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学党史,迎百年
23个内容
视频 | 老党员的初心本色 —— 邓则名
图 | 《广东工业大学报》272-273期4版版面图
讲述入党故事,感悟初心使命。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走访了多名党龄50年以上的退休党员教师,听他们讲述入党故事,诠释“红色精神”。他们的脸颊刻画着岁月的痕迹,对党的忠诚早已融入骨血;他们感恩于党,无论何时何地,都甘为人梯、默默奉献……一次次采访,就是一堂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一个个故事,承载着老党员坚定不渝的信仰。让我们追寻着他们的足迹,一起感悟共产党员的“本色”。
图 | 孙再昭,1922 年出生,现年99岁。1939 年参加八路军,亲历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0年入党,党龄81年。1986年退休,曾担任广东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22 年,孙再昭出生在山东胶东地区一个普通的木匠家庭。因国乱家贫,他仅上了7年学便与哥哥一起开始了“闯关东”的生涯。兄弟俩琢磨了很久,觉得照相是个新鲜事儿,于是想办法在照相馆里当学徒。学徒生涯并不轻松,清早起床后,要包揽开门关门、打扫卫生等杂活,晚上协助冲洗照片,加班到凌晨。一天,有位老乡告诉他,家乡组建了游击队,可以扛枪打鬼子,更重要的是,“游击队,吃饱睡”,只要没有战斗任务,晚上就可以休息。这让苦于晚上睡不好觉的孙再昭动了心。而几天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孙再昭下定了投身革命的决心。那天晚上,防空警报突然响起,在门外打开水的孙再昭听到后拔腿就跑,在离照相馆只差十来步的时候,两个日本兵突然挡住他的去路,一个将上膛的枪对准他的胸膛,一个顺手就抽了他两耳光。被打得耳朵嗡嗡直响的孙再昭从此明白,在日本人占领的土地上,要过安宁日子已是奢望。第二天一早,他收拾好行李辞别师傅,踏上了回家的路。回到家中,父母希望他跟随父亲学木匠活。可此时的孙再昭,已铁了心要参加抗日游击队。由于有一定文化基础,在报名参加游击队的时候,有人建议他去抗日军政学校 (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是国防大学的前身)学习。等不及跟父母商量,孙再昭就去村公所写了身份证明,骑着自行车奔向 25 公里外的抗日军政大学 (简称抗大)。进入抗大要考试,如今,孙再昭依然记得当时的入学考试题目:“我最敬仰的人”,他写的是以下几个名字:孙中山、富兰克林、爱迪生、瓦特。在抗大,孙再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迅速地成长起来。抗大的生活主要分为学习、工作两个部分,当时学习的政治经济学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他日后投入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除了理论课程,他们还接受了步兵操练等军事训练。学习之余,学员们背着五斤重的大刀,站岗“查路条”,防止汉奸、特务混入。当时班上有一门土炮,行军时由孙再昭和另外一名学员一起抬着,上面挂着一包铁砂和一包土药,山路崎岖,一人摔跤时,另一人也容易绊倒,实在不方便,孙再昭一咬牙,便用土炮当扁担,挑着铁砂和土药。因为这件事情,他被评为模范学员。一天晚上,队里召集部分学员开“兔子会”。孙再昭这才明白,“兔子会”就是党小组会,只有共产党员才能参加。他心中寻思:“我参加了八路军,还不能算是参加了共产党。”于是,他更加严格要求自己,申请加入了“朱德青年队”(共青团的前身),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940 年 7 月,在一次战斗中,孙再昭的后背被一块流弹片击中,他当即用手抠出了弹片,伤口一直流血,卫生员让他退出战斗,孙再昭没有听,继续坚守在阵地上。指导员过来当场宣布:“小孙,今天宣布你入党了。”18 岁的孙再昭成功加入向往已久的党组织。
毕业后,孙再昭被分配到某营部当通信班班长。由于懂摄影,组织安排他到胶东五旅政治部宣传科。1940 年冬,五旅政治部得到部队缴获的一台 120 相机,交给他专职负责摄影,但因为难得缴获几个胶卷,孙再昭的相机长时间闲着,只能背着空相机到处转悠。后来,敌工科送来了从烟台、青岛等地弄到的胶卷,孙再昭如获至宝,反复研究拍摄技巧和场景,生怕拍照技巧不佳浪费胶卷。冲洗照片的时候他遇到了难题:没有暗房,就用毯子将老乡家的桌子围起来,在这个密不透风的小空间里,孙再昭被闷得全身的衣服都湿透了;没有暗灯,就触摸是否显影;没有手表,就凭经验数数来确定曝光的时间。孙再昭说,只要动脑筋,问题总能解决。接着,孙再昭来到基层的宣传队,只要有需要,灯光、道具、演员什么都干,“我不讲究,也不挑剔什么工作岗位,叫干啥就干啥,有什么就干什么”。由于工作表现出色,孙再昭成为《胶东画报》的特约记者,也是当时东北民主联军中主要的摄影干部,用晒蓝图方法出版战地画报,为士兵服务。1945 年 8 月 15 日,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孙再昭所在部队进入东北,变为民主联军野战军第四纵队,奔赴东北解放战场,孙再昭也真正开始了拿枪战斗的生涯。当时,第四纵队第一次与国民党新六军作战。孙再昭从机关分配到某营参战,动员讲话的时候,孙再昭表态说:“我也出上这一百多斤,和大家一起战斗到底!”战斗遇到很大阻力,营长牺牲,副营长和指导员都身负重伤。在把负伤的指导员背离着火的阵地后,孙再昭被赶过来的团长任命为代理营长,继续指挥战斗。敌人的火力很猛,孙再昭指挥的营所剩战斗力也不多,此时,正好有一个机枪班经过附近,他当机立断,就近拦下机枪班,站在菜地的小水沟里,以火力掩护其他主力部队撤退。“不怕困难,永远为党工作”(解放战争时期的入党誓词),在真刀真枪的战场上,孙再昭用鲜血和胆量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词。
图 | 秦兴洪,1938年出生,现年82岁。1962年入党,党龄59年。原为政法学院教授, 2003 年退休,现为校关工委老教授报告团成员,政法学院关工委副主任,学校特邀党建组织员。1938年,秦兴洪出生于四川岳池县(广安市)龙孔镇紫极观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小时候的秦兴洪就对历史兴致盎然,1959年他参加高考,所有的高考志愿里填的都是与历史相关的专业。秦兴洪考入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消息传来,“自己高兴得不得了,家里人和乡亲们都很高兴”,因为在他们心目中,秦氏迁居这里祖祖辈辈出了第一个大学生,还是“人民大学,中国最高的学府。”在人大读书的五年,秦兴洪的思想发生了比较大的转变。当时班里23个人,13个是“调干生”,10个是通过高考考入的高中应届毕业生,其中有4个是中学入党的党员。“调干生”就是本身已经是干部,再进入大学学习,这13个“调干生”全部都是党员。“班上三分之二是党员而自己不是,自己学的还是党史专业,我决心加入共产党。”秦兴洪说,“没有共产党,我们这样的家庭不可能分到田地,我这样家庭的小孩更没有机会到北京读大学。我要入党,入党就可以报答党的恩情!”秦兴洪的想法很简单。他给自己的大学做了规划,其中一条就是争取在大二的七一时入党。党组织派介绍人找秦兴洪谈话,问了两个问题:如果你61年七一入不了党怎么办,还要不要继续争取?第二,你入党为了什么,仅仅是为了报答党的恩情吗?听了秦兴洪的想法,这位负责谈话的同志告诉秦兴洪:只要你条件够了,党的大门就向你打开,什么时候都可以吸收你入党;对党心怀感恩,这是好的,但这只是一种朴素的感情,还没有到一个理性的认识阶段。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是要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不是简单的感恩。这番谈话,给了秦兴洪很大的触动,他明白,要向党组织靠拢,自己还有一段长长的路要走。为了达到入党的条件,秦兴洪“很积极,什么活都愿意干,什么苦都愿意吃。”上世纪60年代初,出现经济困难的时候,大家都吃不饱肚子。秦兴洪带着同学们把宿舍旁边的空地都开垦了种上菠菜;在宿舍后面还建了兔笼,养了7、8只兔子,偶尔还可以打打牙祭;冬天,带着同学到郊区,捡农民从菜窖里丢出来的不新鲜的白菜帮子,送到厨房里做菜吃……1962年1月,秦兴洪顺利在党旗下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预备党员。2003年秦兴洪退休后,一直坚持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党课,讲党史,讲党的创新理论,传承红色基因,引导青年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岁月对这位83岁的老人似乎格外眷顾,虽然皱纹爬上了脸庞,但他思维和语言却丝毫不显老态。“可能因为我常常还是会思考问题,因为要给年轻人讲党课和党的创新理论及其党的红色故事,给了年轻人以启迪,也保持了我的生命的活力。”“我是搞党史研究的,也是教党史的,我这一辈子呢,一直保持这么一个想法,从入党,到工作,到退休,立志做一个党和群众满意的共产党员,我不会变。”秦兴洪说。
图 | 邓则名,1946年出生,现年74岁。1970年入党,党龄50年。2007年退休。原为自动化学院教授,曾任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
邓则名出生在广东省海康县(今雷州市)龙门镇禄马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全家靠锄地务农为生。解放后贫苦农民都分到了土地,生活得到了保障,父母和乡亲们常说毛主席好,共产党好!这在邓则名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印记。
在龙门中学读书时,邓则名参观了当地糖厂、粮食加工厂、食油加工厂,第一次看到比人能干得多的机器设备,老百姓说这是解放后共产党建的,共产党真好!邓则名对机器设备感到很神奇,对工程师很崇拜,很想以后当一名工程师,造福人民。1965年参加高考,邓则名填报的志愿几乎都是工科类专业,当他如愿以偿拿到广东工学院工业企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他高兴得跳了起来,“我是禄马村第3个大学生,我家人和乡亲们都很高兴,都向我表示祝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这个穷孩子上省城读大学的荣幸,我很感激!”回忆起当年的情景,邓则名还很激动。“在高中时我就有入党的思想,考上大学后就更想入党。”邓则名报名参加了班里的党章学习小组,写了几篇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入党。“我要加入党组织,为党做事,报答党恩!”邓则名说。 1970年7月大学毕业时,邓则名留校分配到教改小分队工作,住进广州机床厂,参加基于晶闸管的十二米龙门刨床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这个项目原打算从日本进口,但日本人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逼得他们只好自行研制,经常加班加点,有一次连续加班超过40个小时,攻克一个又一个难关,终于获得了成功,这台机床也被同志们称为“争气机床”。通过参加研制工作, 邓则名的爱国情怀、劳动态度、拼搏精神、科研能力和入党思想都得到了升华。后来邓则名还代表该课题组在全系科研交流大会上发言,获得一致好评。就在邓则名加班加点参加科技项目的时候, 1970年12月4日,党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吸收他入党。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这一天我很难忘、很激动,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2007年,邓则名退休了,但他闲不下来,在其他教师协助下,坚持指导三届6名硕士研究生完成学业。先后3次组织修订完成全国普通高等教育系列(规划)教材《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累计发行量超过10万册。2004~2007年他资助新疆伊吾县一名学生初中三年的学费,2004~2013年资助伊吾县一名学生从初一到大专毕业的部分学习费用。2008年他又动员同村兄弟一起,出资把村里小学破旧不堪的100多台课桌全部更新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应保持党员的初心和本色,退休了不能褪色,有一份热就要发一份光。”邓则名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点击以下链接,回顾往期作品
↓ ↓ ↓ ↓ ↓
■2021来广工,这个分数就GO!
■校长邱学青:打造人才培养“广工模式”,力促学生人人成才
■又一“重磅排名”发布!广工23个专业获评A类!
■360°沉浸式体验,带你感受广工!
■《2021招生指南》来了!如何报考广工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