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有没有必要做新闻客户端?
很多传统媒体都做了自己的新闻客户端,觉得这是实现融合转型的标配。但做得好的凤毛麟角。放眼望去,只有国字头的几家大媒体的新闻客户端还算是有人气儿,其中央视杨继红主导的新闻客户端算是风生水起的。
为什么呢?简单归纳一下,大概传统媒体做新闻客户端应当考虑以下五个条件。
首先,要考虑所在的区域或领域所拥有的新闻信息量是否足够大,能不能足以支撑起这个客户端。如果量太小,每天更新不足,在这个捧着消防水龙头喝水的信息泛滥时代,你是无法吸引并留住用户的。另外,其实维护一个客户端的成本非常高,无论自己组织团队开发还是外包,客户端都不会是一个一劳永逸的交钥匙工程,日常运营过程中,你几乎每有个月都要修改、调整、更新升级。因此,没有足够的量,你就没有必要做了。
第二,新闻客户端一定要实现智能化传输。其实就是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对信息和用户等进行智能化的管理,实现信息的智能化推荐。这是保证用户活跃度和粘性的重要基础,是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本质性区别。当然,有人会担心陷入“大数据陷阱”,打开客户端看到仅仅是我以前看过的内容类型,束缚了自己对其它内容的关注。其实,这是智能化传输尚处于初级阶段的“弱智”现象,只要通过改变算法和方法就能解决,不要因为这片小叶而障了目。比如,试探着向一个没有看过汽车新闻的人推送一条汽车内容,如果推送三次他都不感兴趣,那么以后就再也不推了,如他感兴趣了,以后就常推。再比如,常推的某类内容,用户点开的次数减少或者干脆就不点开了,那么,完全可以减少或干脆停止该类内容的推荐。
第三,一定要实现观众与观众之间,观众与媒体(主创人员)的及时互动。从人性上讲,人们获得信息就是为了与信息互动的,与信息互动是人类的本能,而互联网技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能够实现信息的双向互动地传输。这就使得互动成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另一个本质不同,无互动,就不是互联网新媒体。同时,互动也是新媒体客户端活跃度和粘性的重要保证。
第四,你是否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要把客户端做成一个平台?如果没有想把它平台化,只是把自己传统媒体内容平移到客户端上,那就先别做了。那样,你还不如在微博、微信、头条上开一个大号,踏实做一个优秀的内容提供方。如果想做成一个平台,大的平台概念应当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交互体系,是非常非常复杂的。这套体系包括内容管理、用户、互动、数据、付费、广告等等子系统,把它们真正都做齐了,并且各子系统之间还能够非常顺畅协调的跑起来,这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而且,平台往往都是长出来的,不是做出来的。它依据你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新的想法和创意,慢慢地增加功能,修正错误。它更像是卵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在不同的阶段发育出不同的器官,具备不同的功能,一点点长出来的。平台不是你提前规划出来的,你提前规划的那些宏大的设想,百分之九十都没有用。
第五,如果没有足够的资金储备,或者你想快速获利,那就不要做新闻客户端。做新闻客户端必须有足够的慢慢培育的心理准备。由于新闻是一个关注度特别高的东西,从人性的角度讲,人们之所以关心新闻是用以观察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在还是猴子的时候,在丛林里的时候,就左顾右盼地观察环境,那就是看“新闻”,这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新闻很容易汇聚用户,把量做起来。但是,它的变现能力也是最差的,除了通过广告,你几乎找不到其它的变现方式。在整个成规模的互联网应用里,其变现能力弱得还不如做一个下棋的游戏应用。因此它会在烧带宽、研发维护等方面成本很高,至少在短期内,在尚没有形成足够大的用户规模,形成广告效益之前,他的盈利空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要做新闻客户端,你一定要有足够的资金和耐心做支撑,能烧到它能够挣钱的那一天。
Hi~入群、投稿、合作,勾搭趋妹儿微信号anki_ma,注明姓名、公司、职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