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撑”向未来 竞把春来报
邱学青校长调研指导“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建设工作纪实
“要压实责任,学校要动起来,学院要动起来,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动起来!”“要主动作为,勇攀高峰,不负时代、不负重托!”3月15日-4月25日,校长邱学青带领党政办公室、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学研究管理部、研究生院、人事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马不停蹄地到24个学院(部、中心),就落实和推进“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以下简称“攀撑计划”)建设任务开展“深调研”,足迹遍及大学城、东风路和龙洞、番禺和揭阳五个校区。24个学院(部、中心)的联系校领导参加了相应场次的调研。“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委提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粤港澳大湾区要建国际一流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一流湾区、广东建设制造强省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广工?为广东提供什么样的支撑?广工如何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对广工人提出的一个重大命题。为答好这个命题,2021年,学校提出了“1+2+3”攀撑计划学科提升工程,“1”是建设1个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2”是建设2个学科群——高端电子制造学科群和绿色材料化工学科群,“3”是建设3个中心——智慧医疗创新技术中心、广东国际先进设计中心、广东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目标是在5-10年内,努力建成特色鲜明、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创新型大学,在更高水平上以更大作为支撑广东制造强省及“双区”建设。目标确定了,如何全面推进、有效实施?到基层去,摸清实情、找准痛点,解决问题,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图 | 邱学青深入24个学院(部、中心)调研
“我来学校两年多了,这是我第二次全面的深调研。第一次是上任之初,从2019年12月31日开始,花了两个月时间到各单位调研,全面了解学校情况。这一次的调研更深入,每个调研单位安排了三个小时。”“为什么花这么多的时间,开这么长的会?广工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瓶颈,有问题,也有很多机遇,如何抓住机遇、突破瓶颈、快速发展?希望通过这次面对面的交流,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办法。”邱学青用21字概括了这次调研的目的:把方向、定目标、找问题、聚人心、订措施、促发展、上水平。“如果把广工前面60多年的发展归结为‘扩规模’(1995年三校合并)、‘拓空间’(2004年进驻大学城)、‘上水平’(2015年进入高水平重点建设高校)的话,那么2021年也将成为广工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的节点,叫‘攀高峰’。”就在2021年,学校提出的攀撑计划获得了省委省政府大额的学科经费支持。“这对我校高水平大学建设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广工是省委省政府重点建设的工科大学,一直以来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为广东制造强省建设提供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省委书记李希对广工寄予厚望:“工科大学建设对广东科技强省非常重要,省委将大力支持你们的建设。”2021年3月12日,时任省长马兴瑞在全国两会结束第二天即到我校调研,并于5月12日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听取我校“建设什么样的广工,为广东提供什么样的支撑”的工作汇报,并决定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学校的攀撑计划,帮助学校向更高水平攀登,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是省委省政府历年来对地方高校最大的一笔支持,也是省委省政府对广工的认可。广工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我们必须抓住这个重大机遇,主动出击!”为什么叫“攀撑计划”?邱学青从字形字义出发,形象地进行了解释:“攀”,是手脚并用,脚蹬手抓往上爬,勇攀高峰;“撑”,是用强大的人才、科技实力支撑广东省、大湾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进入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以来,加速发展,取得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但原来基础弱、家底薄的情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要冲破天花板,向新的高峰攀登,必须手脚并用,全力以赴,才可能通过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推动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和制造强省战略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和科技支撑。”“这是时代的重托,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在每一次的调研会上,邱学青都特别强调,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进一步形成共识,凝心聚力,推进和落实攀撑计划。“学校发展为了谁?最受益的又是谁?是我们每一个师生员工!要有主人翁精神,每个人都要动起来!”“要把个人发展和学校、学院发展紧紧结合起来,在为学校、学院做贡献的同时,实现个人发展。”要坚决杜绝“小富即安”和“躺平”的现象,把被动变为主动,学校才能上一个台阶。“否则就辜负了新时代的好机遇,辜负了省里的期待,也辜负了广工师生,尤其社会各界和几十万校友对我们的重托!”3月15日下午,邱学青来到了调研的第一站——机电工程学院,仔细听取了学院领导班子关于攀撑计划建设情况的汇报和教师代表的意见和建议。调研期间,邱学青对如何推进攀撑计划提出了很多要求。围绕广东省“双十”产业集群,攀撑计划提出建设高端电子制造和绿色材料化工2个学科群,开展“卡脖子”问题重大科技专项研究,引领电子制造、绿色石化和绿色生物制造产业跨越发展。作为支撑这2个学科群的学院,该如何攀高峰?
图 | 调研现场
机电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是老牌学院,也是王牌学院。邱学青指出: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加强与大湾区众多头部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寻找新的增长点,打造核心竞争力,将机械工程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成国家“一流”学科。集成电路作为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2021年,学校契合国家战略需求,成立集成电路学院,王曦副省长为学院揭牌。调研中,来到集成电路学院崭新的会议室,邱学青高兴地说:“你们是学校最年轻、最有前途的学院,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 作为新的学院,如何快速起步、高质量发展?邱学青勉励学院:“机遇特别重要。抓住机遇才能超常规发展,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当前,学院面临的重大机遇就是国家所需、广东所急,要采取超常规的做法,汇聚人才、组建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尽快拿下集成电路一级学科博士点,“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新的学院,要有高的起点:“要对标全国最好的学校,把好的管理办法和氛围引进来。”要勇于创新:“可以作为先行者,尝试在人才评价和考核体系等方面建立更有利于学科发展的试点。”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是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2018年,我校环境生态工程研究院应运而生,在此基础上,学校又成立了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在杨志峰院士的带领下,研究院/学院在短短三年半的时间里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设成果喜人。4月11日下午,邱学青来到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他用“活力足、势头好、冲劲强”充分肯定了学院所取得的成绩,并充满感情地说:“每次到学院都被这里的朝气和氛围所感染。” 希望学院发挥院士领军的优势,把握好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深度挖掘学科优势,积极引入政府资源和企业资源,做好布局,做出特色,提高科研成果彰显度,攀登学科高峰。在材料与能源学院、轻工化工学院,邱学青指出,要积极面向国家的战略需求和粤港澳大湾区新材料、绿色化工产业的技术需求,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彰显学科特色,攀高峰迈新阶。对于攀撑计划提出的建设3个中心,邱学青强调,相关学院要全力以赴、冲破瓶颈,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推动相关行业高质量发展。
图 | 走访实验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验实训室 “作为‘1+2+3’攀撑计划中的‘1’,我们要打造有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基地。高校是培养人的地方,要把人才培养放在第一位。”邱学青特别重视学生的实验教学基地建设和公共基础课教学。这次调研,除了21个学院,他还特地来到体育部、实验教学部、通识教育中心,并走访了实验教学部工程训练中心、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中心的实验实训室,对实验实训教学、自制仪器和智慧实验教学等方面工作给予肯定。他希望各部门(中心)把握攀撑计划的契机,进一步做好定位,在更好地承担起公共基础课教学重任的同时,利用自身条件优势,服务学生创新创业、成长成才。
调研过程中,邱学青四次来到龙洞校区。春天的校园里,湖光山色,鸟语花香,邱学青很是欣慰:“龙洞好山好水好风光,是个做学问的好地方。”他说,广工是高水平大学,每一个学科都要和广工的地位相吻合。基础弱、底子薄的学院要有危机感,要抓住当前学校这个最好的发展机遇,努力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文科和理科学院既要打好基础,又要注重与工科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
图 | 调研现场
整个调研过程,邱学青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开这个调研会,就是来解决问题的。”为此,他多次要求大家“少讲成绩,多讲问题。”并希望大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主动从学校的角度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主动推动问题的解决。
一次次实地调研,一遍遍分析研判,邱学青根据大家提出来的问题,找准症结:“要上新台阶,我们的瓶颈是什么?归纳起来,一个是硬件方面的人财物,一个是软件方面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 针对各学院、部门存在的问题,邱学青对推动攀撑计划全面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在思想上,要凝心聚力,形成共识。要以党建为抓手,集聚人心,抓学科建设任务落实。要营造积极向上的软环境,激发教师发展的内在动力。学院领导班子和学科带头人要主动作为,勇于突破,充分发挥“领头羊”作用。
——在行动上,要聚焦目标,迎难而上。要站在更高层面主动作为,勇攀高峰。要对标“双一流”建设指标体系,提升学科水平,着力提高标志性成果彰显度;要推进科研“顶天立地”,重质重量,实现产学研转化的特色化发展;要主动出击,“引”“请”结合,全力引进高层次人才,带动年轻人成长,实现“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抓住提升人才培育质量的要素,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和院风。——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机制,提升服务水平。要改革管理模式,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不断提升管理效能,为教师做好服务工作。要强化考核评价,推动压力层层传导,进一步激发师生的主人翁精神。调研的过程,也是走进群众,了解群众期盼、为群众解难题谋实事的过程。
邱学青每到一处,都会请教师代表“说说你们最想说的话。” 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们有什么想法?遇到什么问题?需要学校配合做什么? ”
看到校长随和亲切,教师们敞开心扉,踊跃发言。
“我来广工6年了,也拿了省杰青,现在感觉到了一定的瓶颈,上不去,很苦恼。”
“有的课程老师教学任务重,评职称难,如何分类评价,做到人尽其才?”
“文科、理科相关的国家基金数量和顶级刊物较少,考核标准该如何量化?”
……
邱学青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时与教师代表亲切互动,并和各分管领导、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起,一一回应大家提出的问题,为学院发展把脉开方,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
图 | 调研现场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近五年来,学校引育了近450名青年教师。对于青年教师的发展问题,邱学青说:“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要给予青年教师充分的发展空间。要把青年教师放到科研团队中去培养,年轻人也要做好定位,主动进入团队,跟着团队共同进步。”
对于教师们反映的课程多、评职称难等问题,邱学青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允许多样化发展,让每个人都有发展的通道。”
对于考核的问题,邱学青说:“要根据学科和个人特点,制定灵活的举措,让人才的特长发挥到极致。”
他要求学校职能部门和学院根据老师们的意见建议提出解决方案,并予以跟进落实,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你们需要的,只要有利于学校发展,都会支持。”
他也不忘为教师们鼓劲:“能培养出不普通的学生,这样的老师也不普通。”“基础课老师很重要。当一名基础课老师,不仅要有自信,还要有情怀。”“感谢大家,拜托大家,我们一起努力把广工大推上一个新台阶。”
“身入”更兼“心至”“力到”,校长亲切的笑容,暖心的话语,务实的作风,让参加调研会的教师们直呼“接地气”“很受鼓舞”,大家表示信心满满:“校长带队到学院指导,这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我们一定手脚并用,全力以赴,勇攀高峰!”
为期一个多月的“深调研”结束了,但攀登的步伐不会停下。接下来,学校还将召开“攀撑计划”调研反馈会,深入总结调研成果,并根据大家的意见建议提出解决方案,“希望能借此促进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学院加快提升学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办学实力,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负时代,不负重托。”邱学青说。