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南建筑 · 活动预告 | 我院教师王义明“等风来”艺术行动即将开展!


华南建筑 · 活动预告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王义明公共艺术行动——“等风来”即将在西藏开展。






王义明 “等风来” 艺术行动

时间:2020年7月~8月

学术主持:杨小彦


此次艺术行动主要参与成员:

衣国庆 陈新 刘剑虹 张幕 李振中 丁建兵 慕容 廖展盛 杨粤婷 阎倩 邓伟 蔡玉娟 谢伟 罗溪 卓雯青  谭轩昂 潘灿成





王义明为我院美术教师,教学之余曾自驾西藏写生往返数十次,因绘画写生与珠峰结缘,并深切体悟到自然的力量,同时意识到珠峰正在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于是,他开始用绘画行动以及展览呼吁社会重视珠峰环境问题,现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藏、温哥华等地举行个展,并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2015年  云南 德钦写生现场

2017年  西藏 珠穆朗玛峰

2018年  成都眉山 西部华侨城 

2018年  西藏 拉昂错

2019年  加拿大  温哥华 创作现场



张扬的“幡”

文/杨小彦


至今为止,我觉得已经不能用一个概念去概括王义明的艺术实践了,他本人作为一个艺术行动者,通过不间断的、持续的推动,让艺术像有机体自我生长那样,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阶段,而后一个阶段又是包括了前一个阶段的体认,同时,前一个阶段已经蕴含着未来的因子。


在最开始的时候,王义明的目标是去旷野,去西北,去西藏高原,在高山湖泊中落实一种气势。然后,他发现了一种因缺氧而造成的冲动,他发现这一冲动非缺氧而不可。这样一来,王义明的写生,与其说是在画面上行云流水,不如说以画面为载体,让一种情绪获得重新的形状。于是就有了一系列的西藏的绘画。

在这里,缺氧甚至比涂抹还重要。


目标也在这一每年持续的行动中得以明确:原来,他强烈地希望能够面对圣山,面对人类的第一高峰,做一次深沉的呼吁。这是一个挥之不去的梦想。他的设想是,不是他一个人在现场,而是,有很多志同道合者,很多艺术家朋友,很多哥们姐们,一起面对神圣本身而祷告。画作只是一种中介,一种张扬在上苍的旗帜。王义明把这一行为命名为“幡”。


开始是行为艺术,现在变成众人介入的艺术,一种表达群体意志的艺术。2018年,王义明被邀请参与一个公共项目,把他的“幡”立定在一处庄园的草坪上。


如果作品在现场完成,也许意义就仅仅局限于公共。王义明本能地意识到,最后竖立起来的“幡”,其实只是一连串行动的结果而已。他的行动是,率领一群哥们又一次来到青藏高原,又一次在苍穹下,在田野上,一起在巨大的画布上起舞狂奔。这画面不仅成为最后张挂起来的真实意义上的“幡“,而且让人们在“幡”面前沉思过往的一切。


这是艺术生成的一个关键节点,在这一节点上,王义明成为了引领者,让参与的哥们同时在阳光中暴晒平日深藏不露的灵魂。


作品还在行走,因为王义明并没有停下他的步伐。2019年他跨越浩瀚的太平洋,来到北美大陆,来到温哥华。在温哥华,王义明的“幡”切割成零碎的存在,但表皮却因再次创作而意义非凡。在这里,“幡”的意义是,它在游走中自动完成自我的使命。


现在,王义明又出发了,但这一次是,在他的意念中,一次典礼,神圣而热情,在西藏,在世界屋脊,在最接近苍天的地点,完成一次心愿,完成一次行动,不是一个人的,不仅眼前有众多的哥们姐们,而且,在张扬的背后,还有很多默然而明亮的眼睛,正盯着他的又一次行动。因为,众人内心的“幡”借此而高扬。


等着瞧吧!




丨推荐阅读


华南建筑 · 终期评图 | 原型空间:微型美术馆概念设计

华南建筑 · 城市设计硕士 | 中意双学位项目

华南建筑 · 活动通知 | 2020年优秀大学生暑期线上夏令营报名正式开启!



长按指纹|一键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