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科技企业出海往哪去?不妨看看这个国家
RCEP生效的红利正在持续释放。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6.04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的30.5%。尤其是RCEP使得中日之间有了自贸协定安排,对中日深化经贸往来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贸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原产地证书签证目的地方面,日本连续6个月排名首位,每月签证金额占比均超过90%。
“RCEP的生效为区域内更多的外资企业进入日本市场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北京代表处投资总监金京浩在接受《中国贸易报》记者专访时提到,日本各级政府和经济界十分重视RCEP生效带来的机遇。
数据显示,2021年世界各国对日直接投资存量为40.5044万亿日元,同比增加3164亿日元;其中,欧洲占比44%,亚洲占比24%,北美占比23.4%。2021年亚洲的占比首次超过北美,显示亚洲各地对于日本的投资不断增加。根据日本政府的测算,RCEP将给日本带来15万亿日元的经济增量,有望将日本的GDP提高2.7个百分点,同时增加57万个工作岗位,这将助力日本经济的复苏。
因此,日本政府积极落实RCEP相关条款,相关部门也纷纷开设RCEP特设网站,发表解读文章。JETRO也积极行动起来,通过调研企业的方式及时掌握日本企业运用RCEP方面的难点、痛点,开展解读RCEP方面的培训与咨询工作,帮助日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用好、用活、用足RCEP条款。
而协助中国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投资日本,是金京浩和他在中国各地的同事们的重点工作。他介绍说,中国企业投资日本的行业领域以制造和基础设施、ICT、生命科学、服务等居多,70%以上的中国企业在日本设立了子公司(株式会社)。在日本常设机构的功能定位方面,通过设立销售网点拓展日本市场的企业最多,其次就是设立研发机构,借助“外脑”解决一些技术课题。在他看来,中国企业赴日投资迎来了难得的机遇,因为日元汇率对中国企业非常有利,而且,日本各界对于科技赋能的需求异常火爆。
金京浩还介绍说,日本近来加大DX(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布局,目的就是帮助日本各界提高效率,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中国企业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比如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成功案例,性价比较高等等。”
目前,很多有实力的中国科技企业一旦时机成熟,就考虑日本市场的发展机会。JETRO官网介绍了几十家有实力的中国科技企业在JETRO协助下陆续在日本设立销售或研发网点的案例,而DataMesh(商询科技)、Geek+(极智嘉)、ForwardX(灵动科技)、NReal等很多中国科技企业成功获得日本企业的订单,有的企业在日本的市场份额连续几年稳居第一。
金京浩表示,中国企业在日本的投资除了可以争取享受日本各地提供的优惠政策以外,还有以下好处:
日本对于科技赋能存在比较大的需求。例如,随着日本社会老龄化的加剧,除了会减少日本对劳动力的依赖之外,还为老龄产业等相关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机会,例如,需要机器人的辅助服务、数字化手段赋能等。
中国企业能够以日本为跳板,更好地进军国际市场。日本与世界几十个经济体签署了自贸协定或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其中不乏北美、欧盟、英国等,在日本设立公司有助于进入世界各国市场;而且日本品牌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美誉度,因此,在日本注册的企业可以用好Made in Japan这块招牌。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可以获得更好的提升。虽然中国企业有大量的数据或案例,但如果在日本设立公司,结合日本人更加细致的“打磨”,可以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因为,日本的消费者或者用户比较挑剔,还会提出很多细节问题,可供中国企业完善产品和服务,这都会让产品和服务更具国际竞争力。
可以与日本市场深度互动。在日本注册公司后,中国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参加日本各地举办的专业展会,有资格加入日本的相关行业协会,从而促进中国企业获得更多第一手信息,及时与国际市场、日本市场开展交流,也能够及时享受到日本各级政府提供的各种扶持政策。
还值得关注的一个趋势是,日本在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正在凸显。尽管目前日本人力资源成本仍然比中国高,但其多年来的增速很低,几乎是微微上扬的曲线,而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的增速非常快,在一些中高端人才的用工成本方面,中国不少一线城市已经“碾压”了日本多个地方。因此,中国科技企业可以考虑将研发部门放在日本,结合中日两国人才的优势攻克一些科技方面的课题。
“我们很注重与中国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动各地科技企业赴日投资。地方政府可以选择一些‘种子选手’赴日本投资,实现‘以投促引’。这些企业其实就是中国某地方营商环境在日本的名片和优秀案例,通过这些企业的互访和与日本各界的深入交流,有助于引入更多日本企业或其他外国企业关注当地市场,进而来到当地投资兴业。”金京浩表示,从上述各方面的分析来看,日本或许可以成为中国科技企业出海的“修炼道场”,尤其在RCEP生效后,科技企业可以利用相关条款积极布局日本,优化供应链、产业链布局。
来源:中国贸易报记者 张凡
投稿/建议:geyan@ccpit.org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会展大咖说 | 万涛:数字会展这半年又经历了什么?
关注 | 投资非洲,怎么“投”才好?
分享 | 青岛市市北区争创RCEP山东经贸合作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