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初心使命,多措并举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2020年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2020年研究生教育
发展质量年度报告
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全省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特色鲜明一流财经大学奋斗目标,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健全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1
总体概况
(一)学位授权点基本情况
我校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第九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9年获批首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11年获得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8年获得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理论经济学等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金融等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校学位点建设基本情况一览表
(二)学科建设情况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创建国内一流为目标,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强优、扶特、培新”为推进路径,积极打造高水平优势特色学科群。2017年,学校入选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现有省优势特色学科1个,省一流学科A类2个、B类4个,校一流学科A类3个、B类5个。一流学科布局涵盖了经、管、文、法、理、哲、工、艺等八大学科门类,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支撑。
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应用经济学位列B+档,全国位次百分比上升至前20%。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统计学、理论经济学、法学等5个一级学科的排名较上一轮有较大幅度提升,工商管理进入前30%,公共管理进入前40%,统计学进入前50%。根据2020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应用经济学稳居前10%,统计学进入前20%,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学科与工程等3个学科进入前30%。根据2020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我校进入百强名单,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列第9位。根据ESI最新数据,我校工程学进入全球排名前1%行列。
△ 学科建设基本情况一览表
△ 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
△ 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我校一级学科排名情况
(三)研究生招生、在读、毕业、学位授予及就业基本状况
1.招生情况
2020年,学校共招生研究生105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034人,博士研究生19人。因新冠疫情影响,学校首次开展研究生线上复试,圆满完成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博士研究生招生首次实施“申请-审核制”,扩充招生形式,提高博士研究生生源质量,发挥导师在招生选拔中的自主权。
(1)硕士研究生招生
2020级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4480人,共录取54个招生专业硕士研究生1034人(学术型408人,专业型626人),较上年增长329人,增幅为46.7%。录取生源中,“双一流”建设高校生源人数增幅较大,达到116人,占比11%。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生源结构持续改善。
△ 2020年硕士研究生报录比情况表
(2)博士研究生招生
2020级共录取5个专业博士研究生19人,较2019年增加2人。此外,完成与宁波诺丁汉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DTP)第二批招生,共招收联合培养博士生10人。
△ 2020年浙江财经大学博士研究生录取情况表
2.在读情况
截至2020年底,学校共有在校研究生265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6人,学术型学位硕士研究生973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1614人(全日制904人,非全日制710人)。博士研究生生师比为1.27:1,硕士研究生生师比为5.48:1。
3.毕业及学位授予情况
2020年,全校共授予博士学位2人(经济学博士);硕士学位532人,其中,学术型学位289人,专业学位243人。
△ 学术型研究生学位授予情况
△ 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位授予情况
4.就业情况
(1)总体情况
2020届硕士毕业生总人数为390人,截至2020年8月底初次就业人数为348人,初次就业率为89.23%,其中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68人,占比68.72%)、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29人,占比7.44%)、升学(25人,占比6.41%)、自由职业(18人、占比4.62%)、其他录用形式就业(7人,占比1.79%)、自主创业(1人、占比0.26%)。截至2020年12月底最终就业人数为362人,最终就业率为92.82%,其中前三类就业形式分别为: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279人,占比77.07%)、签劳动合同形式就业(30人,占比8.29%)、升学(25人,占比6.91%)。
(2)初次就业情况分析
已落实就业单位的硕士毕业生人数为304人(不含升学、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等),分别从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单位行业、就业职位和就业单位所在地四个维度进行分析。
主要就业单位性质为“民营企业”(125人,占比41.12%)、“国有企业”(93人,占比30.59%)、“机关”(24人,占比7.89%),毕业生主要流向企业。
就业行业按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主要集中在“金融业”(114人,占比37.50%)、教育(34人,占比11.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5人,占比8.22%)、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22人,占比7.24%),毕业生以“金融业”为主的就业特征显著。
就业职位类别主要为“金融业务人员”(97人,占比31.91%)、“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6人,占比15.13%)和“教学人员”(27人,占比8.88%),就业职位类别与财经类高校的专业特点一致。
就业地区覆盖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行政区),浙江省就业人数最多,共有253人(占比83.22%),非浙江省就业人数51人(占比16.78%)。非浙江省就业人数位列前三的地区分别为:江苏省10人(占比3.29%),上海市10人(占比3.29%),北京市6人(占比1.97%)。
(3)升学考博情况
国内升学24人,其中考取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人数17人;出国境升学1人。全校考博率达6%。
(四)研究生导师状况
目前,学校共有在岗在编博士生导师5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20人。博士生导师的平均年龄为47岁,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和高级职称,其中正高职称占比89.8%。硕士生导师的平均年龄为44岁,具有博士学位占比83%,高级职称占比83.7%,其中正高职称占比28.9%。
2
研究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1.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情况
截至2020年底,我校研究生辅导员共37人,其中专职辅导员23人,兼职辅导员14人。专职辅导员中,年龄在35岁以下19人、35-50岁18人;具有副高职称4人。
2.学生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
为进一步加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党委研工部聘任19名研究生担任各学院(研究院)兼职辅导员。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主要从品学兼优的高年级(二年级及以上)硕士生或博士生中选拔产生,协助研究生辅导员做好本学院研究生思政教育和日常管理等工作。
(二)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学校每年在“知行浙江”研究生社会调研活动中设立党建工作品牌化建设、精准脱贫与乡村振兴等专项调研项目。研究生们深入农村基层探究基层党组织品牌建设成效,了解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开阔视野、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强服务浙江、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成立“研究生理论宣讲团”,选聘研究生中理论功底扎实、理想信念坚定的优秀研究生党员担任宣讲员。2020年,宣讲团先后调研走访了杭州淳安县临岐镇3个非公企业党支部和淳安县3个农村党支部,开展了6场理论宣讲。宣讲团成员拓宽授课宣讲模式,以“歌唱+诵读”的方式,带领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回顾习近平总书记经典语录,对于年龄较大的党员群体,则以讲故事的形式开展交流,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校研究生会以增强研究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组织校院两级研究生干部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比如: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精神学习,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学习。通过理论学习,研究生干部更加坚定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通过研究生博文节、博文大讲堂、研究生素质拓展等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品牌文化育人作用。组织开展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主题演讲比赛,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研究生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积极奉献智慧与力量的决心。
(三)校园文化建设
通过专题讲座、主题沙龙、创新论坛和新老生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丰富研究生的学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组织开展研究生“博文大讲堂”活动,2020年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为研究生做专题讲座3场。举办了第十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吸引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74所高校近600名研究生的踊跃参与。开展第十五届研究生“博文节”系列活动,举办了专业学位案例分析大赛、文献综述大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预选赛等10余项活动,学生参与达3800余人次,获奖人数达249人次。通过博文节系列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研究生的校园学术文化生活,促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提高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首次举办“卓越之星”分享会,评选品德优良、学习刻苦、成绩优秀,科研突出,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公益实践和文体艺术活动的先进典型,并面向全校研究生进行宣讲,发挥优秀学生榜样示范作用,推进学校优良学风形成。
开展第七期“知行浙江”研究生社会调研活动,全校共立项资助82个调研团队,比上年增长14%,资助经费24.6万元,比上年增长6.7%。团队师生有的深入农村,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有的探访政府部门,了解疫情下的惠企政策;有的走进街道,探索垃圾分类的工作成效与创新举措;有的前往企业,追踪“区块链”、“疫情下企业的危机应对”等社会热点问题。两个多月来,400余名师生走访160个区、县,累计走访103家企事业单位,发放、回收有效问卷14160份,收集了大量的基础数据和研究素材,形成了主题突出、内容真实、具有较高时效性的调研报告。活动期间,各团队积极发送宣传报道,编撰、印发活动简报11期。
(四)日常管理服务工作
制定《2020年春季学期研究生开学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实施细则》及6个相关配套制度,分批有序组织春秋学期研究生返校。严格落实“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每日对全校研究生进行精准排摸,详细掌握其健康状况、行程动向。加强在校研究生的晨午晚检、外出审批和校外住宿管理,实现疫情防控与学生管理无盲区、无死角。通过新生始业教育、毕业教育、期初思想动态研判、实地走访、召开研究生代表座谈会等形式,及时把握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听取研究生的意见建议。认真开展“心理危机预警库”建设,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摸查、疏导和对家庭经济困难生、学业困难生的关注、帮扶。推进校院两级研究生会改革,完成校研究生会机构调整,召开第四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研究生会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目标,选举产生新一届研究生委员会委员。
3
研究生培养相关制度及执行情况
(一)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
2020年学校修定了《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管理办法》,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整体设计和规划,依据研究生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完善研究生课程体系。各学院依据学科发展特色,每年调整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设置,对学位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进行局部优化。
学校在积极推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同时,不断改革课堂教学范式,完善课程教学内容,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截至2020年,通过立项建设的研究生课程已达172门。为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研究生案例教学,学校于2019年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已立项10个案例库建设项目,2019-2020年共15个教学案例获评浙江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为充分发挥研究生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学校于2020年启动了研究生课程思政项目建设,共16门课程获得立项。
△ 2020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立项课程一览表
(二)导师选拔培训
学校制定了《浙江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遴选和管理办法》,对导师的遴选条件、责任义务等作出规定并严格执行。为满足研究生培养的需要,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年进行增补和调整,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每两年进行增补和调整。2020年,学校新增了博士研究生导师8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6人,同意10位硕士生导师调整指导专业。实行研究生导师评聘分离,根据师德师风、学术研究及培养研究生质量等情况,确定导师每年招收研究生的资格和数量。
学校对新增导师进行岗前培训,采用名师授课、会议研讨、参与行业企业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提升研究生导师的综合素质和育人能力,从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鼓励“导师+青年教师”形式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发挥优秀导师的传、帮、带作用,建设具有较高水平的后备导师队伍。
(三)师德师风建设情况
2020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根据教育部《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拟定了《浙江财经大学规范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实施细则》。严格落实《浙江财经大学建立健全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实施办法》等制度,成立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将师德师风作为人才引进、职称评聘、评奖评优等首要标准,与学科每一位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和廉洁从教从研承诺书。建立健全师德重大问题报告和师德舆情快速反应制度,严格落实《浙江财经大学学术规范及学术不端行为处理规定》等制度,强化师德监督,防止师德失范行为,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
选树典型,彰显师德师风榜样力量。开展“研究生卓越导师”等评选活动,通过校园网“浙财人物”专栏、微信公众号、社会媒体等广泛宣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学术创新、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中的引领作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2020年,评选第五届“研究生卓越导师”2人、提名奖2人。
(四)学术训练情况
学校重视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能力。一方面,完善科教融合的育人机制,不断强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性”。各学科经费中预留不少于10%比例的经费,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通过优化课程设计、举办学术论坛和讲座等方式,确保研究生掌握专业领域内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探索学术创新的促进机制,不断调动研究生参与科研与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学校出台了《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训练计划管理办法》,为广大研究生提供了广阔的科研训练平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升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同时要求并支持研究生更多参与导师的前沿性、高水平科研工作,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水平研究生培养。
2020年,学校共有239个研究生科研或社会调研项目获得校级立项,学校资助金额达49万元;另有16个项目获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立项。研究生共发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论文89篇,其中国家一级期刊论文38篇。
△ 2020年研究生立项浙江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一览表
△ 2020年研究生发表代表性学术论文一览表
(五)学术交流情况
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桥梁纽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水平。在学科建设经费中划拨专项经费资助研究生赴境外访学或参加国际会议,大大提高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交流的积极性,近五年,共86人次参加了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制定了《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励学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管理规定》,通过设立研究生出国(境)留学奖学金、学分互认等措施,鼓励研究生出国访学交流。
学校组织研究生积极参加与兄弟高校的各项学术交流活动。2020年,学校举办浙江财经大学第十五届研究生创新论坛之校际研究生工作分论坛,邀请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传媒学院等省内6所高校参加,对引领我校研究生会改革、打造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提高研究生学术科研能力提出重要建议。组织研究生参加了浙江省学生联合会组织的高校学生会(研究生会)杭州片区交流分享会、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创新实践大赛暨第六届高校研究生审计论坛等活动,各类学术讨论、参观学习极大地开拓了我校研究生的视野,提高了我校研究生的学术科研、理论认知、社会实践等各方面能力。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学校制定了《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奖助体系实施方案》《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管理办法》《浙江财经大学研究生困难补助实施办法》等10项规章制度,建立了完备的研究生奖助体系。2020年,共评选出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名,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28名;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获得者1792名,奖励金额1330.4万元,受奖率100%;“三好研究生”、“优秀研究生干部”荣誉称号254人次。全校全年共设“三助一辅”岗位732个,发放岗位津贴65.83万余元,资助家庭贫困研究生153人次,资助金额27.01万元;开通“绿色通道”,确保52名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2020级新生顺利报到注册,并为其准备了新生“爱心大礼包”。各类奖学金在公示后按时发放给学生,助学金按规定每月按时发放,申请审批材料、受助学生名单、公示记录等档案按要求分类整理保存。
认真落实《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资助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密切关注疫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全面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疫情期间学习和生活方面的需求与困难。为有效帮扶受疫情影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启动疫情防控期间临时困难补助工作,共资助29人次,资助金额6.1万元,向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爱心防疫包”。
学校贯彻落实“资助育人”理念,落实研究生励学奖励计划,鼓励研究生考博、出国(境)学术交流和访学,促进奖助制度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培育奋发向上的发展性资助育人文化,2020年发放研究生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出国(境)奖学金、考博奖励等共计31.6万元,资助106人次。
4
研究生教育改革情况
(一)人才培养
学校继续实施“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改革招生选拔制度
首次开展“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式,创新研究生招生宣传方式,着力吸引优质生源,提高生源质量。
2.优化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机制
制订《浙江财经大学关于调整研究生基本学制的决定》等研究生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研究生学籍管理、培养过程管理和学位论文质量监控,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
3.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
通过团队、平台、项目等渠道加强科研训练,提升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推进实施研究生“科研训练计划”和“励学奖励计划”,依托“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知行浙江’社会调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组成的科研训练平台,资助研究生科研训练经费49.2万元,提升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2020年,研究生获国家级竞赛奖励17项、省优硕士学位论文1篇,研究生团队参与完成的调研报告入选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内刊《咨询研究》。
4.完善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对接社会需求,加强案例库、实践基地等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支撑条件建设。2020年,获得全国专业学位教指委优秀学位论文2篇、全国公共管理案例大赛最佳案例奖1项、省优秀研究生教学案例5项、省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1项。
(二)教师队伍建设
学校紧紧围绕“人才兴校”战略,继续实施“5313”高层次人才集聚计划,为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保障。
1.创新人才引进机制
面对疫情带来的影响,积极调整工作方式和策略,优化“请进来,走出去”的引才模式。引进高层次人才71人,其中杰出中青年学者3人,优秀青年学者6人,海归博士11人,具有6个月以上海外经历的老师达38%。
2.优化人才培育机制
根据教育评价改革要求,研究完善人才培育激励制度。以培育高层次人才为导向,修订完善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聘任管理办法。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岗学者1人,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
3.加强博士后流动站建设
健全完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两会一办”工作机制和校、院、博士后导师三级联动的培养体系,继续拓展科研流动站+省级工作的“1+N”模式的产学研合作平台。2020年,应用经济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综合考评等级优秀。
(三)科学研究
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进一步优化科研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取得新突破。
1.加强重大重点项目和重大成果培育
加强顶层设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重大需求,组织开展协同研究,积极推动优势科研团队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申报工作。2020年获准立项国家社科基金36项,其中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4项,重大重点项目数列省属高校第1位;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项;立项省部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数18项。
2.坚持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产出高水平高层次科研成果
获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青年成果奖1项,获奖数位列省属高校第3位,全国财经类高校第5位。发表国际TOP期刊论文6篇,在《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国内权威期刊发表论文6篇,在SSCI、A&HCI、CSSCI等中外文期刊中发表收录论文173篇。出版学术专著42部。
3.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加强科研平台内涵建设
深化科研平台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助力平台产出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性成果,增强学术话语权。2020年,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公用事业政府监管协同创新中心评估验收优秀。新增1个特色研究院“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增设6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布局申报下一轮省级科研平台。
4.积极开展社会服务
2020年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横向课题合同213项,实际到账经费2489.6万元。7项研究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39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领导人肯定性批示,13项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政策的制订,1项研究报告获得联合国审计执行委员会采纳。在《光明日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发表理论性文章7篇。
5.发挥学科优势为疫情防控贡献智慧力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学校积极组织骨干力量开展针对性研究,积极建言献策,3项成果获党和国家领导批示,12项成果获省部级领导批示,承担7项疫情专项课题研究,10余位教师在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发声助力战疫,为疫情防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四)传承创新优秀文化
学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构建财经特色文化体系。
1.深入推进三全育人工作
制定出台《三全育人工作实施方案》,通过部署“十大育人”工程,实现育人的全过程贯通和全方位参与,积极构建学校立德树人的合力机制。突出思政精品战略,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倡导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
2.大力加强文化校园建设
加强党章党史、国史国情、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和学校奋斗史的宣传,制定出台《书香校园建设意见》,修订《浙江财经大学学生读百本书活动实施办法》。开展“清廉校园”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法律文化节、传统文化节等活动,积极培育校园廉政文化、法治文化、传统文化。建成中国书画研究院,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传承弘扬财经特色文化
依托“应用经济学”等学科,相继建成全球唯一并得到诺贝尔基金会授权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文献馆、全国唯一并得到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指导的孙冶方经济科学奖文献馆。“两馆”征集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获奖演说原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会发起人手稿、“两奖”得主签名成果、获奖者签名的获奖证书、论著、视频资料等重要馆藏,在弘扬传承财经特色文化和文化育人方面作出积极贡献。学校每年举办“诺奖学术活动月”活动,学生在大气魄、大格局的特色馆藏文化中直观体验经济学界大师的“性格”“气质”,通过“入心”“入脑”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对培养具有“大视野、大气魄、大情怀、大格局、大志向”的高素质财经人才有着重要的文化熏陶作用。“两馆”文献馆数据库被纳入“中国财经教育资源共享联盟”并被重点推荐,数据库浏览次数达100余万次,“两奖”馆面向师生和社会开放,参观阅览人数达10万余人次,已成为弘扬展示当代财经文化的重要窗口。
4.坚定浙财文化自信
以凝心聚力、讲好浙财故事的思路构建“大宣传”格局,多层次多视角呈现美丽浙财、实力浙财、文化浙财的立体形象,为建设高水平财经大学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舆论支持。全年共发外宣700余篇,光明网、人民网、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200余篇,“云端”读书节得到新闻联播关注。学校官微拥有近9万粉丝,在《中国青年报》发布的“中国大学官微百强”排行榜上,官微跻身浙江省排名第三,荣获2019年度“浙江省高校新媒体综合力十强”。2020年学校视频作品荣获全国高校影视比赛一等奖6项,稳居全国第二。
(五)国际合作交流
学校积极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交流与合作,助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推进研究生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国际化进程。
1.引智与培育并举,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
学校成立海外引智办公室,积极开拓外专和海外博士引智渠道,不断提升聘请外国专家和学者的规模与层次。2020年,成功引进经济学领域杰出青年学者、《国际动态博弈协会会刊》主编Shravan Luckraz教授为财税学院教授和学术团队带头人,对应用经济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形成了有效推力。学校通过与国家留学基金委合作、提供校内专项资助等方式,鼓励教师出国访学,拓宽教师队伍的国际化视野,教师出国6个月以上占比36.76%。
2.开展双向流动,助推学生国际化
学校设立出国留学专项奖助学金,鼓励学生参与长、短期出国(境)交流,支持学生赴世界名校学习深造。2020年,学生出国(境)交流学习平台投入使用,学生可以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了解学校所有海外学习项目并进行在线申报,实现出国审批工作“最多跑一次”。学校以专业教育为载体、文化教育为媒介、创业教育为契机,着力提升留学生培养质量,吸引更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优秀留学生来校学习,学历留学生占比不断提升,2020年招收外国留学生151人,其中学历生101人,占招生人数的66.89%。
3.鼓励学术国际化,推动学科建设
学校与澳大利亚迪肯大学、伍伦贡大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洽谈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共建研究平台。积极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申报工作,开展我校与境外优质高校合作契合度与可行性调查,形成合作高校短名单,拓展合作办学新平台。2020年,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鼓励通过线上方式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召开第三届中哈经济社会合作在线论坛以及多场学术报告和讲座。
5
教育质量评估与分析
(一)学科自我评估进展及问题分析
1.主要举措
(1)建立了以绩效为导向的成果奖励机制。安排学科建设经费的20%,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经费的调节资金,根据学科发展的动态水平给予激励性支持。同时对大团队(人才)、大成果、大项目、大平台等标志性成果进行绩效配套奖励,推动一流学科高质量发展。
(2)建立了以目标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围绕高水平财经大学建设目标,学校的人才引进增量、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比例、研究生招生计划等资源均向省优势特色学科和省一流学科倾斜。
(3)建立了跨学科融合发展机制。制订了《浙江财经大学创新团队管理办法》,探索建立“领军人才+创新团队”的运作模式,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学科交叉创新团队,促进经、管、文、法、理、工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
(4)建立了跨学院一级学科协同建设机制。制定了《浙江财经大学跨学院一级学科建设委员会章程》,成立跨学院(部门)一级学科建设委员会,统筹行使学科学术事务的协调、决策、审议、评定和咨询等职权,释放学科活力。成立了应用经济学等4个一级学科建设委员会。
2.成效及亮点
(1)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引领作用成效显著。2020年,应用经济学再度跻身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10%,较上一年度上升了7个位次。
(2)学科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根据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学校共有7个一级学科上榜,应用经济学居前10%,统计学居前20%,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居前30%;法学、外国语言文学也再次进入了榜单前50%。根据2020年软科“中国大学学科精度”排名,我校进入百强名单,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列第9位。此外,2020年工程学首次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行列。
(3)博士硕士学位点申报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申报的统计学、理论经济学、法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硕士学位点全部通过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议。
3.问题分析
(1)学科发展整体水平还有提升空间。根据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优势特色学科应用经济学位列B+档,尽管全国位次百分较从上一轮的前40.91%上升至前20%,但对标“双一流”建设目标还有提升空间。目前学校仅应用经济学1个博士点,难以支撑学校的整体发展,不能体现学科群的优势。学科发展水平不均衡,省一流学科的数量偏少,基础及新兴学科发展动能不足。
(2)学科特色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普遍存在研究方向不够聚焦、对国家及地区重大发展战略反应不及时、成果特色不够鲜明、学科优势不够突出的现象,亟需通过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对接社会需求、凝练特色方向、聚焦研究问题、整合研究团队,提升学科研究水平和社会影响力。
(3)学科协同建设、联动发展、集成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虽已经形成学科交叉创新团队培育机制、绩效激励导向的学科资源配置机制,但学科协同建设、联动发展、集成创新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管+”的交叉学科建设的政策机制、建设路径、管理模式等需要进一步明确,“大学科、大合作、大交叉”的运行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创新。
(二)学位论文抽检情况及问题分析
1.抽检情况
2020年,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公布了2019年度硕士学位论文抽检结果。全省共抽检1100篇硕士学位论文,涉及24所研究生培养单位。我校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统计学、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资产评估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等18个学科专业共30篇论文接受抽检。
2.问题分析
(1)学位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论文整体质量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论文在选题、研究方法、创新性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加强。
(2)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需要进一步优化
专业学位论文评价标准与学术学位没有实质性区分,论文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6
改进措施
(一)以学科建设引领高质量研究生教育
1.构建学科生态体系
以“强优、扶特、培新”为路径,实施“一流学科登峰计划”“一流学科提升计划”“一流学科培育计划”“交叉学科拓展计划”“特色学科方向支持计划”,建立适应研究生培养需要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层次丰富、管理科学的学科生态体系。完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调减社会需求不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不满足学位点申请基本条件的学科。
2.促进学科交叉融合。
立足现有学科基础和优势特色,深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等文科之间的深度融合。面向科技发展前沿,促进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文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科技交叉融合。自主设置商务人工智能、金融科技、数智管理等学科领域,增强学科对经济社会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
(二)稳步提升研究生生源质量
1.优化招生计划管理
以质量为牵引、需求为导向、绩效调控为手段,建立招生计划动态管理机制,科学合理配置招生计划。探索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对学位点评估、论文抽检、师德师风、招生违规等问题突出的培养单位,缩减其招生指标。对师资力量薄弱、科研项目和经费缺乏、培养能力明显较弱、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社会需求不足的学科和专业,限制其招生规模甚至停招。
2.完善招生选拔办法
强化硕士研究生复试环节考核,优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类选拔机制。健全博士研究生“申请-审核”招生选拔机制,探索硕博连读等人才选拔机制。开展硕士研究生推免权申报准备工作,力争获得硕士研究生推免资格,优化生源结构与质量。
(三)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
1.完善科教融合育人机制
改革课堂教学范式,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资源,在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研究性。加强研究生系统科研训练,加大“田野调查基金”、“‘知行浙江’研究生社会调研项目”投入力度。预留不少于15%的学科经费,支持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激发创新思维。
2.强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出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办法,积极与产业行业联合培养研究生。聘请社会导师来校开设讲座、合作授课、合作指导研究生,鼓励社会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捐赠资助学生完成学业。启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每个专业学位点至少建设1个教学案例库。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优秀实践成果转化,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
3.实施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
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重大战略,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浙江分院”和“浙江财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浙江研究院”为试点,探索推广“以问题为导向、项目为支撑、多学科交叉为特征、导师团队合作指导”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新财经人才。
(四)优化研究生教育教学资源
1.加强研究生教学资源建设
加强课程建设,提高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前沿性,所有研究生核心课程必须编制教学大纲。启动研究生线上课程建设,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加强教材建设,启动研究生教材建设计划,出台研究生教材选用及管理办法,规范研究生教材选用。
2.推进开放合作办学
加大学校与学科层面的支持、资助力度,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学生海外交流体系。组织研究生参加境外高水平学术会议和短期研修,支持研究生申请公派出国留学项目。探索与海外高水平大学进行研究生交换、学分互认和学位互授联授,积极拓展研究生国际化培养渠道,提升学校研究生国际化教育水平。推进留学研究生与国内研究生培养过程的趋同化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留学生研究生分流淘汰机制。
3.完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开设研究生就业指导选修课,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求职就业技能培训。实行研究生就业分阶段、分类别引导,通过新生教育、就业指导手册、专题讲座、用人单位进校宣讲等多种形式,实现就业工作“全程指导、全程服务”。举办研究生专场招聘会,加强就业信息网络推送,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实现人岗精准对接。加强与校友企业、知名企业沟通交流,进一步拓展研究生就业与实习实践渠道。对家庭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建立帮扶台账、进行动态监测,落实好求职补贴等政策,实施精准帮扶。
(五)进一步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加强关键环节质量监控
按照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合理设计研究生培养环节,规范培养过程。健全学位论文质量内控机制,充分发挥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论文的审核把关作用,提高论文盲审申诉门槛,加大对问题论文的惩处力度。探索实施研究生培养过程分流机制,切实发挥研究生课程学习、中期考核、预答辩等关键节点的考核筛查作用,对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及早分流。
2.强化教学评价与督导
出台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办法,系统设计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反馈体系,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在人事考核、导师评聘、评奖评优中的应用。完善研究生教育督导机制,进一步发挥研究生教育督导组作用,对研究生课程教学开展常态化教学督导、评价,并作出及时反馈。
3.完善质量评价机制
破除“五唯”评价方式,分类制定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规范和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外部质量监督,统筹运用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项评估、学位论文抽检等手段,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科学诊断评估,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健全分类多维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4.强化导师育人职责与岗位管理
加强导师培训,提升导师育人能力。明确导师岗位意识,支持研究生导师严格学业管理,对履职不力的导师进行限招、停招直至退出导师岗位。健全导师分类评聘制度,学术学位研究生导师注重考察学术活跃度、学术成果,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注重考察行业背景、实践经验。
☞ 往期推荐•点击阅读 ☜
来源 | 研究生院
编辑 | 徐婧宇
责编 | 俞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