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规划 · 活动回顾丨2020/202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特别对话:“湾区韧性发展与适应性规划”圆满召开
华南规划 · 活动回顾
导读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作为中国人口集聚最多、创新能力最强、综合实力最强的三大城市群之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面临着气候变化带来的海平面上升、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威胁,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城市设计方法难以适应湾区未来的发展。为了确保大湾区城市的韧性转型,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气候变化,需要系统地制定能够适应和抵御各种威胁的韧性策略。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9年在重庆首次承办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特别对话“湾区韧性发展与区域设计”,在本次规划年会上继续聚焦大湾区韧性城市主题,2021年9月26日在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成功承办特别对话“湾区韧性发展与适应性规划”。本次论坛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邀请了来自英国、荷兰、中国香港、深圳、广州的国内外顶级学者和资深专家开展主题研讨,从地理、规划、景观、建筑、文化遗产等多视角为湾区发展向适应性转型建言献策。
全文字数:约5800字
阅读时间:约18分钟
主持及主旨引言
周剑云教授在开场中提到,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个是减缓的策略,发现人的行为所产生的碳排放对气候影响比较明显,所以聚焦在减碳,现在国家承诺的双碳目标,是以国家作为政策主体来回应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策略。实际上在气候变迁的条件下,真正影响到人居环境的重要领域是城市,在城市尺度上去回应这个议题的重要方法是适应性规划,就是说我们由抗拒这样的一种东西变成我们要接纳一些因素,要把气候变化带来的自然灾害作为城市设计或者城市规划所考虑的因素,进入到韧性城市或者韧性规划的范畴里去回应。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教授
学术召集人孙一民院长为本次论坛作主旨引言。孙院长指出,此次论坛的核心是希望在湾区发展的适应性转型中,探讨应该遵循什么样的原则,如何解决问题。华南理工大学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从2010年起,就开展深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集中了一批在全球关于湾区理论研究的知名教授,他们审视湾区本身的一些系统性构成,不会因为人为的割裂而把视角和学术的观点割裂开。这种系统性的方法对我们认识湾区发展的挑战和策略具有启发性的意义。目前湾区进入到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规划的问题已经提前出现,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长期扎根湾区研究的中规院深圳分院、对珠三角地理研究具有权威性地位的广州地理所,以及香港城市设计协会、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专家参与到本次论坛,希望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和切入点来探讨湾区韧性发展的挑战和转型,有可能把湾区韧性发展的问题解决得更具整体性。
接着,对话围绕“海平面上升对湾区城市带来哪些风险与挑战?”、“极端气候背景下城市如何提高韧性能力?”、“湾区规划与设计如何进行气候适应性转型?”、“应对气候变迁如何开展空间管治与区域合作?”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主旨报告
01
《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巨型都市网络》
学会理事、国外城市规划学委会秘书长、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深圳分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方煜院长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现象、评估体系、发展趋势和愿景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首先,他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不同于城市群或者都市圈的单一特征,而是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地理现象——高密度、强流动、多样化、市场化、三引擎、混沌态。由此,报告提出了巨型都市网络的概念,建立一个“三体六维模型”,系统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评估体系,提供系统性应对韧性发展的思维方式。
接着,方院长以街道尺度为研究对象,精准刻画区域特征,识别战略空间。广州、深圳、香港三体推动核心湾区形成港澳系、环深系、广佛系三大朋友圈。他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提出,港澳系要依托重大平台提升国际职能,强化湾区双循环枢纽功能;环深系要以一体化破解碎片化困境,共建世界一流环湾都市圈;广佛系要以跨界融合推进全域同城化,共建“全球超级都会区”。
在此基础上,方院长进一步从六维角度提出大湾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系统协同建议。1.在环境风景维度重点关注城市的自然边界以及人对风景的感知。2.在人文服务维度重点关注国际化的设施与标准。3.在交通互联维度重点关注巨型都市网络的交通支撑。4.在开放包容维度重点关注制度的多样性与要素的流通性。5.在创新活力维度重点关注创新链的特征与完整性。6.在产业发展维度重点关注广域供应链的构建与全球价值链的引领。
最后,通过三体引擎、六维协同,方院长希望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建起一个大家共同认知的平台。他特别强调,一个好的认知框架,一定要在理论上有深厚的基础,在算法上要有清晰的逻辑,一定要有价值取向,在数据上一定要多元。中规院希望未来大湾区每年能推出年度报告,提出年度观点,成为大湾区所有研究机构共同推进的一个开放平台。
02
《韧性时代的中国特色城市化》
香港城市设计学会副会长、教授
威尔森教授对环境品质、韧性发展以及面向未知挑战的适应性管理方法进行了综合的论述。结合中国城市化问题及大湾区的特征,他提出了关于韧性发展的三个问题:1.改变思维;2.改变流程;3.改变愿景。
首先,在改变思维方面,威尔森教授认为技术的演进不是线性增长而是指数增长,韧性时代面临的很大问题就是不确定性。因此,他提出我们需要主动认识巨大的气候危机、风险预期及技术变革,以更好做好防备工作并主动规划,不断适应未知的未来。
其次,对于如何改变流程,威尔森教授认为需要重新考虑决策、重新思考方法以及重新定位资源。他认为公众作为利益相关者需要去参与规划,而不是响应规划。政府需要退后一步,考虑人民真正希望城市如何运作,优先布局蓝绿基础设施。
第三,在改变愿景方面,威尔森教授提出三个方面建议:1.发展必须响应一个地方的个性并增强“属地”性。2.创新是“十四五”规划现代化议程的核心,城市规划必须利用复杂性科学来规划城市系统,而不仅停留在过去的理解。未来需要一个及时响应的规划体系,灵活地应对不同需求。3.如果要创造一个有韧性有质量的生活环境,需要建立更好的衡量指标,改变过去以GDP为核心的评价标准,参考“真实进步指标(GPI)”,考虑污染和环境损失对现有资源的短期和长期影响。
最后,威尔森教授也提醒我们,面对不断变化的世界,首先要改变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需要新的评价方法,需要采取本地化的方式来衡量城市发展的策略,建立双向的回馈和反馈循环,从而实现我们的目标。
03
《湾区多中心城市群的空间治理和区域合作》
文森特·纳丁(Vincent Nadin)
纳丁教授从欧洲空间治理的视角,提出区域空间发展的经验和建议。他指出,现在人类面临最大的威胁是气候变化,该威胁甚至比新冠疫情、金融危机的影响还要大。然而,他认为在欧洲,规划在应对气候变化影响方面没有发挥应尽作用。他们希望减缓或者顺应气候变化的影响,但实践中通常把重点放在了生产和消费上,而且政治意愿和公众意愿也不强。
另一方面,他指出当前规划中存在众多的孤岛决策、反协作式缺乏部门合作的规划惯性无法应对当前空间治理挑战。应当认识到城市规划不仅是控制工具,更是促进交叉协作的工具。他特别强调,城市规划只是政府政策的一个部分,规划(治理)还需要在不同部门政策之间、不同层级政府之间,跨越行政边界进行运作。大湾区有很多的部门,他们也要各自协调,做出贡献。要协调不同的部门和政府并不容易,为此需要空间的治理,进行各种合作、整合以及信息分享。
接着,纳丁教授基于欧洲的规划研究,提出加强协作的7个步骤:1.评估协作带来的绩效并了解不协作产生的成本;2.统一语言/术语/国土治理单元和数据集;3.自愿合作;4.制定义务、激励和制裁措施;5.建立具有规划权力的法定联合机构;6.部门政策应考虑对国土的影响;7.量身定制和改革规划工具。
最后,纳丁教授建议应在当前规划体系基础上借助多元的工具组合来实现协同式规划,必须实现从单一僵化的管制型规划向具有灵活性的协作式规划转型。
04
《粤港澳大湾区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灾害风险及规划应对》
张虹鸥
张虹鸥研究员对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气候变化风险挑战、灾害风险的识别和评估以及国土空间规划如何有效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进行了综合的阐述。
首先,他基于翔实的评估报告和数据,指出气候变化将引起全球生态系统的连锁变化,从渐变和突发两种维度认识到气候变化将带来:1.气温升高;2.近海海域海平面加速上升;3.强台风更加活跃且移动路径更加复杂;4.降水平均强度增大且极端暴雨频率提高;5.不透水面扩张和湿地萎缩引发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下降;6. 高海平面、强降雨、不透水面增加共同作用加剧城市洪涝等风险挑战。
接着张虹鸥研究员以时空演变的角度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风险评估的自然地理格局基础,从致灾因子危险性、孕灾环境敏感性、承灾体脆弱性等维度系统构建了灾害风险评估体系,进而得出城市洪涝灾害加剧将是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焦点问题。
在此基础上,针对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这一议题,张虹鸥研究员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提出构建以流域为单元的系统治理体系,包含“山林涵养-水库调蓄-河网排涝-农田蓄水-湿地纳潮”。他特别强调在不同的地区,应给予不同的空间管制政策与空间规划手法:1.加强上中游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增强区域水源涵养功能。2.将农田、基塘、湿地等透水空间纳入生态安全绿色基础设施。3.保持江、河、涌河网的系统性和自然连通度,保障河道行洪安全。4.划定洪涝风险控制区,设立蓄滞洪区,完善防洪(潮)排涝体系。5.强化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提升自然生态防护能力。6.全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张虹鸥研究员预测粤港澳大湾区是遭受气候变化影响最深刻的地区之一,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下垫面变化等多因子影响下将最终表现为城市洪涝灾害,大湾区风险承灾体具有显著的脆弱性。他强调规划应从更大(流域、全域)的尺度、系统的角度建立防御体系,并特别希冀我们应努力为碳达峰、碳中和做出应有的贡献。
05
《山海之间—桑园围传统聚落的水患与水利》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广东省佛山市桑园围2020年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张智敏副教授通过回溯桑园围的历史,从水利工程、经济发展、城市演变等方面,剖析了传统聚落对珠三角洪涝灾害适应性转变的历史进程。
首先,张智敏副教授还原了桑园围水利设施演变的趋势,从宋朝的“顺水而为”到明朝的“积极防洪”再到清朝的“适水而为”,从控制水环境转向了适应水环境,逐步形成了一个集合基围、闸窦桥、河涌、水塘的防洪排水系统。接着,他指出正是建设水利设施的过程,孕育了跨区域的基层管理组织。面对频发的洪涝灾害,各都堡有类似的利益诉求,为此成立桑园围总局协调各堡的工程建设,最终演变为一个跨越都堡、突破行政界线的议事、协调、决策的机构。
正因为有了统一的管理机构,桑园围抓住一口通商的机会,开始了对外贸易,催生了适应洪涝的基塘农业形式,从“果基鱼塘”到“桑基鱼塘”再到“蔗基鱼塘”,整个生产方式与外部市场和气候很好地适应。而基塘的转变推动了桑园围的城市发展,傍水而生的墟市提供了综合或专业的交易场所,促进了城市网络的形成。
最后,他指出桑园围的转变是珠三角聚落适应水环境的体现,是珠三角适应水患的传统智慧,并且这种转变不仅局限于水利灌溉设施单个系统,而且逐步影响到了区域自治管理、经济生产关系和城市网络演变,体现出对珠三角水环境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适应,再到积极利用的转变趋势。而今,我们对水环境的治理更多采取的是一种正式的自上而下的方式,如何在这种方式下引导、塑造一种与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城市网络相适应的韧性发展模式,是桑园围带给我们的启示。
06
《珠三角韧性海岸界面设计》
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奈豪斯副教授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适应性转型提出了基于景观的区域设计理论。从湾区适应性转变的必要性、实现转变的适应性策略、基于景观的适应性设计三部分进行了阐述。
首先,为了实现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该从景观的角度进行构思,权衡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平衡以及对空间需求,改变过去单一的思维,从生物圈循环和自然地形演变的角度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行设计。改变对于景观的狭隘定义,景观所指除了自然资源,还应该包括与自然资源的任何互动。区域性的设计方法,是一种结合规划与设计,结合短期绩效与长期目标的方法。为此,需要开展三个方面的行动:1.跨学科搭建一个共享知识的基础平台;2.共同寻找一种框架性的方法,保持方法的灵活性;3.创新治理模式,提供一些重要的开放性规划和引导。
接着,奈豪斯副教授进一步深化了可实施的方法论。包括:1.多利益主体建立共同的愿景和区域策略;2.通过回溯的思考方式,逐步分解愿景,形成可实施的分步骤行动计划;3.根据各个行动集合提出适应性的设计原则来对环境的变化做出反馈。
他以大湾区为例阐述了方法论的应用:1.制定大湾区的景观策略,利用适应气候变化的环境来支持湾区的可持续发展、水系统管理和自然文化培育,形成关于水安全、生物多样性、交通网络、产业经济和城市发展等子愿景。2.以水安全和生物多样性子系统为例,通过回溯思考的方式,系统性考虑生态保护和海岸线的开发,探索一种系统的、有梯度的景观体系,从而营造稳健的蓝绿网络引导城市发展。3.为了实现韧性的海岸界面,需要跨专业的合作,以工程性的堤坝保证海滨安全,以自然为基础的解决方案来实现河沙管理和洪水管理。
最后,奈豪斯副教授总结了目前处理气候不确定的方法,包括自上而下的风险预测和自下而上的韧性模型,通过一种整合的方式,对韧性设计进行风险评估,吸收消化各领域的知识,探索适应性设计的可能性。
对话与互动环节
在周剑云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湾区韧性和适应性规划进一步补充与交流讨论。袁奇峰教授讨论了城市发展在工业化格局和生态联动化中面临的矛盾与挑战。赵渺希教授补充了产业链方面的韧性发展。方煜院长就广东的产业保护区和产业韧性角度作出进一步的讨论。纳丁教授解释了欧洲区域合作面临的最大困境和问题,以及有效推动合作的措施。张虹鸥所长接着分享了珠江三角洲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经验。威尔森教授介绍了香港人工智能等数字化工具在规划合作与协调过程中的应用。
孙一民院长为本次论坛作最后的总结,希望湾区主题继续延续下去,各位嘉宾后续能有更多的交流。
供稿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文案:戚冬瑾、陈璐、卢培骏、马子贺
摄影:陈璐、卢培骏
丨推荐阅读
华南景观 · 喜讯丨我院师生创新项目入围2021年英国皇家风景园林奖景观创新奖
华南景观 · 喜讯 | 我院学生团队作品获第三届全国林业草原行业创新创业大赛学生组金奖
长按指纹|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