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大咖说 | 陈树中:疫情冲击下的会展人还能做什么?
近期,多点散发的疫情导致绝大多数展会举办档期一再延后。会展企业是该裁员还是继续硬扛?企业面临着两难:都是在一起打拼或培养多年的业务骨干,不忍心裁员;若不裁员,则意味着会坐吃山空。疫情若导致办会办展的档期一直无法确定,会展企业将极有可能难以为继。
纵观会展行业的发展,知名会展活动项目无不经过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打磨”。这其中,组展组会企业是会展行业最核心的市场主体,也是遭受疫情严重冲击下会展产业链中最大的风险和压力的承受者。
笔者观察发现,会展行业因具有聚集性的特征,相比其他行业,注定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更加艰难。
首先,会展活动的聚集性,注定了其在疫情动态清零政策下首先成为“牺牲者”。
其次,会展活动组织系统的复杂性注定了其筹备周期较长。凡是需要较长筹备期的会展活动项目,最大的不利因素就在于不确定性,意味着前期所有的人、财、物投入均面临着不可预知的风险。
再次,会展行业的轻资产运营特点及其在经济总量中的直接占比较小,使得复工复展不被优先考虑,所受损失也容易被当地政府忽略。
再其次,会展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受宏观经济影响更为直接、明显。在经济下行、消费不振的情况下,作为会展行业所服务的对象,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会选择压缩参展参会费用的支出。这直接导致会展活动主办主体因收入减少而缺少财务支撑。
最后,会展活动品牌项目的持续性特点,注定了其反复延期或者停办,损失的不光是当下的收益,伤害更大的是会展企业赖以生存的会展活动项目竞争力以及团队的凝聚力。即使恢复举办会展活动,也势必付出很大代价。
在不确定情况下,会展行业讨论保项目、保团队、保市场主体,可会展人拿什么去保?尤其是多点散发的疫情持续蔓延,在动态清零的防控原则下,会展人还能做些什么?这一问题对于每家会展企业都太沉重,却又无法回避。在这一时刻,会展企业能够做些什么?
笔者认为,面对不可抗力,会展行业需要为自身开药方、疗伤痛。
一是抱团取暖,发出行业声音。地方会展主管部门、行业组织、会展龙头企业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在确保疫情防控落实的情况下,创造条件让会展行业复工复展是上策,争取会展行业能获得帮扶政策,解燃眉之急。
二是断臂求生。在市场深度调整期,作为企业,裁员节流是迫不得已的求生之举。在瘦身的同时,保留竞争力的核心部分,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生存法则。
三是多角开源。善用会展活动长期积累的资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保住企业核心团队。接下来是一个“赚小钱”的时代,涓涓细流、积少成多,无论如何,活下来是硬道理。
四是发挥优势,跨界融合。会展企业的优势在于创意、人才,在于买家卖家资源,市场的基本需求仍然存在,能否发挥会展资源累积的溢出效应、如何跳出会展行业传统的盈利模式,是值得会展企业当前认真思考的问题。
五是读懂宏观政策。中央近期在提振经济方面发出了一系列信号,比如扩大基础设施(包括新基建投资、城市群建设、乡村振兴)、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前瞻性的题材将为展会提供新的“兴奋点”。
总而言之,作为一个在经济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产业,会展并不会就此消失,会展企业需要调整好心态,避免焦虑,要强身健体、苦练内功,以新的姿态去迎接未来。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本栏目署名文章涉及版权,转载请开通白名单。”)
【作者简介】
长沙市会展办原主任、二级巡视员
来源:中国贸易报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聚焦 | 硬核!国常会部署33项稳经济措施,都有啥?
关注 | 中企注意了!这类案件增多,337之患中企犹须防范
分享 | 美国奶粉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