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0万奖学金!广工首届“方直杯”优秀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花落谁家?

人才济济的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9-23
近日,学校首届“方直杯”优秀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评审结果出炉,张岩等5名博士研究生、何思丰等10名硕士研究生获评,他们将分别获得3万元/人、1.5万元/人的奖学金。

据悉,2020年,广东方直集团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设立“方直杯”优秀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旨在表彰优秀的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本届“方直杯”优秀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奖学金共有12名博士研究生、45名硕士研究生报名申请。


最终获奖的15名研究生中,有的学术成果丰厚,有的综合实力强劲,还有的颜值与实力俱佳,他们都是怎样的人?获奖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一起来看看!




优秀博士研究生获奖者




陈小梅图 | 管理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陈小梅


励志名言:真正学习,享受科研;再接再厉,勇攀高峰!

获得奖项:

●连续多年获得学校优秀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获得2019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广东工业大学“优秀共青团员”;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重要期刊《管理世界》《南开管理评论》《管理学报》《国际贸易问题》等发表论文6篇,作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完成国家自科/社科基金项目等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


自从决定开启学术研究之路,发表论文成为陈小梅日思夜想的“宝贝”。“勤奋、毅力、坚持、进取”这八字贴在了工作室最显眼的地方。
自主学习是她的秘密武器,面对繁重的科研压力,学会时间管理是她致胜的关键。头脑永远保持清醒,善于思考与总结,广泛阅读文献,揣摩高质量论文写作手法,是论文高产的重要途径。受益于导师的影响,她坚持读书——读书能够阅人、阅己、知时,更重要的是能够构建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以书中之道理平和焦虑的心态。
陈小梅总是积极参加各种学术讲座,时刻与主流研究保持“对话”;她还经常参与到导师主持的各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在这个过程中能学到申报项目的流程,积累申报经验,提升执行力,不断创新。
在美国访学一年,对她来说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不仅增长了见识,更重要的是走出舒适圈,“离开熟悉的环境,到达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习生活,放在过去的认知里面,像我这么胆小的人,本身就是不可能”,但她最终突破了自己,不错过任何一个能够提升自己、拓展视野的机会。
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是她的奋斗目标,未来她将会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鞭策自己,为奋斗的青春之路画下浓重的一笔。
卢凯欣

图 | 自动化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卢凯欣

励志名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获得奖项:

●本科绩点4.07,自动化专业第一,2016年获保研资格;研究生绩点4.02,2018年获硕博连读资格;

●获2019年博士国家奖学金;

●获2018-2019学年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

●第一作者发表SCI一区论文8篇、EI会议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1个;

●2019年获自动化学院资助,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访学3个月;

●2020年被录取为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赴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联合培养18个月。


卢凯欣认为,成绩在大学期间相当重要,尤其是本科期间。无论是找工作、国内升学、出国深造,绩点都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对于国内升学,绩点涉及到能否保研,如果考试的话,更是要保证基本功扎实;对于出国深造,本科期间,几乎很难有科研成果。因此,绩点更是非常重要了,国际名校一般要求985本科学生绩点3.0以上,而其他学校学生4.0以上。
她认为,是否读博应该从研一就决定,不是到了研三找工作找不到才去读博,读博不是一条后路,而是一条艰难很多的路。她说:“我刚进入课题组时,大师兄就跟我说,一开始不要觉得自己能作出多大的贡献,有多强的创新点,只要是比现有工作有一点点的提升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在这个基础上慢慢延伸。”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跟导师交流,很多次经验表明,在拿不定主意时,听导师的肯定是没错的。
她还积极争取出国访学的机会,先后赴澳大利亚与新加坡访问学习。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系访问期间,她学习到了多智能体的编队控制,是她以往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研究的进阶,在航天航空、水下勘测、能源调配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她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联合培养,了解到先进的人机交互技术,对推进国产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过程、培育服务机器人新兴行业、攻克特殊环境服役机器人和医疗康复机器人的关键技术等,均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张香华图 | 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香华

励志名言:把握当下,不负韶华!


获得奖项:

●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6篇(SCI:14篇,EI:1篇,CSCD:1篇),最高IF:16.63,1篇论文入选全球高被引论文;●申请发明专利五项,已授权一项;●获广东工业大学2019-2020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连续三年获广东工业大学学业奖学金一等奖;●获第三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安徽省银奖;广东第十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一等奖,多次带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获得省级、校级荣誉;●曾获“优秀团干”“三好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称号。


入校以来,张香华秉着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的精神,利用学校和老师提供的学习和实验平台,多方面提高了自己的综合实力。一直以来,她不断完善自我,积极参与课题研究,追求创新,提升自身素养,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博士研究生。
她平时积极参与国内外前沿课题的研究,并在导师的督促和指导下,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高等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11篇;EI论文1篇;CSCD论文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授权专利1项。基于此,她连续三年获得博士一等奖学金,并获得了2019-2020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还被学校评选为“优秀团干”“三好研究生”和“优秀毕业生”。
张香华坚信,越努力越幸运!她会一如既往严格要求自己,深挖潜能,突破自己,牢记初心,以坚强的意志脚踏实地的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张岩

图 | 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岩

励志名言: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获得奖项:●获得国家奖学金;

●获得湖南省第十三届“高性能材料设计与制备”研究生创新论坛“优秀论文奖”;

●三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

●入选校“拔尖人才计划”;

●广东工业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在9年的大学及研究生生涯中,张岩以锐意进取、刻苦钻研、乐于助人的作风和表现赢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信任和赞誉,成为了一名具有较为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并拥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管理和社交能力的博士研究生。
博士期间在导师的悉心引导下,她的科研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比本科和硕士时都有较大的提升。现在能够做自己课题的主人,独立发表论文,申请专利和项目。自博士研究生阶段起,已发表论文9篇(SCI I区论文4篇,SCI Ⅱ区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参加国际学术会议1次(英文口头报告),表现出较强的科研实力与水平。已熟悉计算机操作,熟练使用office系列办公软件、Origin、Jade、HSC、Nano Measure、和Photoshop等软件,并熟练操作外圆切割机、箱式炉、管式炉、无压烧结炉、放电等离子烧结炉、手套箱、高能球磨机、冷等静压机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等,以及各种材料表征仪器,如,XRD和SEM等。
李晓孟

图 | 自动化学院2018级博士研究生李晓孟

励志名言:子非鱼焉知鱼之乐!

获得奖项:

●以第一作者发表IEEE Trans汇刊论文3篇,其中2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

●发表的文章被国内外权威期刊引用80余次,部分研究成果得到权威学者的积极评价;

●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会议IEEE ICCSS上发表的论文荣获Zadeh最佳学生论文奖;

●荣获2020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李晓孟是一位尊敬师长,勇于奉献,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的研究生。自入学以来她学习态度端正,始终牢秉着坚守、隐忍、宽容、谦虚、谨慎的态度,少说话多做事,脚踏实地。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之余,积极参与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项目,协助导师进行实验室日常管理,在协作完成科研工作时,善于发现、总结问题、不畏困难,敢于探索,得到了团队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在博士期间,她努力钻研专业知识、积极思考、主动接受新事物,参与学科前端会议。她长期坚持英语早读,并广泛阅读国内外高质量文献,以培养良好的英文撰写和应用能力。 




优秀硕士研究生获奖者




何思丰

图 | 机电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何思丰

励志名言:梅花香自苦寒来!


获得奖项:

●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

●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特等奖(排名第一);

2017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

第十二届“挑战杯”创业竞赛金奖(排名第四);

第四届“互联网+”创新创业竞赛银奖(排名第二);

2018年度中国电信奖学金·天翼奖;

全国优秀共青团员;

2018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2017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

第二届“广东工业大学青年五四奖章”;

2018届广东工业大学优秀毕业生;

2018届广东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十佳优秀毕业生。


何思丰来自(原)国家级贫困县,为了走出大山而奋力读书。本科期间,他不甘落后而选择积极投身于各大创新创业比赛,在大三报名参加“挑战杯”,历时两年,一路披荆斩棘,最终斩获了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最高奖项——全国特等奖。
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他视学术科研为本职工作,争做学术科研事业的主力军,不断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带头攻关技术,破解难题,脚踏实地扎根科研,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就读研究生期间,他不忘自己的初心与梦想:成功入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计划”,并在柔性微纳定位领域取得了优秀的学术成绩——在机械工程领域国际TOP期刊发表3篇论文;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针对现在芯片制造行业所存在的技术瓶颈,设计开发了一系列先进原型机设备系统(芯片倒装精密对位系统,芯片倒装柔性贴合系统,柔性机构导向的纳米电机等),且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自本科参与科研创新以来,他一直以解决我国半导体封装行业技术瓶颈问题为目标,坚持学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有机结合的理念,不忘初心与梦想——争取早日打破国外技术封锁,最终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吴昱亮

图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研究生吴昱亮


励志名言:每一件自己觉得值得的事都要不留余力地去做!


获得奖项:

●2016-2017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2016-2017学年学习标兵奖学金、2016-2017学年优秀学生二等奖学金;

●2017年参加广州大学城校际暨广东工业大学实验综合技能竞赛并获得二等奖;

●2018年本科毕业论文获得了广东工业大学本科优秀毕业论文;

●2018学年新生奖学金一等奖;

●2019-2020学年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2019-2020学年国家奖学金;


缘分让吴昱亮进入了“光催化”的世界,从此开启了一场追“光”之旅。那是大四某节实验课课间,吴昱亮遇到了一位师兄。师兄描述的科研生活十分精彩且充满挑战,让他对研究生产生了无限的向往。成为研究生后,课题组良好的氛围,导师耐心的指导,师兄无私的帮助,让他更确信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自此他开始跟随导师走上了追“光”之旅。为了争分夺秒推进实验进程,吴昱亮经常节假日都埋头于实验。
努力的汗水浇灌出国家奖学金的荣誉。谈及获奖心得时他说:“这份荣誉归因于我的努力和幸运,努力在于这三年每一次实验失败的不放弃,幸运在于遇到了很好的导师和师兄师姐,还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科研伙伴。”
科研道路上绝不会一帆风顺。比起取得的成绩,更多的是困惑与挫折,但这些都没有阻挡他继续深造的决心,“人生就是一场经历,要不顾一切勇往直前,才不会辜负自己”。前往哈尔滨工业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就是他努力的结晶。在未来,他希望继续从事环境污染治理的科研工作,力争通过自己的研究成果,为环境水处理领域贡献自己力量。


胡洋

图 | 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级研究生胡洋


励志名言: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行稳才能致远!
获得奖项:入选2019年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拔尖计划;2019-2020年度硕士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20年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胡洋在科研上,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科研小白,经过研究生三年的培养和训练,成了手握五篇SCI论文的科研爱好者。在研究生阶段能取得这样的学术成果和他自身的“倔强”努力是密不可分的。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没有任何实验基础,在导师手把手的教学下好容易才迈进门槛。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看个人”,他靠着不怕实验失败的这股韧劲,不断磨砺着自己的实验技巧。同时,也靠着阅读文献和请教师兄师姐弥补着理论知识的不足。


万事开头难,胡洋在第一个成果出来之前也经历着科研的“阵痛期”,实验无论怎么做结果都差强人意,熬夜做出来的数据发现是没意义的,可是他仍然坚持了下来。通过导师的指点和他自己总结经验逐步完成了这个课题,最后该成果被选为封面论文。在这之后,他的科研成果开始一篇接着一篇。


胡洋还是一个特别乐观开朗的人,科研之余喜欢打篮球和跑步。在研究生阶段开始接触马拉松,参加了一次半马和两次全马。印象最深刻的那次全马是2019年清远马拉松,也是他人生第一次跑完42.195 km。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胡洋说“科研就像一场马拉松,前期需要耐心的夯实基础,中期持之以恒的努力,结束总结经验和教训。他也将在人生道路上继续砥砺前行,完成好每一个马拉松”。


邱志鹏

图 | 轻工化工学院2018级研究生邱志鹏


励志名言:没有成果的努力都是在感动自己和浪费时间!


获得奖项:●第一作者发表SCIⅠ区top论文两篇,Ⅲ区论文一篇,共同一作发表SCIⅡ区top期刊及Ⅲ区论文各一篇;作为负责人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广东省赛区银奖;●以一作或二作申请发明专利四项,PCT国际专利一项;在研究生三年期间均获得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并于2020年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广东省优秀学生称号。


邱志鹏从小就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来到广工后,浓厚的科研创新氛围为他的梦想提供了沃土,他大二时便加入了学院的科研团队。他会利用每一个假期来进行创新创业活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本科毕业后,他选择保研轻工化工学院霍延平教授的课题组,留校深造。上了研究生的他意识到“研究生阶段对比本科生,更加要求具有独立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科研探索中,大多创新尝试以失败而告终。幸运的是,在导师的支持下,通过不懈的摸索,他最终成功将瞬态吸收等研究激发态光物理发光机理的测试方法运用于实验上,并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成功解释了实验现象出现的原因。
“实验中出现的每一个细节,例如每一个不常规的实验现象,往往是我们科研工作中的最大闪光点。“邱志鹏坚信这一点,“理工科的学生不是只有会计算和实验就够了的,培养表达能力也很重要,要懂得把自己的想法恰如其分的表达清楚,梳理成文章,让感兴趣的人很好的欣赏自己的创作。”
今年毕业后,邱志鹏将继续攻读博士,“我想我会一直努力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断提高自己,在科研中更在生活中,奔向人生最高处。”


岑达康

图 | 应用数学学院2019级研究生岑达康


励志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获得奖项:●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推荐候选人;●发表论文7篇(SCI收录4篇);
●授权发明专利1项。


2015年,岑达康进入广工应用数学学院修读本科,经过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跟从汪志波导师继续学习,发表(录用)学术论文7篇(SCI收录4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
他认为研究生学习在形式和安排上比较开放自由,相应的任务量和复杂度也要求更高。一方面,基于专业课的学习与导师的建议,能更准确地把握科研方向和设立任务目标;另一方面,在科研道路上,必然会遭遇困难。困难又包含不同的情况,有心性上的,如激进、消沉、惰性等;有专业学科能力上的,如知识储备不足、专业技术掌握不熟练、学科创新思维与随机应变能力不足等。为了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和科研工作,需要提升规划和执行的能力。
在他看来,在研究生学习的过程中,可设立短期和长期两种目标,并做出与之相应的短期和长期规划。长期的规划,主要包括心性的磨练、知识的储备积累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这些都是终身学习、长期受用的内容。在短期安排上,结合客观实际,重点攻克相关技术,提升效率,确保完成学位课程要求的内容。


叶玉仪

图 | 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2019级研究生叶玉仪


励志名言:人生当自勉,学习需坚持!


获得奖项:

●本科学业绩点4.05,获得学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学习标兵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保研至本校土木工程专业;

●获得学校硕士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次)及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已发表9篇SCI论文(3篇一作,4篇二作)及5篇会议论文(两次作为报告人)。


叶玉仪在大三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导师——曾俊杰老师,并在他的带领下参加了一个“大创”项目。从那时起,她就经常到实验室观摩研究生师兄做实验,同时准备自己的项目实验,每天起早贪黑的实验室生活,不仅让她掌握了许多小技能,还锻炼了解决问题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她看来,做科研不仅要认真,更需要耐心。遇到困难时一定要学会调整好心态,分析原因解决问题。
大量的文献阅读是必须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总结。一次寒假,导师让她负责撰写一篇综述类文章,其中一个工作就是收集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并且对他人研究工作做出归纳和总结。在那段时间里,她几乎是天天坐在电脑前面,先对每一篇英语文献进行通读,在文中关键地方做标记,然后对每一篇文献做一个小总结,最后将他们研究工作进行对比和分类,用她的话说当时“眼睛都快看瞎了”。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她出色的完成了这项工作。 

叶玉仪很感激导师对她的指导和培养,让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不断地总结和修正。
宋玥瑶

图 |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宋玥瑶


励志名言:追求熵减,景仰失败,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获得奖项:

●发表SCI论文7篇,被引超80次(Science Direct数据库),其中一作4篇(均为国际T刊),入选全球ESI高被引1篇,四篇累计IF=29.8,授权实用新型专利2项;

●已被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拟录取攻读2021级博士学位;

●“2021年广东省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推荐候选人;

●“2020年广东大学生年度人物”推荐候选人;

●连续六年获得学校“优秀学生学业奖学金”,获得各类奖项证书20余项;

●2021届广东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毕业生。


宋玥瑶是一个有朝气、有担当、有理想、敢作为的中共党员,本科与硕士均就读于广工,她坚信“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朝夕积累”。
成功读研后,她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人生目标:“继续深造,为人类的生态环境贡献力量!”她仿佛拥有自己的数据世界,一旦坐在座位上,便会醉心学术,走得比大家晚、来得比大家早。由于长期处于拼搏状态,身体素质下降,健身成为了她缓解高压的主要方式,利用碎片化时间调整状态后便再次投入科研之中。多年的科研经验使她越来越坚信:“追求熵减,景仰失败,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
在繁重的学业与高压的氛围中,宋玥瑶总结出了自己的“星辰运动”理论:我们的生活其实就是许多琐事围绕着一个主要事件一同发展的状态,这就像行星们围绕着太阳运动并跟随它一起在银河系中飞奔。这些琐事在目标事件周围都会呈现一个循环往复却螺旋前进的状态,我们要做的就是持之以恒且保证自身流动性,努力不要停,自然会与理想碰面!
李迪雄

图 | 材料与能源学院2018级研究生李迪雄


励志名言: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获得奖项:●在AFM,ACSEnergy Lett.,Nanoscale等学术期刊上发表5篇SCI论文,并申请发明专利一项;●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IF=16.836)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并被选为封面文章;以共同一作在《Nanoscale》(IF=6.895)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篇。同时获广东第十届大学生材料创新大赛二等奖。
李迪雄是一个科研路上的“攀登者”,研究生期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实验室里泡着,追求他所热爱的,用科研之光照亮理想之路。
在科研工作中,他有着自己的感悟:四“多”,四 “心”,一“忌”。四“多”即多交流(积极与导师沟通和多参加学术交流);多付出(多点时间付出以及做好科研规划);多思考(实验数据及时处理分析,思考其中的关联);多方案(针对某一科学问题,多方案同步进行实验)。四“心”,玩心(大部分科研过程比较枯燥,需要有一颗玩心,从科研工作中找到乐趣);细心(实验过程中,记录好每一个实验细节至关重要);耐心(练好内功方能行稳致远);恒心(科研工作往往是在探索未知,失败是常有之事,唯有持之以恒方能从失败中撞击出火花)。一“忌”(切忌一味追求完美主义)。
此外,他认为在研究过程中,不必一味追求中间步骤实验结果的完美,而应尽快将实验推进到终点,分析数据结果是否与预期大致相符。若是,再倒回去对每一步实验设计进行优化,这样方能更好的推进实验进展。
他热爱科研,坚持长期探索,如今选择留校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科研途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杨彬

图 | 自动化学院2018级研究生杨彬

励志名言:坚守、隐忍、宽容、谦虚、谨慎!


获得奖项: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级学业奖学金一等奖两次以及校级新生奖学金二等奖;●入选广东工业大学“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杨彬小时候就憧憬着成为一名科学家,对前沿技术、未来科技都满怀好奇,在兴趣的驱使下,他选择了投身科研,探索未知的领域。由于是跨专业考入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杨彬在研一初期面对含有大量专业概念和数学公式的论文感到很吃力。这时,导师的教诲给了他不断前行的信心——“如果说科学研究有什么通用的法宝和秘诀,我认为是勤奋和刻苦。”在刚进入实验室的时候,他很难适应实验室的学习强度。在老师的严格要求下,在实验室学习氛围的感染下,他变得刻苦沉稳,脚踏实地。
“坚守、隐忍、宽容、谦虚、谨慎”,这是自动化学院智能决策与协同控制研究所的团队格言,也是杨彬的座右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认为在科研的道路上,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今后的日子里,还要时刻警醒自己不可懈怠,不断磨砺性格,争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郑伯鑫

图 | 生物医药学院2018级研究生郑伯鑫

励志名言:每天一小步,也有新高度!

获得奖项:

●获得2018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2019年研究生学业二等奖学金、2020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20年研究生学业一等奖学金;●获称2019年研究生会优秀干事、2019年优秀研究生干部、2019年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20年优秀研究生干部、2020年优秀共青团员、2020年优秀共产党员;研究生期间以第一作者分别发表SCIⅠ区Top期刊一篇、SCIⅡ区Top期刊一篇、以第二作者发表SCIⅠ区Top期刊一篇(封面文章)、以第六作者发表SCIⅢ区期刊一篇、以本人第一或者导师第一本人第二申请发明专利两项。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郑伯鑫时刻严格要求自己;担任校研究生会秘书处部长和班级班长期间,他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完成了各项工作。
作为研究生,科研始终是他的第一要务。在很多人眼中,科研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日复一日做着同样的工作,并常常遭遇挫折,但他始终相信只要咬牙坚持,就一定会看到希望!平日里,他勤奋努力,认真钻研,注重提升创新能力,发现问题时,通过咨询导师、查阅文献、与同学进行讨论等方法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不畏困难,敢于进行新实验的探索。
他说:”虽然我们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天;虽然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力。



以优秀为伴愿你能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那个更优秀的自己
END



点击以下链接,回顾往期作品

↓  ↓  ↓  ↓  ↓

8天24场直播,广工院系专业详细解读6月15日正式上线!

广工《机械制造基础》入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重磅首发!广工2021年招生宣传片超燃来袭!

学党史、担使命、办实事!广工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 学党史 迎百年(十)

明日高考,广工为你加油!




来源 | 研究生院

编辑 | 黄伟杰  江林蓉 武韶博

运营团队 | 学生新闻中心

责编 | 杜清

审核 | 陈少徐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