识同支援物资相结合,把抽象的概念问题具体化,让我对相关财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会计学院 2018 级本科生张诗怡说。
学院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评选活动,确定数十门课程作为院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努力将思政工作融入到各专业课程中,在特殊时期把课程思政工作以“云课堂”形式推向纵深,以“键对键”与学生“心连心”。
聚焦热点时政 激发学生动力
在“云课堂”上,会计学院的教师们聚焦热点时政,在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的同时,不断提高学生们的专业素养。
“互联网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带来了大量的信息。”会计学院院长邓川教授在 《会计研究方法》 课程中与同学交流并引导道,“在自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大学生更要坚持读原文、看原著,培养严谨、求实、独立、批判的科研精神。”邓川老师结合课程内容以本次疫情中中医药逐渐得到更广泛采用这一例子,引出实验研究等研究方法,指出只有科学严谨的研究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而这对于会计研究的方法也是如此。
邓川老师在课堂外还坚持与学生互动交流,以热点启发学生。让学生们思考疫情所带来的危与机,鼓励学生持续学习更新的审计理念与方法,认识到自身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各位同学,虽然因为疫情我们无法到校上课,但 ‘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大家在家仍要抓紧学习,这是一篇较好的文章,请大家学习阅读。”邓老师的声声叮嘱让学生们在学习上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审计系宋夏云教授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财政资金和捐款捐物的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的专项审计调查为切入点,并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在线上讲授 《国家审计》 课程,用时事热点问题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国际会计系袁怡闻老师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学得更加扎实,全天候在线,反复优化线上教学方案,课前课后持续追踪学习效果。
特殊时期即使没有面对面,老师们也纷纷通过课堂内、课堂外、QQ、微信、钉钉等各种途径和方式关心鼓励学生,激发学生身上的使命感、责任感,让思政教育延伸到线上的每一个角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任务。
打造云端思政 新模式新效果
近日,会计学院党委书记张虹通过 QQ 课堂以“感受战疫力量,在经历中成长”为主题为学院师生党员上了一堂生动而又精彩的“云党课”。
“这次战 ‘疫’ 集中凸显了 ‘中国速度’、‘中国力量’ 和 ‘中国精神’。”张虹老师在直播中讲道:“作为大学生党员,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主动扛起时代责任,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践行初心使命,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自己的力量。”
不仅是通过 QQ 课堂,会计学院努力挖掘云端新模式,打造思政新效果。
会计学院党委副书记陈炜通过“抖音”平台给同学们上了一堂题为“让爱国主义成为青春底色”的“云微课”。
“这场疫情是最生动的教材,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爱国。在我看来,爱国主义是我们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是我们对自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陈炜老师在直播中讲道。
各党支部也纷纷响应,通过 QQ、钉钉、学习强国、斗鱼等多种平台陆续“开讲”,学院党委还推出了“云上 408?战‘疫’ 云连线”专题活动,通过“云党课”“云对话”“云朗读”“云观察”等方式使师生们宅在家中也能参加学习教育,思政“云课堂”让每一位党员学习不掉队。
学院积极打造云端思政,使大学生能积极关注时政信息,在“键对键”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与老师“心连心”。“云课堂”上,老师们及时抛出问题,与同学一起讨论进步,从“你宅在家多久了”,到“你觉得疫情防控战胜利靠什么”,“我与国家的关系”。通过大家的思考与讨论,思政教育在润物无声中走进学生心里,触动学生心灵,用新模式实现新效果。
讲好浙江故事 服务浙江经济
疫情当前,会计学院开展了“疫情下的思考:讲好浙江故事,服务浙江经济”云端论坛系列活动,将研究生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思政“云课堂”。
会计硕士论坛中,以 《本次疫情对部门上市公司现金流等产生的影响》 为主题;资产评估硕士论坛中,以 《疫情对浙江资产评估质量可能产生的影响》 为主题;审计硕士论坛中,以 《2019 年上市公司年报审计延期、远程审计》 为主题开展云论坛,近百名师生在钉钉上共同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在云端论坛上,老师向学生展现了浙江经济发展以来的巨大变革。李文贵教授指出,“我们既要倾听浙江故事,更要追逐青春梦想,大家不仅是浙江故事的倾听者,更是实践者,创造者。同学们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树立崇高家国情怀,争取将来为浙江乃至中国经济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15 级会计研究生唐芳丽表示:“作为会计专业人员,一定要积极引导身边的人员理性、客观地分析疫情影响,坚定对浙江和中国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信心,同时也要守住 ‘诚信为本、操守为重’ 的初心。”
“云课堂”上满屏的“点赞”、屏幕前的一抹抹暖心的微笑,从“键对键”到“心连心”,会计学院思政“云课堂”以新模式,赋予思政教育新活力,正不断启发着一颗颗赤子之心……
公共管理学院用好战 “疫” 教材
上好 “爱国” 第一课
向上滑动阅览
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用好战“疫”教材?如何上好爱国第一课?如何让学生真正入脑入心入行?公共管理学院党委高度重视新学期第一课,精心组织安排,结合“开学第一课”开展“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行动,擦亮了新时代大学生爱国底色,让广大师生感受到新学期的别样风采。
专业课上出“爱国味”燃起抗“疫”正能量
疫情防控充分体现了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优势,为公共管理学科师生的学习教育提供了生动案例和鲜活素材。学院党委积极倡导专业课都要上出“爱国味”“思政味”,发挥好导师作为专业思政引路人的作用,党员教师带头讲好“疫情下的第一课”,把疫情防控等作为公共管理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新的增长点,将爱国主义教育、责任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等紧密融入其中,引导青年学生凝聚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
在开学第一课中,教师们纷纷利用课前十分钟的“微讲堂”、课中案例分享、课后云作业互动分享等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爱国”主题教育。
工程管理系教师、教工第四党支部书记蒋淑丽深情致敬那些不畏艰险奋战在前线的医生、科研人员和新闻工作者们,勉励同学们敬畏生命,承担责任,从学好本领、掌握专业知识入手多做贡献。
“同学们,疫情暂时阻止了我们返校的脚步,却阻止不了爱国热情的传递…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英雄属于你们…”裴志军老师 《公共管理研究方法》 课堂上,激发了学子们满满的爱国之情。裴志军老师还邀请作为社区志愿者参加抗“疫”工作的叶洋天同学讲述她在家乡遂昌县妙高街道课克服困难、坚守岗位的亲身经历。
“我们很骄傲,我们都是中国人,这种自信,来自我们国家制度的优势、先进的医疗技术和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行动力!”城乡规划系教师、教工第六党支部书记潘护林老师在课上激动地说。
城市管理管理教师、教工第五党支部党员王笑言与同学们交流了疫情防控对城市管理的挑战和启示,寄语同学们在《城市管理学》 课程学习中践行“宅其身,抱道行”。
特殊的主题党团课 迸发青年学子前行动力
开学第一天,学院精心组织了云在线主题党日活动。该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作为全国高校样板党支部,支部书记杨文超带领党员在线收看 《我是党员我先上》 和 《口罩专机》 等专题宣传片,回顾了抗“疫”历程和感人故事,勉励同学们懂得感恩、报效国家。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边华菁介绍了学院师生志愿参加抗疫一线工作的事迹,号召同学们见贤思齐,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勇于担当,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做出公管人应有的贡献。各支部成员围绕主题纷纷发言,17社保班吴思钰谈到,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当积极响应疫情防控,自觉做到不传谣、不信谣,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党员们主动求要求重温入党誓词。这是一场特殊的宣誓,党员们尽管身处全国各地,却齐声诵读入党誓词,庄重而掷地有声,共克时艰的激情与力量前所未有。
学生党支部和共青团联合组织开展“战 ‘疫’ 同期声”主题活动,面向全体学生在线征集战“疫”图文及视频作品,表达对一线战“疫”人员的敬意和感恩。17 社保班吴思钰、19 级研究生党员雷杰等同学从战“疫”中看到了伟大的精神和必胜的决心,16 行管班李生莲同学分享了自己母亲战“疫”中坚守岗位的故事……一幅幅作品展现出公管学子心系天下的担当精神和良好风貌。
传承“逆行者”精神 用奋斗书写爱国答卷
疫情发生以来,学院第一时间围绕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热点问题,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色开展“智助战役”主题讨论,为疫情防控和治理现代化建言献策。院长郭剑鸣认为疫情防控考验治理体系三层面:国家制度体系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的优势需要运行体制机制的做实来彰显;国家治理的组织体系是由中央、地方和基层政府构成的,它们一起输出治理效能;国家治理还作为治理组织的国家与社会相互合作的体系—文化—过程。
学院 2015 级 MPA 研究生何建东得知温州版“火神山”医院—— 附二医瓯江口院区将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在人民需要的时候选择逆行,一封请战书,履行了一名党员的义务,践行了一名警察的使命。18 公管 2 班入党积极分子叶洋天同学也在关键时刻主动成为一名“逆行者”,在家乡和其他“红马甲”一起服务社区防控工作。她在社区楼道奔波,在街头巷陌坚守,每次一干就是五个多小时,经常一直忙到深夜。主管学生工作的程晓东副书记说起这些赞不绝口:这样的师生党员、青年团员浙财公管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力量。
史无前例的云端第一课,公管学院全体师生不论身处何地,却都实现了学院爱国教育“小课堂”与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大课堂”的同频共振,收获了新时代青年学生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学院“共抗疫情、爱国力行”主题教育自此拉开序章,继续通过主动发声、正面引导,以“讲”“唱”“颂”等多种形式,将课程思政有效延伸,爱国主旋律铿锵唱响。
用专业助力抗 “疫” 用情怀传递温暖
—— 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发挥专业特长为战 “疫” 贡献力量
向上滑动阅览
疫情爆发以来,全国轰轰烈烈的抗“疫”斗争始终牵动着人文学子的心。在学院党委的号召下,师生们创新方法思路,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开展了各具专业特色的抗“疫”工作。
作品传情,教谕有道。疫情到来,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但人文与传播学院的老师们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反而另辟蹊径,通过创作抗“疫”作品,开启了传道授业之路。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老师胡江老师连夜创作几组漫画,通过漫画书的形式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挂念和对战胜疫情的信心。他在漫画里写道:“我仍然经常偷偷地把头伸出窗外,想念着你们,你们会不会也和我一样?经常看着窗外,盼望着,盼望着……能够早日来到那亲切的校园。”绵长的情意流露于简短的字里行间,将希冀重返校园与学生相聚的心情传达得淋漓尽致;中文系教师周寒筠挥毫泼墨,通过书法作品传授同学们生活哲理,他在一幅作品中写道,“与志同道合者悠然闲话,吟风颂月也好,谈论琐事也罢,均能真心相对,毫无隔阂。彼此言语互慰,实乃一大乐事”;数字媒体系洪艳老师一首诗歌朗诵 《春又回来了》,令人印象深刻,悦耳的静音乐配上她那富有磁性的嗓音,犹如天籁,让学生们领略到了诗歌的魅力,引导同学们思考在痛苦和沉重中更需要艺术的人生哲理;广告系董建华老师,创作了“抗击新冠责无旁 ‘戴’”公益广告,图中浓重的颜色,醒目的标示,瞬间将佩戴口罩,做好好个人防护,远离新冠病毒的理念传达给学生。老师们或是一段暖心的音频,或是一组充满乐趣的漫画,或是一组书法作品,或是一副感染力十足的抗“疫”宣传平面,都是在坚守教育初心,用真情来表达对学生们的关心和关爱。
以文化人,书写抗疫战歌。疫情伊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们积极开展文学创作,用文字来纪录发生在抗疫中的故事,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截止目前累计投稿 24 篇,21篇文章被学院微信公众号连载,在学生中引起良好反响,累计点击率达 2700 多人次。
同时,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中文系的同学们纷纷用诗歌、绘画、剪纸、朗诵、武术等表现手法为战“疫“助威,为抗击疫情传递温暖和力量。2016 级汉语言文学专业何畅同学创作的诗歌 《武汉的樱花开了》 向人们展示了阳春三月,武汉樱花争相盛开的绚丽场景,暗喻武汉必将战胜病毒,重返往日的美丽荣光;2017 级李思存同学,书法抄录毛主席诗词《送瘟“神”》,为抗“疫”助威;2017 级董艳华同学选择用剪纸作品为中国加油;2018 级程莉芸同学拍摄武术视频,引导同学们坚持身体锻炼,强身健体;2017 级文学专业陈敏同学在线朗读上海医生陈轶维的回信 《致我亲爱的太太》,引导大学生向一线英雄们致敬,学习他们为国奉献的精神。截止目前,累计创作各类作品 30 多件,不但增加了人文学子战胜疫情的勇气和信心,更向武汉等重灾区送去美好的祝福,向奋战在一线的“逆行者”表达了崇高敬意,是一堂让学生深受心灵洗礼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图”中传情,振奋抗“疫”力量。疫情爆发以来,广告学专业的青年学子们在院党团组织的号召下,积极参加“同心战疫”公益广告作品大赛。同学们纷纷拿起手中的画笔,用最擅长的平面设计,书写发生在春天里的抗“疫”故事。2016 级广告学专业温柔同学创作 《团结一心 战胜疫情》 一图,号召大家团结起来,各司其职,团结一致,才能最终打败病毒;2017级苗秀祥同学的作品取名为 《武汉加油 逆行无畏》,图中只有医生匆匆背影,美丽的春色也迟滞不了他救助病人的脚步,表达了对医务工作这无尽的赞美和崇高的敬意;2018 级吴美同学作品 《春暖花开,山河无恙》 则告诉人们,困难是暂时的,我们必将迎来抗“疫”的最终胜利。截止目前,累计征集作品 30 多幅,作品聚焦疫情,反映抗“疫”过程的人物或者故事,通过艺术作品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同时,引导大学生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的防范意识,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力量。
以“像”传义,致敬英雄。在抗“疫”关键时期,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深入疫情防控一线,采访辛勤工作的党员们,并利用多媒体技术,创作 6 部抗“疫”微视频,将一线党员们不忘初心,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冲锋在前的光辉形象转化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微视频作品,使观众更加直观地了解这场全民抗疫斗争,将共产党员奋勇争先的先锋形象传播到青年大学生中间。视频中,来自贵州毕节的基层党支部书记周方明,自疫情防控开始,一直奋战在抗“疫”最前线,已经有 30 多天没有休过,白天在社区排除走访,晚上协调抗疫物资,非常辛苦;来自山东济南的基层派出所民警亓慧明在采访中讲,单位里的共产党员们全天上岗,24 小时轮班设卡排查,经过奋战已经做到对辖区群众人人见面,户户登记。党员们质朴的语言,辛勤的工作,高昂的斗志,令人动容,充分展现了党员们忠于使命,冲锋在前,无私奉献的先锋形象。
用专业助力抗“疫”用情怀传递温暖,人文与传播学院师生们在抗“疫”行动中,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时而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专业所长,以多样形式,为抗“疫”发声,为中国加油!
信智学院:
善用“云”模式,党建守初心
向上滑动阅览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大考”摆在了面前,“少聚集”“少接触”“少活动”的防疫要求让各项工作开展更具挑战性。浙江财经大学信息管理与人工智能学院发挥学科优势,创新运用信息化手段,善用“云模式”,组织动员学院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担当作为、率先垂范,筑牢疫情防控一线堡垒,引领师生党员践行初心使命。
善用“云党建”,做抗“疫”精神的学习者
学院党委坚持以党建引领,引导全体师生,积极构建“党委率先垂范、师生上下联动、党员带头表率”的线上党建体系,多措并举,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做到理论学习不放松、组织生活不断线,让疫情防控的“战场”变为淬炼党性的“考场”。
学院各党支部积极利用钉钉、微信、QQ、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通过“线上党建 + 自学”理论学习的形式,开展支部理论学习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上级关于疫情防控的有关工作,结合疫情防控过程中涌现的先进党员事迹,开展党性教育,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引导学生学思践行、知行合一,将学习成果转化到实际行动上,转化到抗“疫”工作上。加强在疫情防控中对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培养工作,开展线上谈心谈话,教育引导学生讲政治、学知识、抗疫情、做示范。通过“思想微汇报”形式,了解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动态。
做优“云服务”,做见“疫”勇为的奉献者
学院师生党员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迎难而上,见“疫”勇为,牢记初心,勇于担当,积极在抗“疫”一线的战斗中亮身份、打头阵、当先锋,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用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党徽添彩。
远在加拿大访学的教师党员程小英心系祖国抗疫形势,从国外购入口罩等国内稀缺救助物资,无偿捐赠给社区抗疫部门。教师党员张威老师从意大利购入并定向捐赠一批紧急医用物资防护服和医用手套给杭州医院,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教师党员刘维树联合华东师范大学相关专家开展专项研究,向国家决策部门以及上海市政府递交多份专题研究报告,服务国家疫情防控决策。意见建议被教育部有关部门采纳提交国家领导人审阅。教师党员徐吉锋积极参与挂职单位省委组织部某保密项目工作,发挥专业所学,为实现该部门疫情期间互联网远程办公作出积极贡献。孙钢等 20 余位学生党员参加所在社区(村)疫情防控工作,站岗执勤,劝返外地人员和车辆,测量体温,询问家庭情况,统计疫情数据,自发为湖北地区捐献物资等。
上好“云课堂”,做“疫”学结合的保障者
疫情期间,学院全体教师秉承立德树人初心,坚持以生为本,积极探索“互联网 +”教学新形式。多措并举、认真准备,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的总体要求,以务实举措确保疫情防控、教学科研、育人指导等工作有序开展。
学院组织全体教师参与线上网络教学培训,认真学习网络教学方法。重新设计课程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流程,将教学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解定位,使课程更加契合网络教学的新形式。在网络教学设备上也下足了功夫,教师党员陈明晶将书房改造成“直播间“,增加了话筒、声卡、白板、照明设施等直播设备以提升直播效果,确保达到最好的网络教学效果。学校“双带头人”示范工作室,教工第三党支部书记杨水清通过党支部网上会议,积极联络支部成员,商讨与安排疫情期间团队师生的防疫与学习研讨等工作。教工第一党支部书记朱凌对不同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多场直播测试,针对发现的各种问题,她认真制定网络教学方案并及时分享给其他老师,确保在线教学的安全顺畅。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吕挺、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毛立晨作为学校“浙财辅导员和你在一起”第一期在线直播参与辅导员,通过抖音直播的方式创新思政教育工作形式,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交流假期生活,分享学习经验。教师党员王凌武将原计划线下举办的竞赛辅导转至线上,通过竞赛辅导群向学生直播竞赛辅导专题讲座,分享竞赛心得,并且每天安排专用时间来答疑解惑。
建强“云平台”,做同心战“疫”的宣传者
学院党委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指示要求,全面发声,凝聚全院师生力量,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信智力量”。
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同心战疫,为爱发声”主题党日活动,学生第一党支部以“三行情诗”致敬最美逆行者,向他们送去最真挚的祝福。学生第二党支部以“微汇报”的形式,分享疫情防控过程经历,鼓励大家齐心协力战胜疫情。学生第三党支部以“线上微课”的形式,宣传防疫知识。学生第四党支部以“线上诗朗诵”的形式向抗疫一线的勇士致敬,凝聚全院师生战胜疫情的决心。学院党委强化舆论引导,发挥好先进典型示范作用,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深入挖掘疫情防控工作中涌现出的师生先进典型,在学院“信息力量”微信公众号开设“共战疫情”专栏,先后报道学院疫情防控做法,师生战“疫”先进典型推送文章 30 余篇。
当前全国疫情形势已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在这场疫情“大考”中学院党委将在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以党建为引领同步做好在线教学、就业、考研、出国、创业、竞赛辅导、思政教育等各项工作,用实际行动贡献“信智力量”,为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交出优秀答卷。
04
凝心聚力
在抗击疫情中彰显中国力
编者按: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疫情中,以钟南山、李兰娟等为代表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以及全国各行各业人民奋力援助、团结协作,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展现了中华儿女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中国的大国担当。
向上滑动阅览
战“疫”当前,见证中国脊梁
2020……
街头迎接新年的欢声笑语和绚丽烟花?没有,只有不见人影的空荡。除夕夜翘盼已久的万家灯火和欢聚团圆?也没有,人们奔赴去的,是一座被新冠病毒肆意吞噬的城市——武汉。
毫无防备地,抗疫战争一触即发。在党和政府的号召下,全国上下迅速行动起来,第一时间打响了抗疫阻击战。
钟南山院士,这个让全国人民敬佩万分的老人,再一次率先走在了抗疫前线。17年前非典一役,他带着他的呼研所果断站了出来,“把最危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短短十二字,落地有声,铿锵有力。那时敢医敢言的钟南山家喻户晓,广泛赢得了公众的信任。如今的他,一位84岁的耄耋老人,本应在享福,但他在“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之际,再一次主动请战。前往武汉时,钟南山院士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恳切地告诫全国人民:“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便义无反顾地登上了高铁。病毒蔓延,人心惶惶,人民唯一的慰藉便是听从钟南山院士的忠告。危急关头,钟南山成为了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有了他,人民就有了战胜病毒的信念,他是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
李兰娟院士,另一位敢于为人民在疫情中赴汤蹈火的勇士。在武汉疫情出现大爆发时,她和钟南山院士日夜驰奔武汉。作为国家卫健委特别专家组,这次武汉之行是非常关键的,钟南山院士作出一系列重大判断后,李兰娟院士率先提出武汉“封城”措施,为全国各地防控疫情取得了宝贵的窗口期,大大减小了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这位奋勇于前线的女战士,她的身上没有传奇,但她是我们健康最终的保护线。大难当头,每一个中国人都深知,只要有钟南山、李兰娟等这样的科学家在,我们就不会害怕。
在两位伟大的院士带领下,一大批医护人员选择逆行,承担起中国脊梁的责任。更多医护人员自愿报名参加抗疫前线,他们长时间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在汗流浃背中承受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他们摘下口罩的那一刻,着实让人心疼。
春晚直播了武汉某医院的情况,屏幕下方是“护士刘红娟”一行小字。刘红娟静静地站在与镜头相隔一层玻璃的病房中,拿着对讲机说话。病房里很暗,只剩下外面走廊的一丝灯光,应当已是深夜。她穿着白色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和口罩,“全副武装”之下根本看不清她的样子,只听见她说:“心里也会有一种不知道是恐惧还是担心的感觉,但穿上防护服就没有担心了,因为是医护人员,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短短的一段话使我铭刻在心,仿佛屏幕中的病房里有了那一丝光亮。那是对未来的信心与希望,那一刻,不再畏惧病魔……这正如一句话所言:“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过是一群平凡的人披上了一身载满使命的外衣。”他们在用“不计报酬,无谓生死”的前赴后继,保人民平安。
疫情当前,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奋不顾身冲在前线的,有领头人院士们,有紧随其后的众多医护人员,还有绝不坐以待毙的人民警察、志愿者、清洁工等群众。虽然我们不能同白衣天使一样,与武汉人民并肩作战,但捐款集资、募捐口罩、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等行为也值得赞扬。每一个在用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切的人,都是中国引以为傲的坚实脊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面对疫情,绝不退缩,这既是每个党员的义务,又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我们将延续中国脊梁精神,温暖人民,感动人民,并给中华大地带来生生不息的希望。
国难当头,每个人都应有所为,将中华儿女的力量凝聚到一起,那必势不可挡。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困难和挑战越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就越强。同心协力战胜疫情,矢志民族复兴梦想,统一战线大有可为。
2020,终会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19审评1班 王梦婷
致敬“逆行者”
2020年一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从武汉开始席卷全国。“封城、隔离、禁止外出、口罩”等词语一时间占据了头条,对疫情的担忧与恐惧弥漫在全国上下。与此同时,有一群“逆行者”奔赴在抗疫前线,用他们的时间、精力、专业技能甚至生命打赢这场抗疫战争。
远离武汉的忠告不断发出,却有一批批写好请愿书的医生、护士、志愿者逆流而上。他们只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有父母要孝敬,有儿女要照顾。但当他们穿上防护服走进患者身边的那一刻,一切都变得渺小了。他们仁心仁术,大爱无疆;他们驰援武汉,义不容辞;他们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这是身为中华儿女的担当与责任,这是同气连枝、胸怀天下的情怀。
前几天,网上晒出了钟南山教授的两张无座车票。疫情爆发突然,80多岁的钟南山教授第一时间从广州赶到武汉,没有座位的他被安排到了餐车上,只为及时赶到抗疫前线,了解疫情情况。在整个抗疫过程中,钟南山院士几乎没有休息,他不畏困难,深入调查,研究对策,他告知人们如何看待疫情,如何防控疫情。钟南山教授就像是人在即将摔倒时出现在面前的一座大山,让人觉得安稳,让人觉得踏实。
在钟南山这座大山周围是无数医护人员,他们是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勇敢的战士。90后护士奔赴抗疫前线与男友隔窗相望,护士害怕眼泪污染护目镜忍住泪水,他们的脸上是护目镜压出的勒痕,双手被消毒水浸泡得伤痕累累。尽管如此,他们也没有任何怨言,仍然在一线努力抗争,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除了医护人员的付出,政府官员的管理与协调也不可或缺。面对疫情的伤害性与扩散性更加需要强有力的政府为人民打赢抗疫战争作支持。抗疫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为人民服务的好官。同时,一些官员贪污腐败、不作为、使用特权等现象也曝光在大众眼前。疫情当前,我们更加需要的是有能力、办实事,对人民负责,替人民着想的官员。官员们应当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各地都为疫情最严重的湖北送去了物资,送去了医疗队,送去了关怀与爱心。地域有界,心却无疆。我们同属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土地上的炎黄子孙,封城不封情,跨越省界我们看到的是各省对湖北省马不停蹄的支援。云南贫困县向湖北捐出成吨香蕉,内蒙古支援新鲜牛羊肉,各地的不同的物资都被端上了武汉人民的餐桌。武汉的背后是祖国和十四亿同胞,前行之路必有光亮,各省人民与武汉人民同在。
在疫情国难面前,中华儿女逆流而上,毅然选择奔赴最前线。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是最美逆行者,勇敢交锋,以自己的身躯为大家小家筑起守护的长城。一个个热血的心跳,一次次跳动的脉搏,他们是无畏的战士,是千千万万中国人学习的榜样。身为中华儿女,更要传承艰苦奋斗,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或许我们的力量很小,也或许我们无法如同医护人员那样给予最直接有效的帮助,但只要我们胸怀大爱、心系祖国、服从安排,就是对抗疫战争做出的最大贡献。
人的一生是万里山河,来往无数客;哪怕用最微弱的光,也要把山河开辟。而这次疫情中的“逆行者”们就是千万束微弱的光,却散发出不可估量的温暖,闪耀在每一个花开的地方。
19日语1王雨轩
疫情之下,你我同在
春节期间,武汉爆发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疫情随着春运人员流动开始蔓延,一时间,疫情扩散到湖北省以外的地方。在这危急关头,习主席一声令下,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中国打响了抗击疫情狙击战。
到今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当防疫阻击战的集结号吹响,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已然到来。无论是在家隔离,还是在职场上坚守,许许多多的人都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战“疫”一线,或志愿参与各种防控岗位,或捐款或捐物。中华儿女发扬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为守护人民安全,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一些人在替你负重前行。这段时间,冲破病毒阴霾不断传出的每一个好消息,都振奋人心。中国成功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毒株,全国累计治愈出院病例不断增加,用于接诊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的专门医院武汉火神山医院完工了,医护人员逆行汇成战“疫”洪流,社会各界驰援武汉,防疫措施不断升级,疫情防控急需的防护服、口罩、医用隔离面罩等生产企业开足马力生产......这些好消息的背后,是无数英雄的辛勤付出,和中国科技与中国制造的支撑。
在这些英雄中,有一位84岁的老院士,叫钟南山。他在前往武汉,接受记者采访时告诫全国人民:“没什么事,别去武汉。”说完就义无反顾地登上高铁。人民日报这么评价钟南山: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展示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73岁的李兰娟院士毫不犹豫地奔向战疫第一线,率先提出武汉封城。
鲁迅先生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正是因为有了李兰娟这样的一线医务工作者,我们才能对这场战役充满信心。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在疫情面前,依旧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怕自身被感染,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一线。
在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当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中华儿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北京外国语大学师生也以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之奉献力量。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学校高级翻译学院曲强副教授带领团队小组成员,一起为国际医疗专家翻译来自前线各地第一手的病例和疫情报告。他们放弃休假,在时间有限、资料缺乏的情况下,从大年初一开始连夜加班加点,以高效准确的译文质量受到世卫组织驻华办公室的高度赞扬,为国内外专家及时客观掌握疫情进展,为全国和全球人民成功阻击疫情,尽了北外人的一份力量。
即使是那些远离一线的普通群众,也在为抗击疫情尽最大的努力。以往貌似对身体最不在乎的我们,与父母对调角色,每天在他们耳边叮嘱“勤洗手”、“戴好口罩”;平日无拘无束的我们,成了这个假期里宅在家里的“修行者”;平时在网络“冲浪”的我们,成了谣言狙击战中的主力军……我们想用自己的行动向父辈证明,我们有时可能会有些“佛系”,甚至有些“丧”,但在关键时刻,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勇气也有能力担当重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尽管打赢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还困难重重,但有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必将迎来“柳暗花明”。抗疫一线工作者在前方攻坚克难,我们每个人也要担起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我们应养成出门戴口罩、勤洗手、不随地吐痰等良好习惯,这不仅是我们对自己的健康负责,更是对抗疫一线工作者的支持。让我们每个人的力量凝聚起来,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抗击疫情,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加油!武汉加油!
19商英2班 赵欢焕
我们的英雄主义
2020年的春天,风刮的那样冷。几片枯叶沾了晨露,凌乱地瘫在冰冷的柏油路上。街边的新春联红得耀眼。崭新的大红灯笼从长街的这头直直地挂到长街的另一边。灯笼下边黄色的穗在冷风里摇曳,在昏黄灯光下晃得很是好看。唯一和往年春节不同的是,原本如水的车潮消失不见,零星的路人也紧捂着口罩神色匆匆,满脸忧愁。空荡荡的大街显得有些诡秘。这里,是武汉。新闻里的病例数字在不断滚动,节节攀升的死亡和确诊人数,不断地助推着新冠肺炎的恐慌在全国蔓延。灾难降临了。新冠肺炎乘着死神的翅膀,给2020年的春节投射下巨大的阴影。而在这巨大的阴影下,却有着无数人逆行的身影。
“以龙虎之姿,遭风云之时”,是中华儿女面对灾难的最好写照。疫情在带来无数悲苦和伤痛之时,也让我们见证了一个民族的魄力与担当和一个国家面对灾难时所爆发出的无穷凝聚力。
疫情爆发之初,一位耄耋老人连夜乘坐火车,一路北上,马不停蹄,赶往疫区中心武汉。他只买了一张二等座票,工作了就坐在共用餐车上小憩。他双眼紧闭,他满脸憔悴,面前的文件铺了满满一桌。他叫钟南山,中国工程院院士,84岁高龄的他临危受命,在2003年奋战非典后时隔17年再征新冠。和钟南山一道奔赴武汉的,还有另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两位院士,带着他们的团队,奋力扛起了抗击疫情的大旗。他们要成承担的,不仅是前期的病毒采样分离工作、肺炎治疗方案的建立,还要给出传染防控措施的建议,甚至还有疫情相关的防治宣传工作。
“封城”的决定不可谓不难,日夜“泡”在实验室不可谓不辛劳,但他们还是用自己切实的行动,用自己专业的知识,及时控制住了疫情的进一步蔓延,缓解了其他省市的防疫压力,才为后来全国支援荆楚大地赢来契机。两位高龄老人,在本该安享天伦之乐的年纪,却本着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再次肩负起了自己的使命,披甲上阵,不计生死。是他们以及如他们一样的无数科学家,让我们拥有了抗疫的底气和信心。国士无双,他们是一笔无价的财物,他们是代表着民族的智慧与坚守。
在疫情中,我们总能看到那些奔波在抗击疫情一线的最美逆行者。他们可能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打着近千个电话联络调度,为社区居民的安全保驾护航;他们可能是刚刚为人妻、为人夫的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为了支持国家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冒着巨大的接触风险,每天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们可能是今年才刚刚毕业的医学生,明明自己还是90后孩子,却学着大人模样穿上了防护服,在医院隔离区里尽心照顾病患;他们还可能是即将要退休的老医生,主动报名上“前线”,希望用自己多年从医的经验,用尽全力去挽回病人的生命;他们还可能是海关疫情防控小组的成员,整夜整夜地守在机场,像一面盾牌阻挡可能的境外输入感染的发生。
在这场战役里,我们能看到每一个人都在坚守,每一个都在为这个国家奉献,每一个人都在演绎平凡人的英雄主义。每一个华夏儿女,都肩负起了自己的职责,表现出了卓绝的担当。每一个普通人,都在扮演这个时代的超级英雄。
究竟怎样定义我们的民族?我想,那便是我们的英雄主义。多次与中国交手的美国外交家基辛格曾说过,“中国总是被那一批最勇敢的人保护的很好”。从抗日战争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英豪,到五年计划热火朝天工作的工人,从两弹一星参与设计研发的科学家,到改革开放的引路者,从98年洪水用身体筑堤的消防战士,到08年汶川地震救死扶伤的解放军官兵,再到如今疫情中抛却顾虑投身一线的医护人员,是每个时代最勇敢的人们筑起了我们民族希望的灯塔,托举起共和国美好向上的明天,用最朴实的英雄主义光芒,照耀指引着我们前行。
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是超级英雄;每一个普通人,都能成为时代最美的逆行者。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普通又不平凡的我们,将星星之火不断汇聚,谱写出属于我们的时代华章。
18法学实验 冯平成
疫情下的我们,多做一点点
审视和反思是此次疫情带给长期安逸的人们的礼物,它们的意义远远超过歌颂。
疫情让很多深深存在的问题无处躲藏,我们被迫正视。
比如在疫情发生初期的谎报病例,人们的盲目胆怯甚至傲慢为整个国家甚至世界带来无可估量的损失:最初的防疫时机被错过,携带病毒的武汉人民分散到全国各地,最为严重的是,谎报病例和谣言使多少人失去警惕,滋生了多么荒诞的“云淡风轻心理”。
再看疫情散播开后老百姓们的反应:尽管已有各样的推送和新闻警示人们疫情的严重性,呼吁大家戴口罩,但是当疫情的危害看似还没有那么大的时候,或者说当疫情还没有发生在个人身边的时候,有多少人警惕起来了?当大街上还没有人戴口罩的时候,谁愿意去做那第一个“另类”?“没什么大事,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说这类话的人自认为是云淡风轻的飘然洒脱,实际只是无知的愚蠢、傲慢、不负责任。
我清楚地记得在妹妹劝家人戴口罩、不要走亲戚时,父亲以一种权威且正义的论调斥责她:“零三非典就是这样的病毒,有什么呢,大家现在还不是活的很好吗?走亲戚是我们的传统……只有你带口罩,别人会把你当做另类……”这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话,如果当年染上非典的是他自己或亲人,他还能这么轻松的说出这句话吗?
所以,真正经历着这次病毒的人和我们这些所谓的“旁观者”的感受是极不相同的。疫情就这么发生了,有人失去健康,有人失去生命,有人失去亲人……而我们身为幸运的“旁观者”,难道就不会有一丝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我们有资格云淡风轻地看待那些数字吗——新增病例数“1”就意味着一家人的不幸,何况真实的数字还远大于我们看到的。
如果没有资格无视,那么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自觉遵守规定,出门戴口罩、勤洗手、多关注疫情.然而即使我们尽到了防疫之下自己的职责,呆在家中还是难免感到空虚。
空虚感从何而来?从被限制的自由、被隔离违背的天性而来;而更多的是从“思考”中来。这次疫情送给我们一个礼物,一件我们一直因为“没有时间”而错过的事——自我审视。
疫情之下,专家们研究药方,医生护士们拯救生命与健康,陆续复工的工人们维系经济……前些日子看到新闻:一位武汉市民自愿坚持开自己的车在疫情重灾区来回行驶,免费接送乘客;一位武汉外卖小哥将外卖送到了老奶奶的门口,尽管规定只要求他送到楼下。这些普通平凡的人们,平常在大街上会被忽视的人们,突然之间成为了维系人们正常生活的重要纽带。而我们呢?作为朝气蓬勃的青年,国家的希望,却总会陷入迷茫——或焦虑,或日夜不分,或无所事事。
我们能做些什么呢?冷静,重新回归生活。
如果我们无法在前线与病毒抗争,也无法参与解决方法的制定,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这些平凡地感动着我们的人,多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些什么,是不是可以在除了职责要求的事之外,多做点什么。
多一点点关心,一点点捐赠,一点点努力……只要多做一点点。
19英语3班 方正
众志成城,危难见真情
己亥末,荆楚大疫,染者数万计,家闭户,国闭门,数月未休。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从古至今,中华民族久经磨难而历久弥坚,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不论是灾难还是战争,中华民族从不畏惧,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每在国难当头之际,伟大的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奋斗拼搏,互帮互助,共克时艰。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近代,有八年抗战,前仆后继,艰苦奋斗。在现代,有98年的洪水,奋不顾身,万众一心;有03年的非典,医患同心,可歌可泣;有08年的地震,全国上下,捐衣捐物。此次亦然,自疫情公布以来,武汉成为全国的焦点,举国忧心。
在最艰难,最黑暗的时刻,没有任何人轻言放弃,我所看到的,是全国各地一批批飞赴武汉的医疗队,是各省一车车一列列源源不断入鄂的免费物资,是网络上的亿万声“加油!”“挺住!”,是全球各地的中华儿女自发的援助。这就是中华民族,这就是中华民族精神,这就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手挽手,肩并肩,直面危难,共拒死神。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疫情汹汹,恰如大浪淘沙,在这滚滚潮流中,一位位伟大的斗士挺身而出。在最前线,在武汉三镇的医院里,在武汉的街头巷尾,在全国各地,这样的人有很多,为人所知的却不多。
李文亮医生早在新型冠状肺炎流行初期就发现了其与曾经的非典型性肺炎的相似性,并在有相关医疗检测结果的情况下勇于发声进行警示。可惜的是,这并没有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钟南山院士曾领导抗击非典,此次疫情再度挂帅出征,头发已经花白的他亲临武汉最前线,指导全国人民抗击疫情,在疫情爆发初期就采取了果断措施,有效延缓了疫情的蔓延。他提出的防控措施成为全国防控疫情的准则,并为世界各国所借鉴。
还有李兰娟院士,这位73岁的老人,在疫情初期就率领团队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并率先提出严格封锁武汉。正是她的清醒认知与果敢,才及时地将疫情大半控制在了武汉,控制在了湖北,使得全中国其他省份免遭更为严重的损失。
还有更多的医护人员,他们身穿白衣,套着厚厚的盔甲,穿梭于隔离病房之中。他们直面疫情,战斗在火线上,无时无刻不受到死亡的威胁。他们尽职尽责,不惧生死,不畏劳苦,汗水酸涩眼睛,嘴唇干燥起皮。他们与时间赛跑,跟死神抢人。正是他们尽心尽力的付出,才有而今的大好局面。他们恰是天使,挡在患者与死神之间,留给世人背影,那恰是牢不可破的长城。这就是中华儿女,这就是中国人民!他们用坚强的意志,顽强拼搏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
中国共产党自纷乱中诞生,在战火中成长,于挫折中汲取教训,敢于自我批评,敢于自己战胜自己。时至今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强大的成熟的党派,它领导全体中国人民,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此次疫情,正是党的强有力的领导指挥,才迅速的对疫情做出正确反映,调动了全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严防严控。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在短短十天之内,迅速的建立起雷神山火神山医院,这与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的领导是分不开的。也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将严防严控迅速的落实到各家各户。在危难面前,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惧艰险,一位位党员同胞挺身而出,舍己为人,可歌可泣。
此时此刻,最艰难最黑暗的日子已经过去,黎明的曙光已经到来,疫情的火焰奄奄一息,随时将尽了。
19艺术一班 余鑫斐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
早前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怎么样的人才能算得上是英雄,是大侠。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这么说:“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直到2020年初,当新冠病毒肆虐全国时,我才明白,有些英雄,他们不必如武侠小说里那般身披铠甲,久经沙场,一身防护服,一只口罩,足矣。
1月18日晚,全国人民心中的“定海神针”钟南山院士,17年后又从广州奔赴汉。耄耋之年,再上战场,钟南山院士的“大医大爱”将全国上下14亿人民的心拧成一股绳,共同抗击身处暗处狡猾多端的新冠病毒。在前往武汉的6小时车程里,他埋头在各种资料中。19日,便前往风暴中心——武汉金银谭医院和武汉疾控中心了解情况,并且肯定了人传人,将此次病毒的严重性公布于众。凌晨又立即前往北京,参加北京国家卫键委会议。21日,在广州举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及应对防控情况通报会,公开表明目前无药可医,原本只有寥寥几人戴口罩的热闹街头,变成了只有寥寥几人的静寂街头。
回看2003年,非典疫情来袭。面对恐慌的群众,甚至是恐慌的医护人员,钟南山说:“把重症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他不具权威,尊重事实,既“敢言”亦“敢医”。对此,《人民日报》做出评价:在这场关系着人类共同命运地殊死斗争中,钟南山以其战士的勇敢无畏、学者的铮铮风骨和悬壶济世的仁心仁术,挺身而出,冒死犯险,力挽狂澜,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而赢得了世人由衷的尊重。他和同事们用生命、热血换来的防治非典的宝贵经验,不仅为广东,为中国,同时也是为全人类作出了重大贡献。那时候的他,遭受过质疑,因为总是耿直的把一切事实公之于众,但事实表明,这,是我们中国的脊梁。
如今,他又免费担任富士康集团相关防病毒工作的总顾问,他总是站在最危险的地方,用自己的智慧、身躯替我们中国打下一片安稳的大后方。在浏览新闻时,总能看到钟南山爷爷那浮肿的眼睛,骤紧的眉头以及关切的目光。只想对终南山院士大声地说:这两个月来您辛苦了,行百里路半九十,在即将到来的胜利面前,我们依旧遵守您的指示,不给病毒任何乘虚而入的机会。为了我们的岁月静好,您负重前行,我们定会好好珍惜。
此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太多的侠者:上报疫情第一人张继先,疫情“吹哨”第一人李文亮,建议武汉封城第一人李兰娟院士,提出中西医联合会诊第一人张伯礼院士,让中医药瑰宝惠及世界:黄璐琦、仝小林,与时间赛跑的最暖“妈妈”乔杰......
一封封请战书——“人民有需要,国家有需要,我们随时出征,不畏生死”;一张张被口罩眼镜勒出印痕的脸;一个个写在防护服上的名字;一句句“加油武汉,我们等你”“只要你平安回来,我承包一年的家务”“妈妈,我好想你”都让人瞬间湿了眼眶。
京西皮影传承人、龙在天皮影剧剧院院长王熙介绍:“我们虽然不是医生,不能上前线去救人、帮助大家,但非常想做点儿事情,于是就商量创造皮影戏作品来鼓励更多的人,来传播正能量。以钟南山院士为原型的《最美逆行者》,以李兰娟院士为原型的《与病毒赛跑》,以护士海燕为原型的《隔空抱抱》,以李文亮大夫为原型的《拯救地球》……用传统来演绎现代的爱,让经典发光,让爱传递,这是传统本身的责任,也是每一个文艺工作者肩上的义务。
3月15日,浙江省首批到安吉休养的抗疫医护人员结束隔离休养,安全回家。在得知抗疫一线的医务人员将陆续到安吉大年初一风景小镇进行隔离修养后,安吉立即启动安全应急保障机制,组织人员对在休养行程开始前对接待酒店进行全方位检查,指导酒店做好接待期间餐饮保障工作。在视频中可以看到,警车开道,道路两旁安吉百姓站的密密麻麻,手举小国旗,对他们喊道:“医生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有阴影也就意味着有光亮,世界存在着温暖人心的角落,总有让人爱上它的理由。“这个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们为它奋斗。”这样的爱不期而遇,这样的温暖又遍地可循。“莫道萍踪随逝水,永存侠影在人间。”愿你我此生存侠心,行侠为,传侠义。
19财会8 俞楠
- END -
编辑 | 翁子倩
浙江财经大学新媒体中心 转载请注明
新浪官方微博:@浙江财经大学
欢迎来稿:zjcjdx_xmt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